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_第1页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_第2页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_第3页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_第4页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设计TOC\o"1-2"\h\u9409第1章绪论 417751.1研究背景与意义 4278951.1.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4138461.1.2研究意义 4179911.2国内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4316061.2.1国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4290101.2.2国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5152161.2.3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522066第2章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5261202.1园区基本条件与目标定位 5296692.1.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5146312.1.2资源优势 5266292.1.3政策支持 5158522.1.4目标定位 6146902.2园区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685592.2.1农业产业结构 692652.2.2农业技术水平 6196132.2.3农业产业链 6237912.2.4农业产业化经营 6317812.2.5农业社会化服务 6100302.2.6农业人才培养与交流 624710第3章现代农业技术筛选与评估 6183943.1技术筛选原则与标准 6204063.1.1创新性原则 6222173.1.2适用性原则 774343.1.3效益原则 7208723.1.4可推广性原则 744133.1.5标准化原则 786403.1.6技术筛选标准 730153.2技术评估体系与方法 770873.2.1技术评估体系 7245553.2.2技术评估方法 823948第四章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8212764.1高效栽培技术 8324534.1.1立体栽培技术 840124.1.2水肥一体化技术 8139504.1.3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8138004.2设施农业技术 868414.2.1温室工程技术 9181834.2.2植物工厂技术 9261254.2.3自动化控制技术 9165334.3精准农业技术 9245444.3.1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9133824.3.2遥感技术 990714.3.3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 9182624.3.4智能农机技术 99266第五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 976405.1节水灌溉技术 96145.1.1微灌技术:通过微灌设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1065725.1.2滴灌技术:利用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水分的精准供应,降低水资源浪费。 1063265.1.3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模拟自然降雨,提高灌溉均匀性,减少水资源浪费。 10209795.1.4节水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水量,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节水高效灌溉。 10134055.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38875.2.1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 10131155.2.2秸秆饲料化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提高养殖业效益。 10147185.2.3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源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等)生产生物质燃料,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10244995.2.4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10208755.3农田土壤保护技术 10246495.3.1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046535.3.2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 103435.3.3轮作与间作技术: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发生。 1019935.3.4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防治农田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1144395.3.5农田水土保持技术:通过修建梯田、排水沟等设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土壤。 115102第6章农业生物技术 1132216.1生物育种技术 11181286.1.1概述 11315506.1.2技术内容 1114126.1.3应用方案 11156636.2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技术 11274356.2.1概述 1163826.2.2技术内容 1211376.2.3应用方案 12204006.3转基因技术 12163966.3.1概述 12180166.3.2技术内容 1210506.3.3应用方案 125117第7章农业信息技术 1360337.1农业物联网技术 1319967.1.1技术概述 13184707.1.2技术应用 1336297.2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 13144077.2.1技术概述 13207637.2.2技术应用 13241037.3农业电子商务技术 1365547.3.1技术概述 13173897.3.2技术应用 14249917.3.3发展趋势 1423164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物流技术 14169528.1农产品加工技术 14316108.1.1脱水技术 1420508.1.2冷加工技术 14236708.1.3真空包装技术 1411218.1.4腌制技术 14252128.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 1576098.2.1二维码追溯技术 153878.2.2物联网技术 1548838.2.3大数据分析技术 15284898.3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 1543258.3.1冷藏运输技术 1537158.3.2仓储技术 1578778.3.3冷链信息系统 153478.3.4冷链设施设备优化 1521366第9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550589.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56289.1.1技术推广组织架构 15279809.1.2技术推广模式 16304419.1.3技术推广内容 16283769.2农业培训与教育体系 16120719.2.1培训组织架构 166629.2.2培训内容与形式 16258899.2.3农业人才培养 1664459.3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16213659.3.1金融服务组织架构 1694789.3.2金融服务内容 16256089.3.3金融政策支持 16115359.3.4金融产品创新 177238第10章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17676610.1实施步骤与目标 173186510.2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 171664110.3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72940610.4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8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围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1.1.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迅速,各类园区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园区定位不明确、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整体水平。1.1.2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的设计,有助于以下方面的提升:(1)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3)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4)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1.2国内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1.2.1国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上升;(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3)农业绿色发展取得进展,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4)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1.2.2国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2)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完整,农业附加值高;(3)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4)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1.2.3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国内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未来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2)产业链优化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3)绿色发展,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4)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第2章农业科技园区概况2.1园区基本条件与目标定位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的重要载体,具备一定的地理、资源和政策优势。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园区的基本条件与目标定位。2.1.