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探究(论文)24000字】_第1页
【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探究(论文)24000字】_第2页
【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探究(论文)24000字】_第3页
【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探究(论文)24000字】_第4页
【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探究(论文)24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研究【摘要】庭审实质化是针对我国实践中的庭审形式化现象提出的理论命题和改革目标,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技术路径。当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庭审虚化的直接表现之一,便是对于在庭审中对于言词证据审查书面化,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做出判决缺乏亲历性,倾向审“卷”而不是审“案”。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既有的刑事诉讼证言规则与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原因。有必要从证言提出阶段、证言质证阶段和证言认证阶段三个阶段考察制度预期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坚持直接原词原则为前提下,结合传闻证据规则、交叉询问制度、自由证明制度等相关理论及域外加强庭审作用改革中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关键词】庭审实质化;刑事诉讼;证言规则目录摘要 iTOC\o"1-2"\h\z\u引言 1一、证言提出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 2(一)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应然要求 2(二)书面证言使用不受限制的现状 4二、证言质证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 6(一)保障当事人对质权的应然要求 7(二)刑事诉讼质证规则缺失的现状 10三、证言认证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 12(一)刑事诉讼自由证明的应然要求 12(二)印证证明模式普遍应用的现状 15四、我国庭审实质化证言规则完善建议 17(一)证言提出相关规则的完善 17(二)证言质证相关规则的完善 19(三)证言认证相关规则的完善 22结语 24参考文献24引言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明要以庭审实质化为核心,着力推进庭审制度改革,庭审实质化成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技术主义路径。如今2017年今已过去三年多,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应当对我国庭审实质化改革后的成果进行考察,并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为巩固上一阶段改革成果以及调整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措施,通过证言规则的完善,以技术路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在理论界,自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后,理论关注较多。因此在总结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司法实践,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庭审实质化改革路径做出可能的设想。根据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而所提及的“审判中心主义”,其学理的角度上是指: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开展的所有有关刑事诉讼的活动以及有关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都是围绕着庭审活动进行。李冉毅.刑事庭审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18李冉毅.刑事庭审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18.实质化的庭审离不开完善的证言规则。就现有内容而言,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证据出示在法庭,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二是控辩对抗、裁判形成在法庭,需要证人需要接受询问;三是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要求自由证明。自然而然地我们得对证据的提出规则、质证规则与认证规则提出要求,本文主要是对证人证言这种证据形式进行探究。此外,证言规则作为庭审制度的一部分,对我国的证言规则进行完善的行为会对庭审实质化改革产生积极作用。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证人庭前笔录的证据能力未作严格限制,使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庭审。同时受制于诉讼成本等方面,证人不出庭作证,大多数法官当庭宣读证言笔录来完成庭审中的法庭调查来发现事实真相。这样一来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法官依赖卷宗进行判案,最终形成并习惯于“卷宗中心主义”的审判形式,都是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的基本问题是探究如何在新的庭审实质化要求下,通过实证研究介绍并分析现状,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通过完善证言规则来推动实质化庭审。本文的整体思路是以诉讼阶段为标准,将证言规则分为三个证言阶段的证言规则。在分别对其相关规定以及司法现状进行论述,也侧面表明庭审实质化的需求,在后面按照这种需求一一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大量的实证分析用以辅证,对司法实践的实证分析也是了解改革的总体情况,才能在第一阶段改革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本文主要运用以下方法:文献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表现目前我国的庭审实质化的改革成果;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过程的分析,表现在目前司法实践中控辩审三方地位并非如预设般势均力敌,是造成质证过程虚化的原因之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域内外在进行庭审实质化改革时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我国证言规则的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一、证言提出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在龙宗智教授曾称中国刑事诉讼“三大怪现状”之一就是书面证言在刑事庭审中作为定案依据的滥用。可见在我国的证言提出阶段,书面证言使用的不受限制已经成为了庭审实质化的阻碍。所以想要完成庭审的实质化,要对书面证言的采用以及证人出庭作证后的当庭陈述的采信等问题进行探讨。(一)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应然要求1.证人出庭作证对庭审实质化意义对于庭审,证人出庭作证有其自有的作用。而为了进行庭审实质化改革,提高证人出庭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证人出庭作证不仅有促进庭审发现真相的功能,保障当时双方的质辩权力,以及保障程序正当性的作用。首先是促进庭审发现真相的功能。刑事诉讼证人在案件查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了解案件事实”证人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是直接的,尤其是直接目击证人做出的证言是直接证据,对案件事实有直接的证明作用。所以为了保证庭审的发现真相的事实的作用的发挥,应当保证关键证人的出庭,保证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证据当庭的口头质证。其次是保障当事人的对质权。