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_第1页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_第2页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_第3页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_第4页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战指南TOC\o"1-2"\h\u5844第1章供应链协同管理概述 3182061.1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定义与价值 390431.2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 4327461.3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步骤 411572第2章供应链战略规划与协同 5225542.1供应链战略制定 528882.1.1市场环境分析 5126852.1.2企业战略目标确定 5115212.1.3供应链战略设计 599372.2供应链协同伙伴选择 541052.2.1协同伙伴选择标准 5160882.2.2评估方法与流程 6265542.2.3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6120532.3供应链战略协同实施 6115702.3.1制定协同计划 6101762.3.2建立协同机制 6176822.3.3协同执行与监控 6171812.3.4持续改进 64136第3章供应链组织协同 6143173.1供应链组织结构与协同机制 698883.1.1供应链组织结构 6124033.1.2协同机制 7146933.2供应链组织协同策略 7293743.2.1战略协同 7132723.2.2运营协同 7112783.2.3风险管理协同 7184483.3供应链协同团队建设与激励 71413.3.1团队建设 787623.3.2能力提升 7188743.3.3激励机制 79169第4章供应链信息协同 83084.1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8199134.1.1供应链信息化规划 87054.1.2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 8309474.1.3供应链信息化技术选型 8265754.2供应链信息共享与传递 8137594.2.1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 840364.2.2供应链信息传递渠道 8149554.2.3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 8173484.3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 9126714.3.1供应链数据采集与整合 966344.3.2供应链数据挖掘技术 979444.3.3供应链数据分析应用 96913第5章供应链物流协同 9291315.1仓储与配送协同 918535.1.1仓储协同规划 9193715.1.2配送协同管理 9147255.2运输协同管理 987595.2.1运输协同策略 9261925.2.2运输协同实施 1083615.3供应链库存协同控制 1066905.3.1库存协同策略 10160935.3.2库存协同实施 10156535.3.3库存协同优化 1023822第6章供应链采购协同 10195856.1供应商协同管理 10292676.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0162076.1.2供应商关系管理 1031256.1.3供应商协同流程优化 11318466.2采购策略与协同优化 1140586.2.1采购策略制定 11121166.2.2采购协同优化 11290776.2.3采购成本控制 11323096.3采购合同管理与协同 11322166.3.1采购合同签订 11285016.3.2采购合同执行与监控 11263346.3.3采购合同变更与协同 111206第7章供应链生产协同 1293537.1生产计划与协同 1212657.1.1生产计划概述 12246457.1.2生产计划协同机制 12256217.1.3生产计划协同策略 12135537.2生产过程协同管理 1252227.2.1生产过程协同概述 1228437.2.2生产过程协同关键环节 1215817.2.3生产过程协同技术应用 12235737.3柔性制造与供应链协同 1258817.3.1柔性制造概述 12150137.3.2柔性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的关系 12297017.3.3柔性制造协同策略与实践 1313930第8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3206338.1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1359288.1.1风险识别 1362998.1.2风险评估 1360308.2供应链风险防范与应对 13186238.2.1风险防范 14172198.2.2风险应对 1484178.3供应链应急协同处理 14312868.3.1启动应急预案 14190968.3.2协同处理 1427521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协同 1474309.1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4113689.1.1财务绩效指标 15123909.1.2运营绩效指标 15297439.1.3客户绩效指标 15181669.1.4供应链协同绩效指标 1530509.2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15322929.2.1平衡计分卡法 15146999.2.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1546449.2.3模糊综合评价法 16263629.2.4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 1639449.3供应链协同绩效优化 1655029.3.1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 16267599.3.2优化供应链协同流程 16218239.3.3提高供应链协同技术水平 16236949.3.4强化供应链协同人才培养与激励 178556第10章供应链协同管理案例分析 171456210.1国内外典型供应链协同管理案例 17742410.1.1国内案例 17693110.1.2国外案例 172554510.2案例分析与启示 171492110.2.1案例分析 173086810.2.2启示 181567910.3供应链协同管理最佳实践总结与发展趋势展望 182503710.3.1最佳实践总结 18227310.3.2发展趋势展望 18第1章供应链协同管理概述1.1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定义与价值供应链协同管理是指在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风险共担等手段,实现各环节的协同作业,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通过协同管理,各环节企业可以实时共享信息,减少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2)降低供应链成本:协同管理有助于消除冗余环节,实现资源整合,降低库存、运输等成本,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3)提升客户满意度:协同管理能够提高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4)增强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协同管理,企业可以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风险因素,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1.2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1)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础,各环节企业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保证信息的实时、准确、完整。(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协同管理的核心,企业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3)协同策略:制定合理的协同策略,包括采购协同、生产协同、物流协同等,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4)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各环节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协同管理的有效实施。(5)风险管理:共同识别、评估、应对供应链风险,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3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步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1)供应链诊断:分析现有供应链的运作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协同管理提供改进方向。(2)构建协同管理团队:成立由各环节企业代表组成的协同管理团队,负责协同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3)制定协同管理策略:根据供应链诊断结果,制定具体的协同管理策略,包括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的协同措施。(4)搭建协同管理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共享。(5)实施协同管理:按照协同管理策略,各环节企业共同推进协同管理的实施。