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发生灾难时,如果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敲击铁制管道或墙壁是向外求救的一种好方法。这种做法是利

用铁管或墙壁能

A.传声B.导电C.传热D.通风

2.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1)形影不离;(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5)杯弓蛇影

A.(1)(2)B.(3)(5)C.

(3)(4)D.(2)(5)

3.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眼睛放在焦点以内

D.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远处房子的虚像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规定的是()

A速度B.质量C.密度D.压强

6.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

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7.月球上的航天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空气B.航天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P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3B.卫

2匕+彩

匕匕4+匕

12(匕+%)-2v,v2

9.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利用干冰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C.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的是()

11.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

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

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运动速度之比是2:1,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

是()

A.4:3B.1:3C.3:1D.3:4

13.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C.人步行的速度约5m/s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14.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水珠会出现在

车窗的()

A.内侧

B.外侧

C.内、外侧

D.无法判断

15.下列现象中,能用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相同光学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雨后出现的彩虹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D.通过放大镜看到书本上的字

16.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17.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平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C.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18.台北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的近视矫正

手术,因为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

正方法正确的是

0GP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较厚,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沸腾B.高压锅传热快

C.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升高D.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降低

2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

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

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

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二、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

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22.如乙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0射入水中时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三、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电动巡逻车.已知该电动巡逻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04倍,某次巡

逻时人和车总质量为LOxKTkg,在水平路面上以1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min.(g取10N/Kg)求:

(1)巡逻车通过的路程是km;

(2)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牵引力是N;

(3)若电动机把80%的电能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则此次巡逻电动机消耗了多少电能?

四、填空题

24.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纳米机器人小得象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

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m,我国最长的

河流长江长约6400.

25.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

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26.2008年9月26日,“神七”上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行走,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圆了中国人的

太空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出舱过程中,以太空舱为参照物,翟志刚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2)出舱活动结束后,胡锦涛主席与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通话信号是通过_____波来传递的.

(3)“神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太阳能是能源(填“一次”或“二次”),是人类的“能源之母”,

地球上的核能来自太阳(选填“也是”或“不是”).

27.气锅鸡是云南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

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

熟.汤汁是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28.如下图所示是几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音色相同的是.

申7.而

29.如图被测物体长度为cm.

30.2017年4月29日0时53分,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发生3.1级地震,余震10余次.地震发生时一般产生P

波和S波,P波较S波快一些.P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约是5000m/s.有一地震发生在距地面6km处,从发

生地震时到地面的时间是s.

31.日食是挡住了太阳光造成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

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

3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女高音歌手正

在低声伴唱”,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缘故.

34.为了预防近视眼,同学们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左右.第一位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

空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光线通过透镜上的一个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

3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8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m.

3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有关部门规

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37.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lin/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

以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8.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

光的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五、实验题

3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置一张白纸,移动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cm.

(2)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并且大致在;

(3)如果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把物体向凸透镜移近5cm,则光屏应距凸透镜cm才能在屏

上得到清晰的像.

40.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

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弥是m/s;

(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一

六、综合题

41.小亮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1)小亮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亮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亮从家到万达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2.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1)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一(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

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

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

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填“乐音”或“噪音”).

(2)若不计飞机质量的变化,当C919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其机械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跑道对飞机的支持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飞机的重力;当C919

腾空加速上升时,其机械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此时飞机受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3)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

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一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热过程.飞机表面结冰后,会破坏其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

机升力减小,阻力____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4)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

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3:4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一.若该合金部件

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50%,则该合金部件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43.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画出光路图并说明.

44.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当时气温20℃左右),厦门市一辆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汽车

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车上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消防队员在施救过程中,

用潮湿的棉纱堵住泄漏孔,不一会儿潮湿的棉纱结了冰堵住了泄漏孔.看了这则报道后,小明猜想泄漏孔附

近的温度应不高于0℃,而小明的母亲则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仍然在20℃左右.

