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896第1章煤炭安全生产概述 4146331.1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485771.2煤炭安全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2507第2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22942.1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96932.1.1法律层面 5151242.1.2法规层面 5179962.1.3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5133712.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110382.2.1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5302272.2.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5290022.2.3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5272832.2.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932.2.5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 6129882.3安全生产责任制 657212.3.1企业负责人责任制 6147252.3.2部门负责人责任制 6274982.3.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6131052.3.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629799第3章煤矿地质与矿井设计 652093.1煤炭地质条件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6169523.1.1地质构造特征 697693.1.2瓦斯地质条件 6116763.1.3水文地质条件 6188503.1.4矿井地压 7148173.2矿井设计原则与要求 7189173.2.1设计原则 7119093.2.2设计要求 7240143.3矿井开拓方式与生产系统 799613.3.1矿井开拓方式 7152063.3.2开采方法 742103.3.3通风系统 7296913.3.4排水系统 748073.3.5辅助生产系统 7178853.3.6安全避险设施 731516第4章煤炭开采技术与工艺 7146044.1煤炭开采方法及其选择 7191054.1.1地质条件:包括煤层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岩层性质等。 8180194.1.2煤炭品质:煤炭的种类、质量、用途等。 8188274.1.3技术水平: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适用性。 812764.1.4经济效益: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 8192884.1.5安全生产:保证煤炭开采过程中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8306984.2采煤工艺与设备 8302634.2.1破岩工艺:主要包括钻爆法和机械破岩法。 898434.2.2落煤工艺: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选择合适的落煤设备,如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等。 8119724.2.3装煤工艺:采用装载机、输送机等设备,将煤炭从工作面装车。 8152194.2.4运煤工艺:采用皮带输送机、矿车等运输设备,将煤炭从工作面运至地面。 847184.2.5支护工艺:采用单体支柱、液压支架等设备,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832234.3矿井通风与安全 8323214.3.1提供新鲜空气: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满足矿工呼吸需求。 8124184.3.2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矿井内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防止爆炸。 8197014.3.3控制矿尘:降低矿尘浓度,防止矿尘爆炸和职业病发生。 8171894.3.4调节矿井气候:保持矿井内温度、湿度适宜,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 836904.3.4.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根据矿井规模、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9127514.3.4.2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如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等。 9194424.3.4.3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内气体、矿尘、风速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9298884.3.4.4加强矿井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18468第5章煤矿灾害防治 926235.1瓦斯灾害防治 9240735.1.1瓦斯监测与通风 9265055.1.2瓦斯抽采 97355.1.3防突措施 9302265.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9181185.2.1煤层瓦斯压力监测 9102235.2.2预防性钻孔 9215285.2.3采动工艺优化 9175025.3顶板灾害防治 9108115.3.1顶板监测 9219615.3.2顶板支护 10307545.3.3顶板灾害预警 10114525.4水害防治 10235305.4.1水文地质调查 10183385.4.2防水隔离 10143755.4.3降水工程 10115855.4.4水害监测与预警 105349第6章煤矿安全监测与监控 10308036.1矿井安全监测系统 10290346.1.1系统概述 1012006.1.2系统组成 10218116.1.3系统功能 11294006.2矿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1186546.2.1系统概述 1174056.2.2系统组成 11298146.2.3系统应用 11123806.3煤矿应急救援与处理 1175806.3.1应急救援体系 11311576.3.2处理流程 1196756.3.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117318第7章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 12211217.1煤炭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 12326537.1.1勘查方法 12294267.1.2勘查技术 12134007.2煤炭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 12153187.2.1评价体系 1299767.2.2评价方法 12293597.3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成果应用 1329285第8章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13276848.1煤炭资源开发规划与布局 13286538.1.1开发规划编制原则 13159838.1.2开发规划内容 13323888.1.3开发规划方法 14204568.1.4开发布局优化措施 14106328.2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14274398.2.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14212028.2.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434758.2.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4250888.3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424588.3.1节约措施 15192928.3.2综合利用措施 159941第9章煤炭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1548259.1煤炭清洁生产技术 15290419.1.1煤炭洗选技术 15214859.1.2煤炭转化技术 15161559.1.3煤炭燃烧新技术 15238999.2煤矿环境保护措施 15236009.2.1矿井水处理技术 15102779.2.2粉尘防治技术 15110959.2.3废气处理技术 16274589.3煤炭产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 1648479.3.1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策略 16229879.3.2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16120319.3.3煤炭产业绿色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 1618359第10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培训 161319010.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6445210.1.1标准化建设概述 16264810.1.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161753510.1.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策略 162072410.2煤矿安全培训与教育 161562110.2.1安全培训概述 161586010.2.2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建设 161624310.2.3煤矿安全培训的实施与监督 172944210.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经验交流 17854910.3.1煤矿安全文化概述 171010510.3.2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路径 171462710.3.3煤矿安全实践经验交流 17第1章煤炭安全生产概述1.1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生产安全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煤炭安全生产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减少生产、降低矿难发生率、保护矿工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1.2煤炭安全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高度重视煤炭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与此同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生产总量仍然较大,尤其是重特大仍时有发生。(2)煤炭生产过程中,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3)煤炭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4)煤炭行业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在未来,煤炭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煤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治理水平。(2)加大煤炭安全生产投入,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3)加强矿工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4)建立完善的煤炭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执法力度。(5)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安全性。