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_第1页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_第2页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_第3页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_第4页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方案TOC\o"1-2"\h\u1635第一章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概述 3192051.1智能化煤矿发展背景 4159641.2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 4243371.3智能化煤矿认证体系构建 44469第二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5283352.1标准化体系构成 592172.1.1管理标准 5241842.1.2技术标准 570412.1.3操作标准 5276572.1.4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 5155412.2标准化体系制定原则 5144272.2.1科学性原则 579662.2.2系统性原则 6137332.2.3动态调整原则 6188942.2.4可持续性原则 675572.3标准化体系实施策略 6275122.3.1宣传培训 6310482.3.2组织实施 6123052.3.3监督检查 6218862.3.4持续改进 62189第三章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6172263.1信息感知技术 675523.1.1传感器技术 774343.1.2监测设备技术 7111653.1.3数据处理技术 7289923.2通信传输技术 7167553.2.1有线通信技术 7199553.2.2无线通信技术 7204433.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7142973.3.1数据采集技术 7191783.3.2数据存储技术 7133203.3.3数据处理技术 8182813.3.4数据分析技术 816390第四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884824.1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8131584.2监测监控系统实施 8226594.3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 98030第五章智能化煤矿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 926625.1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992065.1.1预警体系框架设计 9150995.1.2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9122245.1.3预警系统功能实现 9136085.2应急响应预案制定 1015915.2.1预案编制原则 1025335.2.2预案内容 1026185.3应急响应演练与评估 10223525.3.1演练组织 10300145.3.2评估指标体系 11321475.3.3评估方法与流程 1110537第六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 11224846.1培训体系构建 11312276.1.1培训目标设定 114526.1.2培训内容设计 11301146.1.3培训方式与方法 12139616.1.4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291496.1.5培训效果评价 12317686.2人才引进与培养 12174256.2.1人才引进 1297856.2.2人才培养 1225526.2.3人才激励机制 12222156.3培训效果评估 1210566.3.1培训覆盖率 1233176.3.2培训满意度 1269836.3.3培训成果转化 1391076.3.4培训成本效益 13102036.3.5培训持续改进 1324236第七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13239817.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273877.1.1制定原则 1315537.1.2管理内容 1315337.2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3316667.2.1责任划分 13153577.2.2责任落实 14202987.3安全生产考核与评价 14320727.3.1考核指标 14200477.3.2考核流程 14210297.3.3评价方法 142574第八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流程与标准 14244528.1认证流程设计 14208068.1.1认证申请 14103718.1.2认证受理 15216168.1.3现场评审 15220628.1.4评审报告及审批 15125678.1.5认证监督与复审 15281318.2认证标准制定 15176888.2.1制定原则 15297288.2.2制定内容 15288698.3认证机构与评估 1598688.3.1认证机构 16264338.3.2评估 163958第九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实施与监督 16262509.1认证实施步骤 1615709.1.1预备阶段 16156319.1.2审核阶段 1627109.1.3认证阶段 16288739.1.4复评阶段 1783959.2认证监督机制 17153959.2.1部门监督 17118869.2.2社会监督 17305329.2.3企业内部监督 17142259.3认证结果公布与整改 17308309.3.1认证机构应在官方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公布认证结果,方便社会各界查询。 17312299.3.2认证结果公布后,煤矿企业应按照认证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保证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1732159.3.3整改完成后,煤矿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整改报告,认证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整改效果。 1792249.3.4对于未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的煤矿企业,认证机构有权撤销其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1728994第十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认证推进策略 18283710.1政策支持与宣传推广 181734910.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81003210.1.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81348710.1.3加强宣传推广 18111910.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8370510.2.1强化技术研发 18809210.2.2优化产业结构 181972410.2.3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18527910.3国际合作与交流 181406310.3.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182734810.3.2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191147610.3.3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19第一章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概述1.1智能化煤矿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占据了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但是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等问题。为提高煤炭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智能化煤矿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化煤矿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智能化煤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煤矿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1.2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化煤矿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智能化煤矿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降低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3)减少资源浪费:智能化煤矿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4)促进绿色环保:智能化煤矿采用环保型设备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5)提升行业竞争力:智能化煤矿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3智能化煤矿认证体系构建智能化煤矿认证体系是保障煤矿智能化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构建智能化煤矿认证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明确认证标准:制定完善的智能化煤矿认证标准,保证认证过程的科学、公正、公平。(2)建立认证机构:设立专门的智能化煤矿认证机构,负责认证工作的实施和监督。(3)加强认证培训:提高认证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认证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4)实施动态监管:对已认证的智能化煤矿进行动态监管,保证其持续满足认证标准。(5)建立激励机制:对通过认证的智能化煤矿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建设投入。(6)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智能化煤矿认证体系的国际化。第二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2.1标准化体系构成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1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基本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等。管理标准旨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人员的职责,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1.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技术要求的规范,包括煤矿设计、施工、生产、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旨在保证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2.1.3操作标准操作标准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具体操作行为的规范,包括采煤、掘进、运输、通风等环节的操作规程。