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A/19/wKhkGWcY3juAMV8CAACRAS23bXs839.jpg)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A/19/wKhkGWcY3juAMV8CAACRAS23bXs8392.jpg)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A/19/wKhkGWcY3juAMV8CAACRAS23bXs8393.jpg)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A/19/wKhkGWcY3juAMV8CAACRAS23bXs8394.jpg)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A/19/wKhkGWcY3juAMV8CAACRAS23bXs8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20CCSZ0414IDB14/T2637—2023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5领导作用 26策划 37支持 38运行 49绩效评价 6 6DB14/T2637—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泽甫、张瑞、赵晓丽、朱竹军、孟献梁、竹涛、徐旭东、张帅、申展、孙夏令、郄晓彤、胡彦勇。1DB14/T2637—2023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本文件提出了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燃煤火力发电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1329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规范GB/T34152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管理通则GB/T3821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9200循环经济评价火电行业DL/T287火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DL/T606.5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DL/T1337火力发电厂水务管理导则DL/T5046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339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513发电厂节水设计规程JC/T2074烟气脱硫石膏DB14/T672发电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资源循环利用resourcerecycling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来源:GB/T28747-2012,3.1,有修改]3.2再利用reusing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3.3资源化recycling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2DB14/T2637—20234总则4.1资源循环利用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支撑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4.2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应满足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4.3资源循环利用应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4.4应确定资源循环利用方针与目标,践行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责任,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应用“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PDCA)方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有效性。4.5在企业所辖范围内,从事生产的车间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均应依照本管理标准,组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包括但不限于:a)对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负责;b)确保制定资源循环利用方针,并确保其与企业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c)确定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及可达到的绩效;d)批准组建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团队;e)确保将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要求融入企业的业务过程;f)确保可获得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所需的资源;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确保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实现其目标和预期绩效;i)推动改进;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5.2资源循环利用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资源循环利用方针,资源循环利用方针应:a)与企业的宗旨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体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的特点;b)包括履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相关要求的承诺;c)符合所在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要求;d)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现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e)包括持续改进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水平的承诺;f)在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g)根据需要定期调整或更新。5.3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企业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a)确保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符合本文件的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绩效,提出改进建议。3DB14/T2637—20236策划6.1基本要求6.1.1结合燃煤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策划,在不同层次上确定相应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指标。6.1.2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燃料输送、燃烧、水处理、热能转换、发电、脱硫脱硝、除尘、余能回收等。6.1.3作为策划的输出,适宜时,可在公司、部门、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等不同级别确定相应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指标,制定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和指标以控制和改进资源循环利用绩效。6.1.4应识别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情况,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6.1.5应评估现有生产、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识别循环利用的关键控制点和工艺技术。6.1.6应识别企业应对资源、能源合理利用和梯级利用的风险和机遇。6.1.7应评估上下游关联度以及产业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包括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技术保障、设施共享、生态共生网络、资金等情况。6.1.8应收集、辨识、转化和执行与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要求,并形成文件按照既定的周期进行更新。6.2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应针对其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目标,确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指标。主要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值宜确定:a)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率≥90%;b)脱硫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率≥90%;c)废水回收利用率≥90%。6.2.2当策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目标时,应确定需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7.1资源7.1.1确定并配备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7.1.2配置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工艺和装备,包括用于数据检测、传递的辅助装备,管理和维护相关装备。7.1.3宜引进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并进行吸收和创新,提升工艺装备水平。