面对并质询反对自己的证人的权利,也是刑事被告的一项基本权利,当被告被他人所指责和指控时,如有不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与对方当面质辩即对质的机会。龙宗智.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J].中国法学,2008(4):128-144.只有证人真正出庭作证了,被告的这项对质权力才能够被保证。在证人不出庭的情况下,被告的这项权力就无从谈起,这项权力相当于被剥夺了。此外基于当前案件处理繁简分流的要求,这里的证人出庭应当指对案件有重大影响的证人,其证言对案件事实认定有重大影响,龙宗智.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J].中国法学,2008(4):128-144.最后是程序上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将保障审判程序的实质性,维护刑事程序的正当化。如果法庭拒绝证人出庭,过度依赖书面证言,相当于削弱了法官心证,也即削弱了法官的作用,相当于自损地位。我国刑事诉讼的构造是控辩审三方各司其职证人。而书面证言是由侦查机关询问证人后所制作,依赖书面证言,拒绝证人出庭作证就是向控方让渡自己的权力,削弱了庭审的作用。上面所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意义与庭审实质化的需求息息相关,可见实质化庭审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来保障。2.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首先论述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要求:为了追求司法的效率提高以及司法成本的节省,在审判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证人都有出庭当庭口头作证的必要。只有符合法律的规定,可以称之为“有重大影响”的证人才会存在出庭的“必需性”,他们的证言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以及法官心证都产生重要影响。新《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条件,所以按照其规定的刑事诉讼案件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案件的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存在异议。意思是书面证言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除非控辩双方对书面证言的使用表示了异议。而提出异议的主体一般是控方的公诉人、当事人以及辩方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虽然被告行使其对质诘问权的基础是证人本人亲自出庭口头作证,但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角度,此规定也不矛盾。因为法律是没有理由针对证人证言作为书面证据的证据能力设定限制。这是被双方默许的行为,法律不应当过分限制,那么这样一来书面证词用作法庭证据或心证的材料影响定罪量刑的资格也是无可指摘的。在典型的大陆法系的日本,其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证人在庭外所做证言,如果辩方无异议,那么法官可以将该书面证言作为定案依据。”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二是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说明只有对案件有关键作用的证人才有出庭的必要,并不是所有的证人都需要出庭。这里提出证人出庭应当满足的积极条件,也就是满足对于“重要影响”的判定。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学理解释,对“重大影响”的范围进行了诠释:比如能够影响共同犯罪中共犯的责任分配的证人证言,能够证明存在“责任阻却事由”和“犯罪阻却事由”的证人证言,以及能够证明存在罪重或罪轻情节存在的证人证言等等。三是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这表明了在证人是否应当出庭的问题的决定上,法院的意见有“一票否决权”,由法官决定证人是否有出庭的必要性。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副作用:对于强制证人强制出庭的标准,不同的法官标准不一致。并且这第三的条件与前面的两个条件并非是选择关系,而是需要同时满足。虽然法官、控方律师与辩方律师三者保持着理论上的三方平等的设置,对于证人是否应当出庭的问题上应当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采取职权主义的刑事诉讼体系中,法官对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有较大的权力,通常起着引导主导的作用。所以如果在法院认为证人不需要出庭的场合,案件通常根据书面证言审判,证人无需出庭口头作证。除了上述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必须出庭作证的情况,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也规定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例外原则。如对于那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受制于疾病等客观情况的确实无法出庭作证,以及那些如果对于案件的审判没有“决定性作用”的证人证言可以不必出庭。可以看出我国一般案件有关证人出庭的规定呈现出来的导向,使得证人在案件审判中符号化意味浓重。其次如果一些证人证言被法院认为“对案件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这些证人证言则以书面证言的形式被采信。3.证人不出庭及后果然后论述证人不出庭的理由与对书面证言的限制。证人不出庭作证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证人拒绝作证,从而不出庭;另一种是法官拒绝了证人出庭申请,从而不出庭,这种情况下的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并不受影响,最后一种是双方对证言无异议以及证人证言对案件无重大影响从而不出庭,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影响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主要论述是证人拒绝出庭的场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首先证人是有作证的法定义务的,因为只要是对案件情况了解的人,应当出庭作证。尤其是在上面说过,一些情况下的证人是需要被强制出庭的。在出现上述情况的场合下,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或是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出庭,将会承担法律后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受到十日以下的刑事拘留。新证据法也有相关规定:下列证据不得单独用作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也不得由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作证。(一)证人证言的细节不能被质证,案件的事实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二)证人作证的同等权力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当庭无正当理由拒不作证的,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这里对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造成了限制,但是没有完全否定其可以作为定案依据来使用,除非“对其真实性”无法确定。所以在上述的情况下证人不出庭作证是会对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进行限制的,尤其是我国对于鉴定人这种专家证人,新《刑事诉讼法》曾规定鉴定人不出庭,鉴定意见不可作为定案根据。(二)书面证言使用不受限制的现状书面证言的含义是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证人,先于出庭前被侦查机关询问所做出手写证词的证言笔录或由其本人提供并签名的证人证词。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中,由于证人证言是认定案件事实最重要的证据之一,而证人不出庭成为刑事审判之常态。龙宗智.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J].中国法学,2008(4):128-144.事实上与之对应的是,以全部案卷移送制度为前提,我国法官在长期审判实践中,通过阅卷形成一定的审前预断,对询问笔录和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不加限制。