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景泰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编

1.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

(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

【重点难点】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

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

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我们能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法指导】

《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

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

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

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

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

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

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

1.走进文本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

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

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

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

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

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

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

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预习案】

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渺茫()点缀()

二、解释下列词语

1.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1、整体感知------卜艮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相关自然段行踪作者心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3、第四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o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则,由而

4、下列句子中的动词好在哪?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2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

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法指导】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

组织了»

2.字词

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

二、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为了说明上述区别,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读完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3囚绿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

升华。

知人论世:

1、介绍作者: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

等。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

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2、写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

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

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预习案

1.字音字形:

急不暇()择移便()ffl()苗助长陆萩()

洒沥()涸瞰(),()郁草菌()

探究案

1、释题:

“囚”是什么意思?“绿”是指什么?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2、通过朗读课文,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

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3、“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话蕴含了什么哲理?它对于下文描写囚绿有什么

作用?

4、《诗经》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1、提倡美读,强化背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氓》了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2、通过学习《采薇》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文体知识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

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

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

有气势。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以彳皮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

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菜美”喻美人之手,“凝

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兴”又多称为“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

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当然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又如

《桃天》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来引出和烘托结

婚时的热烈气氛。

《氓》预习案

一、完成下列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又称《》或《.》,搜集了从公元前—世纪西

周初年到公元前世纪春秋中叶的诗歌,开创了我国诗歌。《诗经》的“六义”

是指:

二、完成下列注音

氓(蚩蚩匪()来贸丝愆()期

将()子无怒乘彼境()垣()尔卜尔筮()

以我贿()迁于()嗟()鸠兮,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靡()室老矣夙()兴夜寐口至()其笑矣隰()则有岸言

笑晏晏()

探究案

1、《氓》共六章,请概括每章内容。

2、请结合具体词句,概括每个阶段女主人公的性格。

3、《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4、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训练案

找出课文中运用了赋和比兴(比、兴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此一般笼统地称为比兴)的例子,.借

鉴该手法,仿写三个句子。

5离骚

学习目标

L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重点难点

L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

《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

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

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

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

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

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

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苗商()②孟瞰()

③塔()④孽锣(

⑤辟芷()⑥拳附之木(

⑦蕙草()⑧踵武()

⑨霜怒()⑩春春()

2、名句积累

①摄提贞于孟I©兮,__________________

②,纫秋兰以为佩。

③朝搴毗之木兰兮,•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

⑤乘骐骥以驰骋兮,!

⑥昔三后之纯粹兮,•

探究案

1.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物体的用意是什么?

2.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3.《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6孔雀东南飞

【学习目标】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3.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学法指导】

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知识链接】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

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

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

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

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

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歌的最高

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

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

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

也是完全正常的。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2.汉乐府

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流行,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

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川西民歌的乐工。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

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曲,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

3.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

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

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此后就一

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间时辰五夜五更时间

黄昏甲夜.更19—21

人定乙夜—更21—23

夜半丙夜三更23—1

鸡鸣T夜四更1—3

平旦戊夜五更3—5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亥!I。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

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

便,曾改分为120亥I],96亥U,108亥上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亥I」制,和十二时辰配合

使用。

【学习过程】

一、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完成下表)

层次起止段主要内容情节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一“及时相遣归”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一“二情同依依”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一“郁郁登郡门”发展(一)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一“自挂东南枝”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尾声

二、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

“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_____)③还必相迎取(代______)

④好自相扶将(代_____)⑤嬉戏莫相忘(代______)

⑥誓天不相负(代_____)⑦不得便相许(代______)

⑧登即相许和(代_____)⑨蹑履相逢迎(代______)

⑩怅然遥相望(代_____)⑪誓不相隔卿(代______,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③六合正相应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⑥仰头相向鸣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偏义复指

①昼夜勤年昼__________________

②勤心养公婿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有亲/星__________________

④逼迫有弟兄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日牛巧嘶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自无教训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可断来信__________________

④威自生光__________________

⑤自名秦罗敷__________________

⑥自名为鸳鸯__________________

⑦好自相扶将

⑧物物各自异________________

二、讨论探究。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

怎样一个人?

2.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

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4.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7《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2.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4.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五言诗朗读指导: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

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

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言诗在断句上一般构成二三字格式.或者是二一二字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

朗诵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第一课时《涉江采芙蓉》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

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

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2.“古诗”的原意是占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

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

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

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

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

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课文探究】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

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中,“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并谈谈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短歌行

【知识链接】

1.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

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

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

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魏

武帝集》传世。

2.背景简介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洒宴众文武,饮至

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

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课文探究】

1、思考并讨论诗歌的内容层次。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第三课时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涪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

“五柳先生”。祖父、父亲静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

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

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

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

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

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课文探究】

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3、哪一句是点题句?“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

8兰亭集序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重点难点】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学法指导】

1.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

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3.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知识衔接】

1.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

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本文是一篇书序。东晋穆帝水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农、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

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文,总述其事,

这就是《兰亭集序》。

2.文本解读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

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

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

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

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

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己为陈迹。

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再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

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

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

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间,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土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

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

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

“齐彭殛”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

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

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基础知识积累

1.省略句:

(1)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3)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

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2.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一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一一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抵债地所遇一一当其于所遇欣

(2)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一一虽无盛之管弦

3、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换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3.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作动词,等词,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殛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4.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

5.一词多义:

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觞。

文本探究

1.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2.细细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地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一大矣”这一观点?

4.深入思考,作者为何而悲?

9赤壁赋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次诵读,理解并熟悉课文内容,做到熟读成诵。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

识及特殊用法。

2.整体把握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通思路,把握结构。

3.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

4.精读课文,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5.从本文汲取思想的精髓,学习作者如何面对人生困境。

【学习重难点】

1.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

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知识链接】

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

大家”,后人称之为“散文家之首”。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

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思想

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

谐。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

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

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

的不同意见,也针硬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

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

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

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

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

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

士”。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

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

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

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

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

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

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

仙亭”等名胜。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

文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壬成()桂隼()余音赛录()幽擎()

辇妇()械然()山川相缪()胜旗()

朗酒()横裂()触胪千里()属舟()

匏樽()无尽藏()狼籍()枕藉()

2.字词积累,疏通课文,解释下列黑体字

通假字:

(1)举酒属客:(2)玛虚御风:

古今异义词:

(1)七月既单

古义:今义:

(2)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冯申御风

古义:今义: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

(1)扣舷而雕之期;而和之

(2)七月既早孥美人兮天一方

(3)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书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

(5)方其破荆州(6)渔樵于江渚之上

5.特殊句式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⑦何为其然也?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而今安在哉?

⑩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文本探究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10游褒禅山记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2.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一一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

文二、三自然段。

4.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作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

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法指导】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

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

用法,温故知新。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

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

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