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211第1章水处理技术概述 3118501.1水资源与水循环 3205341.2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4224891.3水处理技术分类及特点 414373第2章水的预处理技术 5131402.1沉淀与浮选 5103682.1.1沉淀技术 592152.1.2浮选技术 5130372.2混凝与絮凝 527062.2.1混凝技术 572332.2.2絮凝技术 6275322.3水的过滤技术 6179432.3.1快速过滤 673932.3.2慢速过滤 6261622.4软化与除盐技术 6241672.4.1软化技术 64502.4.2除盐技术 76771第3章水的消毒与杀菌技术 751283.1消毒剂及其特性 7144613.1.1氯制剂 7171383.1.2臭氧 7311743.1.3紫外线 7229403.1.4二氧化氯 7226173.2消毒方法及设备 7163473.2.1氯气消毒 8253033.2.2臭氧消毒 880093.2.3紫外线消毒 892053.2.4二氧化氯消毒 8105893.3杀菌技术及其应用 8231873.3.1超滤技术 8203733.3.2膜生物反应器(MBR) 8122393.3.3光催化氧化技术 814833.4消毒与杀菌效果的检测 8170383.4.1消毒剂残留检测 8102603.4.2微生物指标检测 8236163.4.3紫外线强度检测 9104803.4.4膜过滤效果检测 9247第4章污水处理技术 944904.1污水来源与特性 9238174.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9279884.3缺氧生物处理技术 9258044.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917232第5章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9243675.1污泥的性质与分类 1047955.1.1污泥的性质 1067305.1.2污泥的分类 10138175.2污泥浓缩与调理 10166505.2.1污泥浓缩 10260955.2.2污泥调理 10173205.3污泥稳定化处理 10105485.3.1好氧消化 1142485.3.2厌氧消化 1155675.3.3化学稳定化 1125645.4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置 11166285.4.1污泥土地利用 11174315.4.2污泥焚烧 11228565.4.3污泥建材利用 11150065.4.4污泥填埋 1132207第6章循环水处理技术 11247866.1循环水系统概述 11193156.2循环水的水质控制 11174766.2.1水质指标及标准 1252846.2.2水质控制方法 1210836.3阻垢与防腐技术 1281276.3.1阻垢技术 12105096.3.2防腐技术 13270096.4微生物控制技术 138266.4.1物理方法 1351856.4.2化学方法 13144106.4.3生物方法 1312740第7章再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1350617.1再生水概述 13176417.2深度处理技术 1494027.2.1活性炭吸附技术 143847.2.2生物活性炭技术 14134897.2.3超滤技术 14174147.3膜分离技术 14191977.3.1反渗透技术 14184667.3.2纳滤技术 14183757.3.3电渗析技术 1471807.4再生水的应用与安全控制 14154357.4.1再生水的应用 14847.4.2再生水的安全控制 154635第8章海水淡化技术 1578298.1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15249348.2蒸馏法 1559218.3膜法 1557858.4结晶法及其他方法 159383第9章水处理设备与工艺 16188939.1水处理设备分类及选型 16200589.1.1预处理设备 16324819.1.2主要处理设备 1692699.1.3深度处理设备 16315399.1.4辅助处理设备 1677379.2常规水处理设备 1616219.2.1混凝沉淀设备 17161049.2.2活性炭吸附设备 17218079.2.3生物处理设备 17231099.3特殊水处理设备 1770239.3.1反渗透设备 17118079.3.2纳滤设备 17238619.3.3超滤设备 1775419.4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17110979.4.1保证处理效果 17123409.4.2节能降耗 1717339.4.3操作简便 17167929.4.4灵活性 17193839.4.5安全可靠 18232979.4.6经济合理 1819426第10章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实例 182610010.1工业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81402310.1.1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实例 183062610.1.2某钢铁企业废水处理实例 181069410.2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 181873410.2.1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例 181988510.2.2某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实例 181932510.3农业排水处理与利用 182197210.3.1某灌区农业排水处理实例 183133810.3.2某农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实例 18538410.4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92931210.4.1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实例 191607810.4.2某企业雨水收集利用实例 19第1章水处理技术概述1.1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水循环作为地球自然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等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1.2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水处理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人们主要通过简单的自然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处理技术也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消毒法的出现,如氯化法、臭氧法等,显著提高了水质安全性。(2)20世纪中期,膜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如反渗透、超滤、微滤等,使水处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3)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生物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型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1.3水处理技术分类及特点根据处理目的、原理及方法的不同,水处理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法:利用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特点: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但处理程度有限,常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2)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如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特点:针对性强,能处理多种污染物,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可能带来二次污染。(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盐。特点: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但运行条件要求较高,对水质变化敏感。(4)膜分离法:通过半透膜实现水与污染物的分离。特点:处理效果优良,操作简便,但能耗较高,膜污染和更换成本较高。(5)高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破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结构。特点:氧化能力强,能处理难降解有机物,但运行成本较高,操作复杂。