法官对审判权的行使过度依赖侦查程序,逐渐形成了“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现象,侦查中心主义一度盛行。徐拿云.直接言词原则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8):74-81.龙宗智.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J].中国法学,2008(4):128-144.徐拿云.直接言词原则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8):74-81.以下是在2020年抽取的全国三十个省市的有效样本的数据,研究其在2018和2019年相关数据,共593个刑事诉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可以看出在这两年全国书面证言的使用情况。表1-12018年书面证言具体运用情况有证人出庭的案件数量使用书面证言的案件数量未采纳书面证言的案件数量控方案件数量:8案件数量::29511件辩方案件数量:3案件数量:3提交书面证言的分份数:92件未采纳书面证言份数:7表1-22019年书面证言具体运用情况有证人出庭的案件数量使用书面证言的案件数量未采纳书面证言的案件数量控方案件数量:6案件数量:2967件辩方案件数量:1案件数量:1份提交书面证言的分份数:11未采纳书面证言份数:1何蕊.书面证言在我国刑事庭审中的运用限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39.由上图可知,即便在17年推动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浪潮下,我国书面证言不受限制地使用并没有得到实质有效地改善。对比18年到19年,在这30个省市书面证言采用的案件不难发现,证人出庭率十分低迷,并且作为证据提供的证人多为控方提供。除此之外由控方提供的书面证言几乎都会被采纳用作定案根据。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在立法层面上对于书面证言没有进行立法限制,尤其在其证明力以及证明能力方面。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只对证人证言的做出了积极规定,也就是对于什么证人证言才能用作定案根据进行了规定,此外对于书面证言的使用以及证人出庭作证证言的效力与其相较孰高孰低并无规定。虽然理论上法律没有对起做出正面的规定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严格按照反面的情况进行司法实践,实际上书面证言的使用程度也是依赖于许多主客观因素,如法官的职业素养高低,司法成本大小,证人作证素质高低等。但是纵观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庭审的始终一直围绕着卷宗了解案情、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甚至把案卷的审阅代替了法庭的事实发现,认为所有的事实都在庭前的卷宗中“写清楚”了,在庭审中“没什么好问的”。在庭审中对证人证言的认定以及质证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证人证言的形式化,即便真的有证人亲口作证,法官也未必能够指挥发挥出交叉询问制度应然的作用,因为在一开始法官就依赖了侦查人员制作的卷宗。同时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果:无形中抬高了侦查人员的地位,倾斜了控辩审三方的原始平衡地位。所以这样一来,书面证言在案卷移送制度的背景下,使用逐步不受限制,进而成为审判中心主义制度改革的阻力。所以这是长久以来的司法理念的陈旧“配合”有缺陷的法律制度导致了书面证言在我国刑事诉讼庭审中“一方通行”的局面。这自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是一些需要证人出庭才能够完成的诉讼程序无法进行,如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辩以及后面的诘问与反诘问。除了造成程序上的不正义的危险之外,还有许多实体正义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书面证言的内容是受书面证言是由侦查机关制作、控辩双方提供的,所以法官在阅读书面证言的时候,可以会受其影响而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因为诉讼参与人员虽然遵守职业道德,但是双方各自有其立场,只能提供各自所获得的带有各自价值的证据,并且是不可避免的。更严重的是这会影响法官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独立的“自由心证”,而证人在陈述证言以及回答询问时的所有表现都是心证材料,仅依靠证言的记录不足以支撑“自由心证”制度在我国建立完全。总结起来就是书面证言的滥用会导致证据的本身不真实以及形成的结果不正义,也就是达不到刑事诉讼“发现真相”和“保障权利”的作用。二、证言质证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刑事质证的含义是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由法律规定的质证主体对案件的当事人提供证据以进行刑事质证的活动。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90.保障当事人对质权的应然要求1.交叉询问制度的积极意义如上所述加强质证环节是促进庭审实质化的必然需求,而这可以通过建立交叉询问制度来达到。首先交叉询问是一种质证手段,是在审判或听证的质证程序中由一方当事人或律师对反方证人进行的询问,源自英美法系,是在审判或听证的质证程序中由一方当事人或者律师对反方证人进行的询问。刘晓兵.交叉询问质证功能论略[J].证据科学,2016(4):471-484.而对于我国的质证混乱现实来说,交叉询问制度有其自有的积极意义。首先交叉询问制度有发掘信息的功能。我们都知道法庭上充实的信息是法官心证的基础,以及做出判决的依据。在制度中控辩双方相互对立,对对方提出的书面证言或者对方提出的证人当庭做出的证言,进行有关证据能力以及证明力的对抗质疑,以至于充分发挥庭审事实发现的作用,进行充分的质证,获取足够的信息。但比起同样具有事实发现功能的“轮替式询问”的质证方法来说,交叉询问更加不受限的同时有具有高度的规范性,能保证获取信息的。其次是在交叉询问的制度下,法官的角色将更加消极,仅为程序引导的作用。这也是由于交叉询问制度起源于当事人主义的英美法系,注重当事人程序方面的权力。虽然我国是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但是对于我国仍存在着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庭审虚化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官的中立性不够,以至于轻视辩方权利,导致控辩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但是在交叉询问的制度下,质证活动交由检察官与辩方律师双方自主进行,其实才是完全的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在无法保证中立的情况下不介入应当是最好的选择。最后建立交叉询问制度需要建立传闻证据制度,也就是要求证人出庭,限制书面证言在庭审中的使用来保障庭审的作用。而证人出庭作证是在证言提出阶段保障庭审实质化的需求之一,这样一来建立交叉询问制度可以进一步发挥不同阶段庭审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庭审作用,推动庭审实质化改革。以上就是建立交叉质询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下面阐述现状的时候会与我国目前的质证规则进行对比,更能凸显其在庭审实质化改革中的必要性。2.交叉询问的制度设计交叉询问的程序通常基于对立的两方:存在冲突并平等对抗的控方与辩方。交叉询问在庭审中首先进行的就是所谓的直接询问,其要求辩方先行对其提出的证人进行询问;这一部分结束后,由对方也就是控方对于刚刚证人在庭审中的证言的证明力以及可以被信赖的程度进行提问。这个来回的回合就被称为交叉询问,是交叉询问一般的制度设计。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而是可以多次并且同时进行对于证言多个方面的质询,一切以维护当时双方正当权利为目标。尚华.论质证[D].中国政法大学,2011.这种双方对峙,轮流攻守可以说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特色,包含了“一问一答”的询问模式。尚华.论质证[D].中国政法大学,2011.而对于询问的顺序,一般的国家并没有过多的规定,给予了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但一般包括主询问、反询问、再主询问、再反询问四个部分。而论及交叉询问的盘问的范围,在不同的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的规定不一。我们可以根据范围的限制标准,将其分为两种质询种类,一种是限制性调查范围,在在这种类型中的最突出的国家就是美国,也就是说其只允许询问有关证人在直接询问中作证与直接调查有关的事项。相反的是英国,在英国有关的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关的规定中是不限制有关于双方意图对证人询问的范围的。