(1)根据上述报道中描述的现象,你认为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猜想的依据是

(2)请你解释为什么堵泄漏孔的潮湿棉纱会结冰?

七、简答题

45.助听器是帮助老年人提高听力的仪器,它除了距离人的听觉系统近以外,还能把外界传过来的声音进行

“放大”,请你解释“近”和“放大”在声现象中的物理含义。

46.如图所示的是用传送带把货物从低处运到高处的情景.请你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发生灾难时,如果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敲击铁制管道或墙壁是向外求救的一种好方法。这种做法是利

用铁管或墙壁能

A.传声B.导电C.传热D.通风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发生灾难时,如果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敲击铁制管道或墙壁产生声音后

通过铁管和墙壁向外传播声音,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从而获得施救。故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1)形影不离;(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5)杯弓蛇影

A.(1)(2)B.(3)(5)C.

(3)(4)D.(2)(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影的形成的的光学原理各不相同,如:水中鱼影、毕业合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水中倒影、

杯弓蛇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立竿见影、形影不离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所以本题选项是D.

考点:光的传播的应用

3.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眼睛放在焦点以内

D.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远处房子的虚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放大镜是凸透镜的应用,故A正确,B错误;

C.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把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故CD错误;

故选A.

【点睛】牢记一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和分界点,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原子小于分子,故A错;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比分子小的多,故C错;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故D错;正确的应选B.

考点:长度的估测

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规定的是()

A.速度B.质量C.密度D.压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纪念帕斯卡对物理学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压强的单位,故选D.

考点:物理常识

6.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

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

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

凝华放出热量.

【详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

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故选C.

【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

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月球上的航天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空气B.航天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答案】A

【解析】

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月球上的航天员相互交谈要用到无线电,答案选A.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r匕%匕+匕

-2(匕+岭)2v,v2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是力则

1

6=亘=三=上

彩/2M

设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是£2则

1

一S

=52=2二$

v2v22V2

故物体全程用的时间是

t=t\+t2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SS2VV

V=&==<2

fJL+JLW+

2vl2V2

故选Bo

9.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利用干冰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C.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答案】C

【解析】

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不合题意;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得到低温,B不

合题意;冰糕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糕液化形成的,C符合题意;从冰箱中取出的汽

水瓶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汽水瓶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C.

1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A图像是非晶态的凝固图像,放热温度降低;B是晶体的凝

固图像,放出热量,温度不变;C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继续吸热,温度不变;D是非晶态的熔化图像,吸收热量,温

度升高.正确选C.

考点:晶体非晶态的熔化凝固图像

11.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

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

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水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故选1).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运动速度之比是2:1,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

是()

A.4:3B.1:3C,3:1D.3: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1=$々可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ti:t2=(si:S2)x(V2:vi)=(2:3)X(1:2)="1:"3.故选B

考点:速度的相关计算

13.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C.人步行的速度约5m/s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答案】B

【解析】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选项A说法错误;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0.8m,符合日常高度,选项B说法正

确;人步行的速度约为L2m/s,C选项估测偏大太多;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选项D的说法错误;答案

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量了解和掌握,体现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学生要掌握生活

中的一些物理量例如我国照明电压、人体安全电压、中学生质量、课桌的高度、人步行速度、1标准大气压、

体温计测量范围等.

14.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水珠会出现在

车窗的()

A.内侧

B.外侧

C.内、外侧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内温度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放热液化成水珠,附着在

玻璃的内侧表面,故选A.

15.下列现象中,能用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相同光学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雨后出现的彩虹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D.通过放大镜看到书本上的字

【答案】C

【解析】

“白云在水中飘动''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

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

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不

符合题意;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属于光的反射,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时,书本上的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

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6.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u>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u<f,蜡烛的同侧得到

正立、放大的虚像.A、在凸透镜成像时,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故A正确;B、凸透镜在

成像时,实像可放大、可缩小、可等大;而虚像只能是放大的,故B错误;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像越大,故C错误;D、成虚像时,物体在焦距之内,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7.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平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C.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

实像再次放大.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

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B符合题意.

