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新课导学·预习提示

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

知识点三商和西周◆教材拓展·素养落实【课标】(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学习要点】

(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2)中国早期国家特征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1)概念: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代表:元谋人、北京人。(3)生产情况①从事渔猎和采集;②过着群居生活;③已学会用火。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学习聚焦: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的石器作为工具。2.新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1万年前,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文化遗存①分布特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文化遗址年代地点基本特征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种植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代表器物是黑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有精美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②典型代表新课导学·预习提示3.原始社会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思考点]据教材P2地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提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广泛,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呈现出沿大江大河分布等特点。[易混易错](1)旧石器时代不完全是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也不全是父系氏族社会,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社会。(2)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概念阐释]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基层单位,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后来为国家所代替。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联盟(1)三皇五帝时代①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②尧的禅让:根据推举和尧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2)“万邦”时代①时间: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②特征: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学习聚焦: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国家的产生(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夏朝的地位: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3)统治①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②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4)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5)文化:《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气象和农事等内容。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概念阐释]部落和部落联盟部落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血缘的氏族组成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是指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为了共同合作出战或自卫等行动而联合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思之窗]教材P5,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提示: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这说明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并非一帆风顺。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而言,说法不同与以下几点有关,即史料研究的角度、作者的立场和所处的时代等。文献史料还需和实物史料相佐证,才能得出更准确的认识。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知识点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朝后迁都至殷,故也称殷朝)。(2)文化①文字: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②青铜器:殷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学习聚焦: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大量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新课导学·预习提示(3)政治①中央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其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②地方:实行内外服制。(4)影响范围: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新课导学·预习提示2.西周的统治(公元前1046—前771年)(1)建立: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2)重要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②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3)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新课导学·预习提示3.商、西周经济的繁荣状况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表现农业地位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井田制生产工具主要为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思考点]教材P6,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提示: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插图]教材P6,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正反面提示: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的系统的资料,也为中国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易混易错]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对权力的分配,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内核(血缘)纽带。两者相互补充,体现早期政治家国一体的特征。[问题探究]教材P8,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提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解读](1)图中各文化区,虽然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逐渐交融,共同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基础。(2)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创造了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模式。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图(a)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图(b)注:晋、卫、鲁、燕(姬姓贵族),齐(功臣),宋、陈、楚(异姓贵族)。[解读](1)从分布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贵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2)从分封对象来看,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以同姓亲族为主。(3)从分封目的来看,根据环形防线附近分布较多王国可以得出是为了拱卫周王室,巩固其在黄河流域的统治。(4)从纵向来看,明确了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5)从横向来看,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分配政治权力。【典题试练1】[2024·浙江丽水三校月考]某文化遗址证实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存在着一个有统一信仰体系和经济上由稻作农业支撑的区域性国家,也代表了一个具有复杂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城市文明。该遗址位于(

)A.① B.②C.③ D.④教材拓展·素养落实C[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一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由“经济上由稻作农业支撑的区域性国家”并结合所学可判断此遗址应是良渚文化遗址,③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①是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文化遗址,排除A项;②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并且仰韶先民不种植水稻,排除B项;④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排除D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史料

①《礼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进行人祭。②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天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摘编自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解读]①首先指出,商朝重视鬼神崇拜,先鬼后礼,体现出商朝政治中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点;②从经济和政治层面分析西周革新殷人的天命观的原因及内涵(即对民的关注,或有一定的民本思想成分)。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典题试练2】

[2024·浙江强基联盟月考]商朝时,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附属国基本上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度却相对薄弱。这段材料表明商朝的国家管理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C.分封制

D.内外服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在中央地方关系中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为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D项正确;大规模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排除A、C两项;郡县制与商朝无关,排除B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D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1)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部落首领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现象开始出现。(2)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产生了阶级压迫现象,逐步产生了阶级分化。(3)随着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加剧,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教材拓展·素养落实2.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1)政治: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甲骨文、祭祀占卜);血缘关系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贵族垄断政治(世官制);中央权力逐渐增强,但尚未实现高度集权(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经济: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青铜铸造技术发达,生产工具以木、石等材质为主;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3)思想: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开始出现;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出现成熟文字(甲骨文);礼乐文化形成,产生早期民本思想(敬天保民)。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典题试练3】

[2024·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据《周礼》记载,在朝觐礼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不同身份的人所执的圭不同,以此作为各自的身份凭证。据此,周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