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初,网络上流行这样一段文字:敢问医者何往?战病疫,救苍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简单的两问两答中,展现了医者什么样的情感?舍生取义,无私奉献。
医者的此种牺牲自我,健康他人的精神,转换为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便是李商隐笔下的春蚕和蜡烛。
面对这样的奉献与牺牲时,高尚的人总会为之而洒下热泪。然而,作为当事人,在义无反顾地走向奉献与牺牲时,他们的心中除了涌动起崇高或者悲壮的情感,或许还会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就是要透过红烛的牺牲,体察诗人内心中丰富复杂的情感。《红烛》闻一多走进作者,感知时代01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1.24—1946.7.15),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五四”以后改名为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怒斥国民党特务,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新诗作品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关于《红烛》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它的情感炽烈执着,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它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文体知识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如《石灰吟》。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不惜牺牲,无私奉献。整体感知,激活思维四“扬”三“抑”。第1节“扬”:歌咏“红”的本色。第2节“抑”:抒写“烧”的困顿。第3-4节“扬”:颂扬“光”的意义。第5-6节“抑”:追思“泪”的价值。第7节“扬”:展望“花”的快乐第8节“抑”:感叹“果”的“灰心”。第9节“扬”:点明红烛的精神本质。有人说,《红烛》的情感始终是在“抑扬”错杂中起伏。诗歌的九个章节中,哪几个章节是“扬”,又有哪几个章节是“抑”?走进文本,体悟情感02细读鉴赏为什么是“红”的烛?牺牲与奉献的本心。为什么要烧蜡成灰才放出光?“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是蜡烛生命存在的价值所在。为什么要流泪?为不能更好地奉献与牺牲而流泪,为培育出慰藉的花儿而流泪。(1)如果将《红烛》浓缩为三个问题,则这三个向题分别是什么,其答案又分别是什么?“诗人”指向所有愿意为时代鼓与呼的人。成语是“呕心沥血”。“吐”最为恰当,能体现出一种忘我的奉献。(2)“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句中的“诗人”是闻一多吗?“吐”字让你联想到哪一个成语?“吐”可以替换成其他动词吗?
细读鉴赏“一误再误”并无固定答案,大体指向“燃烧成灰”和“发出光热”。诗人心中的矛盾在于作为个体的蜡烛,为什么必须牺牲自我才能实现奉献的目标;冲突则可能包含了传统道德与新文化主张在“人”的意义认知上形成的对立。(3)如何理解第2节的“一误再误”?诗人心中的矛盾是什么,冲突又是什么?
细读鉴赏诗人深度思考后的省察与决定。“自然的方法”即应该有的方法。蜡烛本就为燃烧而诞生,这是蜡烛的天赋使命。(4)第3节中为何又反复强调“不误”?“自然的方法”有何含义?细读鉴赏“世人”即普通国民,具有鲁迅所言的劣根性;“诗人”则是播种者,起着唤醒民众的作用。“监狱”更多指向囚禁进步思想和现代文明的精神牢狱。(5)第4节中的“红烛”与世人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立与反差,“世人”是什么样的人,与“诗人”有何差别?该节中的“监狱”有何念义?细读鉴赏为“烧得不稳”而流泪,意指未能更好地奉献,这是自责的泪。“何苦”中有劝慰,有忠告,有理解,有价值认同。(6)“红烛”为何而“伤心流泪”?“何苦”中包含了些情感?细读鉴赏花与果只是理想中的产物,并非现实。现实人生的更大可能,在于虽有奉献牺牲,却依旧无法改变沉沉暗夜。面对无边黑暗,灰心也就成为一种必然。(7)既然“红烛”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何还会“灰心”?
细读鉴赏这是一种“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主张,呈现的是传统文人一以贯之的忠诚。(8)如何理解“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细读鉴赏综合探究《红烛》是一首咏物诗。闻一多借“红烛”这一意象,言了何志,抒了何怀?
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牺牲自我;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各种苦痛;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价值诉求,追寻将个体无私奉献于并不美好的时代的决心……红烛的这些品质,代表的是诗人内心中秉持的价值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社会大变革中,诗人怀揣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可能通过自身的奉献而唤醒世人沉睡的灵魂,为世界带来“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果子”。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对比阅读《红烛》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上存在哪些差异?
从诗歌风格而言,《红烛》直面沉重的现实而抒发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淡化社会环境而一味放大个体的创造力量,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从诗歌情感而言,《红烛》悲而不伤,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试图用自身的一腔热血作路标,以伟大的牺牲抒写并不缤纷的图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张扬有余而厚重不足,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极度自信中无限放大青春的力量,用浓烈的浪漫遮蔽了现实的惨痛。
如果将这两首诗歌比作两个历史人物,则《红烛》只能是杜甫;《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只能是李白。总结升华
早先所知的闻一多先生,并非诗人,而是斗士。这与他的死有关,一副斗士的铁骨,被那最后的演讲承载着,撞击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由此想到了屈子,虽赴死的方式不同,却都感天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行业劳动合同示例
- 乳制品生产设备购销合同
- 临沂市电商运营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IT行业技术员工合同
-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 代建合同模板科技创新园区
- 上海法律行业劳动合同样本
- 临时施工设施转手合同
- 2024-2030年餐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飞机垃圾袋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 等级评审护理汇报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MapGIS国土资源云平台解决方案
- 新疆历史印记课件
- 《第二单元 多彩的音乐风格学习项目一 中国音乐万花筒-苗族民歌与彝族民歌》教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版2024)
- 离职证明(标准模版)
- 2024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设施服务要求与评价
- 专题05 狼(含答案与解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版)
-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阳光测评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