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_第1页
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_第2页
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_第3页
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_第4页
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操作规范TOC\o"1-2"\h\u32336第1章无人机概述 4177231.1无人机定义及分类 425821.2无人机系统组成 4276151.3无人机应用领域 432237第2章无人机飞行原理 521002.1空气动力学基础 5133062.1.1升力与阻力 5279152.1.2气流与机翼 5307462.1.3气动力矩 5127542.2无人机稳定性与控制 5150842.2.1静态稳定性 5266352.2.2动态稳定性 514972.2.3控制系统 54192.3飞行控制系统 61532.3.1姿态控制 658632.3.2高度控制 671282.3.3航向控制 6289642.3.4飞行控制算法 620951第3章无人机操作规范与法律法规 6100323.1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 6136303.1.1飞行前准备 6172733.1.2飞行操作规范 619273.1.3飞行后处理 7264433.2我国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 770763.2.1法律法规概述 7157133.2.2主要法律法规 7119683.3无人机飞行安全措施 7240763.3.1技术措施 7287683.3.2管理措施 765063.3.3法律法规保障 731786第4章无人机起飞与降落操作 71354.1起飞前的检查与准备 8233064.1.1环境检查 831694.1.2无人机检查 837514.1.3飞行计划制定 8312664.2起飞操作流程 83134.2.1开启无人机电源,进行自检; 8281734.2.2遥控器操作 8177214.2.3起飞 8150874.3降落操作流程 8111504.3.1准备降落 8230694.3.2降落操作 9112964.3.3触地及关闭电源 916441第5章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9153485.1飞行模式与控制方法 9239025.1.1飞行模式 9177305.1.2控制方法 9192935.2飞行姿态控制 9228215.2.1姿态角控制 98175.2.2姿态稳定控制 10122405.3飞行轨迹控制 10314515.3.1轨迹跟踪控制 10295535.3.2轨迹优化 10223335.3.3轨迹控制实现 1029479第6章无人机任务设备与载荷操作 10311496.1任务设备概述 1017236.2载荷安装与调试 11121296.2.1载荷安装 11289166.2.2载荷调试 11145526.3载荷操作与数据采集 11158126.3.1载荷操作 11209726.3.2数据采集 1117052第7章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技术 12264327.1无人机通信系统 12232127.1.1通信系统概述 12194737.1.2通信系统组成 1214997.1.3通信技术 1271047.1.4通信频段与信道 1222297.2导航系统原理与分类 1232217.2.1导航系统概述 12237237.2.2导航系统原理 12259787.2.3导航系统分类 12315637.3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 1358357.3.1组合导航技术 1393197.3.2定位技术 13139327.3.3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应用 1332321第8章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与实施 13250268.1飞行任务规划基本原理 13102888.1.1飞行任务目标设定 13236218.1.2飞行区域分析 13233908.1.3飞行路径规划 13142698.1.4飞行时间与航点设置 14211368.2飞行任务规划软件应用 14316068.2.1软件选择与安装 14146168.2.2飞行任务规划操作流程 14107238.2.3飞行任务规划注意事项 1487978.3飞行任务实施与监控 14165238.3.1飞行前准备 14221758.3.2飞行任务执行 14277048.3.3飞行任务监控与调整 14263368.3.4飞行任务结束与数据回收 1415292第9章无人机应急与特殊情况处理 14187179.1无人机应急处理原则 14117249.1.1安全第一原则: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为首要任务。 1518479.1.2快速反应原则:发觉无人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处置。 1568479.1.3统一指挥原则:应急处理过程中,应由现场指挥员或任务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保证信息沟通畅通,协同配合。 1577409.1.4预案指导原则: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应急处理,保证处理措施得当。 15166919.2通信中断与失控处理 15227769.2.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尝试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15135379.2.2采取措施防止无人机进入禁飞区或人口密集区域。 1520269.2.3如果无法及时恢复通信,应根据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剩余电量,预测其可能飞往的区域,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15105489.2.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使无人机降落或迫降。 15189679.3意外与救援措施 1575099.3.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搜救。 15300419.3.2根据类型和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手段,如灭火、医疗救护等。 15240059.3.3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公安、民航等,协助处理。 