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_第1页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_第2页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_第3页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_第4页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计划TOC\o"1-2"\h\u17763第1章总论 444331.1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背景分析 478311.2行动计划目标与基本原则 4281651.3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任务 531402第2章农村环境现状与问题诊断 54802.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5192022.1.1土壤污染 6247672.1.2水体污染 6255532.1.3空气污染 617102.2农村生态退化现状 6284272.2.1生物多样性降低 69012.2.2水土流失严重 6235742.2.3森林资源减少 6215882.2.4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破坏 6230352.3农村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724913第3章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761763.1农村水环境现状与问题 731153.1.1水资源状况 7107093.1.2水环境问题 7230143.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728703.2.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7237293.2.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7312793.2.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8259423.2.4工业污染防治 8114393.2.5养殖业污染防治 83023.3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8300173.3.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8124863.3.2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 812713第4章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8257514.1农村大气环境现状与问题 8315484.1.1大气污染特征 8308374.1.2污染来源分析 838384.1.3环境问题 9275704.2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9214694.2.1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控制 9171474.2.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9223884.2.3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9108754.2.4推行秸秆综合利用 977454.3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与替代 9250394.3.1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9189964.3.2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技术路径 922474.3.3生物质能源替代政策与措施 9294354.3.4生物质能源替代的成效与展望 923308第5章农村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 1095985.1农村土壤环境现状与问题 1066955.1.1土壤污染状况 10277485.1.2土壤质量退化 1083095.1.3土壤生态功能减弱 1045065.2农村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0115355.2.1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 1023545.2.2实施分类分区治理 10142625.2.3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10143545.2.4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0218155.3农药、化肥减施及替代 1075005.3.1优化施肥技术 11143175.3.2发展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11233265.3.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1300185.3.4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 1117629第6章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11164886.1农村生态保护目标与任务 113526.1.1目标定位 1129746.1.2主要任务 1134956.2农村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 11196326.2.1生态修复技术 1125136.2.2生态修复措施 11180916.3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 12190996.3.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1225036.3.2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12153566.3.3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调动农民生态保护积极性。 1292476.3.4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预警能力。 12178306.3.5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124271第7章农村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 12103467.1农村固体废物现状与问题 1281057.1.1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成分 12173577.1.2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12107957.1.3存在问题 12279977.2农村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技术 12135247.2.1固体废物分类 1239647.2.2处理技术 13327147.3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 13132497.3.1资源化利用 13143837.3.2处置 1332027第8章农村环境监测与监管体系建设 13240968.1农村环境监测现状与问题 13308158.1.1监测现状 13193718.1.2存在问题 1376518.2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14277358.2.1完善监测站点布局 14300368.2.2提升监测能力 14292528.2.3强化监测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 1453608.3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提升 14319758.3.1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 14163218.3.2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1417638.3.3强化环境监管职能 14170478.3.4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1423457第9章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与制度创新 14281019.1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现状与问题 1467879.1.1政策现状 14148419.1.1.1国家层面政策 14156029.1.1.2地方层面政策 14226969.1.1.3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4321479.1.2存在问题 14135289.1.2.1政策体系不完善 14129029.1.2.2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15203139.1.2.3政策协同性较差 15308769.1.2.4农民参与度不高 15311469.2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构建 15185399.2.1政策目标 15197399.2.1.1环境质量改善 15307569.2.1.2生态系统修复 15266049.2.1.3农村绿色发展 15126329.2.2政策措施 1521719.2.2.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5122429.2.2.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1578659.2.2.3强化政策宣传与培训 1586219.2.2.4加强政策执行监督与评估 15282939.2.3政策保障 15309319.2.3.1增加政策投入 15290839.2.3.2创新政策融资渠道 15167969.2.3.3加强政策与技术支持 15241199.3农村环境治理制度创新 15285399.3.1农村环境治理制度现状 1580979.3.1.1农村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15224739.3.1.2制度实施效果分析 15143909.3.2制度创新方向 1551689.3.2.1农村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 151789.3.2.2农村环境治理多元化参与 1544319.3.2.3农村环境治理信息化管理 1558249.3.3制度创新措施 15295729.3.3.1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市场准入机制 1574569.3.3.2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 1528199.3.3.3推广应用环境治理新技术 15168669.3.3.4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与培训 1665619.3.3.5强化制度实施监督与评估机制 1625472第10章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163276410.1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实施计划 161329110.1.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任务分解和责任到人。 162173810.1.2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制建设。 162885810.1.3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 161672310.1.4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161692810.1.5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16303910.2资金投入与筹措 16777210.2.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 162333510.2.2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筹集资金。 161579310.2.3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投融资模式。 161081710.2.4加强资金监管,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161925210.3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 16278810.3.1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合作,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6842810.3.2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162699910.3.3强化农村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16463710.3.4依托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力度。 