(6)组合工艺:将以上单一方法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特点:灵活性强,适应范围广,但运行管理和投资成本较高。第2章水的预处理技术2.1沉淀与浮选2.1.1沉淀技术沉淀技术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重力作用使其自然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常见的沉淀设备及其操作要点。(1)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是利用水平流动的水流使悬浮颗粒物沉降。其特点是构造简单、处理能力强、易于操作和维护。(2)斜板式沉淀池斜板式沉淀池通过设置斜板,增大沉降面积,提高沉降效率。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大、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水质。(3)气浮式沉淀池气浮式沉淀池通过向水中通入微细气泡,使悬浮颗粒物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2.1.2浮选技术浮选技术是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颗粒物带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本节主要介绍浮选设备及其操作要点。(1)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通过机械搅拌使气泡均匀分散在水中,提高浮选效果。(2)射流式浮选机射流式浮选机利用射流原理,使气泡与悬浮颗粒物充分接触,提高浮选效率。2.2混凝与絮凝2.2.1混凝技术混凝技术是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固液分离。本节主要介绍混凝剂及其应用。(1)铁盐混凝剂铁盐混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2)铝盐混凝剂铝盐混凝剂具有较高的絮凝速度和较好的絮体强度,适用于各种水质。2.2.2絮凝技术絮凝技术是利用絮凝剂使已形成的絮体进一步增大,提高固液分离效果。本节主要介绍絮凝剂及其应用。(1)高分子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较高的絮凝效果,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悬浮物。(2)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絮凝速度快,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悬浮物。2.3水的过滤技术2.3.1快速过滤快速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悬浮颗粒物进行拦截,以实现固液分离。本节主要介绍快速过滤设备及其操作要点。(1)砂滤池砂滤池采用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具有过滤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2)活性炭滤池活性炭滤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杂质。2.3.2慢速过滤慢速过滤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过滤速度较慢,过滤效果更好。本节主要介绍慢速过滤设备及其操作要点。(1)无阀滤池无阀滤池利用重力作用进行过滤,无需阀门控制,运行稳定。(2)虹吸滤池虹吸滤池通过虹吸作用实现自动反冲洗,具有节能、高效等优点。2.4软化与除盐技术2.4.1软化技术软化技术是降低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防止水垢。本节主要介绍软化方法及其应用。(1)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实现软化。(2)石灰软化法石灰软化法通过向水中加入石灰,使钙、镁离子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4.2除盐技术除盐技术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盐类,提高水的纯度。本节主要介绍除盐方法及其应用。(1)反渗透法反渗透法利用半透膜,使水中的盐分与水分离,达到除盐的目的。(2)电渗析法电渗析法通过电场作用,使水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实现除盐。第3章水的消毒与杀菌技术3.1消毒剂及其特性3.1.1氯制剂氯制剂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主要包括氯气、次氯酸钠、氯酸钙等。其主要特性是消毒效果显著,能迅速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同时氯制剂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和易于操作的优点。3.1.2臭氧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消毒能力。它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从而实现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灭活。臭氧消毒剂的特点是消毒速度快,无残留,不产生有害物质。3.1.3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技术利用紫外线光波破坏微生物DNA或RNA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目的。紫外线消毒具有无化学残留、消毒速度快等优点,但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害,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1.4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具有氧化性强、消毒效果好、对人体低毒等特点。二氧化氯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微生物,同时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3.2消毒方法及设备3.2.1氯气消毒氯气消毒主要通过将氯气溶解于水中,次氯酸,从而实现消毒目的。氯气消毒设备包括氯气发生器、氯气投加装置、混合反应器等。3.2.2臭氧消毒臭氧消毒主要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气体,然后将其注入水中进行混合反应。臭氧消毒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气液混合装置、臭氧接触反应器等。3.2.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设备主要包括紫外线灯、灯罩、反应器等。紫外线消毒时,将待处理的水流经紫外线反应器,使水中的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光波下,实现消毒目的。3.2.4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设备主要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装置、混合反应器等。通过将二氧化氯溶液注入水中,实现对微生物的灭活。3.3杀菌技术及其应用3.3.1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物理过滤方法,通过微孔膜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拦截,从而实现杀菌目的。超滤技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污水处理等领域。3.3.2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处理与膜过滤相结合,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同时通过膜过滤实现杀菌和固液分离。MBR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3.3.3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的活性氧化物种,实现对水中微生物的灭活。该技术具有无化学残留、环保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消毒。3.4消毒与杀菌效果的检测3.4.1消毒剂残留检测消毒剂残留检测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检测指标包括余氯、二氧化氯残留量等。3.4.2微生物指标检测微生物指标检测主要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检测方法有平板计数法、多管发酵法等。3.4.3紫外线强度检测紫外线强度检测采用紫外线强度计进行,保证紫外线消毒设备在规定范围内工作,以保证消毒效果。3.4.4膜过滤效果检测膜过滤效果检测主要通过测定过滤膜的截留率、通量等参数,以评估杀菌效果。同时对过滤膜的清洗和保养也是保证杀菌效果的重要环节。