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四单元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授课提要课时
课文按照*1纳现象一揭示原囱二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I,if
13花钟2
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积极性。
课文首先介绍了做实验的原豉即“听说蜜蜂有辨M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1港
14蜜蜂是可以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2
向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裸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7我”旃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考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干
15*小虾1
爱,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习伍我做了一M
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2
小实验
FiPp台: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二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街的不福r
位置。
语文园地1
词句段运用: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学习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古诗《滁州西涧》。
13花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体会、感悟不同表达方法的妙处。
2.根据花开放的时间制作花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词句表达鲜花开放的特点,仿照这种特点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会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1.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的。
再板书“花”,组成课题“花钟”。
2.(自由读一读)读至『‘花钟”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预设:“花钟”是什么?“花钟”是怎么制作的?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花再熟悉不过,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
的事物是充满兴趣和疑问的。因此,循着学生的情感,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进而快速地直面课文,通过自
读,初步了解什么是花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用文中的话说说什么叫‘花钟”。
出示课件: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花钟”到底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自己读,也
可以和同桌一起读。
朗读要求:(出示课件)
(1)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它们读准确。
(2)交流对“花钟”的理解,指导学生概括第3自然段大意。关注“组”的读音,并通过换偏旁记住字形。
(3)说说课文围绕“花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4)思考: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
3.了解课文讲的内容。
师:课文读通顺后,你觉得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原因: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植物学家将花圃修建成“花钟”。
4.我把大家总结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了。原来,课文围绕“花钟”这个题目写了三部分内容,我们请一位同
学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
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三部分内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与温度、湿度、
光照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植物学家利用以上特点把花圃修建得像花钟。
5.请同学们再看黑板,每一部分内容恰好能概括每一个段落的段意,你能从文中找到和这些内容有关
的语句吗?
课件出示语句: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6.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7.同学们,想看看花钟的场面吗?
出示课件:日内瓦大花钟图片。
说说感受: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
老师也想用几个词语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指导读准“芬”和“芳”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芬芳”指的是花草的香气,并结合意思理解“芬”
和“芳”的字形,提示其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要点。
设计意图:
用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串联起来整篇课文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指导
朗读,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到花的美,“花钟呛J意的巧妙。
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
1.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
出示会认字(说说哪个生字识记起来有困难,大家讨论讨论),指名读。
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分组开火车读。
(课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
4.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5.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四、总结延伸。
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细细地欣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感受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背诵第1自然
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词句表达鲜花开放的特点,仿照这种特点写一段话。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花钟引
1.什么是“花钟”?(指名介绍)
出示课件: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花钟”有趣,花更有趣,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1.朗读第1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说理由。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
同的。
理解“一天之内”是指从凌晨到半夜的二十四个小时。
指导学生借助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
的。)
3.小结:这是个关键句,它能提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所以,找到它也就能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
要意思,但它不够简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把意思说得更简洁。
4.引导学生讨论梳理。
5.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1)交流花的名称,说出省略号表达的意思。
(2)在引读中发现课文的写法:什么时候,牵牛花怎么了?什么时候,蔷薇花怎么了?……
相机提示“醒”的书写要点及“酉”字旁的写法;理解“暮色”的意思。
小结:课文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是如何开的。
(3)体会课文用词的丰富。
师:这么多花中,每种花开放的姿态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出示课件: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可以选择其中两种花改变其表达方式,怎么改呢?
(例: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对着太阳微笑;夜来香在晚上八点散发出缕缕清香)
小结:可以使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示花开放的姿态。
6.背诵竞赛。
把花可爱的样子记在我们心里吧。
7.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或根据表格进行背诵。
8.引导小练笔。
刚才我们看了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看来,写花的
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也仿照课文
来赞美大自然的花朵吧!(课件上同时展示牡丹花、向日葵、蝴蝶兰的图片,也可以增加别的植物开花的图
片)
(花)(时间)
(怎样开放)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词句表达鲜花开放的特点。让学生进行仿写创作,一方面可以
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文本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充分地融进自己的感性积
累、独特感受。
三、了解原因,引读。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说明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朗读并交流“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
能……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等句子。
(出示课件: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
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
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3.小结:第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它不能帮我们直接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但是我们可以借
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4.据理推测,合理想象。
(1)四人小组内交流。除课文提到的花以外,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是什么原因。
(2)全班交流。除了书上提到的开花原因,你还知道其他原因吗?
