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_第1页
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_第2页
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_第3页
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_第4页
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理措施指南TOC\o"1-2"\h\u27370第一章三农灾害概述 451241.1农业灾害类型及影响 443511.1.1气象灾害 4107861.1.2生物灾害 49441.1.3土壤灾害 4185831.1.4水资源灾害 49921.2农村灾害类型及影响 4307081.2.1地质灾害 577071.2.2水文灾害 520311.2.3环境污染灾害 5192711.3农民灾害类型及影响 5321831.3.1交通 5133621.3.2生产安全 576321.3.3疫情灾害 557521.3.4社会治安事件 513801第二章防灾意识与教育培训 5321362.1防灾意识提升 5118512.1.1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 5227332.1.2强化灾害风险意识 6265772.2防灾减灾教育培训 6862.2.1制定防灾减灾培训计划 6211282.2.2开展多样化培训形式 68682.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190462.3防灾演练与宣传 6145402.3.1组织防灾演练 6293792.3.2开展防灾宣传活动 618132.3.3建立防灾减灾激励机制 620078第三章农业灾害防御措施 6191133.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64053.1.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129673.1.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7214753.1.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7289383.2农作物抗灾品种选育与推广 7318613.2.1加强抗灾品种选育研究 7167073.2.2建立抗灾品种推广体系 7201223.2.3加大抗灾品种政策支持力度 783193.3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 7218863.3.1发展农业保险 7115603.3.2加强农业保险理赔服务 777193.3.3推动金融支持农业灾害防御 83940第四章农村灾害防御措施 8108674.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68174.1.1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874194.1.2完善农村交通网络 862554.1.3加强农村能源设施建设 8279044.2农村居民点规划与布局 8284684.2.1合理规划居民点布局 8109594.2.2提高居民点抗灾能力 8111414.2.3完善居民点配套设施 8246424.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8269094.3.1治理水土流失 8138944.3.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8165944.3.3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939784.3.4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919195第五章农民灾害防御措施 925095.1农民住房安全 95365.1.1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房屋结构稳定,提高抗灾能力。 987985.1.2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合理规划住房布局,避免在易受灾区域建房。 9286165.1.3防灾设施建设:加强住房周边排水设施建设,降低洪涝灾害风险;设置防雷设施,减少雷击灾害。 9245185.1.4定期检查维修: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查和维修,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977515.2农民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9127375.2.1开展灾害防范知识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各类自然灾害的识别、预警和应对方法。 9233105.2.2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94875.2.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加强对农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9315675.2.4紧急救援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学习紧急救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96935.3农民避险与自救互救 1064885.3.1避险措施: 10306845.3.2自救互救措施: 1014898第六章气象灾害应急处理 10189416.1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理 1012556.1.1预警阶段 1023566.1.2应急响应 10167336.1.3灾后处理 10238476.2干旱灾害应急处理 10170636.2.1预警阶段 1057546.2.2应急响应 11166966.2.3灾后处理 11298986.3台风、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理 1129146.3.1预警阶段 1134906.3.2应急响应 11263646.3.3灾后处理 1125613第七章地质灾害应急处理 1154267.1山体滑坡应急处理 11321687.1.1预警预报 11127417.1.2应急响应 11269847.1.3现场处置 12126047.2泥石流应急处理 1234437.2.1预警预报 1276567.2.2应急响应 12319197.2.3现场处置 12290837.3地震灾害应急处理 12230397.3.1预警预报 1267907.3.2应急响应 12159487.3.3现场处置 1227547第八章生物灾害应急处理 13326998.1农作物病虫害应急处理 13320978.1.1病虫害监测 13275958.1.2病虫害预警 13271768.1.3应急处理措施 13212968.2畜禽疫病应急处理 13268638.2.1疫病监测 13321578.2.2疫病预警 1393508.2.3应急处理措施 1333008.3森林火灾应急处理 13227018.3.1火灾监测 14210138.3.2火灾预警 14197788.3.3应急处理措施 1427774第九章环境污染灾害应急处理 14183589.1农田土壤污染应急处理 1424879.1.1快速识别与评估 1434329.1.2隔离与阻断污染源 1459309.1.3清除与处理污染物 1496209.1.4农业生产调整 14308989.2农村水污染应急处理 14163749.2.1应急监测 14136319.2.2阻断污染源 1434149.2.3水质净化与修复 15209079.2.4保障饮水安全 154019.3空气污染与雾霾应急处理 1548969.3.1监测与预警 15294109.3.2减排与控制 15280929.3.3农村防护措施 15267439.3.4空气质量改善 1518784第十章灾后恢复与重建 151498910.1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152194910.1.1灾害评估 153090110.1.2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措施 151232910.2农村基础设施重建 152839310.2.1重建原则 162886610.2.2重建重点 161039410.3农民生活恢复与心理援助 16867010.3.1农民生活恢复 16227010.3.2心理援助 163171610.4灾后风险防范与长效机制建设 16241110.4.1风险防范 162073510.4.2长效机制建设 17第一章三农灾害概述1.1农业灾害类型及影响农业灾害是指自然界中各种有害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类型,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霜冻等。这类灾害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农业经济损失。1.1.2生物灾害生物灾害是指病原体、害虫、杂草等生物因素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的损害。如稻瘟病、小麦条锈病、棉铃虫、蝗虫等。1.1.3土壤灾害土壤灾害主要包括土壤侵蚀、盐渍化、酸化、污染等。这些灾害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农业产量和品质。1.1.4水资源灾害水资源灾害主要指水资源的短缺、分布不均、水质污染等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灌溉,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1.2农村灾害类型及影响农村灾害主要指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灾害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2.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破坏农村基础设施。