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是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A、地壳B、地幔C、地核D、生物圈2、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B、经度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C、经纬度都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D、经纬度都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3、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地形雨?A.雨水随着冷空气移动而形成B.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障碍被迫抬升形成的降雨C.暖湿气流在夜间遇到冷却形成的降雨D.夏季午后由于地面强烈加热导致局部对流形成的降雨4、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紫外线辐射B.可见光辐射C.红外线辐射D.X射线辐射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小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少数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D.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6、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差B.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南23.5度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等于一个回归年。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整个轨道上保持恒定。C.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D.地球公转引起了四季的变化。8、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海洋流B.纬度位置C.地形结构D.星座位置9、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B、西部以平原、丘陵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C、全国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南北平的格局D、全国地势呈东西低、中间高、南北平的格局10、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1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三大平原?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河西走廊1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是三大阶梯的分布区域C.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D.黄河、长江、珠江是我国三大主要水系14、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B.我国气候受纬度、地形和海洋等多种因素影响C.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D.我国气候干燥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B、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C、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材料一: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材料二: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柑橘等。第二题题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北方某地区在近30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气候转型,包括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地理学家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收集了相关数据。以下是该地区近3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此处无实际图表提供,假设图表显示了气温逐渐升高趋势以及降水量在夏季增加而在冬季减少的趋势)1.描述过去30年间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特点。(5分)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并推测其可能对当地农业的影响。(8分)3.结合上述信息,简述气候变化对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7分)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材料二:该城市近年来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了大气污染。(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分析该城市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3)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贵州省遵义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是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A、地壳B、地幔C、地核D、生物圈答案:D解析: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通常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而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不属于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因此,正确答案是D。2、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B、经度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C、经纬度都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位置D、经纬度都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位置答案:A解析:经度是地球表面上从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起,向东或向西测量的角度,用于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测量的角度,用于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因此,正确答案是A。3、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地形雨?A.雨水随着冷空气移动而形成B.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障碍被迫抬升形成的降雨C.暖湿气流在夜间遇到冷却形成的降雨D.夏季午后由于地面强烈加热导致局部对流形成的降雨【答案】B【解析】地形雨是指当湿润的气流遇到山地等障碍物时,被迫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这种类型的降雨主要发生在迎风坡。4、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紫外线辐射B.可见光辐射C.红外线辐射D.X射线辐射【答案】B【解析】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中,大部分是可见光辐射,这部分能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虽然太阳也发出紫外线和红外线,但它们不是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能量的主要形式。X射线则几乎完全被大气层吸收,不会到达地表。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小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少数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D.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选项B错误,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C正确,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等,少数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选项D错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因此,正确答案是C。6、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差B.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南23.5度答案:C解析:选项A正确,地球自转确实会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选项B正确,地球公转确实会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选项C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选项D正确,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南23.5度。因此,不正确的叙述是C。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等于一个回归年。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整个轨道上保持恒定。C.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D.地球公转引起了四季的变化。答案:D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一天),而一个回归年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大约是365.25天。选项B错误,地球在公转时速度不是恒定的;根据开普勒定律,当地球接近近日点时运动速度会加快,而在远日点时则变慢。选项C错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面倾斜约23.5度,并非垂直。选项D正确,地球的公转加上地轴的倾斜导致了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四季交替的现象。8、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海洋流B.纬度位置C.地形结构D.星座位置答案:D解析:选项A海洋流确实会影响气候,比如暖流可以使沿岸地区温度升高,冷流则相反。选项B纬度位置决定了该地点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直接影响气温高低,是决定气候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选项C地形结构如山脉可以阻挡湿润气流或造成雨影效应,对局部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选项D星座位置并不直接参与地球上天气系统或长期平均状态(即气候)的形成过程,因此不是影响气候的因素。这样的题目设置既考察了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也要求他们能够区分哪些自然现象真正参与到气候变化过程中。9、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B、西部以平原、丘陵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C、全国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南北平的格局D、全国地势呈东西低、中间高、南北平的格局答案:A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形成了“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布格局。A选项正确。10、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地球自转与公转是两个不同的运动,D选项错误。1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答案:C解析:我国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属于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不属于高原。故选C。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三大平原?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河西走廊答案:D解析:我国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河西走廊属于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的西端,不属于平原。故选D。1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是三大阶梯的分布区域C.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D.黄河、长江、珠江是我国三大主要水系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选项描述正确。B选项中,三大阶梯的分布区域应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故错误。C选项中,四大高原应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故错误。D选项中,三大主要水系应为长江、黄河、珠江,故错误。14、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B.我国气候受纬度、地形和海洋等多种因素影响C.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D.我国气候干燥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答案:D解析:我国气候干燥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这一描述是正确的,因此D选项不正确。A选项描述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符合实际情况。B选项提到我国气候受纬度、地形和海洋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也是正确的。C选项描述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符合实际情况。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B、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C、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答案:B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选项A、C、D描述不准确,故选B。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选项B、C、D描述不准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材料一: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材料二: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柑橘等。答案:该地区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丰富的水资源:夏季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水稻等水田作物。冬季温和少雨,有利于农作物的越冬。2.气候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该地区光热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3.农作物种类丰富: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该地区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如水稻、油菜、柑橘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某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理解。通过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学生可以了解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并且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方面包括丰富的水资源、气候适宜和农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方面可能包括病虫害多发、干旱等。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该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题题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北方某地区在近30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气候转型,包括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地理学家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收集了相关数据。以下是该地区近3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此处无实际图表提供,假设图表显示了气温逐渐升高趋势以及降水量在夏季增加而在冬季减少的趋势)1.描述过去30年间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特点。(5分)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并推测其可能对当地农业的影响。(8分)3.结合上述信息,简述气候变化对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7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描述气温变化特点:过去30年间,该地区总体呈现出明显的气温上升趋势。尤其在冬季,升温现象更为显著,这表明该地区经历了一个暖化的过程。夏季温度同样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如冬季明显。(5分)2.分析降水量变化及对农业影响:从数据上看,该地区夏季降水量有所增加,而冬季则出现减少。这种降水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夏季农作物生长条件改善,有利于作物生长;然而,冬季降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对冬小麦等过冬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灌溉需求。(8分)3.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暖可能导致该地区植被分布发生变化,一些喜凉植物可能会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