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处处可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人曾在清露盈盈的夜晚望月怀亲思乡,“露”增悲凉,“月”寄至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游子曾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早行,羁旅之苦自在不言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曾赏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并随水面浮动之景,欢喜随波光跃于眉梢……(2)人,只有不困于逆境,懂得顺势而为、逆势而上,才能让人生之花开得绚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仍坚定信心、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调从沉郁中振起,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蕴含深刻哲理。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kàng的歌唱。(节选自《艾青诗选·复活的土地》)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节选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fèn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节选自《艾青诗选·我爱这土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高kàng() 家畜() 嘶()哑 悲fèn()(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B.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C.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D.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3)艾青在以上三首诗歌中都运用了“土地”这一意象,这也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回顾《艾青诗选》,下列对“土地”这一意象意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象征着贫穷落后、饱受苦难的祖国 B.象征着对光明、理想不息的追求C.凝聚了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D.凝聚着对劳动者们最深沉的爱(4)诗评家常称赞艾青的诗歌里蕴藏着情感美与理性美。请你以此入手,回顾《艾青诗选》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探究成果。(4分)3.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1)班级发布活动通知,正文如下: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明确其重要意义,我班拟组织全体同学去市工人文化宫8楼报告厅,聆听李教授的“君子自强不息”主题讲座。请大家于9月25日下午3点在学校南大门集合。小皖同学因请假在家,不了解通知的内容,你觉得其中哪三个重要信息需要转告他?(3分)(2)你发现报告厅里张贴的标语(如下)中有一条与本次讲座主题不契合。这条标语是()(2分)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美好人生。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在主题讲座中场休息时,同学们与李教授就“自强不息”的话题展开交流。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4分)李教授: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位同学能告诉我,①?小皖:“自强不息”这个成语源自《周易》。原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发。李教授:很棒。那在“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课上,你们会开展哪些活动?刘萌:我会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并据此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李亮:我会②。李教授:你们的活动真丰富!希望同学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自强不息,成为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青年!(4)活动结束后,小宇同学写了一篇活动总结,你发现其中有一些错误,请帮他修改。(4分)【甲】李教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大大引发了我的进取心。……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是身处低谷的坚持。翻开我们的课本,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______……能在残酷现实中顽强拼搏,在跌倒后奋力爬起,这就是自强不息的真谛所在。【乙】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2024年,我将继续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积蓄力量。①【甲】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1分)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修改。(1分)③请你结合语境,从初中语文课本中举出一个事例,为空缺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分)边关的树①那天,彭文磊发来信息,六号点种的树居然发芽了。照片里,几株枯木立在土黄色的、尘沙弥漫的山谷中,其中一株的枝头露出几颗嫩芽。此时已经入夏,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暑意渐浓。②彭文磊是新疆阿克苏温宿边境管理大队的一位戍边民警,他说的“六号点”是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位于夏特古道深处、中天山木扎尔特冰川脚下。③记得今年4月初,我去那里采访,“80后”彭文磊带着几位来自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90后”民警守在警务站。那时,山外草木蔓发,春意盎然,山中却依然是一片萧瑟景象,看不到丁点绿色。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这儿都是荒芜苍凉的。每年直到5月,冰雪才消融结束;一到9月,严冬又如期而至。采访时,除了这群年轻人向我讲述的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不断坚持的戍边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树。为了让戍边生活中有些绿意,民警们每年都会在警务站种树。不过由于持续低温,加上土层下都是砂砾,种下的树还没有撑过冬天的。即便这样,大家仍然坚持种树。在警务站门口,我看到两排树苗,如瘦骨嶙峋的孩子般的树苗,在寒风中晃悠着干瘦的胳膊和脑袋,瑟瑟地挺立着。在这荒凉的古道深处,这些树能成活长大吗?见我疑惑,彭文磊他们笑着对我说:“只要种下去,就有希望。”④在新疆边境,戍边人对于种树有着一种“执念”。2022年年初,我去喀什卡拉苏边境警务站采访。这里高寒缺氧,水的盐碱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多倍,即使是生命力顽强的高原红柳也无法在这里生存。一年四季,民警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慕士塔格峰的雪白和戈壁的土黄。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戍边人种树的尝试也从未停止。