[美]罗纳德•J.艾伦;[美]罗纳德•J.艾伦;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6-117.交叉询问制度涉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证言的导出模式,也就是询问方式。这就涉及到叙述性模式和问答性模式的问题。叙述性的导出模式主要被采用于大陆法系国家。在这种模式下,案件有关定罪量刑的事实主要由法官来裁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数在刑事诉讼中采取职权主义的模式,在这种典型的大陆法系的模式中,为法官在庭审中的角色设置的权力包含发问与裁判,即对证人的口头作证进行发问以引导,也在事实裁定中拥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说证人的回答对法官的职权行使影响不大,因此对于证人的回答无需进行限制,也就是无需下去问答式的询问模式。并且,由于职权主义的特征,法官在庭审中拥有主导庭审的权力,因此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证人的回答进行调控以限制其任意性。而问答性的模式多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取,在这种模式下要求证人只对被提问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不允许证人自由叙述。这是由于在英美法系的庭审活动中比较看重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就事实与证据进行控辩,给予了控辩双方对于证据呈现以及质证的方式等方面较大自由,采用这种模式促使了双方律师采用合适的诉讼策略达到庭审的效率与正义;同时在英美法系中陪审团的意见对于案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他们又是非职业的,没有等同于法官的专业素养,这样也是为了保证陪审团做出决定使所依据的证言是有可采信的。以上就是交叉询问制度的基本制度设计和程序要求,但是如果想要构建有效运行的交叉询问制度,还有其他要求。首先是上文提到的,需要以证人出庭为基础;其次对抗式庭审格局是交叉询问机制发挥效用的根本;然后完善庭审质证程序与规则是交叉询问机制有效运作的核心;再然后传闻证据规则是交叉询问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确保庭审实质化的保障;最后受传统的司法理念主导,包括长期司法实践过程中固化下来的庭审模式等阻碍,庭审实质化改革对司法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有关于交叉询问方面的技术。张月满.庭审实质化语境下交叉询问机制的完善[J].人民检察,2017(14):61-64.张月满.庭审实质化语境下交叉询问机制的完善[J].人民检察,2017(14):61-64.3.法官的角色设置目前我国的审判模式由传统的审问式的模式逐步转化为控辩式。这把不意味着我国法官在庭审过程中的能动性丧失了,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在庭审中的主导权力是不可丧失的。这种主导权力主要体现在庭审的过程中对流程的指挥权和对事实的调查权。这也就是想要设立交叉询问机制需要给予法官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并不是毫无节制的,要想推进实质化的庭审,也要合理设置法官的角色。也就是说在首先保证法官在诉讼的实质判决上居于中立的价值地位。意思是保持控辩双方的实质对抗,两者居于同等的初始地位,法官不偏向任何一方,也就是控辩审三者各居其职。在代替受害者惩罚犯罪的同时,也保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同时如果要想达成实质化的庭审,法官需要发挥其在庭审过程中的实质作用。主要其要作为一个“主导者”,除了主审法官在庭审中关于诉讼的一般权力外,在质证方面还具体表现在对于应当给予充分讨论的证据应该进行充分讨论,不轻易打断,除非控辩双方已经完全偏离这个争论的部分;而对于控辩双方的质辩中不充分的地方可以有意地积极引导双方在这个部分进行充分讨论;并且法官要在保证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法庭调查权。此外,在程序方面,如果发现控辩双方的地位不平等或者心证比较模糊的话,应该积极地加以引导。(二)刑事诉讼质证规则缺失的现状交叉询问的制度是一种质证需求,在目前的司法实践的庭审中,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交叉询问的制度,但是实质上已经存在了有部分功能的“轮替询问”。同时禁止诱导性询问这样的规则已经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出现了,但是我国已经有了关于交叉询问的相关规定,在庭审的实践中也出现了有交叉询问实质的行为。比如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94条做出了有关讯问被告人的规则以及讯问顺序的规定。此处对于被告人的讯问其实就是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体现。但是这其实并不是规定的矛盾,因为法律禁止的是在交叉询问中“诱导性提问”而不是“诱导式提问”,两者的实质差异在于后者只是一种提问的方式,虽然在提问中有一些定语用于诱导回答,但只是为了减少诉讼的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而不违背实质正义。但是这并不代表目前我国的质证规则就是完善的。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已经对一些质证规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类似于法官在交叉询问中的控制与指挥的权力等等。但从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看,有关规定的条文不够明确精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受制于司法人员的办案水平及专业素质,规定可能没办法被完全贯彻,此外外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传闻证据等规则依然没有在我国开始初步确立。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庭审质证中,法官在庭审中是处于超然的引导者的地位,它不能对于案件的实质性内容产生影响。所以在庭审要尽量保证抗辩双方质辩的权力。在现实的庭审中,法官呵斥律师,打断律师发言的情况并不少有,这不仅影响了证言的调查,对庭审的实质化造成了阻碍。例如,2007年,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将张世进强制驱逐在法庭外,理由是因为张世进律师违反法庭的纪律随意与被告人进行沟通。陈俊杰.北京律师赴四川出庭三次被逐[N].新京报,2007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陈俊杰.北京律师赴四川出庭三次被逐[N].新京报,2007-8-17.要想完善我国的质证规则,必须坚持以叙述性的证言导出模式为基础,这样最符合我国的法律根基。因为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我国,与许多其他的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我国采取的是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而问答式模式需要建立在职业化的陪审团的基础上,我国没有这种制度传统。但如果追求建立交叉询问的制度,必须涉及到诱导性询问的问题。所以事实也确实如此,目前我国没有相关立法限制法官的问答模式,但也并非是完全的是叙述性模式,而是两者相结合的“轮替式”询问方式。我国的“轮替询问”与交叉询问制度是有本质区别的。交叉询问的制度设计如上述,而我国的轮替询问相较而言,特点是规则性强,注重一问一答。无法明显区分主询问与反询问;交叉询问和对质诘问。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质证规则的不科学。因为我国的质证规则对于质证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现实中经常出现询问秩序的混乱。在上面论述法官职权过大时举证的案例中,当事律师就是因为质证规则混乱而提出异议,最终被法官驱逐出庭。上面也论述过在我国的质证规则中是一律禁止诱导性提问的,但是如果想建立交叉询问制度,这样的禁止规定会使交叉询问制度发现真相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如果想要在我国建立交叉询问制度,一律禁止诱导性询问虽然可以以程度轻微的“诱导式询问”的方法视为不违反,但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果真的想要在我国建立交叉询问制度,一律禁止诱导性询问其实也是不合适的。所以为了推进庭审实质化有必要建立完善交叉询问制度。