四、总结拓展,写话。
原来奥秘在这里。花儿开放的时间跟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系。发挥想象,
我们也来设计一个花钟。
(老师在黑板上贴一个钟面,相应的地方贴上蛇麻花、羊须草、龙葵花、蒲公英……)
师:(指着师生共同设计的花钟)一个美丽的花钟出现在我们面前。有点可惜的是,这花钟上还有几
个时刻,没有花来表示,(在空白处贴上问号)这就需要你们到书中、到大自然中去探究奥秘了。花的开放就
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指课题)。
【板书设计】
13花钟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原因: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植物学家将花圃修建成“花钟”
《花钟》一文主要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
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这堂课,我的设计是从“解释花钟”“认识花钟”“设计花钟”到最后
一个环节“填满花钟”。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第1、2自然段时,我注重让学生
融入情境,自主学习。首先自由朗读,找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但它不能直接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句话的
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借助关
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防止学生简单地用摘录
关键句的方式代替,提醒学生有时要对关键句作出必要的修改。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发现问题,发现我们平时的口头语是那样
单调,枯燥无味,从而激起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
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
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最后,
及时进行拓展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更多的花和它们不同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具体的修辞
手法,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读练结合,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本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14蜜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
1.继续通过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
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
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写字。
2.明确实验内容,解疑促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蜜蜂。(板书: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
辨认方向)
2.让学生自读课后“资料袋”,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3.出示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蜜蜂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发
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生字表,纠正错误。
3.教学生字词。
4.轮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实验目的”。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法布尔要做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1)交流法布尔做的是什么实验。
(2)交流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引导学生关注“听说”一词,感受法布尔不轻易相信他人说法、讲求实证的科学态度。
2.小结:介绍一项实验时,首先要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就是要介绍“实验目的”。(板书:实验
目的)
四、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梳理“实验过程”。
1.作者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请默读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步骤可以分哪几步。
2.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3.交流指导,归纳每一步要点。
4.小结:介绍一项实验时,重点要讲清楚你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实验的,然后再有条理地把实验过程介
绍给大家。(板书:实验过程)
五、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严谨。
1.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法布尔在做实验时,哪些地方想得很周到?
(1)交流,指导。
①出示课件: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指导要点广放在纸袋里”让蜜蜂不明方向。
②出示课件: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
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指导要点:
“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走了四公里路”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做了白色记号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别。
(2)你从实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2.法布尔在放飞了蜜蜂之后,他观察到了什么?又是怎么想的?
(1)出示课件: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2)读准“概”和“阻”的字音。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阻力”:泛指阻碍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
(3)提问:从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和内心的想法中,你们能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一个
人?(用心观察、勤于思考……)
(4)从文中圈出“左右”“好像”‘大概"3个词语,思考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左右”“好像”“大概”说明法布尔观察得仔细,在实验时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边动脑思考,体现
了课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设计意图:
了解实验过程,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法布尔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精神。
1/、、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法布尔的实验及其对待工作的态度。
法布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呢?(板书:实验结论)
(生: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
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描写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句子,感受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写了《昆虫记》这本书。
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板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4.说说作者这样做实验的原因。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复习生字新词,巩固课文内容,引出法布尔的实验精神。
二、实验过程。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实验证明:蜜蜂飞回来了。继续默读第3〜6自然段实验结
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出示课件: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
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
“两点四十分”说明了什么?(小女儿记录时间的准确性,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2)出示课件: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它们偏离方向,它们准确
无误地回到了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3)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7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呢?
出示课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哪些词语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强?(尽管……但....确确实实)
课文第1自然段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大家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实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
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为什么还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没有飞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
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词句,研读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出示课件: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预设一: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
不是靠记忆力。
预设二:在放飞蜜蜂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
认为蜜蜂认路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板书:无法解释的本能)
⑴“本能”指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2)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为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那么,
在当时的条件下,法布尔能够得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结论来
源于什么呢?
(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3.从作者的实验获得成功的过程看,要想实验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对问题要考虑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4)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研读实验结论,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的一户农家,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他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希望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
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板书设计】
14蜜蜂
实验目的一*实验过程一实验结论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15*小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缸”“隙”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稍”,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
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细
心观察、用心饲养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虾的有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交流
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
起看看课文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水赳空照城开追草本端期子厚斗
较大腹部
3.我们先来看第3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师提示:我们在学习《花钟》一课时学会了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试着找一找第3自然段的关
键句。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板书:有趣)
作者是怎么写出小虾的有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把表现小虾有趣的句子用“—”画
出来。
预设: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确实很自在。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这样的小虾吗?下面就让我们也到水中自在
地游一游吧!(出示海底图片并配冒泡泡的声音)不过去水里可有个规矩,就是老师说做什么动作你们就做
什么动作,说停你们就停,不然水里会有危险的,好吗?