7.1.4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发布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建立和运行资源循环利用信息平台,形成通畅的信息流。7.1.5提供并维护资源循环利用的环境,包括:a)培育和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重大和关键技术应用;b)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提升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和装备、人才和知识储备;c)考虑风险和机遇,优先配置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所需的资金,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投融资模7.2能力、培训与意识4DB14/T2637—20237.2.1采取措施识别培训需求,使得所有影响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绩效的员工都受到和他们各自工作岗位相关的资源循环利用管理角色和职责的培训,确保员工具有基于本岗位相应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具备的能力,从而实现全员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目的。7.2.2培训对象应包括: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运行值长、专工、燃料采购、计量和监测统计等人员。7.2.3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角度进行分类,进行不同岗位员工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和能力的分析,按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按照计划,实施能力、意识的专业技能培训,对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7.3沟通7.3.1确定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沟通什么、何时沟通、与谁沟通、如何沟通、由谁负责。7.3.2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安排:a)在企业内部不同层次和职能进行内部沟通;b)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7.3.3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a)员工参与协商过程;b)与合同方的协商,包括确保他们清楚地了解资源循环利用范围内他们的职责。7.3.4确保适当时,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就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事务进行协商。7.4管理制度7.4.1根据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建立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和业务过程相适宜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适当的记录和报告,并予以控制,以确保适当的评审和批准。7.4.2管理制度宜包括资源管理制度,循环经济产业链制度,原材料供应链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废物的处理及消纳制度,废物的信息共享制度,循环利用制度,基础设施的共享制度,统计、监测制度等。8运行8.1基本要求8.1.1在生产各环节和全流程中推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物产生。8.1.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消耗,采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业废物利用高效化、“三废”产生最小化的节能降耗措施,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无害化。8.1.3生产过程中,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拓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方法和路径,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再利用和资源化。8.1.4通过产品流和废物流链接,在生产单元之间进行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企业内部资源、能源最大化利用。8.1.5与相关产业、社会进行物质代谢循环,产生的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废旧除尘布袋、废旧催化剂等固体废物,尽量符合下游企业利用标准,积极消纳煤泥、煤矸石等,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8.1.6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山西省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等强制性要求,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超过国家和山西省的总量控制要求。8.2固体废物资源化5DB14/T2637—20238.2.1强化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去向等全流程监督,优化各环节设备运行参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或堆积。8.2.2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废旧布袋和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等固体废物,应遵循优先资源化利用的原8.2.3采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进行设备升级改造,降低煤炭资源消耗量,减少粉煤灰的产生。8.2.4合理选取脱硫剂,控制脱硫运行参数,确保脱硫效率控制在最优水平,降低脱硫剂消耗量。8.2.5尽量选取氮氧化物生成量低的先进技术,合理选取脱硝还原剂;开展喷氨、流场等优化试验,保证脱硝效率,尽可能减少还原剂的消耗量。8.2.6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应优先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及混凝土等,其指标应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T1596)的要求。8.2.7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石膏的技术指标应满足《烟气脱硫石膏》(JC/T2074)的相关要求,脱硫副产物应优先用于石膏建材产品或水泥调凝剂的生产。8.2.8袋式或电袋式复合除尘器产生的废旧布袋应进行无害化处理。8.2.9失活烟气脱硝催化剂(钒钛系)应优先进行再生利用。但不论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烟气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钒钛系催化剂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8.3废水循环利用8.3.1遵循梯级利用、分类处理、充分回用的原则,采用可靠的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各系统的用水总量。8.3.2按照DL/T1337建立并完善水务管理体系,实现用水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应依据DL/T606.5进行水平衡试验,通过对各种取水、用水、耗水和排水水量及水质的测定,评价用水情况,提出节水改进措施。8.3.3按照GB/T31329、DL/T5046、DL/T5513、DL/T5339规定要求,在设计阶段考虑各种取水、用水优化的技术和措施,配置完备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装设完善的在线水量计量和水质监测仪器,实现取水、用水、排水实时监测管控。8.3.4根据各生产工序水处理系统及其排水量、水质,建立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循环回用系统,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废水资源。8.3.5积极开发废水的重复利用技术,改进和优化废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复用水率和废水回收率,提高废水资源化程度。8.4余热回用烟气余热、循环冷却水余热及汽轮机乏汽余热应进行回收利用。8.5运行控制根据资源循环利用方针、目标和实施方案,策划并实施相关管理活动。确保在规定的条件下按下列方式运行:a)建立和设置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资源循环利用绩效的严重偏离;b)按运行准则的要求实施相关活动,使资源循环利用相关设施、系统和过程高效运行。8.6风险防控8.6.1建立和实施策划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建设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合同模板
- 2025年茶叶种植基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承包协议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格式规范与编制要求
- 秘书工作计划对企业目标的支持
- 班级跨学科活动的实施路径计划
- 社团活动资源共享方案计划
- 医院文化建设增效方案计划
- 2025年异步转移模式宽带交换机合作协议书
- 品牌文化与员工认同感计划
- 生命科学课程内容的优化计划
- 急性呼衰院前急救流程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工程施工安全培训教育
- 2024年08月浙江2024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秋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洁净室工程师培训: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提升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62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