这样自然而然对于我国的证言询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法官的职业素养也提高了要求,着重表现在法官的询问技术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庭审在质证方面过分依赖卷宗,质证虚化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法官对于自己询问技术的不自信,从而回避询问证人,使得证人的证言询问过程成为一种过场。法官在进行询问时,询问的技术往往受其专业知识的限制,所以这也涉及到“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协助询问证人的情况。除此之外,从各国特别是大陆法系的国家有关质证制度的司法和立法的实践发展来看,完善和充分发挥被告人的质证权已成为诉讼制度转型的关键。我国也更应重视和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确保能够充分行使有关证人和被告人的对质诘问权,以保证在法庭调查阶段改变庭审虚化的局面,推进我国的庭审实质化改革,改变无效质证的僵局。三、证言认证规则对庭审实质化的阻碍认证是指事实认定者对于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依据规则、经验和逻辑确定其相关性、证据能力以及证明力的一种诉讼活动。张保生.证据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张保生.证据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298.刑事诉讼自由证明的应然要求1.自由证明的范围、内涵与价值理解严格证明,可以从反面协助我们对自由证明有所了解,因为自由证明是与严格证明是相对的概念。我们依据证据程序和心证程度,将证明分为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自由证明是指主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决定是否采信的lm证明模式。自由证明与严格证明相较更侧重于司法的效率,追求快捷与减少诉讼成本,避免诉讼拖延导致的其他弊端,其明显的特点在这种证明模式下的证据是不必通过法定的调查程序。在采用自由证明下由法官自由裁量,证据是否出示、出示的方法以及怎样进行调查等方面都无需采用严格的法定程序。其次是自由证明下有关的证明范围,理论上只有控辩双方无重大争议的案件事实、量刑事实和被告方主张有利于自己的事实的情况,以及一些单纯程序法上的事实才可以采用自由证明。首先是简易程序中案件事实的证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三百五十六我们可以明白在简易程序中对于证据提出的程序是由的是自由证明。这也是设立简易程序的立法原意,就是追求诉讼的效率与便捷。并且适用简易程序的基础在于被告对于证据与指控调动事实无异议,所以适用自由证明也不会破坏程序正义和被告的权力。其次是量刑程序中的量刑事实及请求的证明。量刑程序中的量刑事实是指据以决定刑罚的其中以及刑法的免除与否的相关事实。当然这里的量刑情节是在构成要件事实之外的会对案件量刑产生影响的事实,如果是与案件构成要件有关的构成要件情节需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其次将量刑情节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这两者适用的证据规则和程序也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法定情节,对于被告有利的可以采取自由证明,而对于被告不利的部分可以采取严格证明的方法。因为从保护人权的角度来说,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应该更加谨慎。并且由于是法律有所规定的情节,其实需要证明的就是是否符合,证明说理的难度上没有那么大,所以对被告有利的量刑证据可以采取自由证明并不违背程序正义。而对于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相对,即没有法律直接规定,是在现实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于案件的审判有一定影响,反应行为人一定社会危害性的情节。既然是法律没有相关的直接的规定,那酌定情节采用的应该是自由证明。最后是一些有关程序法方面的事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等规定,这些事实包括有关强制措施、回避、诉讼程序的法定期限的事实等等,这些都是关单纯程序法上的事实,不涉及实体法,因为程序法方面的事实与案件实体处理结果没有关系。尹静.刑事诉讼中的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尹静.刑事诉讼中的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D].西南政法大学,2008.以上就是自由证明的含义和范围,自由证明对证据的证据能力以及提出的程序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可以采用更广泛的证据材料。因此自由证明和严格证明针对不同情况的适用可以保证证明活动即满足效率价值又满足公平价值。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庭审过程中的程序,减少诉讼成本,发挥了法官在事实发现方面的作用,从侧面消除庭审实质化的阻力。与严格证明相比,自由证明有其自由功能与价值。自由证明体现了法律经济学的思想,是公正和效率的平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当代,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追求,结合最近刑事诉讼办案繁简分流的改革,可以看出效率越来越是一个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价值取向,因此采用自由证明可以满足效率的需求。其次如上所述,并非所有的证人证言都进行自由证明,其实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对于量刑有影响的证人证言采用自由证明更加保障被告人的权力。最后对程序性事实采用自由证明可以更好的聚焦案件争点,可以加快庭审流程,不造成不必要的诉讼拖延。与此同时可以更好的认定案件事实,也是从侧面促进了案件事实的发现,保障了当事人双方的权力。2.坚持直接言词原则是基础直接言词原则即口证原则,产生与立法改革时期的德国,经过多年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公认的原则。为了保证后续能够进行合理正当的自由证明,实际上我们应当坚持以直接言词原则为基础。一方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坚持直接言词原则对于在我国推动庭审实质化有正面效果。直接言词原则的内涵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审理原则,对于证据方法的选择,法院应当尽量使用原始的证据方法,避免派生的证据方法在庭审过程中的适用。意思是在证据能力方面强调证据的原始,不可随意使用替代证据。具体表现为在庭审中,对于证人证言法官必须亲自进行审理程序,不能用书面材料(如证人笔录)和他人转述来进行法庭发现。其二是言词原则,也就是“口头原则”,含义是在刑事诉讼中,一切程序应该以口头的方式为之。所以显而易见,坚持直接言词原则就是坚持了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进而推动庭审实质化。另一方面在英美法系中,为了在讨论自由证明时以传闻证据规则的坚持为前提。台湾和日本的学者们主要在传闻证据规则的范围内才涉及自由证明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的证据没有严格的证明力及证据能力的要求,一些如果采取严格证明模式是没有证据资格的传闻证据,如果采取自由证明则是可以在庭审中被使用的。在笔者看来,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是包含关系。所以我们在讨论自由证明时也应当以我国传统的直接言词原则为前提。传闻证据规则目的是限制传闻证据在庭审过程中使用,被采纳的证人证言必定是经过法庭上法律规定的质证等程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两个原则都在致力于增加证人的出庭率,以及排除对证人笔录等卷宗的依赖。但是直接言词原则的内涵是包含传闻证据规则的。传闻证据规则是对证据进行要求,强调的是程序在证据证明能力中起的作用,目的是保证法官的自由心证辐射到案件程序的每一个方面。而直接言词原则侧重的是对法官进行要求,要求法官对于案件的真实发现只能在法庭,服务的是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审判模式,不仅包括了传闻证据规则所追求的目标,还糅合了对质权,最佳证据规则等。熊秋红.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J].比较法研究,2016(5):31-44.熊秋红.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J].比较法研究,2016(5):31-44.此外坚持直接言词原则才能保证证人出庭以及以口头的方式对证人进行询问,形成了心证材料,为之后的自由证明的选择提供合理性的依据,以及保证其真实性。自由证明并不是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如果不建立在直接言词原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举证环节的时候就以书面证言的方式提交,那一定满足书面证据的证据要求,无从谈起自由证明了,所以一定要以直接言词原则为基础。