18.台北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的近视矫正

手术,因为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

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

正,所以D正确.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较厚,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沸腾B.高压锅传热快

C.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升高D.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食物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变熟.

【详解】高压锅的密封性强,使用时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容易熟.

故选C.

【点睛】液面上的气压升高,液体的沸点增大.

2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

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

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

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当在P处嵌入一个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大.②当在P

处嵌入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PM之间会聚,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

大.③当在P处嵌入一个时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即没有会聚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与圆孔P

一样大.

因此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

二、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

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解析】

【分析】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

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详解】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

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如乙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射入水中时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析】

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反射

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

三、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电动巡逻车.已知该电动巡逻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04倍,某次巡

逻时人和车总质量为l.OxOkg,在水平路面上以1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min.(g取10N/Kg)求:

(I)巡逻车通过的路程是km;

(2)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N;

(3)若电动机把80%的电能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则此次巡逻电动机消耗了多少电能?

【答案】(1)巡逻车通过的路程是5km;

(2)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400N;

(3)若电动机把80%的电能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则此次巡逻电动机

消耗了2.5x106J电能.

【解析】

分析:(1)由于题中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式即可计算巡逻车通过的路程

5=15km/hx20min=15km/hx—h=5km;(2)由于巡逻车是匀速运动的,故它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而根据

3

已知条件可知,阻力是人和车重的0.04倍,故F^0.04mg=0.04x1.Ox103kgx10N/kg-400N;(3)欲求消耗的电

能应该是总能量,机械功是有用功,故先求有用的机械功,然后再根据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80%的关系

求总功.

(1)5;(2)400;(3)牵引力做的功W=Fs=400Nx5xl03m=2xl()6j;

IT'2x10sJ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卬电===-=2.5xlO6j;

〃80%

考点:速度的简单计算,功的简单计算.

四、填空题

24.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象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

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m,我国最长的

河流长江长约6400.

【答案】(1).长度(2).km

【解析】

纳米和光年都是长度单位,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m,长江的长度是6400km.

25.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

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答案】(1).甲车(2).南

【解析】

【详解】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参照不同,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就不同;坐

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

路边的树木是运动.

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说明甲、乙两车

的运动状态相同,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南运动的.

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

26.2008年9月26日,“神七”上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行走,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圆了中国人的

太空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出舱过程中,以太空舱为参照物,翟志刚是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2)出舱活动结束后,胡锦涛主席与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通话信号是通过波来传递的.

(3)“神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太阳能是能源(填“一次”或“二次”),是人类的“能源之母”,

地球上的核能来自太阳(选填"也是”或"不是”).

【答案】(1).运动(2).电磁波(3).一次(4).不是

【解析】

【分析】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

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2)电磁波是通信传递信息的介质.

(3)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

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太阳内部进行着核聚变,释放出核能.

【详解】(1)在出舱过程中,若以太空舱为参照物,翟志刚相对于太空舱位置发生变化,所以翟志刚是运

动的.

(2)在出舱活动结束后,胡锦涛主席与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通话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这种信息

传递方式在我们生活中也很普遍,生活中利用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装置有:移动电话、手机、收音机、对讲

机等.

(3)太阳能是直接吸收阳光来利用的,是一次能源;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

巨大的核能,因此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

故答案为(1).运动(2).电磁波(3).一次(4).不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传播、能源的分类以及太阳能的转化的了

解和掌握,难点是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

27.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

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

熟.汤汁是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答案】⑴.放热(2).液化

【解析】

【详解】口][2]根据题意知道,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此过程水蒸气遇冷放热后液化而形成汤

汁.

28.如下图所示是几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音色相同的是.

