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12重庆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一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总分:5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1.比较下图“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可知,北京人A.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C.仍然保留了猿类特征D.开始原始农耕生活2.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由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大豆和小麦B.水稻、粟和黍C.花生和高粱D.甘薯和玉米3.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依靠食物采集为生D.过着农耕定居生活4.大汶口文化晚期,大多数墓葬随葬品较少,有的墓葬随葬品多达180余件,部分墓葬中出现了象征权力的石制斧钱,滕州岗上遗址还发现了城池。这表明该时期A.阶级阶层分化明显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C.农业得到了发展D.手工业得到了发展5.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以下可作为这一“实证”的是A.书籍《良渚文化》B.考古发据的玉器C.良渚古城的传说D.动画电影《良渚》6.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与华夏民族形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商汤王B.炎帝和黄帝C.尧D.秦孝公7.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A.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并发明了文字B.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C.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D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8.历史学家郭沫若诗句:“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股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安阳”成为商朝都城“殷”,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盘庚迁都B.启继禹位D.田氏代齐9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10.根据下图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推行的政治制度是A.县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11.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鲁国到王都路途逼远B.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C.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D.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12.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这表明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国家经济B.消除诸侯矛盾C.镇压平民起义D.争当诸侯霸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社会急剧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请根据下面思维导围的相关信息完成13-14题。13.上图中①处应填写A.各国变法改革B.韩、赵、魏三家分晋C.齐桓公称霸中原D.华夏认同观念出现14.该思维导图所探究的主题是A.夏商周的更替B.西周的兴衰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D.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15.“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B.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C.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D.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X”。(2分)A.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波渡人使用图③进行农业生产。B.图①出现在西周时期。(2)图②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同时期还有一项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技术是什么?(1分)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材料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下,诸侯分别有哪些权力与义务?(2分)材料三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4)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2分)材料四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都江堰。李冰治水“循自然,顺水势”,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不同的水脉和地形,无坝分水,塑江排沙,因地制宜,自流灌溉。——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5)根据材料四,归纳都江堰修建成功的原因。(3分)(6)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示?(2分)17.(16分)某校七·(2)班以“感悟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任务一】第一组同学查阅整理的有关远古时期人类的历史资料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x”;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O”。(3分)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起源地之一。()(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用火的意义。(2分)【任务二】第二组同学查阅整理的有关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资料材料二(3)分析材料二中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3分)这折射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什么特点?(1分)【任务三】第三组同学查阅整理的有关我国奴隶制王朝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资料(4)第三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整理了以上表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表格中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任务四】第四组同学整理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材料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感悟与认识。(2分)18.(6分)历史是“人的历史”,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向我们展现着鲜活的历史,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历史启迪。请你从以下历史人物中选择至少两人,结合所学人物事迹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人物:禹、周武王、齐桓公、商鞅、李冰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A5.B6.B7.D8.A9.C10.B11.C12.D13.A14.C15.D二、非选择题16.判断正误:A(×):B(√)铁制农具出现时期及同期衣业革新技术:战国时期:牛耕技术。诸侯权力与义务:权力--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商鞅变法主要指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克治理:废除并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都江堰修建成功原因:秦国重视水利建设:李冰治水理念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根据水脉和地形设计合理的水利工程.启示: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合理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17.判断正误:A(√):B(/):C(0)北京人用火意义: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遗址考古发现共同点:都有城墙或围墙等防御设施:都有体现身份地位差异的随葬品:都有水利工程或相关设施(良渚古城有水利系统).特点: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具有区域性和不平衡性:早期文明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和权力象征.表格补充及朝代灭亡共同原因:夏朝开国君主为美,商朝开国君主为汤,西周都城为镐京.共同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