162733310.4监督考核与评估机制 17734510.4.1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和方法。 173076910.4.2定期开展监督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通报和问责。 172536910.4.3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客观评价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 173036010.4.4及时发觉问题,督促整改,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断改进。 17第1章总论1.1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背景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养殖业污染,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对土壤、水体、空气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亟需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视,制定相应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2行动计划目标与基本原则(1)目标本行动计划旨在到2025年,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农村居民生态环境权益。(2)基本原则①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区域特点,统筹规划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保证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②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坚持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强化源头控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环境治理效率。③主导,社会参与。明确在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格局。④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1.3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任务(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农业面源污染。(2)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3)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水平。(4)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为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6)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2章农村环境现状与问题诊断2.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当,引发水体和土壤污染;三是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排放,加剧了水体和空气污染;四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2.1.1土壤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同时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2.1.2水体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当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病原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随雨水流入水体,加剧了水体污染。2.1.3空气污染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排放是农村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粪便和尸体分解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燃煤等活动也导致空气污染。2.2农村生态退化现状农村生态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三是森林资源减少;四是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破坏。2.2.1生物多样性降低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生境破坏,导致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珍稀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生态平衡被破坏。2.2.2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加剧了水体污染。2.2.3森林资源减少农村地区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2.2.4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破坏农村地区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导致生态功能下降,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2.3农村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2)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3)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4)政策法规不健全,环境监管不到位;(5)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第3章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3.1农村水环境现状与问题3.1.1水资源状况我国农村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部分区域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水质状况堪忧。3.1.2水环境问题(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2)农村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大部分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3)工业污染:部分农村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废水排放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4)养殖业污染:畜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粪便和尿液等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水体污染。3.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2.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立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3.2.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2)引导农民科学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3)实施农田径流污染防治工程,减少农田退水对水体的污染。3.2.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2)推广低能耗、低成本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3)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制度。3.2.4工业污染防治(1)严格工业项目审批,限制高污染项目在农村地区布局。(2)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的监管,保证废水排放达标。(3)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废水排放。3.2.5养殖业污染防治(1)合理规划养殖业布局,控制养殖规模。(2)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养殖业污染。(3)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3.3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3.3.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如人工湿地、曝气生物滤池等。(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絮凝沉淀、吸附等。(3)膜处理技术:如超滤、反渗透等。3.3.2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1)农田灌溉:将处理后的农村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减少化肥使用。(2)景观用水:将处理后的农村污水用于农村公园、湖泊等景观水体。(3)养殖用水:将处理后的农村污水用于养殖业,减少清洁水资源消耗。(4)地下水补给:将处理后的农村污水回灌至地下水,改善地下水质。第4章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4.1农村大气环境现状与问题4.1.1大气污染特征农村地区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颗粒物污染、农业氨排放、以及部分地区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其中,颗粒物污染尤为突出,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煤、燃油以及秸秆焚烧等活动。4.1.2污染来源分析农村大气污染的来源多样,包括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养殖业排放,农村生活能源消耗,以及交通运输等。4.1.3环境问题农村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作物生长、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区域气候造成不利影响。4.2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2.1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控制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倡有机肥和精准施肥技术,降低农业氨排放。4.2.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4.2.3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对农村工业污染源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提升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4.2.4推行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等多种途径,减少秸秆露天焚烧现象。4.3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与替代4.3.1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介绍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包括生物质能的种类、利用效率以及当前的应用范围。