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园区位于我国某地区,地处平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2.1.2资源优势园区内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园区周边农业科研院所众多,为园区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持。2.1.3政策支持园区所在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园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1.4目标定位园区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农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2园区农业产业现状分析2.2.1农业产业结构园区内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为主,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2.2.2农业技术水平园区内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已引进和示范推广了一批先进农业技术,如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等,为提高农业产值提供了技术支持。2.2.3农业产业链园区农业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种子研发、种苗繁育、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为农业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2.2.4农业产业化经营园区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2.2.5农业社会化服务园区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提供包括农技推广、金融支持、市场信息、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2.2.6农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园区重视农业人才培养与交流,与多家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人才交流等活动,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本章结束)第3章现代农业技术筛选与评估3.1技术筛选原则与标准为了保证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本章将从以下原则和标准对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筛选:3.1.1创新性原则技术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能够填补国内外农业技术空白,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3.1.2适用性原则技术应符合我国农业发展需求,适应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特点。3.1.3效益原则技术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1.4可推广性原则技术应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强的可推广性,便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3.1.5标准化原则技术应具备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便于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3.1.6技术筛选标准根据以上原则,制定以下具体筛选标准:(1)技术成熟度:优先选择技术成熟、应用效果稳定的技术。(2)技术创新性:优先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技术。(3)技术适应性:优先选择适应园区所在区域自然条件、农业特点的技术。(4)技术效益:综合评估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技术可推广性:优先选择易于在园区内外推广的技术。3.2技术评估体系与方法为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筛选与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本章构建了一套技术评估体系,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3.2.1技术评估体系技术评估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技术功能评估:评估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2)技术经济效益评估:评估技术的投入产出比、成本效益和盈利能力。(3)技术社会效益评估:评估技术对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4)技术生态效益评估:评估技术对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5)技术可推广性评估:评估技术在不同区域、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适用性和推广潜力。3.2.2技术评估方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技术评估:(1)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2)实地考察:赴技术实施现场,了解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收集一手数据。(3)专家咨询: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对技术进行评审和咨询。(4)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数据和定性分析,综合评估技术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推广性。(5)综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项技术进行排序,筛选出适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第四章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4.1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关键。本节主要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内作物的生长特性,设计以下高效栽培技术应用方案。4.1.1立体栽培技术通过多层立体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病虫害发生,同时实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4.1.2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实现水肥同步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1.3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料等资源,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4.2设施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下为园区设施农业技术应用方案。4.2.1温室工程技术选用适宜的温室结构、覆盖材料和环境控制系统,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4.2.2植物工厂技术利用LED光源、人工气候控制系统等,实现作物全年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4.2.3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环境的自动化监测与调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4.3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通过精确采集、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下为园区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方案。4.3.1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运用GIS技术,对园区土地利用、土壤质量、作物分布等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3.2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4.3.3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3.4智能农机技术研发和应用智能农机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以上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农业科技园区将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5.1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节水灌溉技术:5.1.1微灌技术:通过微灌设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5.1.2滴灌技术:利用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水分的精准供应,降低水资源浪费。5.1.3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模拟自然降雨,提高灌溉均匀性,减少水资源浪费。5.1.4节水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水量,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节水高效灌溉。5.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以下为几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5.2.1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5.2.2秸秆饲料化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提高养殖业效益。5.2.3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源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等)生产生物质燃料,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5.2.4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5.3农田土壤保护技术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土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农田土壤保护技术:5.3.1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5.3.2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5.3.3轮作与间作技术: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发生。5.3.4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防治农田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5.3.5农田水土保持技术:通过修建梯田、排水沟等设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土壤。