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海南省临高县波莲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神经递质需要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B.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C.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过组织液中的扩散过程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2.以下为人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其发生场所为内环境的是()A.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B.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3.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细胞代谢速率加快C.汗腺分泌减少 D.肝脏产热增加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乙图中B端,不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5.图1为人体发生某生理反应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d→c→b→a是人体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B.图2中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到②中,并进入③C.c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刺激d,电流计指针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6.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B.囊性纤维病患者因染色体缺失而缺少跨膜蛋白基因,不能合成跨膜蛋白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对数目发生了改变D.猫叫综合征患者是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的结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面图1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图2是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3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不同浓度下的释放速率。(1)图1中,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的过程为____________填序号)。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产生的ATP没有显著增加,但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这是因为___________。(2)从图2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点对应的温度。由C点对应的温度恢复到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3)图3所示,在葡萄糖发酵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试解释E点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测定出瓶中放出的体积与吸收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有___________(以比例表示)的酵母菌在进行曲线Ⅰ所示的呼吸类型(假设酵母菌进行两种细胞呼吸的速率相等)。8.(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法(填“浸泡”或“沾蘸”)处理插条。9.(10分)如图为人类甲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和乙遗传病(基因用B、b表示)的家族系谱图,其中I-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遗传病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若Ⅲ-1与Ⅲ-2结婚,生出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概率为_____________。(4)若Ⅲ-2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该男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乙病患者,则该患者出现的原因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在_____________时期发生了异常。10.(10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1)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控制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_________,也会引起这种微生物死亡。(2)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与泡菜制作的主要菌种为_______,而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为____。11.(15分)血清素又称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参与摄食、体温调节、运动、生殖、记忆、疼痛及精神活动等。5-HT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其产生和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1)植物体内也有吲哚衍生物,其中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叫____,其元素组成是___。这种物质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得到的,人尿中存在这种物质的可能原因是______。(2)同等条件下,具有良好心情的同学一般成绩比较好。从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同学体内的_____。(3)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缺乏会引起抑郁症。香蕉是一种优秀的抗抑郁水果,最可能的原因是香蕉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4)5-HT再摄取抑制剂—氟氧苯丙胺(SSRIs)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机理如图。神经细胞中储存5-HT的突触小泡是由______(细胞器)产生的,5-HT分泌到突触间隙经过了______层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一个神经元_____。SSRIs能缓解抑郁症状,其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本题考查神经递质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神经递质的成分及作用类型,难度中等。【详解】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扩散到突触后膜并发挥作用,A错误;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都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神经递质都是小分子,其合成与释放过程不需要核糖体参与,B错误;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过突触减小的组织液中的扩散过程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D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
各种神经递质都是小分子,其合成与释放过程不需要核糖体参与,但需要经高尔基体形成突触小泡,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因此不能把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过程理解为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释放过程等同。
按功能可将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两大类,兴奋型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兴奋;抑制型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受抑制,因此不能理解为各种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都会使后膜兴奋。2、B【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血浆,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组织液(组织间隙液),大多数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生活环境为淋巴。【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氧气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3、A【解析】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详解】A、在寒冷的环境中,为减少热量的散失,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A符合题意;B、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增加产热,细胞代谢速率会较快,B不符合题意;C、寒冷环境中,为减少热量的散失,汗腺分泌会减少,C不符合题意;D、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为增加产热,会增强骨骼肌和肝脏的活动,故肝脏产热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解析】A、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因此理甲图中A端,生长素能从A运输到B,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A正确;B、图中A端是形态学下端,处理乙图中A端,生长素不能运输到B,因此乙图中B端探测不到14C的存在,B错误;C、甲图中的B是形态学下端,处理B端,生长素不能运输到A,不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错误;D、乙图中B端是形态学上端,处理中B端,生长素能运输到A,因此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C【解析】以题图中的神经节为切入点,神经节所在的b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的一端与感受器相连,另一端与神经中枢相连,至此反射弧的其它部分组成即能辨别清楚。【详解】A、[a]感受器→[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构成完整的反射弧,是人体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A错误;B、③是突触后模,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B错误;C、c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正确;D、刺激d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b]传入神经,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错误。