4.3.2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技术路径阐述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4.3.3生物质能源替代政策与措施描述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4.3.4生物质能源替代的成效与展望分析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在改善农村大气环境质量、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成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至此结束,未添加总结性话语。)第5章农村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5.1农村土壤环境现状与问题5.1.1土壤污染状况我国农村土壤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农业投入品污染等。其中,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布广泛,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药、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水等,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5.1.2土壤质量退化长期过度开发、不当耕作和施肥,导致农村土壤质量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沙化、盐渍化和酸化等。这些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5.1.3土壤生态功能减弱农村土壤生态功能减弱,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碳汇功能减弱等方面。这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5.2农村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5.2.1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农村土壤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2.2实施分类分区治理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方案,实施分类分区治理,保证治理效果。5.2.3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农业投入品对土壤环境的污染。5.2.4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生态退耕、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土壤生态功能。5.3农药、化肥减施及替代5.3.1优化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5.3.2发展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鼓励研发和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5.3.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物理、生物和农业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3.4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规范农药、化肥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村土壤环境安全。第6章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6.1农村生态保护目标与任务6.1.1目标定位为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旨在明确农村生态保护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1.2主要任务(1)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证生态空间不被侵占。(2)保护和恢复农村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3)提高农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质量。(4)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预防和控制生态风险。6.2农村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6.2.1生态修复技术(1)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2)物理修复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如土壤改良、水环境治理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化学修复技术:运用化学方法,如土壤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减轻环境污染。6.2.2生态修复措施(1)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增加植被覆盖。(2)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4)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减轻生态脆弱区域人口压力。6.3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6.3.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6.3.2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6.3.3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调动农民生态保护积极性。6.3.4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预警能力。6.3.5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技术支撑能力。第7章农村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7.1农村固体废物现状与问题7.1.1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成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残渣、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等。各类固体废物的成分复杂,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7.1.2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当前,农村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露天堆放、简易填埋等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7.1.3存在问题(1)固体废物分类意识薄弱,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不完善;(2)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3)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低,附加值不高;(4)环保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7.2农村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技术7.2.1固体废物分类(1)可回收物: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2)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管、过期农药、废弃农膜等;(3)厨余垃圾:剩菜剩饭、果皮、蔬菜残余等;(4)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7.2.2处理技术(1)填埋:适用于其他垃圾及部分厨余垃圾;(2)堆肥:适用于厨余垃圾及农业废弃物;(3)焚烧:适用于可回收物中的废塑料、废纸等;(4)资源化利用: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等可通过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7.3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7.3.1资源化利用(1)废物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废物回收网络,提高废物回收率;(2)产业链延伸:发展废物利用相关产业,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3)技术创新:研发新技术,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7.3.2处置(1)提高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水平,保证处理能力;(2)加强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规范固体废物处理行为;(3)推广先进处理技术,降低固体废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第8章农村环境监测与监管体系建设8.1农村环境监测现状与问题8.1.1监测现状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村环境监测主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监测范围覆盖了部分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监测内容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噪声等方面。但是监测站点数量不足、监测范围有限,难以全面、实时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状况。8.1.2存在问题(1)监测站点不足,监测覆盖面有限。(2)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监测数据共享程度低,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4)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测能力有待提高。8.2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8.2.1完善监测站点布局加大投入,合理规划监测站点布局,提高监测站点覆盖率,保证监测范围覆盖农村各类环境敏感区。8.2.2提升监测能力(1)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加强基层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3)开展监测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技能水平。8.2.3强化监测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部门间信息交流效率,为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数据支持。8.3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提升8.3.1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充实环保执法力量,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8.3.2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环保责任,规范环保行为。8.3.3强化环境监管职能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保证环境保护政策落到实处。8.3.4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效能。第9章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与制度创新9.1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现状与问题9.1.1政策现状9.1.1.1国家层面政策9.1.1.2地方层面政策9.1.1.3政策实施效果分析9.1.2存在问题9.1.2.1政策体系不完善9.1.2.2政策执行力度不足9.1.2.3政策协同性较差9.1.2.4农民参与度不高9.2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构建9.2.1政策目标9.2.1.1环境质量改善9.2.1.2生态系统修复9.2.1.3农村绿色发展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