第6章农业生物技术6.1生物育种技术6.1.1概述生物育种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结合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新技术。本章主要介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的设计。6.1.2技术内容(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定位、筛选和跟踪,提高育种效率。(2)细胞工程育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等技术,实现种间杂交和基因转移,创制新种质。(3)基因工程育种:通过基因克隆、基因转移等技术,将有益基因导入农作物,实现品种改良。6.1.3应用方案(1)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对园区内主要农作物进行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2)利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开展种间杂交和基因转移,创制具有抗病、抗逆等特性的新种质。(3)以基因工程育种技术为核心,开展功能基因挖掘和转基因研究,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等新品种。6.2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技术6.2.1概述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技术是利用生物资源,研发具有防治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的生物产品。本章主要介绍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在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的设计。6.2.2技术内容(1)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资源,开发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生物制剂。(2)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动植物残体等资源,制备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功能的生物肥料。6.2.3应用方案(1)筛选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农药。(2)利用园区内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制备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3)建立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规范,推广绿色防控和有机种植技术。6.3转基因技术6.3.1概述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内,从而赋予其新的性状或功能。本章主要介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的设计。6.3.2技术内容(1)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转移,将抗虫、抗病、抗逆等基因导入农作物,提高产量和品质。(2)转基因微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微生物,实现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6.3.3应用方案(1)开展转基因作物研究,培育抗虫、抗病、抗逆等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利用转基因微生物技术,开发具有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功能的微生物制剂。(3)加强转基因作物和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保证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应用。第7章农业信息技术7.1农业物联网技术7.1.1技术概述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通信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管理。本章主要探讨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科技园区中的应用与实践。7.1.2技术应用(1)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气候、水分等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环境信息。(2)智能控制: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施肥、通风等农业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3)视频监控: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农业生产现场,保证生产安全。(4)病虫害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预警信息。7.2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7.2.1技术概述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挖掘农业领域数据中的价值信息,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7.2.2技术应用(1)数据采集:通过农业物联网、遥感、地面调查等方式,收集农业生产的各类数据。(2)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3)模型构建与优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构建作物生长模型、病虫害预测模型等,优化农业生产方案。(4)决策支持:为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7.3农业电子商务技术7.3.1技术概述农业电子商务技术是指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销售、推广和品牌建设。7.3.2技术应用(1)农产品线上销售:借助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2)农业品牌建设: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农业品牌宣传,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3)农业供应链管理: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优化农业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4)农业信息服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7.3.3发展趋势农业电子商务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物流技术8.1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内农产品的特点,探讨适宜的加工技术。8.1.1脱水技术脱水技术是通过降低农产品中的水分含量,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园区内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8.1.2冷加工技术冷加工技术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保持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主要包括冷冻、冷藏等方法。8.1.3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通过将农产品置于真空环境中,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质期。8.1.4腌制技术腌制技术是通过盐分、糖分等物质对农产品进行渗透,达到防腐、保存的目的。8.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园区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下为相关技术支持。8.2.1二维码追溯技术通过为农产品赋予唯一的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可查询到产品的种植、加工、检测等信息。8.2.2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8.2.3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消费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数据支持。8.3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是保证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品质稳定的关键。8.3.1冷藏运输技术采用冷藏运输设备,对农产品进行全程冷链运输,降低温度波动,保证产品质量。8.3.2仓储技术采用现代化仓储设施,实现农产品的分区、分层、分品种储存,降低损耗。8.3.3冷链信息系统建立冷链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在冷链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8.3.4冷链设施设备优化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点,优化冷链设施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冷链物流效益。第9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9.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9.1.1技术推广组织架构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架构,形成以园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园区内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9.1.2技术推广模式采用“园区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参与”的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基地建设,将成功的技术模式推广到周边农户,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水平。9.1.3技术推广内容重点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包括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与储运等,以提高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9.2农业培训与教育体系9.2.1培训组织架构设立农业培训与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农业培训与教育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9.2.2培训内容与形式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涵盖农业基础知识、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采用理论教学、现场实践、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9.2.3农业人才培养加强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