故选C。6、D【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又包括四种,即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3、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属于基因突变的结果。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大多数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而非染色体缺失,B错误;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导致的,没有改变碱基对的数目,C错误;D、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该变异会导致5号染色体的基因数目减少,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丙酮酸(2).①②③④(3).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4).B(5).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6).逐渐减少(7).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8).3/7【解析】1、分析图1:图1是呼吸作用示意图,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⑤表示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X代表丙酮酸,Y代表酒精和二氧化碳。2、分析图2:图2是温度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根据曲线变化可知,AB段说明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的速率升高;B点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此时对应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BC段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降低,说明温度过高使部分酶失活。3、分析图3:图3表示氧浓度与细胞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Ⅰ在氧浓度较低时细胞呼吸速率较高,说明曲线Ⅰ该代表无氧呼吸;曲线Ⅱ随氧气浓度的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以Ⅱ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详解】(1)分析图1可知:物质X应该代表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动物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全部过程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即①②③④;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氧气供应不足,此时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产生的ATP较少。(2)分析图2可知: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大时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即B点;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由C点对应的温度恢复到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该过程是不可逆的。(3)图3的横坐标为氧气浓度,纵坐标为二氧化碳释放量,而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对应曲线Ⅰ,因此可推测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逐渐减少;曲线Ⅱ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续保持不变,可推测曲线Ⅱ对应的是有氧呼吸曲线,因此DEF所在曲线应该为总呼吸曲线,出现E点的原因应为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因此总呼吸速率最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消耗量: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产生量=1:6:6,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1:2,由于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所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2,因此进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所占比例为:1/2÷(2/3+1/2)=3/7。【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物质变化,把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能够利用反应式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1中的生理过程及其发生的场所,能够分析图2和3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判断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和细胞呼吸的类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8、①.2②.d③.生长素④.促进⑤.乙烯浓度⑥.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⑦.相互作用,共同调节⑧.浸泡【解析】分析图甲,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1代表双子叶植物、2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分析乙图:植株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去除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顶端优势解除,故根据图解变化,可推知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再结合代表单子叶植物的是2,且可以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激素甲代表的是生长素,激素乙代表的是细胞分裂素,图中显示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侧芽萌动。(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根据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对照实验应该将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处理插条;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用沾蘸法处理插条。【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以及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明确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进而判断图甲中两条曲线代表的植物类型,并能够根据顶端优势和生长素的两重性判断甲乙两种激素的种类。9、(1)①.常②.显③.X④.隐(2)①.AaXBY②.aaXBXb或aaXBXB(3)1/16(4)①.aaXBY②.母方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分析系谱图:根据甲病代代相传,且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判断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Ⅰ-2患甲病,而所生女儿Ⅱ-3表现正常,因此甲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Ⅰ-3和Ⅰ-4表现正常,所生Ⅱ-6患乙病,判断出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Ⅰ-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判断出乙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甲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解】II-4有甲病没有乙病,其母亲没有甲病,所以其基因型是AaXBY。III-2没有甲病也没有乙病,但其兄弟有乙病说明其母亲是乙病携带者,所以其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小问3详解】III-1有甲病没有乙病,基因型是AaXBY,III-2是1/2aaXBXB、1/2XBXb,他们结婚后生出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2,患乙病(XbY)的概率是1/2×1/4=1/8,故生出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概率为1/2×1/8=1/16。【小问4详解】正常男子的基因型是aaXBY,III-2与其结婚后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乙病患者(XbXbY),说明是其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形成了XbXb的配子。【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系谱图的分析及计算能力。10、①.醋酸菌②.30~35℃③.氧气④.⑤.乳酸菌⑥.毛霉【解析】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2、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3、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温菌,因此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醋酸发酵时,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杆菌死亡。(2)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咨询采购合同范本
- 仓储货架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医疗
- 会计临聘用合同范本
- 展厅工程合同范本
- 出货协议合同范本
- 义卖赞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务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养老房合同范例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版) 课件 模块1、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述、基础数据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委托办理报废汽车协议书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苏教版(SJ)《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
- 体育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教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观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