操作标准旨在规范员工操作行为,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2.1.4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的体系,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评价体系旨在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2.2标准化体系制定原则2.2.1科学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以保证标准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煤矿实际情况,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2.2.2系统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具有系统性,涵盖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标准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2.3动态调整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以适应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定期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标准的时效性和适应性。2.2.4可持续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3标准化体系实施策略2.3.1宣传培训加强对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标准化体系的认识和执行力。通过宣传、培训、考试等多种形式,保证员工熟悉并遵守相关标准。2.3.2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标准化体系的实施。2.3.3监督检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安全生产。2.3.4持续改进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三章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关键技术3.1信息感知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是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技术。在煤炭行业中,信息感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矿井环境、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安全生产。3.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环境参数,为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3.1.2监测设备技术监测设备技术包括视频监控、人员定位、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视频监控可以实时观察矿井内的工作情况,人员定位技术有助于快速找到遇险人员,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则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引发的。3.1.3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的技术。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对矿井环境、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等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3.2通信传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是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3.2.1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电缆通信等。这些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矿井内的固定设备通信。3.2.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WiFi、4G/5G、LoRa等。这些技术具有安装方便、覆盖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矿井内的移动设备通信。3.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环节。3.3.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对矿井内各类信息进行收集的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将矿井内的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等信息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3.2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的技术。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3.3.3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的技术。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3.3.4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的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找出安全生产中的潜在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4.1监测监控系统设计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是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需要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监测监控的对象和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1)监测对象与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瓦斯、煤尘、水害、火灾、顶板等灾害因素的监测,以及矿井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2)系统架构: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将监测监控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应用层等。(3)硬件设备:选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4)软件系统:开发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报警、查询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4.2监测监控系统实施监测监控系统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系统设计:根据煤矿生产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监测监控系统方案。(2)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监测设备,并进行采购。(3)现场安装与调试:将监测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调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4)人员培训:对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维护能力。(5)系统验收:在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进行验收,保证系统达到设计要求。4.3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1)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2)数据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设备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软件升级:根据煤矿生产需求,对监测软件进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5)人员考核:对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保证其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6)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第五章智能化煤矿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5.1安全预警体系构建5.1.1预警体系框架设计智能化煤矿安全预警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涵盖监测、评估、预警、响应和反馈等环节的框架。该框架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精准预警和高效响应。5.1.2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根据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包括矿井安全、设备状态、人员行为、环境因素等方面,涵盖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5.1.3预警系统功能实现智能化煤矿安全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对矿井安全、设备状态、人员行为、环境因素等进行实时监测,收集相关数据。(2)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觉安全隐患。(3)精准预警: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安全进行预警,并提示相关责任人。(4)响应调度: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度应急资源,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理。5.2应急响应预案制定5.2.1预案编制原则应急响应预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预案应符合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3)完整性:预案应涵盖报警、应急调度、现场处置、善后恢复等各个环节。(4)动态调整: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案内容。5.2.2预案内容应急响应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类型及特点:明确预案所针对的安全类型及其特点。(2)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3)应急响应流程:制定报警、应急调度、现场处置、善后恢复等环节的具体流程。(4)应急资源配备:明确应急资源的需求和配置,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5)预案演练与评估:定期开展预案演练,评估预案的实际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5.3应急响应演练与评估5.3.1演练组织应急响应演练应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组织进行。演练应涵盖以下内容:(1)模拟:模拟不同类型的安全,检验预案的适应性。(2)应急调度:检验应急组织体系的运行效率,保证信息畅通、调度及时。(3)现场处置:检验现场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得到有效控制。(4)善后恢复:检验善后恢复工作的实施效果,保证矿井生产尽快恢复正常。5.3.2评估指标体系应急响应演练评估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演练组织:评估演练组织的严密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应急调度:评估应急调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3)现场处置:评估现场处置的迅速性、正确性和有效性。(4)善后恢复:评估善后恢复的及时性、彻底性和有效性。5.3.3评估方法与流程应急响应演练评估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观察:评估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记录相关信息。(2)问卷调查:向参演人员发放问卷,收集对演练的意见和建议。(3)数据分析:对演练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预案的实际效果。评估流程如下:(1)演练结束后,评估人员收集现场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数据等。