(6)加强煤炭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以上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发生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第2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2.1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1.1法律层面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监管体制和法律责任。2.1.2法规层面在法律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煤矿安全生产的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这些法规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技术要求、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2.1.3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煤矿安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这些规章和文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操作和管理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2.1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水平、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2.2.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2.3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煤矿企业应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购置安全设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2.2.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2.2.5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煤矿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2.3安全生产责任制2.3.1企业负责人责任制煤矿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2.3.2部门负责人责任制煤矿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2.3.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2.3.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负责人、部门及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奖惩分明,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第3章煤矿地质与矿井设计3.1煤炭地质条件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3.1.1地质构造特征本节主要介绍煤矿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分析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3.1.2瓦斯地质条件分析煤矿瓦斯地质条件,包括瓦斯分布、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探讨其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3.1.3水文地质条件阐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流向等,分析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3.1.4矿井地压介绍矿井地压的形成、分布及其对巷道稳定性和顶板管理的影响。3.2矿井设计原则与要求3.2.1设计原则矿井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3.2.2设计要求矿井设计要求包括: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矿井布局、开采方法、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安全避险设施等。3.3矿井开拓方式与生产系统3.3.1矿井开拓方式根据地质条件、资源分布、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矿井开拓方式,如斜井、立井、平硐等。3.3.2开采方法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如走向长壁、倾斜长壁、放顶煤等。3.3.3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空气质量,降低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保障矿工安全。3.3.4排水系统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矿井水害防治。3.3.5辅助生产系统包括运输、供电、通信、监测监控等辅助生产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3.3.6安全避险设施设置紧急避险硐室、自救器、安全监控系统等,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第4章煤炭开采技术与工艺4.1煤炭开采方法及其选择煤炭开采方法的选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安全生产。常见的煤炭开采方法包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特殊开采方法。在选择煤炭开采方法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4.1.1地质条件:包括煤层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岩层性质等。4.1.2煤炭品质:煤炭的种类、质量、用途等。4.1.3技术水平: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适用性。4.1.4经济效益: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4.1.5安全生产:保证煤炭开采过程中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上述因素,合理选择煤炭开采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安全生产。4.2采煤工艺与设备采煤工艺是指煤炭从地下或露天煤层中采出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破岩、落煤、装煤、运煤、支护等环节。采煤工艺与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效率和安全。4.2.1破岩工艺:主要包括钻爆法和机械破岩法。4.2.2落煤工艺: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选择合适的落煤设备,如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等。4.2.3装煤工艺:采用装载机、输送机等设备,将煤炭从工作面装车。4.2.4运煤工艺:采用皮带输送机、矿车等运输设备,将煤炭从工作面运至地面。4.2.5支护工艺:采用单体支柱、液压支架等设备,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4.3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环,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包括:4.3.1提供新鲜空气: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满足矿工呼吸需求。4.3.2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矿井内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防止爆炸。4.3.3控制矿尘:降低矿尘浓度,防止矿尘爆炸和职业病发生。4.3.4调节矿井气候:保持矿井内温度、湿度适宜,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为保证矿井通风与安全,需采取以下措施:4.3.4.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根据矿井规模、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4.3.4.2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如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等。4.3.4.3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内气体、矿尘、风速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4.3.4.4加强矿井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矿井通风与安全。第5章煤矿灾害防治5.1瓦斯灾害防治5.1.1瓦斯监测与通风加强煤矿瓦斯监测工作,保证矿井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合理设计矿井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率,降低瓦斯积聚风险。5.1.2瓦斯抽采采用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5.1.3防突措施严格执行瓦斯防治规定,对矿井煤层进行防突处理,降低瓦斯突出风险。5.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5.2.1煤层瓦斯压力监测定期对煤层瓦斯压力进行监测,掌握煤层瓦斯压力变化规律,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提供依据。5.2.2预防性钻孔在煤层突出危险区域进行预防性钻孔,提前释放煤层瓦斯,降低煤与瓦斯突出风险。5.2.3采动工艺优化优化采煤工艺,减少采动对煤层的破坏,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5.3顶板灾害防治5.3.1顶板监测加强顶板监测,及时发觉顶板下沉、冒顶等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5.3.2顶板支护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合理设计顶板支护方案,保证顶板安全。5.3.3顶板灾害预警建立顶板灾害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顶板灾害的区域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5.4水害防治5.4.1水文地质调查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水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5.4.2防水隔离在矿井关键部位设置防水隔离设施,防止地下水进入矿井。5.4.3降水工程针对矿井涌水量较大的区域,实施降水工程,降低矿井涌水量。5.4.4水害监测与预警建立水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掌握矿井水位变化,及时发觉并处理水害隐患。第6章煤矿安全监测与监控6.1矿井安全监测系统6.1.1系统概述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是通过对矿井内气体、粉尘、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矿井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6.1.2系统组成(1)传感器:主要包括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2)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传输;(3)监控中心:负责对矿井内环境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6.1.3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矿井内环境参数,保证生产安全;(2)对矿井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及时预警和报警,降低发生的风险;(4)为煤矿生产调度、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6.2矿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6.2.1系统概述矿井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等,通过对矿井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和管理水平。