1.2.2水文灾害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灾等,对农村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1.2.3环境污染灾害环境污染灾害是指农村地区因工业污染、农业废弃物排放等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1.3农民灾害类型及影响农民灾害主要指影响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3.1交通农村地区交通频发,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农机等,对农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3.2生产安全生产安全包括农药中毒、农机具伤害、火灾等,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1.3.3疫情灾害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相对较弱,疫情灾害如传染病疫情等对农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3.4社会治安事件农村地区社会治安事件如盗窃、抢劫等,影响农民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定。第二章防灾意识与教育培训2.1防灾意识提升防灾意识的提升是三农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当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灾害的潜在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才能在灾害来临之际,做出迅速、正确的反应,降低灾害损失。2.1.1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部门应加大对三农灾害防御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如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册等,将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农户,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度。2.1.2强化灾害风险意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灾害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当地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提高农民的防灾警惕性。2.2防灾减灾教育培训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2.2.1制定防灾减灾培训计划根据当地灾害风险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师资等。2.2.2开展多样化培训形式采取理论教学、实操演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2.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防灾减灾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2.3防灾演练与宣传防灾演练与宣传是检验和提高农民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2.3.1组织防灾演练定期组织农民参加防灾演练,模拟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提高农民的实战能力。2.3.2开展防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防灾知识讲座等,广泛开展防灾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防灾氛围。2.3.3建立防灾减灾激励机制对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农民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第三章农业灾害防御措施3.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排灌能力,对降低农业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1.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完善灌排系统,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排涝能力。重点推进小型水库、塘坝、渠道、泵站等工程建设,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3.1.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水资源短缺导致的农业灾害。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3.1.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加强水利设施检查、维修和养护,提高设施使用寿命。3.2农作物抗灾品种选育与推广选育和推广抗灾品种是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的关键措施。通过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降低农业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3.2.1加强抗灾品种选育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抗逆性、适应性等性状的遗传改良研究,选育出一批抗灾性强的农作物品种。3.2.2建立抗灾品种推广体系建立完善的抗灾品种推广体系,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等环节,将抗灾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3.2.3加大抗灾品种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抗灾品种,提高农业抗灾能力。3.3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是农业灾害防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降低农民因灾致贫的风险。3.3.1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需求。3.3.2加强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提高农业保险理赔效率,简化理赔程序,保证受灾农民及时得到赔偿。3.3.3推动金融支持农业灾害防御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灾害防御提供贷款、融资租赁等金融支持,降低农民融资成本,提高农业灾害防御能力。第四章农村灾害防御措施4.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1.1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排水、防洪等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注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运行,降低农业灾害风险。4.1.2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优化农村道路布局,提高道路质量,保障农村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4.1.3加强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网、燃气等能源设施的安全性和抗灾能力,降低灾害对农村能源供应的影响。4.2农村居民点规划与布局4.2.1合理规划居民点布局根据地形、地貌、自然灾害风险等因素,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避免在灾害易发区域建设居民点。4.2.2提高居民点抗灾能力加强农村房屋建设质量监管,推广抗灾功能良好的建筑结构和材料,提高农村居民点的抗灾能力。4.2.3完善居民点配套设施加强农村居民点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4.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4.3.1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风险。4.3.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森林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4.3.3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灾害风险。4.3.4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节水、节肥、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第五章农民灾害防御措施5.1农民住房安全农民住房安全是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环节。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住房的安全性:5.1.1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房屋结构稳定,提高抗灾能力。5.1.2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合理规划住房布局,避免在易受灾区域建房。5.1.3防灾设施建设:加强住房周边排水设施建设,降低洪涝灾害风险;设置防雷设施,减少雷击灾害。5.1.4定期检查维修: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查和维修,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5.2农民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安全生产技能,有助于降低灾害风险。以下措施有助于提升农民安全生产技能:5.2.1开展灾害防范知识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各类自然灾害的识别、预警和应对方法。5.2.2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5.2.