(6)持续优化:根据协同管理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协同策略,提升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第2章供应链战略规划与协同2.1供应链战略制定供应链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全局性、长远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供应链战略的制定过程。2.1.1市场环境分析在供应链战略制定之前,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状况、客户需求变化等,以确定供应链战略的发展方向。2.1.2企业战略目标确定根据市场环境分析结果,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指标,为供应链战略制定提供依据。2.1.3供应链战略设计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战略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结构设计: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选择合适的供应链结构,如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等。(2)供应链环节优化: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3)供应链风险管理:识别供应链风险,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2.2供应链协同伙伴选择供应链协同伙伴选择是供应链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协同伙伴选择的过程。2.2.1协同伙伴选择标准制定协同伙伴选择标准,包括合作伙伴的信誉、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等方面。2.2.2评估方法与流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同时明确评估流程,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2.3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与选定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供应链协同运作的顺利进行。2.3供应链战略协同实施供应链战略协同实施是保证供应链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以下为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3.1制定协同计划根据供应链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协同计划,包括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物流计划等。2.3.2建立协同机制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包括信息共享、协同决策、激励机制等,保证各环节协同运作。2.3.3协同执行与监控在协同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各环节的监控,保证协同计划的有效执行。同时对协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协同策略。2.3.4持续改进针对协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优化供应链协同运作,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第3章供应链组织协同3.1供应链组织结构与协同机制供应链是由多个独立组织构成的复杂网络,要实现高效协同,首先要明确各组织的结构与协同机制。本节将从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3.1.1供应链组织结构供应链组织结构包括线性结构、网络状结构和矩阵式结构等。各种结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线性结构适用于简单的供应链,网络状结构适用于复杂的供应链,而矩阵式结构则适用于多元化业务的供应链。3.1.2协同机制供应链协同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等。信息共享是协同的基础,资源整合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则有助于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3.2供应链组织协同策略为实现供应链组织之间的协同,需采取有效的策略。以下将从战略协同、运营协同和风险管理协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3.2.1战略协同战略协同是供应链组织协同的核心。企业应从战略层面明确供应链协同的目标和方向,制定相应的协同策略。主要包括:合作模式选择、合作伙伴评估和协同战略规划。3.2.2运营协同运营协同关注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优化。主要包括:订单协同、库存协同、物流协同和售后服务协同。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3.2.3风险管理协同风险管理协同是保证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关键。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采取共同应对措施,降低供应链风险。3.3供应链协同团队建设与激励为实现供应链协同,企业需加强团队建设与激励。以下从团队构建、能力提升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3.3.1团队建设协同团队应具备跨部门、跨企业和跨行业的特性。企业应选拔具有协同意识、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团队成员,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氛围。3.3.2能力提升企业应加强团队成员的能力提升,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协同理念普及和跨文化沟通等。通过提高团队整体能力,促进供应链协同的深入发展。3.3.3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保障供应链协同效果的重要手段。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设立协同奖金、实施股权激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本章旨在为供应链组织协同提供实战指南,以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协同共赢。第4章供应链信息协同4.1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供应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的基础。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4.1.1供应链信息化规划供应链信息化规划应遵循整体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明确供应链信息化的目标、范围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4.1.2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应包括数据层、应用层和决策层。数据层负责数据存储和交换;应用层提供业务处理和协同功能;决策层则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4.1.3供应链信息化技术选型供应链信息化技术选型要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常用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4.2供应链信息共享与传递供应链信息共享与传递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信息共享与传递的效率。4.2.1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主体。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保证信息共享的合规性和安全性。4.2.2供应链信息传递渠道优化供应链信息传递渠道,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工具,提高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准确性。4.2.3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4.3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有助于发觉潜在问题和机会,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方法。4.3.1供应链数据采集与整合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数据采集与整合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来源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类信息系统。