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据史学家们的探讨,在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区域考古发觉的刻画符号,既有简洁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困难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这些刻画符号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材料表明白()A.图画艺术是汉字源头B.汉字起源于黄河流域C.巫师促成汉字的形成D.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D[依据材料“在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区域考古发觉的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故选D项。]2.(2024·成都一模)(唐太宗)“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唐高宗)乾陵石刻的天马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唐高祖)献陵的石虎、(唐德宗)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这类作品()A.呈现出统一国家的旺盛富强B.说明白宗教雕刻艺术的超群C.反映了帝陵礼制色调的淡化D.体现了大唐气象的豪迈宏放D[材料中雕刻艺术的风格,是唐朝社会面貌的整体反映,“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形体高大,雄健有力”呈现了大唐豪迈宏放的气象,故选D项;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时期)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国力快速下降,解除A项;“昭陵六骏”等陵墓前的石雕不属于宗教题材的雕刻艺术,解除B项;从材料“‘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到“献陵的石虎、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可以看出其风格基本一样,说明帝陵礼制的色调没有淡化,解除C项。]3.秦始皇使得篆书成为正统;后来,又出现了书写简便的隶书;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得楷书矗立于书坛,宋以后书法不仅是上层的,还渐渐流向大众民间。这反映出()A.皇帝的好恶确定了书法字体的兴衰B.书法艺术出现干脆促成了文字的统一C.书法艺术的成熟推动了文字的简化D.书法艺术呈现出高雅化和世俗化特征D[高雅的书法须要“抒发创作灵感”,世俗化的书法则会流向大众民间,故选D项;“确定了”说法欠妥,解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解除;汉字不断简化的缘由主要是由于文字的频繁运用,解除C项。]4.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说明正确的是()A.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B.文学平民化满意了民众的精神需求C.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D.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B[由材料“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可知,宋元时期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等精神消费的须要,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故选B项;宋词和元曲不是贵族文学,解除A项;宋词和元曲的旺盛与科举考试无关,是市民的文化消费,解除C项;元朝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困难,文学创作的政治环境并不宽松,解除D项。]5.(2024·洛阳一模)宋朝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渐渐减弱,庄重、正经的宫廷音乐渐渐让位于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通俗化、面对生活的风俗画也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这反映了宋代()A.世俗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B.文化发展日趋平民化C.理学兴起丰富了艺术的内涵D.艺术形式日益多样化B[市井音乐和风俗画体现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须要,故选B项;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平民化的趋势,但并未占主流,解除A项;理学兴起促进了文化的高雅精致而不是平民化,解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音乐和绘画,并未反映艺术形式多样化,解除D项。]6.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概恢宏,阳刚奔放。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这种绘画特点的变更反映了()A.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B.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C.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C[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北宋时期的绘画“构图工整,气概恢宏,阳刚奔放”,而南宋时期的绘画却“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北宋时期国力较为强盛,而南宋却“偏安一隅”,国力大为减弱,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作品偏于“孤残”,这充分说明肯定的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会产生肯定的影响,故选C项。]7.下面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时间主要农学著作战国《神农》《野老》秦汉魏晋南北朝《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隋唐两宋《耒耜经》《农书》《耕织图》元明清《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A.历代官修农书盛行 B.农本思想日益完善C.农学探讨最为突出 D.农业生产不断发展D[肯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肯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材料中随着时代的演化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不断增加,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所列农书多为个人著作,故无法反映历代官修农书盛行,解除A项;仅从农学著作的统计表,无法看出以农为本的思想,解除B项;材料所列仅为农书,只能看出农学的发展状况,没有和其他学问的对比,故无法得出农学探讨是否最为突出的结论,解除C项。]8.(2024·新乡一模)李时珍踪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宝贵资料和很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打算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意分析与实证精神B.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C.经济重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探讨D.古代科技凝合着劳动人民的才智D[由材料“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大量的药物学宝贵资料和很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可知,《本草纲目》是对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凝合着劳动人民的才智,故选D项;古代医学注意阅历的总结,分析与实证是西方自然科学的精神,解除A项;市场机制是近现代的经济学概念,解除B项;宋朝完成经济重心的转移,李时珍生活于明朝,解除C项。]9.