4.多么悠闲、多么自在的小虾啊!这时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动小虾,它们会怎么样?(蹦、生气)
小虾生气时是什么样子?
(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
也一突一突的。)
预设一:样子还挺可怕的,可脾气不够大。再找个脾气更大的小虾。
想一想,小虾搏斗起来会怎么样?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小虾生气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预设二:看样子是真生气了。如果这时碰见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小虾生气了,读下面的句子,再对比原文,看看这两种生气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课件)腿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生:原文是“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板书: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除了文字不同,这两种生气的样子还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动静不同。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预设二:生答不上来。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指生答(板书: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请同学们看黑板,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是写什么的?(板书:钳子、胡须、眼珠)这些都
是对小虾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描写观察到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将小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
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板书:细致生动)
三、默读课文,重点品悟。
1.其实文章中这样细致生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你认为描写得细致生
动的句子。读这个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记录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自己画的句子,交流时用上这样的句式: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
了O
3.汇报交流。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
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你是一个观察细致的孩子。
谁还想说说你看到的小虾?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四、感情提升。
1.如果我们都像作者一样爱护小虾,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怎么样?(学生自由
谈)
2.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图片以及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动物不管是
强大的还是弱小的,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爱护它们,这个世界
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样子及生活习性。
2.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15*小虾
钳子:一张一张
有趣胡须:一翘一翘细致生动
眼珠:一突一突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一项小实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呢?(预设:《蜜蜂》)
2.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实验内容呢?
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二、借助图表回忆实验情景。
1.翻开课本第56页,借助图表说说《蜜蜂》一课的实验情景。
课件依次出示:
实验名称: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准备:蜜蜂、纸袋、白色记号笔。
实验过程:
第一步,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纸袋里。
第二步,在捉来的蜜蜂身上做白色的记号。
第三步,在四公里远的地方放飞。
第四步,检查蜂窝。
实验结果: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班交流。
3.根据图表在课本上把小实验的情景填写完整。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借助图表回忆《蜜蜂》一课的实验情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习得方法,现学
现用,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写好作文。
三、写作要求。
1.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可以用上“先……接
着……然后……最后……”的句式。
2.用上恰当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
3.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四、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评析,再修改。
1.教师巡视,对交代清楚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交代不清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的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2.重点提出修改补充要点。
⑴尝试运用“对调”“移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2)是否按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3)有没有使用不恰当的词语?语句是否通顺?
3.选一篇学生习作,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围绕习作要点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在对别人的文章“品头论足”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习作的要领。
4.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相互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5.学生自己再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
写完作文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耐心。
二、誉写习作,书写工整。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牙'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点】
1.自主阅读,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牙‘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那么如何寻找关键句?如何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呢?
1.(出示课件)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5自然段的
大意。
(1)小组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说说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有些关键句就是段意。
2.(出示课件)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如,根据《花钟》第2自然段
第1句话的提示,这个自然段的大意可以概括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有关。
(1)小组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说说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符合段意。
3.(出示课件)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
《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1)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本自然段的关键句?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一: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可前可后。
预设二:主要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无关就不是。
4.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
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判断是否为关键句的重点是看是否与
段意有关。(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5.练习找关键句,概括段意。
出示课件: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
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
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
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
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
传神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请同学们试着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分析如何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学会归纳段意的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写片段。
出示课件: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
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
么原因呢?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
2.小组交流,说一说,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一: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二:要求我们把观察时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
(出示课件)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一
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像不敢见人似的。含羞草到底怎么了?为什么
会这么不禁碰呢?
设计意图:
通过读例句,学写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二)修改句子。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板书:修改符号)
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了哪些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出示课件)
k3表示改正k表示增补
厅"表示删除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出示课件)
s表示对调Jo表示移动
2.出示课件。
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我养了谖鳖F可,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
显眼,钳子倒是很大。它最爱显摆它的例心〶
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
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施钳子(剪刀似的]。
我又点了几下,它钳子越举越高,突然,整个身
呻翻了过去。它急了,Q腿和钳子在空中乱舞,
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身过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灭火器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冷链食品生产项目1#车间能源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安置房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阳台封闭工程节能环保材料供应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权出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机械租赁与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视剧特效制作与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保洁人员绿化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承包商款项安全保障合同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