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淮书》BC202年西汉初期BC156—BC87年汉武帝时期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三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无为》阅读材料,西汉统治者是如何总结秦亡的教训?又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统治制度(1)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中央集权制、监察制、郡县制、官吏选拔制、赋税徭役兵役制)

(2)有所损益——郡国并行从诛杀异姓王到分封同姓王,皆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刘邦将渭河南岸秦兴乐宫更名为长乐宫,又因其地处咸阳的长安乡,便将都城命名为长安。汉高祖刘邦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二)文景之治1.背景:(1)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百废待兴(2)吸取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

2.举措:(1)尊奉黄老之学,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仓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汉书·食货志》“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难以复制的时期,此后农民再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低税率。宽松的政治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先进的生产力和低税政策,使西汉走向强盛。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淮书》汉军马死者,十余万匹。——《史记·平淮书》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BC202年西汉初期BC156—BC87年汉武帝时期二、西汉的强盛二、西汉的强盛材料1: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汉书·主父偃传》材料2:(文帝、景帝时)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史记·匈奴列传》(一)统治背景诸侯势力过大;匈奴犯境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BC140年

汉武帝继位BC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C136年

设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BC133年

对匈奴开战BC127年收复河套;颁布推恩令BC124年——119年卫青、霍去病4次大战匈奴BC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盐铁专卖BC118年

统一货币BC112年

削106个列候的爵位.......从中你能读出什么?汉武帝把解决匈奴问题当作自己亲政的头等大事;反击匈奴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集中财力。二、西汉的强盛汉朝建立初期,曾经七次和亲,每次送大量的财物,三次陪嫁公主,但每次和亲只能维持三五年无大事。文帝14年(公元前166年),匈奴一路抢掠焚烧,逼进到距长安200多里的地方。八年后,匈奴再次威胁京师。汉景帝时期,匈奴又进入山西、河北北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攻入地点从辽宁到甘肃,多则数万计,小规模攻扰不可胜数,每次杀伤掠夺一两千人。——任世江《中外历史纲要解析》知识拓展游牧文明农业社会VS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思想制度

这种“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反映在对内对外的统治政策上自不免有其姑息、妥协的一面。由这种姑息、妥协而产生如下列三个后果:(一)……因封建政府对农民控制得较松,许多农民为逃避赋税而脱离产籍……封建政府对一部分农民失去控制,当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二)在地主阶级内部……仍有一些皇室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大商人的势力膨肤。……这种势力的膨账,当然也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三)在西汉王朝妥协退让政策下,匈奴势力一天天扩大,“嫚侮侵掠”“为天下惠至亡已也”,直接关系着西汉政权的生死存亡。——林剑鸣:《秦汉史》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思想制度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设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内涵: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加强君主专制)③实行仁政(缓和社会阶级矛盾)④三纲五常,德主刑辅(君臣观念,稳定统治秩序)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

独尊儒术提高君主地位,为政治制度的推行创造了理论基础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①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②监察制度:分全国为13州部,分设刺史③打击社会不法行为:任用酷吏据不完全统计,在《汉书·酷吏传》中,有所记载的酷吏总共有十三位,而其中属于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的有九位,如若再加上有“专传”的张汤、杜周等酷吏,也就意味着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的“酷吏代表”就有11位之多。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政治制度加强皇权①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选官用人:察举制(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

西汉“内外朝制度”的产生是皇帝专制制度发展的产物。内朝的设置达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加强了君主专制,增强了中央对各地方以及国家各机关的控制。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经济制度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2.实行盐铁专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算缗——向商贾地主征收财产税(缗为丝绳,用以贯钱,1000钱1贯。算缗令是针对城市有产者的税收法令,规定价值二缗的财产要上缴一算的税;小手工业者的减半,每四缗收一算。)告缗——鼓励对隐瞒财产不报或谎报的富商地主进行检举揭发二、西汉的强盛(二)统治措施——军事制度:经略边疆

1.出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去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置敦煌四郡。2.西域:①张骞出使(公元前138、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②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

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3.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治理(“经略边疆”一词范指各朝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它对朝廷的巩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淮书》汉军马死者,十余万匹。——《史记·平淮书》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BC202年西汉初期BC156—BC87年汉武帝时期减乘舆厩马。——《汉书·成帝纪》三、东汉的兴衰三、东汉的兴衰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公元9年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公元23年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农民沦为奴婢;社会动荡不安王莽改革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矛盾;旱灾和蝗灾加剧了社会危机。(一)西汉灭亡与王莽政权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三、东汉的兴衰(二)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光武帝巩固统一措施政治正式成立尚书台:“虽至三公,事归台阁”严格控制外戚干政完善监察制度,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裁并机构,裁减地方官吏,节省政府开支,提倡节俭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文化提倡文教,进一步加强儒学的统治地位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57年在位,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之君,后人赞其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三、东汉的兴衰(三)东汉的衰亡

三、东汉的兴衰(三)东汉的衰亡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自和帝以后,几乎都是幼主继位,由太后临朝听政,不便接触大臣,太后就倚重娘家父兄协助处理政务,政权落入外威之手。皇帝成年后,不甘心受外威的控制,为了夺回权力,便结纳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这又为宦官弄权制造了绝佳的机会:这种国绕皇权争夺而出现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激烈斗争的恶性循环局面;一直持续到东汉灭亡。——赵长欣:《政治腐败下东汉的灭亡》士人VS宦官

党锢之祸汉质帝与外戚大将军梁冀三、东汉的兴衰(三)东汉的衰亡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3.黄巾军起义公元184年张角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东汉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两汉的文化四、两汉的文化类名称时间·作者备注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两汉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乐府诗两汉民歌修改而成,反映社会真实情况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医学《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东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被誉为“医圣”麻沸散东汉·华佗适用于外科手术数学《九章算术》公元1世纪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周髀算经》西汉初测日影求日高,最早引用勾股特例商高定理四、两汉的文化类名称时间·作者备注科技造纸术东汉·蔡伦纸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大大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