15250989.3.4对现场进行封锁,保护现场证据,以便进行调查。 15122369.3.5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证人员安全。 15156899.3.6对无人机进行回收,并进行检测分析,找出原因,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 1523864第10章无人机维护与保养 152410610.1无人机维护保养概述 151927010.1.1维护保养原则 161575310.1.2维护保养周期 162398310.1.3注意事项 162799710.2无人机部件检查与更换 161207110.2.1飞行控制系统检查 16505110.2.2动力系统检查 161301310.2.3导航系统检查 162021010.2.4摄影摄像系统检查 161191710.3无人机存储与运输规范 172133710.3.1存储规范 171531210.3.2运输规范 17第1章无人机概述1.1无人机定义及分类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是一种不需要载人、可远程或自主控制飞行的航空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无人机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尺寸分类:可分为微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2)按起飞方式分类: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垂直起降无人机等。(3)按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遥控无人机、自主无人机和预编程无人机。(4)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和商业无人机等。1.2无人机系统组成无人机系统主要由飞行器平台、导航与控制、载荷和地面站四部分组成:(1)飞行器平台:包括机身结构、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是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的基础。(2)导航与控制:包括导航系统、飞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无人机的定位、导航、飞行控制及与地面站的通信。(3)载荷:根据任务需求,无人机可搭载不同类型的任务设备,如相机、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4)地面站:负责对无人机进行任务规划、飞行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操作。1.3无人机应用领域无人机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军事领域:侦察、监视、打击、救援等任务。(2)民用领域:交通监控、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地质勘查等。(3)农业领域: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精准施肥等。(4)林业领域:森林火灾监测、森林资源调查、野生动物保护等。(5)电力领域:输电线路巡检、电站设备监测、电力施工等。(6)物流领域:快递配送、物资运输等。(7)救援领域:搜索与救援、灾害评估等。(8)科研领域:大气观测、地理测绘、考古发掘等。(9)娱乐领域:航拍摄影、无人机表演等。第2章无人机飞行原理2.1空气动力学基础2.1.1升力与阻力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升力和阻力是两个最基本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升力是指垂直于无人机机翼弦线的力,主要由机翼的气动形状、迎角以及飞行速度等因素决定。阻力则是与无人机前进方向相反的力,主要由机身形状、速度和空气密度等因素影响。2.1.2气流与机翼气流在无人机飞行中起到关键作用。机翼横截面的形状、迎角和攻角等参数会影响气流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升力和阻力的产生。机翼的展弦比、后掠角等设计参数也对飞行功能有重要影响。2.1.3气动力矩气动力矩是指空气对无人机产生的旋转力矩,主要包括滚转力矩、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这些力矩对无人机的稳定性与控制,需要通过合理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调节。2.2无人机稳定性与控制2.2.1静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是指无人机在受到扰动后,能否在无控制输入的情况下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能力。主要包括俯仰稳定性、滚转稳定性和偏航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是无人机飞行的基础,对于保证飞行安全。2.2.2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指无人机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过程。动态稳定性涉及无人机的振荡特性,包括俯仰振荡、滚转振荡和偏航振荡等。合理的动态稳定性设计可以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操控功能。2.2.3控制系统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姿态控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负责调整无人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姿态,以满足飞行任务需求。飞行控制系统则负责调整无人机的速度、高度和航向等参数,实现飞行的稳定与控制。2.3飞行控制系统2.3.1姿态控制姿态控制是无人机飞行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俯仰控制、滚转控制和偏航控制。无人机通过调整各个控制面的偏转角度,改变气动力和力矩,从而实现姿态的调整。2.3.2高度控制高度控制是指无人机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控制。主要通过调整油门和俯仰角来实现。高度控制对于实现无人机定高飞行和精确悬停具有重要意义。2.3.3航向控制航向控制是指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控制。