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领悟您发展的愿景交付您满意的产品目录TOC\h\z\t”2-jr1。1—一、,2,3—jr1。1.1—1,3,1—jr1—第一章,1”13014目录1381第一章编制依据34772第二章工程概况431178第一节、基本信息432434第二节、工程简介425184第三章施工部署615324第一节、测量准备620164第二节、施工测量组织工作628966第三节、施工测量人员组织63359第四节、仪器配置712929第四章施测的基本要求83684第一节、施测的原则811987第二节、施测程序810415第三节、施测基本要求8844第四节、工作内容919927第五章平面控制网建立101604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024382第二节、首级及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设1011839第三节、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320831第四节、挡土墙及水景结构施工147620一、地面以下结构施工149401二、地面以上结构施工1625379第六章自然式总平面放线189975第一节、建立坐标网方格网1813170第二节、测设坐标网1818064第三节、用坐标网定点1825141第四节、用角度交会法定点1821558第五节、用坐标网放线199111第七章建筑物变形观测2010429第一节、沉降基准点布设2021789第二节、沉降观测点的布设207029第三节、观测技术要求2110550第四节、沉降观测记录移交2221507第八章质量控制2313343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47220第十章仪器保养和监测制度25第一章编制依据1、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总图绿化景观工程设计图纸;2、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园林景观工程(南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51-2003);5、《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6、《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基本信息工程名称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绿化景观工程(南区)建设单位青海师范大学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青海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河南建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西宁市城北区下孙家寨村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9月20日合同工期173天、工程简介项目基地位于中国夏都—-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的中心城区北部,城北科教园区内,距南侧青海大学约500m。基地南到规划学院路(规划道路红线50米,建筑后退红线15米),北至规划路(规划道路红线15米,建筑后退红线10米),西临海湖北路(规划道路红线40米,建筑后退红线50米),东到规划16号路(规划道路红线30米,建筑后退红线15米),规划总用地86。89公顷(1303.35亩).基地呈矩形,南北长962米,东西宽860米至940米不等.基地西侧为北川渠,基地内现有正常运行的农灌渠一条,自北向南流。用地中间及东南部平缓,平均坡度约1%,西北和东北侧坡度高度差较大,平均坡度约4%,基地西侧由南向北有一条5~6米高差的台地。校园道路及建筑布局结合台地走向设计,减少建设土方量.由于基地地形西北侧较为复杂,在规划布局的同时,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充分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各功能布局和道路网的组织,尽量利用绿化坡地和景观台地解决竖向高差问题.校园竖向高差整体考虑多个场地平台,各地块填挖方保持基本平衡,尽量较少工程填挖.通过缓坡解决个地块的地形高差,起伏的地形,更有利于校园景观的形成。以现状地形为基础,结合周边城市规划道路路面标高,控制整个校园的竖向标高设计,场地排水坡度均在0.3%以上。校园西北侧地形较为复杂,规划道路坡度较大,坡度大多在0。5%~2.5%之间,局部路段为5。5%左右,尽量保持场地的土方平衡,减少填挖方;校园东南侧较为平整,道路坡度大多在1%左右,地势平坦,土方量较少。由于周边城市道路仍未修建,周边城市道路标高仅为甲方提供的道路设计标高方案,存在变化的可能性,校园竖向设计应随周边道路标高的变化而调整。第三章施工部署、测量准备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施工科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原始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各级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总施工员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施工测量人员组织施工测量人员安排职务姓名岗位责任具备的条件测量主管金美唐工作组织安排,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从事测量工作5年测量指导张振泽测量放线技术指导从事测量工作4年测量放线员李瑞剑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测量放线员林海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测量放线员陶林可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仪器配置仪器配备计划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生产厂家1GPSSTONES台1广州思拓力测绘科技有限公司1全站仪CTS—633R台1广州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2全站仪RTS632台1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3经纬仪LT202台1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4水准仪CL30台2广州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5水准仪DZS3—1台2北京博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6钢卷尺50m把10长城测量工具有限公司7塔尺5m组4苏州昌盛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第四章施测的基本要求、施测的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现场施测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场区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工作完成后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上报的工作制度;4、控制网施测好后,把成果报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联合复核,复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施测程序不合格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不合格合格报验合格进入下道工序、施测基本要求1、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2、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一级,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距中误差15mm,方位角闭合差(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3、水平角控制测量的要求方向测回法,2个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2mm。外业观测限差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得要求.见下表: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一级2″级仪器12″18″12″4、距离测量2个测回,正、倒镜观测,每半测回4次读数,并加气象改正,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测距往返校差限差≤±2mm(a+b*D).5、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来测定,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全中误差mm/km仪器标称精度mm/km水准标尺类型观测方法往返观测次数观测顺序往返测较差和线路闭合差mm三等±6±3黑红面尺中丝读数法1后前前后四等±10±3黑红面尺中丝读数法1后后前前注:L为闭合线路长度:km;仪器标称进度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工作内容1、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引测建立场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测量放样出本工程的坐标及高程基准点桩;3、对施工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绘制竣工图,整理中间验收和验收资料.第五章平面控制网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1。3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控制桩保护见下图控制桩保护示意图、首级及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水景建筑物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采用GPS进行测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2个基准点分别为SD1:X=68085。82,Y=71253。52,H=2330。26和SD2:X=67531。39,Y=70498。34,H=2338。24控制点.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总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水景建筑物的控制轴线。1、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水景二级控制网的建立:主入口水景及图书馆特色跌水控制点S1、S2点图书馆特色水景控制点S3、S4点综合楼镜面水景控制点S5、S6点3、平面控制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首级控制网一级≤5≤1/20000二级控制网二级≤10≤1/10000、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1。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1.