甲7.而

【答案】(1).甲和乙(2).甲和丙(3).甲乙丙

【解析】

解答: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丙振动频率大,所以甲和乙的音调相同.乙

振幅较小而甲和丙振幅相同,所以甲和丙响度相同.甲、乙、丙的波形相同,则音色相同.

29.如图被测物体长度为cm.

【答案】2.50

【解析】

由题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被测物体长度为L=6.50cm-4.00cm=2.50cm.

点睛:零刻线磨损或未从零刻线量起时,应减去起始端的数值.

30.2017年4月29日0时53分,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发生3.1级地震,余震10余次.地震发生时一般产生P

波和S波,P波较S波快一些.P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约是5000m/s.有一地震发生在距地面6km处,从发

生地震时到地面的时间是s.

【答案】1.2

【解析】

因为P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约是5000m/s,地震发生在距地面6km处,由片色知道,发生地震时到地面的时

t

6km

问是:=1.2s.

5000m/s

31.日食是挡住了太阳光造成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

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答案】(1).月球(2).慢

【解析】

试题分析: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镜面反射:反射面

是光滑面的反射,慢反射是凸凹不平表面的反射.慢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慢反射

3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女高音歌手正

在低声伴唱”,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解析】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

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女高音是指声带振

动频率快,发出的音调高;低声伴唱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小,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点睛: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

幅大小有关.

3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地上___(选填“明处”或"暗处”)是水.教室里不

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缘故.

【答案】(1).明处(2),漫反射

【解析】

【详解】(1)首先我们可分析出光射到水面上为镜面反射,射到地上为漫反射.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镜面

反射的光正好射到我们的眼睛,所以看到的亮处是水.

(2)黑板看起来很光滑,其实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

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点睛】(1)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喑,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

34.为了预防近视眼,同学们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左右.第一位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

空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光线通过透镜上的一个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

【答案】(1).25cm(2).伽利略(3).光心

【解析】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为了预防近视眼,同学

们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第一位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空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

学家伽利略.光线通过透镜的光心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点睛:眼睛看近处物体最舒服的距离是25cm,这个距离是明视距离.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l()8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m.

【答案】3.8x108

【解析】

池中水的深度为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8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3.8x10^(物像到平面

镜距离相等)

3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有关部门规

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处减弱噪声.

【答案】⑴.声源(2).传播(3).人耳(4).声源

【解析】

减弱、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城市市区内

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点睛:考查了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基础题,常见题.

37.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I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

以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以多大的速度走向镜,像也以同样的速度走向镜,

但本题的意思是以物为参照物,所以像的速度为物的速度二倍,即2m/s;

人的视觉总认为物体近大远小,但事实上物体的大小并没有变.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虚像;

(2)注意问法:“像以多大速度靠近镜”和“像以多大速度靠近物”.第--种问法,像靠近镜的速度等于物靠近

镜的速度;第二种问法:像靠近物的速度等于2倍的物靠近镜的速度.

38.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

光的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

【详解】小雪站在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进入人的眼睛,

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中看到飞翔的小鸟的倒

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小鸟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五、实验题

3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置一张白纸,移动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cm.

(2)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并且大致在一;

(3)如果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把物体向凸透镜移近5cm,则光屏应距凸透镜cm才能在屏

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10(2).同一高度(3).缩小(4).照相机(5).20

【解析】

【分析】

(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焦距.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使它

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便于测出物距和像距.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来解答此题.

【详解】(1)在白纸上得到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

的焦距为10cm.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要使

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

照相机;如果把物体向凸透镜移近5cm,此时物距等于20c〃z=2/,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等于

2/=20c,n.

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3).缩小(4).照相机(5).20

【点睛】(1)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程度,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必须牢固掌握,并且考查了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这道题目只要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生活中常见光学仪器的实验原理,答案便不难得出.

40.物理实验小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

车到达4、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一一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IMC是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