所以从以上角度来看,在我国讨论自由证明问题的前提是贯彻直接言词原则。3.自由证明下的裁判说理要求自由证明下的说明要求也就是对法官说理的要求。因为在自由证明下,证据的证明能力没有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进行证明,所以如何保证案件的审判结果的公信力以及显示出结果的合理公正性,就需要法官进行必要的说明。笔者认为为了保证庭审的实质化所要求的“审判在法庭,结果形成在法庭”,在解决第一部分证人出庭难以及科学的交叉询问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对法官在自由证明下的说明进行要求。虽然自由证明是针对证据的证明能力的证明方式,与法官的贯穿庭审过程始终的自由心证不同。但它们都是没有客观法定的程序来赋予它合法性,并把它的合理性公示出来。所以关于自由证明下的说明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英美法系中法官自由心证下的说明要求。也就是说,在自由证明下,法官的说明要求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说明,而是要借鉴自由心证下的说明义务进一步提升,也就是使法官自由裁量与客观真实进行结合。并且,虽然自由证明对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联性要求较低,但是不代表可以进行随意的联系。更高的说明要求也对法官在庭审中的表现提出了要求,反过来促使法官发挥自己在庭审中需要承担的角色,保证自己在诉讼环节中真相发现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真相发现在法庭,结论形成在法庭”的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模式。印证证明模式普遍应用的现状1.印证证明模式证明模式,是指实在诉讼中以何种方式达到证明标准,实现诉讼证明的目的。龙宗智教授认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我国采用的证明以证据以及案件事实的证明模式被称之为“印证证明模式”。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法学研究,2004(2):107-115.印证证明模式在司法中具体表现为“孤证不能定案原则”,也就是说每一个证据不能只依靠证据本身得到证明,而必须通过对证据本身的情况、证据与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及能否互相印证、证据在全案证据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衡量,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法学研究,2004(2):107-115.陈瑞华.理想与现实———从实证的角度看中国的刑事审判方式改革[A].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制的理念建构[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可以说长久以来印证证明模式是我国的证明方式,并且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比起自由心证的证明模式,司法实践中更倾向通过“外部的”证据材料来形成结论,更加注重这种客观证明。这种证明模式自然导致的恶果之一就是办案人员为了获得证据材料与其他证据材料印证,会在获取证据的手段人灵活起来。沈阳刺死城管案中的罪犯夏某对于“正当防卫”情节的申诉的判定中,充分表现了我国印证证明模式的特征。有这样一个案例:09年违规的夏某与执法人员(即城市管理人员)产生了矛盾,在被带离原地至另一个地方后再次爆发冲突,夏某掏出尖刀对两人捅刺数刀,并对另外一人捅刺一刀。导致前两人休克死亡,一人重伤的严重后果。沈阳市中院判处夏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其本人进行了上诉,主张正当防卫。在后续的审理中,如果要认定是否存在暴力执法需要有人证明当场冲突发生的程度,明显证人的证词对案件的性质有重大影响,目击证人应当被要求强制出庭,但是。但是证人却没有被要求出庭。最后夏某的主张因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而被驳回。可见,夏某的自卫杀人一说并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与可采性,而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体系中孤证是不能与其他证据进行相互印证的,因而是不可采的。刘亚琦.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及其解决[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并且在这个案件中,夏某的妻子找了6个自愿出庭作证的证人,来证明其丈夫受到了暴力执法,遭受了殴打,从而试图证明正当防卫情节的存在,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法官并没有同意6刘亚琦.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及其解决[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这个案件体现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选择印证模式的方式是比较粗暴的,如果想进行庭审实质化的改革,这个方面是亟需改善的。除此以外,陈瑞华教授认为随着我国最高司法机关相继确立旨在规范证据审查判断的规则,也随着诉讼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理念可以总结为“新法定证据主义”,其以限制证据的证明力为核心。陈瑞华.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J].法学研究,2012,34(06):147-163.这样对证据证明力做出积极或消极限制的规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一,如果《刑事诉讼法》对证据证明力做出积极的限制,那此规定将限缩法官原本可以自由心证的空间,阻碍法官在庭审中发挥依据自己内心确信做出审判的功能,自然而然削弱了庭审的地位。因为一旦固定下来了证明力标准,尤其是法律做出了积极规定,就带有了示范性和政策性的效果,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将会限制法官独立的自由心证,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的心证就是不完整的了,影响我国庭审的地位。第二,虽然在一个我们这样国情的国家,一定程度上为了防止冤假错案对证据的证明力大小进行规定无可厚非,也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多是入罪的证据的证明力上做出这种消极规定,如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55条规定了定罪需要“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发挥庭审的保障人权功能的,阻碍发挥庭审应然作用就是不理庭审的实质化改革。因此,目前这个政策性浓厚的证据理念也是亟需我们去改变,但笔者认为理念的改变需要我们从诉讼的各个部分去改变,不仅是在认证规则的曾面,需要上下游诉讼进程都进行改革,以此形成一个良性的诉讼制度。这点将在最后一部分进行论述。四、关于完善刑事证言规则建议在上述分析在证人证言的提出,质证与最后的认证阶段的我国现状以及导致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所以如果想要完善相关规则,首先要满足规则内在的应然要求,充分发挥规则应有之作用。然后根据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弥补,以达到从反面对证言规则进行完善,力求规则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接下来,根据上述证言三个阶段规则的要求以及现存问题,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在论述措施的部分会先分析原因,再提出一一对应的解决措施。(一)证言提出相关规则的完善1.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保障制度我国目前存在缺陷的部分是证人的出庭率太低,证人的出庭难问题导致在证言提出阶段直接言词原则难以有效贯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出庭证人的权力保障的同时,完善相应的报酬制度,对出庭作证的关键证人进行补贴。在论述之前,首先分析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证人出庭的难现状显然为庭审中对于书面言词证据的依赖提供了温床。并且公诉人举证方式的单一化使得法官不得不着眼于书面证言,这样一来后面控辩双方只能就书面证言进行法庭辩论,无法进行对证人证言的诘问与反诘问,也影响法官自由心证的进行。而证人的出庭率低的问题显示出“庭审中心主义”司法理念尚未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建立起来。