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A.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旺盛B.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C.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D.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C[唐代起先,中国古代纸张的种类增多,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求,体现了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进步,故选C项;纸张种类的增加无法体现推动了文化的旺盛,解除A项;纸张种类增加,但制作原料并没有发生变更,解除B项;书写材料仍是以纸张为主,未发生革命性变革,解除D项。]10.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占作品人物形象的1/3以上,其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女性形象也达近百位。这里面的女性形象,或能拥有完整的自我(如闻蜚娥和严芯们),或能苦痛地找回失去的自我(如萃瑶琴和陆慧娘们),或能执着地维护女人与“人”的尊严(如杜十娘和王娇莺们)。这反映了当时()A.文学具备政治批判色调B.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觉醒C.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D.男女同等观念趋于流行B[材料反映出女性寻求摆脱封建纲常束缚,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觉醒,故选B项;材料反映出女性的解放,但未体现对政治的批判,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女性寻求提高社会地位,解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解除。]11.有人探讨指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场宴会,而饭菜几乎都是如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确描述了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B.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C.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南方饮食文化D.说明小说因其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C[材料中所列食物是明清时期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食物,因此反映了作者所在地区食物和自己生活时代对饮食文化的认知,故选C项;玄奘取经途中经过多个地区和国家,所遇见的食物也是多种多样,材料并未精确描述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解除A项;材料未提及周边国家的饮食,无法看出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否影响到周边国家,解除B项;有些小说反映的内容是具有史料价值的,解除D项。]12.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其中不乏为有钱的商贾之家所定制。这反映出当时()A.世俗生活变更绘画的技法B.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提高C.文人画淡化神韵意趣追求D.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D[通过题干可知,唐寅、文征明等书画家“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甚至出现了有钱人向他们定制书画作品的现象,这充分体现出在明代艺术出现了商业化趋势,即市场化倾向凸显,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明代的书画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并未涉及绘画技法的变更,解除A项;题干仅提及有钱人向唐寅等书画家定制作品,这不等于市民阶层对绘画的要求提高了,解除B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古代中国的文人画始终追求神韵意趣,而不是淡化对神韵意趣的追求,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特别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殊是气候变更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朝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特地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独创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汇)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今,清政府派出留学生特地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显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缘由。(8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诸病源候论》”“《万国药方》”“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等信息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清政府派出留学生特地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汇)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等信息说明。第(3)问,依据材料“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提倡中西医结合”等信息回答。[答案](1)理论体系独特完整;诊疗方法(脉诊和针灸)历史悠久;免疫方面贡献突出;医学专著不断出现;政府介入与管理;医学思想影响国外。(2)传教士的作用;西方医学文化的传入;多种形式的中西医学沟通;开明官员的推动。(3)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14.(2024·长治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小说的演化及小说中“商人”的形象先秦、两汉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闻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其中零星地出现了商人的形象魏晋南北朝商人的笔记小说出现,这是小说的雏形,记叙奇异故事,人物逸闻轶事,但极少涉及商人隋唐传奇小说中部分作品涉及商人,他们出身低微,整体形象模糊宋元话本小说中,商贾题材数量较多,商人表现出显明特性明清小说已成为主要文学样式,各种形象的商人在小说中频繁出现,其群体既包括街头叫卖的商贩,也包括家财万贯的大贾巨商——据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等从表中一个或多个时期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解析]从材料中的各个时期对商人的描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得出,小说中商人形象的演化折射了社会观念的变更。从材料中的先秦、两汉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闻”,魏晋南北朝的“商人的笔记小说”,隋唐时期的“传奇小说”,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到明清时期“小说已成为主要文学样式”可以看出,小说从萌芽到成为文学主流经验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示例一:论题:小说中商人形象的演化折射了社会观念的变更。阐述:唐朝尽管商品经济旺盛,但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群体普遍不受重视,因此传奇小说中商人整体形象模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商人群体的漠视。宋元商品经济的旺盛,市民阶层兴起,统治者抑商政策松动,因此话本中商人特性显明。明清时期商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