主要通过偏航控制面和差速器来实现。航向控制对于实现无人机直线飞行和转弯具有重要意义。2.3.4飞行控制算法飞行控制算法是实现无人机稳定飞行的关键。常用的飞行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等。这些算法可以根据无人机的飞行特性和任务需求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飞行功能和稳定性。第3章无人机操作规范与法律法规3.1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3.1.1飞行前准备在进行无人机飞行前,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无人机设备状态,保证各部件完好无损,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飞行计划申报。同时对飞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飞行环境,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1.2飞行操作规范(1)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无人机在合法空域内飞行;(2)飞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监控无人机飞行状态;(3)避免在人口密集、机场周边等敏感区域飞行,保证飞行安全;(4)控制无人机飞行高度,遵守相关规定,防止对空中交通造成影响;(5)在视线范围内飞行,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始终在操作人员的视线内;(6)遵循飞行计划,不得擅自改变飞行路线和时间。3.1.3飞行后处理(1)飞行结束后,及时回收无人机,检查设备状态;(2)对飞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飞行经验;(3)如发生飞行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3.2我国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3.2.1法律法规概述我国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和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3.2.2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飞行管理暂行规定》;(2)《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规定》;(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4)《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办法》。3.3无人机飞行安全措施3.3.1技术措施(1)采用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2)配备完善的导航和定位设备,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精确位置信息;(3)安装障碍物检测和避让系统,降低飞行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风险;(4)定期对无人机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状态良好。3.3.2管理措施(1)对无人机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飞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2)建立完善的无人机飞行计划申报制度,加强对无人机飞行的监管;(3)制定无人机飞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飞行或异常情况的能力;(4)加强对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3.3.3法律法规保障(1)严格执行我国无人机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定期对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飞行安全;(3)完善无人机飞行调查和处理机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第4章无人机起飞与降落操作4.1起飞前的检查与准备4.1.1环境检查(1)选择开阔、平坦且无障碍物的场地作为起飞点;(2)保证起飞区域上方无高压线、建筑物等障碍物;(3)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起飞操作。4.1.2无人机检查(1)检查无人机外观,保证无明显损伤、变形或松动;(2)检查电池电量,保证电量充足;(3)检查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4)检查遥控器、地面站设备等是否连接正常,信号稳定。4.1.3飞行计划制定(1)根据任务需求,制定飞行航线;(2)确认飞行高度、速度等参数;(3)了解飞行区域内的气象条件,制定应对措施。4.2起飞操作流程4.2.1开启无人机电源,进行自检;(1)自检过程中,保证无人机稳定,避免触碰;(2)自检完成后,检查无人机状态显示是否正常。4.2.2遥控器操作(1)检查遥控器电量,保证充足;(2)将遥控器切换至飞行模式,与无人机建立连接;(3)调整遥控器油门至最低位置,准备起飞。4.2.3起飞(1)确认环境、无人机和遥控器状态正常;(2)缓慢提升油门,使无人机平稳起飞;(3)起飞后,保持无人机稳定,逐渐增加高度,直至达到预定飞行高度。4.3降落操作流程4.3.1准备降落(1)根据飞行计划,提前选择合适的降落场地;(2)确认降落区域无障碍物,满足安全条件。4.3.2降落操作(1)降低飞行高度,使无人机逐渐接近降落场地;(2)调整油门,控制无人机下降速度;(3)在降落前,保证无人机稳定,避免快速下降或侧翻。4.3.3触地及关闭电源(1)无人机触地后,缓慢减小油门,直至完全停止;(2)关闭无人机电源,结束飞行任务。第5章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5.1飞行模式与控制方法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飞行模式的选择和控制方法的应用。飞行模式是无人机按照预定任务进行飞行的状态,而控制方法则是实现飞行模式的技术手段。