(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评估报告。(3)根据评估报告,对预案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第六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6.1培训体系构建为保证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以下为培训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6.1.1培训目标设定根据智能化煤矿的安全生产需求,明确培训目标,保证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提高培训效果。6.1.2培训内容设计结合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设计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课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矿山安全知识;智能化技术与设备操作;紧急救援与处理;安全生产管理。6.1.3培训方式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与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现场实操、网络教学等,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6.1.4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与考核,保证培训质量。6.1.5培训效果评价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为培训改进提供依据。6.2人才引进与培养6.2.1人才引进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相关领域经验的高素质人才。6.2.2人才培养加强内部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建立导师制度,发挥企业内部专家的传帮带作用。6.2.3人才激励机制设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6.3培训效果评估为保证培训效果,需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以下为培训效果评估的几个方面:6.3.1培训覆盖率评估培训对象的覆盖率,保证所有相关岗位的员工均能参加培训。6.3.2培训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方式、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6.3.3培训成果转化关注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评估培训对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意识的作用。6.3.4培训成本效益分析培训投入与产出,评估培训项目的经济效益,为优化培训策略提供依据。6.3.5培训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持续优化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第七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7.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1.1制定原则为保证智能化煤矿的安全生产,企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该制度应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培训、处理等方面。7.1.2管理内容(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等;(3)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设备和技术;(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5)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6)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2安全生产责任体系7.2.1责任划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煤矿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7.2.2责任落实(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2)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3)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4)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保证个人和他人的安全。7.3安全生产考核与评价7.3.1考核指标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生产投入、处理等方面。考核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能够全面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7.3.2考核流程(1)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考核,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2)考核结果应纳入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与员工薪酬、晋升等挂钩;(3)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或个人,应采取整改措施,督促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4)对安全生产成绩显著的部门或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7.3.3评价方法企业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包括:(1)安全生产指标评价:通过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量评价;(2)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3)统计分析:对煤矿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第八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流程与标准8.1认证流程设计8.1.1认证申请煤矿企业应按照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照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确认符合认证条件后,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情况、相关资质证明等。8.1.2认证受理认证机构在收到煤矿企业的认证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受理,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认证机构应通知煤矿企业进行现场评审。8.1.3现场评审认证机构组织评审组对煤矿企业进行现场评审,评审组应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现场评审包括对企业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设施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8.1.4评审报告及审批评审组完成现场评审后,应向认证机构提交评审报告。认证机构应在收到评审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批。对符合认证条件的煤矿企业,认证机构应颁发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证书。8.1.5认证监督与复审认证机构对已获得认证的煤矿企业进行定期监督和复审,保证其持续符合认证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为3年,煤矿企业应在复审周期内保持认证标准要求。8.2认证标准制定8.2.1制定原则认证标准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原则,结合国内外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煤矿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8.2.2制定内容认证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求;(2)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要求;(3)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素质要求;(4)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要求;(5)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处理与应急预案要求。8.3认证机构与评估8.3.1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具备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3)具有完善的认证制度和管理体系;(4)具备公正、客观、严谨的认证能力。8.3.2评估评估过程中,认证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透明;(2)科学、严谨、高效;(3)注重实际效果,兼顾发展潜力;(4)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九章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实施与监督9.1认证实施步骤9.1.1预备阶段(1)煤矿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组织编制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智能化煤矿建设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2)煤矿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材料,并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9.1.2审核阶段(1)认证机构对煤矿企业提交的认证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材料完整性、合规性。(2)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对煤矿企业的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3)现场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对煤矿企业的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9.1.3认证阶段(1)认证机构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煤矿企业进行认证,颁发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证书。(2)认证机构将认证结果报备相关部门,并对外公布。9.1.4复评阶段(1)认证证书有效期内,煤矿企业应定期进行自评,保证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达标。(2)认证机构对煤矿企业进行复评,根据复评结果,对认证证书进行延期或撤销。9.2认证监督机制9.2.1部门监督(1)部门应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保证认证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2)部门对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的煤矿企业进行随机抽查,保证认证结果的准确性。9.2.2社会监督(1)鼓励社会各界对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认证进行监督,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