第4章污水处理技术4.1污水来源与特性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等活动。根据来源和成分,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各类污水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生活污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固体及病原微生物;工业废水则含有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农业废水则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4.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常见的好氧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沟法等。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4.3缺氧生物处理技术缺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兼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缺氧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缺氧池、缺氧生物滤池等。该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4.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和能源回收的目的。常见的厌氧处理技术包括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滤池等。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能源回收率高、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第5章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5.1污泥的性质与分类污泥是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性质因来源、处理工艺及水质条件而异。本章首先对污泥的性质及分类进行详细阐述。5.1.1污泥的性质污泥主要由水分、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组成。其中,水分含量较高,通常在95%99%之间;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无机物主要包括砂粒、泥土、金属离子等;微生物则包括细菌、真菌等。5.1.2污泥的分类根据污泥来源及处理工艺,可将污泥分为以下几类:(1)初沉污泥:来自初沉池的污泥,含有较多的砂粒、泥土等无机物。(2)活性污泥:来自生物处理单元的污泥,有机物含量较高。(3)消化污泥:经过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的污泥,有机物含量降低,稳定性提高。(4)化学污泥:由化学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如化学沉淀污泥、化学过滤污泥等。5.2污泥浓缩与调理污泥浓缩与调理是降低污泥体积、提高处理效率的关键步骤。5.2.1污泥浓缩污泥浓缩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机械浓缩:如带式浓缩机、离心浓缩机等。(2)重力浓缩:如污泥浓缩池。(3)气浮浓缩:利用气泡将污泥浮起,实现浓缩。5.2.2污泥调理污泥调理旨在改善污泥的脱水功能,便于后续处理。调理方法包括:(1)化学调理:加入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助凝剂等。(2)物理调理:如机械切割、加热等。(3)生物调理: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改善污泥性质。5.3污泥稳定化处理污泥稳定化处理是降低污泥有机物含量、减少污泥体积和臭味、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价值的重要环节。5.3.1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降低污泥有机物含量。5.3.2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实现污泥的稳定化。5.3.3化学稳定化化学稳定化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污泥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有机物含量。5.4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置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置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关键。5.4.1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是将污泥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提高土壤肥力。5.4.2污泥焚烧污泥焚烧是将污泥燃烧,减少污泥体积,实现无害化。5.4.3污泥建材利用污泥建材利用是将污泥作为原料生产建筑材料,如砖、陶粒等。5.4.4污泥填埋污泥填埋是将污泥填埋至指定场所,需注意防止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本章对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污泥性质及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第6章循环水处理技术6.1循环水系统概述循环水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水系统,主要应用于发电、化工、钢铁、石油、纺织等行业。该系统通过将水循环使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章主要介绍循环水系统的基本构成、运行原理及系统分类。6.2循环水的水质控制循环水的水质控制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主要控制指标包括:pH值、硬度、碱度、悬浮物、溶解氧、浊度等。本节将详细介绍水质控制的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6.2.1水质指标及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用途,循环水的水质指标及标准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pH值:控制在7.0~9.0范围内,以防止腐蚀和结垢。(2)硬度:总硬度控制在200mg/L以下,以防止结垢。(3)碱度:控制在100~200mg/L范围内,以维持水质的稳定。(4)悬浮物:控制在30mg/L以下,以保证系统的清洁。(5)溶解氧:控制在1.0mg/L以下,以防止腐蚀。(6)浊度:控制在5NTU以下,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6.2.2水质控制方法水质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物理方法:通过过滤、沉淀等操作去除悬浮物和浊度。(2)化学方法:通过加药、调节pH值、离子交换等操作控制硬度、碱度和腐蚀。(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絮凝剂、生物膜反应器等控制循环水中的微生物。6.3阻垢与防腐技术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和腐蚀现象,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本节主要介绍阻垢与防腐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方法。6.3.1阻垢技术阻垢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加药法:向循环水中加入阻垢剂,如磷酸盐、有机磷酸盐等,以防止结垢。(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循环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硬度。(3)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反应,使循环水中的钙、镁离子结晶成沉淀,从而防止结垢。6.3.2防腐技术防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涂料防腐:在设备表面涂覆防腐涂料,形成保护层。(2)金属镀层防腐:在金属设备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腐蚀的金属,如锌、镍等。(3)阴极保护:在设备表面安装阴极保护系统,通过电化学反应防止腐蚀。6.4微生物控制技术循环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容易形成生物膜,导致系统腐蚀、堵塞等问题。