5.1.1飞行模式(1)手动模式:飞行员通过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2)半自动模式:飞行员通过遥控器设置飞行参数,无人机自动完成飞行任务;(3)全自动模式:无人机根据预设航线和任务自主完成飞行。5.1.2控制方法(1)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微分参数,实现对无人机姿态和轨迹的控制;(2)自适应控制:根据无人机飞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3)鲁棒控制:针对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提高无人机飞行控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5.2飞行姿态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是保证无人机稳定飞行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5.2.1姿态角控制(1)俯仰角控制:通过改变升降舵偏转角度,实现俯仰角的调整;(2)滚转角控制:通过改变副翼偏转角度,实现滚转角的调整;(3)偏航角控制:通过改变方向舵偏转角度,实现偏航角的调整。5.2.2姿态稳定控制(1)姿态稳定系统: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获取姿态信息,采用PID控制方法实现姿态稳定;(2)姿态控制分配:根据飞行任务需求,将姿态控制指令分配到各执行机构。5.3飞行轨迹控制无人机飞行轨迹控制是指对无人机的飞行路径进行精确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5.3.1轨迹跟踪控制(1)直线轨迹跟踪:通过控制无人机的俯仰角和滚转角,实现直线轨迹的跟踪;(2)圆弧轨迹跟踪:通过控制无人机的俯仰角、滚转角和偏航角,实现圆弧轨迹的跟踪;(3)复杂轨迹跟踪: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复杂轨迹的精确跟踪。5.3.2轨迹优化(1)全局轨迹优化:在飞行任务规划阶段,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约束,优化飞行轨迹;(2)局部轨迹优化:在飞行过程中,根据实时环境和飞行状态,调整飞行轨迹。5.3.3轨迹控制实现(1)PID控制:采用PID控制方法,对无人机飞行轨迹进行控制;(2)自适应控制:根据实时飞行环境和状态,调整控制参数,实现轨迹控制;(3)鲁棒控制:针对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提高轨迹控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第6章无人机任务设备与载荷操作6.1任务设备概述无人机任务设备是指为实现特定任务而搭载于无人机上的各种仪器和设备。根据无人机任务的性质和需求,任务设备可分为侦察监视设备、遥感测绘设备、通信中继设备、气象探测设备、救援搜寻设备等。本章主要介绍无人机任务设备的基本概念、功能指标及选用原则。6.2载荷安装与调试6.2.1载荷安装无人机载荷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无人机重心稳定,不影响飞行功能;(2)保障设备安全,防止设备在飞行过程中受损;(3)方便操作与维护,便于无人机任务执行。具体安装步骤如下:(1)根据设备说明书和无人机接口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2)采用可靠的固定方式,如螺栓、卡扣等,保证设备固定牢固;(3)连接设备与无人机电源、通信等接口,保证设备正常工作;(4)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或干涉现象。6.2.2载荷调试载荷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设备电源、通信等接口是否连接正确;(2)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开关机、信号输出等;(3)校准设备参数,如传感器灵敏度、测量范围等;(4)测试设备与无人机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功能,如数据传输、控制指令响应等。6.3载荷操作与数据采集6.3.1载荷操作无人机载荷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2)保持设备清洁,避免灰尘、水汽等影响设备功能;(3)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在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工作状态,保证任务顺利进行。6.3.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无人机任务设备的核心功能,应遵循以下步骤:(1)根据任务需求,制定数据采集计划,包括采集时间、地点、参数等;(2)检查设备数据采集功能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调整;(3)按照计划执行数据采集任务,保证数据质量;(4)采集过程中,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状态,防止数据丢失;(5)采集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任务提供依据。第7章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技术7.1无人机通信系统7.1.1通信系统概述无人机通信系统是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其他无人机以及搭载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无人机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7.1.2通信系统组成无人机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天线、调制解调器、数据链路等部分。各部分协同工作,保证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通信质量。7.1.3通信技术无人机通信技术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目前无人机通信主要采用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信号稳定等特点。7.1.4通信频段与信道无人机通信频段主要包括UHF、VHF、HF等。