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至少应提供三个),由我方测量工程师采用DZS3—1精密水准仪对测绘部门所测设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50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差(mm)基、辅或红、黑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四、五等精确至1mm。、挡土墙及水景结构施工一、地面以下结构施工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1.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1″级、测距精度1mm+2ppm*D的全站仪。平面放样测量2.1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使用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挡土墙、水景基槽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2。2轴线投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轴对面方向桩,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它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轴线间距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30m±530m〈L≤60m±1060m〈L≤90m±15L〉90m±20标高控制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3.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悬吊钢卷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悬吊钢卷尺法如下图所示:悬吊钢卷尺法3。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设计标高清土.3。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二、地面以上结构施工1、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建筑物±0.000m以上的轴线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竖向传递法进行。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2。1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B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如下图所示:预埋件示意图2。2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2。3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卷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控制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控制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控制线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水景、挡土墙及其他建筑小品边线等细部线.3、高程的传递3。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经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同时可以利用已完工教学楼标高控制点进行标高控制复核。3。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第六章自然式总平面放线采用自然式布局的园林绿地,其地形、园路、水体、草坪、林地等都是不规则的形状,整个园林中也没有一条中轴线可作放线基准。在一般园林的施工中,自然式定点放线采用坐标方格网法,只在局部小区域中可采用角度交会法进行定点操作。具体的定点放线方法如下所述。第一节、建立坐标网方格网有的园林工程在规划图或竖向设计图中绘制有施工坐标方格网,可以直接利用来进行总平面的定点和放线。如果在规划设计图中没有方格网,也可以采用与图纸相同的比例,在图上补绘坐标方格网。第二节、测设坐标网按照绘有坐标方格网的规划设计图,用测量仪器把方格网的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地面上,构成地面上的施工坐标网系统.每个坐标点钉一个小木桩,桩上写明桩号和该点在A、B两轴上的坐标值。分布在园林边界沿线附近的坐标点,最好用混凝土桩做成永久性的坐标桩。第三节、用坐标网定点地面的坐标网系统建立以后,可以随时利用来为所有设施定点。当需要为某一设施确定中心点或角点位置时,可对照图纸上的设计,在地面上找到相应的方格和其周围的坐标桩;再用绳子在坐标桩之间连线,成为坐标线。以坐标桩和坐标线为丈量的基准点和基准线,就能够确定方格内外任何地方的中心点、轴心点、端点、交点和角点。第四节、用角度交会法定点要为设计图工某一设施的中心点定位,还可以利用其附近任意两个已有的固定点。在图上用比例尺分别量出两个固定点至中心点的距离。再从这两点引出两条拉成直线的绳子,以量出的距离为作绳子的长度,两条绳子在各自长度之处相交,其交点即为该设施在地面上的中心点位置。两个已知的固定点,还可以是方格坐标网系统中的两个相邻坐标桩。第五节、用坐标网放线在规划设计图上找出图形线与方格坐标网线的一系列交点,并把这些交点测设到地面坐标网线的相应位置,然后再把这些交点用线连起来,其所连之线就是需要在地面放出的该图形线。应用方格坐标网方法能够很方便地进行目然式园路曲线、水体岸线和草坪边线等的放线。挖湖堆山、地面整平、划定园林中轴线、以路线划分地块和近期施工建筑的定位等带有全局性的施工问题。以后随着工程项目的一步步展开,还会有多次的定点放线工作.第七章建筑物变形观测、沉降基准点布设1、基准点布设原则1。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现场设置4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1.2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1。3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2。1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现有建筑的沉降观测点为高程控制点.2.2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AL132-C精密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校区内现有建筑的沉降观测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复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1。0±0.300.60。8往、返各两次注:n为测站数、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2、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外、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5、埋点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沉降观测点埋设如下图所示:预埋件预埋件标头封盖预埋件标头封盖6、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按照设计提供的点位进行设置。、观测技术要求1、观测仪器观测仪器采用AL132—C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精度高,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3、观测的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行:沉降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AL132—C≤30m≤1.0m≤3。0m≥0。3m44、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三脚架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5、观测周期5。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5.2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5。2。1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1次,地上部分每一层观测1次;5。2。2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5.2。3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5.3结构施工完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5。3。1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1次;5。3。2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1次;5.3。3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5.3。4交工前观测1次;5.3.5竣工后,第一年观测3~4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的要求来决定观测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基本稳定(1mm/100d)时,停止观测。、沉降观测记录移交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预存款合同模板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药物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农业大学《建筑力学结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职业学院《水工建筑物(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给水排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中药新产品开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与市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文理学院《电脑效果图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建设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保理行业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提高保护性约束使用的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FOCUS-PDCA品管工具改善案例-手术室与外科病区提高手术患儿交接过程正确率成果汇报
- 劳动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 《吸光度与透过率》课件
- 《中国脓毒血症指南》课件
- 工程信息转让合同范例
- 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4(全文)
- 研学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协议书
- 得表扬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