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3_第1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3_第2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3_第3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3_第4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1《“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的生活经历,思考孙中山的生命价值,体会其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3、以本文为例学习并掌握传记阅读的步骤和方法。【重点和难点】1、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2、难点: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学法指导】(一)《“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学习本文,我们要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进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可分为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四个阶段。(二)传记的阅读步骤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衙(

)门

长袍(

马褂()

锡(

)制

卤(

)水奢(

)侈(

三字帖()

字帖(

侍(

)从妖氛(

下咽(

)2、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布衣:独具风格:血气方刚:天高地厚:水泄不通:3、知人论世。(1)孙中山简介: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同年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走近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民国岳父》等,风格通俗。可见他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上的扛鼎地位。1990年他以自己的稿费设立了“李耳文学基金会”,有人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不写陈廷一不行。”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布衣总统”四字,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的?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二)合作探究1、18-22段这部分写了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没有了这部分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有什么作用?2、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学习后记】【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字帖(tiè)

卤(lǔ)水鸡

扉(fēi)页

侍(shì)从B、蔓(màn)延蜚(fēi)声

追溯(sù)

衙(yá)门C、下咽(yàn)

瓜蔓(màn)商榷(què)街坊(fang)D、奢侈(shēchǐ)

扼(è)要

万顷(qǐng)

铭(míng)记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

,常常是四菜一汤。②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

……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③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

华丽宫殿。④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

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A.简单

简单

无需

竟然

B.简朴

简朴

无须

竟至C.简朴

简单

无需

竟至

D.简单

简朴

无须

竟然3、下列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B.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C.剪下辫子的人们人声鼎沸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D.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人大代表说,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就是有关领导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B.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的知识阶层的社会大众,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远未如其他艺术那样,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D.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炫耀一番。(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①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②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

③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④孙中山穿衣服也很朴素。他以前是穿西装,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这种衣服。有一回秘书问他:“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他含笑回答说:“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既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这种衣服。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穿西装又穿不起,穿这衣服最好。”“中山服”就是这样来的。

⑤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有规律。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脸。每天早晨总要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门的时候,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他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

5、解释词语:

一介儒生:血气方刚:6、读下列对联,说说对联有哪些基本特点?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7、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8、孙中山当了总统之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作者为什么先从其“住”的方面写起?

9、标出选文第⑤段有概括作用的语句,并品味其表达作用。

(三)课外阅读阅读以下传记,完成10~12题。黄侃先生二三事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闻趣事》改写)10、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11、按照第⑦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12、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衙yá门

长袍páo马褂guà

锡xī制

卤lǔ水

奢shē侈chǐ三字帖tiě

字帖tiè

侍shì从

妖氛fēn

下咽yàn2、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布衣:平民。独具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血气方刚:血气,精力。刚,强壮。形容青壮年精力强盛。天高地厚:形容事物的艰巨、复杂(多做‘不知’宾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布衣总统”四字,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文章的选材主要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名片”故事,孙中山一介布衣,但早怀大志,足傲王侯,表现孙中山的总统风范。第二个层面是衣食住行故事,虽为总统,但简朴淡泊,甘为公仆,体现了孙中山的平民作风。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答:恰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张之洞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孙中山傲王侯的志气;孙中山与伍、唐之比,反衬出孙中山之节俭、简朴;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突出了孙中山的公仆精神。(二)合作探究1、18-22段这部分写了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没有了这部分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有什么作用?(1)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反映出了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使人民的生活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辛亥革命领袖的孙中山功不可没。(2)这个场面营造了一种民主的新生活、热烈地向应革命的氛围,与下文群众齐呼“大总统万岁”形成强烈对比。(方法指导:传记题答题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来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2、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答: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细小事表现伟人情怀。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这些平凡小事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让人觉得亲切感人。三、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C瓜蔓应读Wàn。2、D

。3、C(“人声鼎沸”和“人们”不能搭配,可用“喧闹”)。4、C(A项,搭配不恰当,不能说“有关领导是错误的”,应将“在”和“上”去掉;B项,缺宾语,在“漠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