每年开春,戍边民警孙中川和战友们都会挖开坚硬的盐碱戈壁,铺上从山下拉来的土壤和羊粪,试着在上面栽树、撒草种。2021年,种下的十几棵树好不容易有两棵发了芽,但很快就枯萎了;草种则一颗都没有发芽。⑤恶劣的环境不但让植物无法生存,也给戍边民警的身体带来了无法逆转的伤害。警务站的每个人都嘴唇乌紫,皮肤皴裂,头发脱落,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不过没有人退缩,大家的想法如此一致:边境总要有人来守,不管树能不能成活,他们都会在这里扎下根,坚持下去。⑥当然也有成功的。在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霍尔果斯边检站的民警,经过几代人接续努力,硬是在原本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种上了沙枣、白杨和硬叶榆,还开辟出一片菜地。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几乎与世隔绝。2023年,上级为大同边境派出所建起一座玻璃阳光暖房。从此,民警们总会利用休假的机会从家乡带回特色植物种在阳光暖房里。今年4月,民警李光禧辗转五千多公里,从家乡背回三棵砂糖橘树、三棵菠萝蜜树和两棵荔枝树。回到派出所已是凌晨两点多,他顾不上劳累,跟战友们连夜把树种在阳光暖房里。⑧我不禁想起初到边境工作时,听到的一则关于高原戍边的故事。早年间,一名高原戍边人在山上连续执勤数月,不知山下已经换了季节,下山后,抱着路边枝繁叶茂的杨树久久不愿松手。我初听时并不在意,直到实地走过边境,才理解了戍边人对树的情感。对于守卫在边关的民警来说,树是一种信念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⑨从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离开的那天,朔风骤起,山谷中尘沙弥漫。彭文磊和战友们在门口跟我们告别,恰好与种下的树站成一排。车开出老远,还能看到他们站在风沙中朝我们挥手。(作者:张佳。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6月8日,有改动)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主人公是以彭文磊、孙中川、李光禧为代表的扎根环境恶劣的边境的戍边民警。B.第③段中画横线句运用对比,强调了山中春季景象萧瑟,突出戍边民警生活环境的艰苦。C.第⑤段中画横线句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旨在引出对戍边民警战胜恶劣环境、成功种树的叙写。D.第⑧段中的高原戍边人抱着杨树不松手,是因为树对他来说是信念的寄托、精神的象征。5.第④段中说“在新疆边境,戍边人对于种树有着一种‘执念’”,其实对所有戍边人来说,种树都是一种“执念”。这“执念”体现在哪里?请结合第③~⑦段的内容简要概括。(4分)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7.文章线索明晰,前后呼应,请结合全文分别加以分析。(6分)8.作者通过写“边关的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二](17分)材料一:通过法治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通行惯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我国从爱国主义教育法到1990年制定实施国旗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国歌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都与爱国主义教育直接相关。而依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既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力量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摘编自《以法治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之举》,《人民日报》2024年2月21日)材料二: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安徽某中学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四个研学基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为了解学生对四个研学基地的喜爱程度,学校委托学生会按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统计图(右图)。材料三:在南京某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正在融入政治课、物理课、班会课等。物理老师李老师在他教授核能的课上做出了有益实践。“本节课设计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人类发现使用核能的科学研究,通过一个个问题与情境不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暗线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到现在建立完备且领先的核工业体系的辉煌历程,引入‘两弹一星’精神。通过两条线的相互呼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摘编自《传承爱与责任,砥砺强国之志》,《新华日报》2024年1月15日)材料四: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等资源,是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安徽涡阳县把“红色法治”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多次在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辉山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法治”教育研学体验活动,教育效果显著;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创新形式,为观众推出情景党课、纪念章兑换、红色漫步等多项特色活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场馆展示效果,开发寓教于乐的数字化青少年党史教育课程……(摘编自《让爱国植于心践于行》,《解放军报》2024年2月15日)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依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B.材料二中的四个研学基地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更喜欢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C.李老师在课上以中国核工业发展与爱国主义双线呼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D.安徽涡阳县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教育研学体验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10.材料四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①→引用我国宪法相关规定,指出国家倡导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②→强调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具有必要性12.学校向全校师生发起“征集爱国主义教育‘金点子’”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积极参与活动,提出你的“金点子”。(6分)[三](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纯仁①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②。