6.2.2系统组成(1)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头、传输设备、监控中心等组成;(2)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由定位标签、定位基站、监控中心等组成;(3)设备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监控中心等组成。6.2.3系统应用(1)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矿井内生产作业情况,发觉安全隐患;(2)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定位,便于应急救援;(3)设备监控系统:对矿井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6.3煤矿应急救援与处理6.3.1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资源等,保证在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6.3.2处理流程(1)报警:发觉后,立即启动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2)确认:确认类型、地点、影响范围等信息;(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类型和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4)救援实施:按照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5)调查与分析:对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总结教训,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6.3.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1)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救护车、消防车、呼吸器等;(2)设置应急避难硐室、安全出口等设施,保证井下人员安全疏散;(3)定期对应急救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7章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7.1煤炭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7.1.1勘查方法煤炭资源勘查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及取样测试等方法。地质调查包括地面地质调查和遥感地质调查,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地形、地貌等资料,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地球物理勘探采用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手段,对地下煤炭资源进行预测和评价。钻探是对勘查区域进行直接取样的方法,以获取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测试则是通过对各类样品的分析,确定煤炭的质量、储量等关键参数。7.1.2勘查技术煤炭资源勘查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遥感技术、钻探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提高勘查精度,减少勘查风险;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可对勘查区域进行全面监测;钻探技术则包括定向钻探、岩心钻探等,以满足不同勘查需求;信息化技术通过构建勘查数据库,实现勘查数据的实时更新、分析和处理。7.2煤炭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7.2.1评价体系煤炭资源评价体系包括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及经济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煤炭资源评价提供法律依据;技术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经济评价则从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出发,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评价。7.2.2评价方法煤炭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评价、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地质评价侧重于研究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煤质特征、煤炭储量等,为后续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技术评价主要分析煤炭资源的开发技术条件,如开采难度、环境污染等,为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经济评价则从投资、成本、收益等方面,对煤炭资源的开发经济效益进行评估。7.3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成果应用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应用:(1)矿产资源规划:根据勘查与评价成果,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布局煤炭开发项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煤炭资源开发:将勘查与评价成果应用于煤炭资源的开发,提高资源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资源合理利用。(3)环境保护与治理:根据勘查与评价成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开采。(4)矿产资源管理:将勘查与评价成果应用于矿产资源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5)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勘查与评价成果为煤炭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推动煤炭行业技术创新,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竞争力。第8章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8.1煤炭资源开发规划与布局煤炭资源开发规划与布局是保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本节主要阐述煤炭资源开发规划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的优化措施。8.1.1开发规划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产业健康发展。8.1.2开发规划内容(1)煤炭资源调查与评价:对煤炭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评价,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2)煤炭开发总量与结构:明确煤炭开发总量,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附加值。(3)煤炭开发布局:根据资源分布、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煤炭开发布局。(4)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生态修复,降低煤炭开发对环境的影响。(5)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职业病,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8.1.3开发规划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煤炭资源开发规划的编制。8.1.4开发布局优化措施(1)加强煤炭资源调查与评价,提高资源开发决策水平。(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煤炭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3)合理布局煤炭开发项目,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4)加强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实现绿色开发。8.2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煤炭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为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8.2.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降低煤炭开发对环境的影响。(2)全面、客观、公正、公开,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注重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8.2.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煤炭开发活动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2)煤炭开发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及应急预案。(3)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分析。8.2.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合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生态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进行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8.3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8.3.1节约措施(1)加强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2)推广先进开采技术,减少煤炭损失。(3)加强煤炭运输与储存管理,降低损耗。8.3.2综合利用措施(1)发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附加值。(2)推广洁净煤技术,减少煤炭燃烧污染。(3)加强煤炭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4)鼓励煤炭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第9章煤炭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9.1煤炭清洁生产技术9.1.1煤炭洗选技术煤炭洗选是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现状、洗选工艺及设备,并对洗选技术在煤炭清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阐述。9.1.2煤炭转化技术煤炭转化技术包括气化、液化、焦化等,可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本节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