其次证人出庭作证是以坚持直接言词原则为前提的。所以解决证人出庭难的问题对庭审实质化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解决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有主意建立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法官想要保证突破印证证明模式的局限,就是在证人出庭的条件下进行自由裁量,所以证人出庭是基础。证人的低出庭率也让好的制度与原则无法运转。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发现庭审虚化的众多原因都与证人出庭难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由于证人不出庭导致许多庭审中的诉讼规则无法施展开,从而导致庭审流于形式。我们应当通过鼓励证人出庭,为其他推动庭审实质化的措施的开展提供前提。笔者认为要想促进证人的出庭,首先应当建立有关证人权利的保障措施。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保护证人权力的专门法。很多类似于美国的法系中的保密措施和特殊作证方式等制度尚未建立,所以可以说我国目前对出庭证人的保护是不够的。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第63条、第64条等规定了对符合某些条件的案件中对证人的人身保护措施和经济上补偿。比如,保证其作证的隐秘性,对其外貌和声音进行遮掩等,但是实际上这些规定都比较模糊,这些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证人的保护力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以及是不够有力,无法给需要出庭同时有顾虑的证人一种权威地信任。对于证人具体的保障措施实施起来没有可行性。这些规定与其说是为了切实保护证人、打消证人出庭的顾虑,不如说是一种法律的态度,表示法律对证人保护的动机。所以如果想要切实对证人进行保护,可以从以下的方面入手:首次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补偿制度,对出庭的补偿数额和范围标准进行具体详细的规定。并且在庭审结束后尽快将补偿给证人,确保这些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以切实保护出庭作证的证人权力;其次是可以效仿西方的证人保护制度,对于需要保护的证人,保护其出庭作证的秘密性,或者为其提供作证的其他方式;最后是落实《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保护证人的规定,明确应当承当保护证人责任的机关,保证证人作证不会被打击报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证人出庭作证的根本可能性。2.采用卷状并行移送主义上文描述了证言规则的使用现状,现存的问题是证言在提出阶段中书面证言的使用不受限制。在上面论述书面证言使用不受限制的现状时对其原因进行过分析,这里不再重复。接下来论述其具体措施。在之前稍微谈及,庭审虚化的中心在于“卷宗中心主义”,所以自然而然将改革重心放在卷宗的相关制度上。由于直接粗暴地移植英美法系中的起诉状一本主义是不太合适的,我们可以诉诸于其他方法——采用“卷状并行移送主义”。也就是庭审法官在庭前接受的所有资料,包括控方的案卷以及辩方的答辩状。也就是说在我国我们无法使这个阶段的法官不接受任何的案卷,不在庭前进行任何实质审查,那么我们必须保证控方与辩方基于同一起跑线,使两者同等地被法官所“兼顾”。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是在采用:“卷状并行移送主义”的时候,所移送案卷的内容并不是有关案件的全部资料,因为上面说在庭前法官会对案卷内容进行实质审查,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庭审的作用,在庭前移送的案卷内容应当是有关于定罪的内容,而不包括量刑的内容。因为在理论上定罪与量刑的部分应当是分开的,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庭审的结构更加科学。(二)证言质证相关规则的完善1.纠正法官权力形式与定位证言质证的相关规则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进行充分的质证,这就不得不对科学有效的交叉询问制度产生要求。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实质化庭审所当然需求的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目前是没有充分发挥效用的,以下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可能的解决措施。法官的职权过大不仅体现在事实认定是对案卷的过度使用、对证人出庭必要性的自由裁量上,也体现在质证过程中对程序的引导指挥上。在采用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国家的司法制度中,法官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行使自己的权力。在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法官的角色是控制者与主导者,对整个刑事诉讼过程进行控制与引导。法官的权力不仅包括组织诉讼活动,直接询问被告、当事人与被告人的权力,也包括法庭调查等权力,意思是法官可以独立收集证据,并且根据自己收集的证据进行采信。在这种模式下,法官的权力行使贯穿于《刑事诉讼法》的始终,主导着刑事诉讼过程的节奏。法官不仅可以进行调查取证,询问证人与当事人双方,而且可以跳过证据的举证和辩论意见,而依据法官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自由裁量。尽管我国这种在职权主义模式下,双方律师也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但显然不比英美法国家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下的影响力。主审法官有足够大的权利决定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包括证人的出庭,质证的范围以及最后证言的采信。从上述的例子也能看出,辩护律师的影响力在庭审中是受限的,控辩双方在庭审中并不是平等对抗的。长久以来受这种职权主义模式的影响,本应当作为程序引导者的法官,逐渐走出其中立者的地位,角色逐渐向“控方律师”倾斜,这样一来便阻碍了我国庭审实质化的推进。但在职权主义模式下,笔者认为这不是不可克服的“痢疾”,也不是采用职权主义模式必须忍受的“成本”。比较分析德国的法官使用权力:虽然都属于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法官享有极大的权限。但在德国,因为法官素质较高,在主导者的能动性与审判者的中立性中达到一种平衡,在发挥法官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保证了控辩双方的充分质辩活动。因此尽量避免了滥用职权的情况,保证了职权主义的运作的善良初衷,保证发挥了庭审的应有作用。所以在具体措施方面,笔者认为还是加强相关方面的思想引导。因为我们预设的制度以已经是善意以及合理的了,只是在行使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所以与其说是从外部进行制度上的改革,这是司法人员实践方式的问题。此外在上述对比了两种证言导出模式之后,笔者认为要想完善我国的质证规则,法官必须坚持以叙述性的证言导出模式为基础,这样最符合我国的法律根基。因为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我国,与许多其他的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我国采取的是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而问答式模式需要建立在职业化的陪审团的基础上,我国没有这种制度传统。但如果追求建立交叉询问的制度,必须涉及到诱导性询问的问题。所以事实也确实如此,目前我国没有相关立法限制法官的问答模式,但也并非是完全的是叙述性模式,而是两者相结合的“轮替式”询问方式。2.检察官与辩方律师平等对抗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有关质证规则的规定不够精细,但同时司法人员的技术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制定出“完美规则”,使得司法人员按部就班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司法实践从而达到“公平”,这实际上就错认了庭审的作用,并且这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能的。庭审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机械程序”,把所有的条件输入程序,根据预定的机制算出“公平”,并不是越有效的制度就会有越公平的结果,实质上还是要看司法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的对于规则的践行程度。