根据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频段和信道,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2导航系统原理与分类7.2.1导航系统概述导航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为无人机提供位置、速度等信息,保证无人机沿预定航线安全飞行。7.2.2导航系统原理无人机导航系统主要基于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地形辅助导航等多种技术,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7.2.3导航系统分类根据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卫星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等;(2)惯性导航系统(INS);(3)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ERANAV);(4)视觉导航系统;(5)光流导航系统。7.3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7.3.1组合导航技术组合导航技术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导航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以提高无人机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常见的组合导航方式有GPS/INS组合、GPS/TERANAV组合等。7.3.2定位技术无人机定位技术主要包括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是通过测量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或其他无人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绝对定位则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等手段获取无人机的全球位置。7.3.3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应用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在无人机飞行控制、航线规划、任务执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导航精度和可靠性,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保障。第8章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与实施8.1飞行任务规划基本原理8.1.1飞行任务目标设定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的首要步骤是明确任务目标。根据无人机类型、用途及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飞行任务目标,包括任务区域、任务类型、所需数据及精度等。8.1.2飞行区域分析在明确任务目标后,应对飞行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空域限制等,以保证无人机飞行安全并提高任务执行效率。8.1.3飞行路径规划根据飞行区域分析结果,规划合理的飞行路径。飞行路径应考虑飞行高度、航向、转弯半径等因素,同时避免与地形、建筑物等障碍物发生碰撞。8.1.4飞行时间与航点设置根据飞行任务需求,合理设置飞行时间、航点及航点动作。航点动作包括拍照、摄像、测量等,航点设置应充分考虑任务目标及飞行安全。8.2飞行任务规划软件应用8.2.1软件选择与安装根据无人机系统类型及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飞行任务规划软件。完成软件的安装、配置及校准工作,保证软件正常运行。8.2.2飞行任务规划操作流程以选定的飞行任务规划软件为例,详细介绍飞行任务规划的操作流程,包括飞行区域创建、飞行路径绘制、航点设置、任务参数配置等。8.2.3飞行任务规划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飞行安全、任务需求及软件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保证飞行任务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8.3飞行任务实施与监控8.3.1飞行前准备在实施飞行任务前,对无人机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状态、电量、通信连接等。同时了解飞行区域天气情况,保证飞行条件符合要求。8.3.2飞行任务执行根据规划好的飞行任务,进行无人机起飞、飞行、执行航点动作、降落等操作。在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无人机状态、飞行数据及任务执行情况。8.3.3飞行任务监控与调整在飞行过程中,对飞行任务进行实时监控,如有需要,及时调整飞行路径、航点设置等。同时记录飞行数据,为后续任务分析提供依据。8.3.4飞行任务结束与数据回收在无人机完成任务并安全降落之后,及时回收飞行数据,包括照片、视频、测量数据等,并进行初步整理与分析,以评估任务执行效果。第9章无人机应急与特殊情况处理9.1无人机应急处理原则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应急处理原则如下:9.1.1安全第一原则: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为首要任务。9.1.2快速反应原则:发觉无人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处置。9.1.3统一指挥原则:应急处理过程中,应由现场指挥员或任务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保证信息沟通畅通,协同配合。9.1.4预案指导原则: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应急处理,保证处理措施得当。9.2通信中断与失控处理当无人机出现通信中断或失控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措施:9.2.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尝试重新建立通信连接。9.2.2采取措施防止无人机进入禁飞区或人口密集区域。9.2.3如果无法及时恢复通信,应根据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剩余电量,预测其可能飞往的区域,并提前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