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加强对农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5.2.4紧急救援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学习紧急救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5.3农民避险与自救互救农民在面临灾害时,应掌握避险与自救互救的方法,降低灾害损失。5.3.1避险措施:(1)掌握当地自然灾害预警信号,提前做好避险准备。(2)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明确避险路线和避险地点。(3)遇险时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返回危险地带。5.3.2自救互救措施:(1)学习基本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技能。(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3)积极参与灾害救援行动,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及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获取救援支持。第六章气象灾害应急处理6.1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理6.1.1预警阶段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6.1.2应急响应(1)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特别是地处低洼地带、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居民。(2)加强对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的巡查,保证其安全运行。(3)做好排涝工作,保证农田、村庄不受内涝影响。6.1.3灾后处理(1)及时抢修受损水利设施,恢复农业生产。(2)做好灾后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3)对受灾群众进行妥善安置,提供生活必需品。6.2干旱灾害应急处理6.2.1预警阶段当气象部门发布干旱预警信号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水源。6.2.2应急响应(1)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2)推广抗旱保水技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3)合理调配灌溉水源,保证农业生产用水。6.2.3灾后处理(1)对干旱导致的农业损失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种植结构。(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3)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的支持,为受灾地区提供抗旱资金和物资。6.3台风、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理6.3.1预警阶段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风暴潮预警信号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及时向沿海地区农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6.3.2应急响应(1)组织沿海地区船只进港避风,保证渔民生命财产安全。(2)加强对沿海堤坝、防波堤等设施的巡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3)做好沿海地区人员转移工作,特别是低洼地区和易受风灾影响的居民。6.3.3灾后处理(1)迅速开展灾区救援工作,保证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2)加强受灾地区基础设施修复,恢复生产生活秩序。(3)总结台风、风暴潮灾害防御经验,完善应急预案。第七章地质灾害应急处理7.1山体滑坡应急处理7.1.1预警预报当气象、地质部门发布山体滑坡预警时,相关地区和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多种途径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群众。7.1.2应急响应(1)组织人员对滑坡体进行密切监测,设立观测点,实时掌握滑坡体动态。(2)对受威胁的居民进行紧急疏散,保证居民生命安全。(3)对交通要道、重要设施等进行排查,保证安全。7.1.3现场处置(1)对滑坡体进行临时加固,避免滑坡扩大。(2)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工作,保证被困人员及时获救。(3)对滑坡体周边进行警示标识,防止群众误入危险区域。7.2泥石流应急处理7.2.1预警预报气象、地质部门发布泥石流预警时,相关地区和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7.2.2应急响应(1)对泥石流易发区域进行严密监控,保证及时发觉险情。(2)对受威胁的居民进行紧急疏散,保证人员安全。(3)对交通要道、桥梁等设施进行排查,保证通行安全。7.2.3现场处置(1)对泥石流沟道进行疏导,降低泥石流发生概率。(2)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工作,保证被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3)对泥石流灾害区域进行警示标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7.3地震灾害应急处理7.3.1预警预报当地震部门发布地震预警时,各级和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7.3.2应急响应(1)对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紧急疏散。(2)对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排查,保证正常运行。(3)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待命。7.3.3现场处置(1)对受灾地区进行搜救工作,保证被困群众得到及时救助。(2)对受损房屋进行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3)加强疫情防控,保证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八章生物灾害应急处理8.1农作物病虫害应急处理8.1.1病虫害监测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病虫害调查,发觉病虫害疫情及时上报。8.1.2病虫害预警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分析病虫害发展趋势,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做好预防工作。8.1.3应急处理措施(1)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法,降低病虫害种群密度。(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规范进行防治。(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降低病虫害危害。(4)农业防治:调整作物布局,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8.2畜禽疫病应急处理8.2.1疫病监测加强畜禽疫病监测,及时发觉疫情,保证疫情不扩散。8.2.2疫病预警根据疫病监测数据,分析疫病发展趋势,及时发布疫病预警信息。8.2.3应急处理措施(1)隔离:发觉疫情,立即对病畜禽进行隔离,防止疫病传播。(2)消毒:对疫区进行彻底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3)疫苗接种:对易感畜禽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畜禽免疫力。(4)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确诊为疫病的畜禽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8.3森林火灾应急处理8.3.1火灾监测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利用遥感技术、人工巡护等手段,及时发觉火情。8.3.2火灾预警根据火灾监测数据,及时发布火灾预警信息,提高森林防火意识。8.3.3应急处理措施(1)扑救:发觉火情,立即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进行扑救。(2)隔离:利用天然屏障和人工开设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3)支援:根据火情,调动周边地区消防力量进行支援。(4)后期处理:火灾扑灭后,加强对火场的监管,防止复燃,并做好森林资源恢复工作。第九章环境污染灾害应急处理9.1农田土壤污染应急处理9.1.1快速识别与评估当农田土壤污染事件发生时,首先要迅速识别污染源和污染范围,评估污染程度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采取现场勘查、样品检测等方法进行。9.1.2隔离与阻断污染源针对污染源,采取隔离、阻断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如对泄漏污染物的设施进行封堵、抽排,对受污染的地块进行围挡等。9.1.3清除与处理污染物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清除、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降低污染物浓度,恢复土壤功能。9.1.4农业生产调整针对受污染农田,调整种植结构,选择对污染物敏感度低的作物种植,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9.2农村水污染应急处理9.2.1应急监测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快速监测,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扩散情况。9.2.2阻断污染源及时采取工程措施,如封堵泄漏点、拦截污染物等,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9.2.3水质净化与修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