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③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哲宗既召章惇④为相,纯仁坚请去,遂以观文殿大学士加右正议大夫知颍昌府。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⑤。”(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注】①纯仁:范纯仁,范仲淹次子。②出:这里指举荐。③牢笼:笼络。④章惇:与范纯仁是同僚、朋友,但政见不同。⑤形迹:这里指表面的东西。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或:______(3)纯仁坚请去去:______ (4)宜悉以闻宜:______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16.“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身上往往留着父母对其影响的烙印。从【甲】【乙】两文看,范纯仁身上也留下了父亲范仲淹精神品格的烙印。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不久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圆满完成“飞天”任务顺利返回。现在犹记航天员李聪说:“从天空到太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每名航天员都需要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磨砺,都需要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是航天员的人生姿态,也是我们的奋斗姿态。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或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2.(12分)(1)亢chùsī愤(4分,每空1分) (2)A(2分) (3)B(2分)(4)示例:艾青在诗歌中创造了“土地”“太阳”等意象。他的诗歌既有对土地的深情礼赞、对光明的向往追求等情感美,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洞察等理性美,蕴含深刻哲理。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蕴含着“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新事物前进的脚步的”的哲理,《鱼化石》中蕴含着“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一亘古不变的生命规律。(4分,围绕情感美、理性美进行阐述,符合名著内容即可)3.(13分)(1)①去市工人文化宫8楼报告厅听李教授的主题讲座;②9月25日下午3点;③学校南大门集合。(3分,每个重要信息1分)(2)D(2分)(3)①示例:“自强不息”这个成语源自哪部经典(2分,围绕“自强不息”出处,采用问句形式即可)②示例一:寻找自强不息的榜样人物,讲述他们动人的故事示例二: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组织演讲比赛,积极准备演讲稿(2分,活动围绕主题,符合情境即可)(4)①将“引发”改为“激发”,即改为“李教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的进取心”。(1分,病句修改正确即可)②将“习近平主席”前的句号放在后引号内。(1分,标点符号修改正确即可)③示例一:《秋天的怀念》的主人公史铁生因病致双腿瘫痪,在生命的困境中著成《我与地坛》示例二:《再塑生命的人》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因病致聋哑,却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写成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分,从初中语文课本中找出一个事例,符合“自强不息”的主题,内容正确即可)二、阅读(55分)[一](22分)4.(3分)C5.(4分)示例:①虽然环境恶劣,但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的民警每年都会在警务站种树;②喀什卡拉苏边境警务站的民警每年开春都会挖开坚硬的盐碱戈壁,铺上从山下拉来的土壤和羊粪,试着在上面栽树、撒草种;③霍尔果斯边检站的几代民警接续努力,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种上了沙枣、白杨和硬叶榆,还开辟出一片菜地;④大同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利用休假的机会从家乡带回特色植物种在阳光暖房里。(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6.(4分)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苗比喻为瘦骨嶙峋的孩子,把树枝、树梢比喻为胳膊、脑袋,同时赋予树苗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苗干瘦、生命力不旺盛的状态,表现出边地环境的恶劣,侧面体现了戍边民警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的可贵精神品质。(修辞手法1分,答到一种即可;表达效果3分,赏析恰当即可)7.(6分)示例:①文章以“边关的树”为线索贯串全文。文章围绕“边关的树”,依次写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的树、喀什卡拉苏边境警务站的树、霍尔果斯边检站的树、大同边境派出所的树等,内容井然有序,层次分明。②文章开头“几株枯木立在土黄色的、尘沙弥漫的山谷中”和结尾“从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离开的那天,朔风骤起,山谷中尘沙弥漫”“还能看到他们站在风沙中朝我们挥手”相呼应,第③段的“今年4月初,我去那里采访,‘80后’彭文磊带着几位来自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90后’民警守在警务站”和结尾处的“彭文磊和战友们在门口跟我们告别……”等内容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每处3分,围绕“线索”“前后呼应”进行分析,分析恰当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8.(5分)示例:作者通过写边关的树,表达了对在恶劣环境中坚强生长的边关的树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像边关的树一样,不惧恶劣环境、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坚定信念的戍边民警的赞美之情。(答到一点2分,答到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二](17分)9.(3分)C10.(4分)示例:举例论证。列举安徽涡阳县在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辉山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教育研学体验活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创新形式开展特色活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场馆展示效果等事例,具体论证了“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等资源,是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意思对即可)11.(4分)示例:①指出通过法治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通行惯例②点明爱国主义教育法、国旗法等多部法律均与爱国主义教育有直接关系(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12.(6分)示例:①加强对学生进行宪法、国旗法、国歌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②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