本节主要介绍微生物控制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6.4.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1)过滤:通过砂滤、活性炭过滤等去除循环水中的微生物。(2)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循环水中的微生物。6.4.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1)氧化剂消毒:向循环水中加入氧化剂,如氯、臭氧等,杀灭微生物。(2)非氧化性消毒剂:使用非氧化性消毒剂,如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等,杀灭微生物。6.4.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包括:(1)生物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如聚天冬氨酸、壳聚糖等,去除循环水中的微生物。(2)生物膜反应器:通过生物膜反应器,利用微生物降解循环水中的有机物,控制微生物生长。第7章再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7.1再生水概述再生水是指经过适当处理后的污水或废水,其水质指标符合特定用途要求,可用于循环利用。再生水的产生与利用,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再生水的来源、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7.2深度处理技术再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是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7.2.1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度、臭味等污染物。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优点。7.2.2生物活性炭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将活性炭作为生物膜载体,利用生物膜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该技术具有去除效果好、适应性强等特点。7.2.3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利用超滤膜的孔径筛分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超滤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7.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在再生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纳滤、电渗析等。7.3.1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对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微生物等进行截留,实现水质净化。反渗透技术具有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7.3.2纳滤技术纳滤技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对水中的二价离子、有机物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纳滤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3.3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是利用电场力驱动溶液中的离子通过半透膜,实现离子分离。电渗析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脱盐和硬度去除。7.4再生水的应用与安全控制7.4.1再生水的应用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领域。不同用途的再生水对水质要求不同,需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7.4.2再生水的安全控制为保证再生水的安全利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加强水质监测,保证再生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建立健全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规范再生水的使用;(3)加强再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保证处理效果稳定;(4)提高公众对再生水利用的认识,消除公众对再生水的误解。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再生水的安全、高效利用,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8章海水淡化技术8.1海水淡化技术概述海水淡化技术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去除,使其达到淡水水质要求的技术。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膜法、结晶法等,本章将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介绍。8.2蒸馏法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技术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海水中的水和盐分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加热使水蒸发,然后冷凝蒸汽得到淡水。蒸馏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多级闪蒸(MSF);(2)多效蒸馏(MED);(3)热泵蒸馏;(4)太阳能蒸馏。8.3膜法膜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的技术。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盐分和杂质则被膜阻挡。膜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反渗透(RO);(2)纳滤(NF);(3)超滤(UF);(4)微滤(MF)。8.4结晶法及其他方法结晶法是通过冷却海水或提高海水浓度,使盐分析出结晶,从而实现淡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冷却结晶法;(2)蒸发结晶法;(3)电渗析结晶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海水淡化技术,如:(1)离子交换法;(2)吸附法;(3)电渗析法;(4)水合物法。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海水淡化技术。第9章水处理设备与工艺9.1水处理设备分类及选型水处理设备根据其功能及处理原理,可分为预处理设备、主要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和辅助处理设备四大类。选型时需考虑水质特性、处理目标、工程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9.1.1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砂池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和部分胶体物质。9.1.2主要处理设备主要处理设备包括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9.1.3深度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等,主要用于提高水质的纯净度,满足特殊用水需求。9.1.4辅助处理设备辅助处理设备包括加药设备、污泥处理设备、风机等,用于支持水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9.2常规水处理设备9.2.1混凝沉淀设备混凝沉淀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悬浮物聚集成絮体,再通过沉淀去除。主要包括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等。9.2.2活性炭吸附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污染物。9.2.3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主要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9.3特殊水处理设备9.3.1反渗透设备反渗透设备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