以下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可能的完善措施。除了职权主义模式下导致法官角色设置的不合理之外,我国目前的庭审中控辩双方无法开展有效的质证活动,往往是配合法官进行一场或配合或对抗的庭审表演。例如在邱兴华案的一审中,在被告明显有精神疾病的线索下,被告的辩护律师从头至尾并没有给其做精神鉴定的打算。并且在面对专业人士的质疑时,他竟然以“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借口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来“奉承”法官和民众!可以看出辩护律师不仅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甚至没有足够的职业道德。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流于形式的庭审,在这种局面下的庭审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查明案件事实,而是在于通过“表演正义”来感化教育普通民众,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法院正义职能的期待。而这种现状又反过来加剧了我国庭审虚化的局面,致使庭审中质证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质证规则得不到司法实践的需要,从而难以构建。同时我国的陪审员制度并没有发挥预想的效果,陪审员在庭审中的角色是“隐身”的。长久以来,我国的陪审员相关立法侧重于陪审员的选拔与陪审团的组成等程序性问题,而对于陪审员如何在庭审中发挥实质作用以及发挥实质作用的范围并没有详细的立法。所以陪审团的角色权力运行已经变成了一种“陪而不审”的局面,对于实质性的事实认定,陪审团没有话语权。而陪审团的出现仿佛只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高和满足程序上对于庭审设置的需求。可以通过上述的内容看出,庭审实质化对司法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不仅是法官,还有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所以随着庭审实质化带来的各种证言规则的建立相关的司法人员也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具体措施层面上说庭审实质化的推进不仅需要法官的拥有较高的技术素养,同时对其他的司法人员的技术素养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法官的技术素养高低对庭审的公正性和审理的充分性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提升了法官的职业素养,才能推动刑事诉讼的审判实质化,最终对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做出保障。具体来说,就是法官要在庭审中增强对庭审的程序与节奏和争议重点的把控能力;增强在法庭上对事实证据、证人证言的调查能力;增强对庭审过程中在询问各方时自由心证的能力,努力把握案件的疑点与难点;增强法官法庭调查、事实发现的能力;增加对证明模式下的结论的说理能力,尤其是对案件有争议的焦点的说理。除此之外,法官要以获取更多心证材料为导向,鼓励控辩双方当庭开展质询与反质询,当然要在保障诉讼秩序的基础上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官选拔的时候就提出这些要求,把优质的、有高度技术素养的法官选拔上来。其次是对于其他司法人员的技术素养的提升,着重对控辩双方的律师提出要求。控辩双方的能力包括在法庭辩论与质证过程中的能力等,但是在庭前的准备工作也体现了司法人员的素养高低。庭审活动的成功与否受制于庭前准备工作的充分程度,庭前准备工作是其前提与基础。所以进行充分与完备的庭前工作才可能使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完善的庭前准备活动需要控辩双方拥有较高的庭前准备能力,这主要包括提前对案情进行了解,为证人出庭做好准备工作等的能力;其次是在庭审过程中的法庭举证、质证的能力;同时提升交叉询问时的询问技巧等。(三)证言认证相关规则的完善1.限制法官的庭前阅卷行为上文论述过在刑事诉讼中采用自由证明的证明方式,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自由裁量的范围以及程度,包括说明程度可以借鉴自由心证制度下的说明要求以及相关规则。也就是说,要想在证言认证阶段进行庭审实质化改革,提升认证的实质化,可以借在我国的印证证明模式的基础上,融合自由心证。而任何的庭前或庭后的阅卷行为,是对自由心证的影响,也是对直接言词原则的违反。所以我们可以对法官的庭前阅卷行为进行限制以追求自由心证与我国刑事诉讼的印证证明模式进行更好的融合,扩大自由心证在我国刑事诉讼认证过程中的“活动空间”。庭前证言是庭审前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询问时形成的并由检察人员提出的有关案情的书面记录。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下,侦查机关通过询问制作的证人的证言笔录,这份笔录之后会被检察机关出示。这份笔录的内容就是侦查机关对证人进行询问有关案件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庭前证言。而在一般情况下证人如果满足法律所规定的要求就必须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的部分出庭当庭作证,并且其证据能力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检验。如上所述,法官基于其自由裁量权决定证人是否有出庭的必要。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曾对没有出庭的证人的书面证人的证明力有过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的证人证言是可以作为证据被采纳的。此外在我国的规定中,只有在证人的书面证言的合法性欠缺时以及有证据证明其并不具备真实性时才会被排除在庭审中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在司法实践中,证人的证言笔录等书面证言有其自有的优势,它可以节约诉讼的成本,减少诉讼的环节与时间成本,在整体上推进了司法的诉讼效率。我国目前的情况的是庭前证言逐步以其节约成本的优势取代了证人当庭证言的使用,结果是证人出庭的必要性逐步下降,这样一来的结果是法官对于书面证言的依赖逐步增强,最后导致书面证言的滥用。可以说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案卷的依赖程度较强。所以我国审判流于形式化的根源之一就是法官以卷宗为中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法官在庭审时不进行细致事实发现与证据调查,仍然依据庭前或者庭后查阅卷宗来了解案件情况,并根据此为基础做出判决。这样一来庭审的意义就失去了,自然而然导致庭审的虚化。所以为了改变案卷过度使用的局面,应当进行案卷移送制度的改革。应当采取措施尽量切断侦查阶段与审判阶段的连接。比较分析日本的刑事诉讼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措施。21世纪时,日本面对改革的关键核心强调“审判中心主义”。为了使有关案件事实的判断只在庭审中展开。在检察院起诉前的“侦查不公开”,控方独自进行证据材料收集保全,通过双方在庭审中通过言词进行对事实和法律适用的辩论并经中立第三方的审判者直接根据证据做出判断。并且,这种机制运作配合卷宗不移送的制度,确保法院的庭审中的活动不受卷宗的干扰。此外同时推进传闻证据法则的建立,使得法院免受书面证言等卷宗形成的干扰,从而推动庭审实质化的实现。日本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庭审实质化改革一些启示,也就是我们应当建立的案卷移送制度应当限制法官的庭前阅卷的权力。2.提高当庭裁判率,充分发挥庭审作用庭审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形成审判结论,为充分发挥庭审的作用应当增加一审的当庭裁判率。而当庭裁判很大一部分有关庭审的认证水平。此外出于诉讼效率的考虑,如果庭审的周期太长会削弱庭审的作用。所以基于上述原因,为了保证庭审的作用与地位,推动在认证阶段的庭审实质化,可以通过对当庭裁判率做出要求来推动庭审中实质化改革。而改革应当满足提升一审当庭宣判率和保障保证一审宣判结果的公正性的双重需求。因为在我国刑事诉讼一审中,由于审理期限的限制,刑事诉讼审理的效率是重要的价值追求。但是如果由法官单方进行裁判,面对刑事诉讼多数情况案情复杂,涉及人身利益巨大的情况下,仅凭法官心证做出判决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想通过加强当庭裁判率来推动庭审实质化,就要对裁定的主体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完善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发挥其在做出审判结论方面的作用来提高庭审效率。通过审判委员会对法官所做出的裁判进行充分讨论,一方面是增加庭审当庭裁判率的效率要求,另一方面是防止法官过度心证带来的冤假错案风险,满足了实质的正义需求。通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