4.3.2供应链数据挖掘技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对供应链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4.3.3供应链数据分析应用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供应链决策支持、风险评估、成本控制和业务优化等方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掌握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第5章供应链物流协同5.1仓储与配送协同5.1.1仓储协同规划在供应链物流协同中,仓储协同是关键环节。各供应链节点企业应共同制定仓储协同策略,明确仓储资源共享的目标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企业间可进行仓储设施、设备、技术及人员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5.1.2配送协同管理为实现高效配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需在配送环节开展协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统一配送标准,优化配送路线,共享配送资源,以及实施联合配送。通过配送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5.2运输协同管理5.2.1运输协同策略运输协同管理旨在优化运输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企业应共同制定运输协同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路线,以及实施运输任务分配。5.2.2运输协同实施在运输协同实施过程中,各企业需加强信息共享,实时掌握运输状态,保证运输任务的高效完成。通过建立运输协同机制,实现运输资源的动态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5.3供应链库存协同控制5.3.1库存协同策略供应链库存协同控制是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的关键。企业应共同制定库存协同策略,包括库存共享、库存优化和库存预警等。通过协同策略,实现库存水平的合理控制。5.3.2库存协同实施在库存协同实施过程中,各企业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统一的库存管理平台,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二是优化库存分配策略,降低库存冗余;三是实施库存动态调整,提高库存响应速度。5.3.3库存协同优化为持续提升供应链库存协同效果,企业应定期对库存协同策略进行评估与优化。具体措施包括:分析库存协同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库存协同策略,完善库存协同机制,以及加强库存协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交流。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协同管理,供应链物流将实现高效、低成本运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第6章供应链采购协同6.1供应商协同管理供应商协同管理是供应链采购协同的核心环节,旨在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供应商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6.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是供应商协同管理的基础,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制定合理的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包括供应商的质量、成本、交货、服务、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6.1.2供应商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关键。企业应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共赢。6.1.3供应商协同流程优化优化供应商协同流程,提高采购效率。企业应与供应商共同推进采购订单、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环节的协同,降低交易成本。6.2采购策略与协同优化采购策略是企业实现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采购策略与协同优化的关键内容:6.2.1采购策略制定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产品需求、成本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采购策略。采购策略包括采购品种、采购数量、采购周期等。6.2.2采购协同优化采购协同优化旨在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风险共担。企业应与供应商共同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6.2.3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目标。企业应通过采购策略的调整,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6.3采购合同管理与协同采购合同管理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采购合同管理与协同的关键要素:6.3.1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的签订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包括采购产品、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等。6.3.2采购合同执行与监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采购合同执行与监控机制,保证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同时企业应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6.3.3采购合同变更与协同在供应链环境下,市场变化和双方需求可能会影响采购合同的执行。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合同变更机制,实现合同协同管理,降低合同风险。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本章为供应链采购协同提供了实战指南。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章内容,优化采购协同管理,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第7章供应链生产协同7.1生产计划与协同7.1.1生产计划概述生产计划是企业为实现供应链协同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安排。本节将从生产计划的概念、类型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7.1.2生产计划协同机制生产计划协同旨在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本节将介绍生产计划协同的机制、方法和实践案例。7.1.3生产计划协同策略生产计划协同策略包括预测驱动、订单驱动和库存驱动等。本节将分析各种协同策略的优缺点,为企业提供选择依据。7.2生产过程协同管理7.2.1生产过程协同概述生产过程协同是指在供应链范围内,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作业。本节将介绍生产过程协同的概念、意义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7.2.2生产过程协同关键环节生产过程协同主要包括订单管理、物料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环节。本节将分析这些环节的协同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7.2.3生产过程协同技术应用本节将介绍在生产过程协同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如ERP、MES、SCADA等,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7.3柔性制造与供应链协同7.3.1柔性制造概述柔性制造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灵活调整生产能力的制造模式。本节将从柔性制造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供应链协同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7.3.2柔性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的关系柔性制造与供应链协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节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柔性制造在供应链协同中的关键作用。7.3.3柔性制造协同策略与实践本节将介绍柔性制造协同的策略,如模块化设计、多技能员工培养、设备自动化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对供应链生产协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实用的生产协同管理方法,以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第8章供应链风险管理8.1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企业保证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如何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潜在的风险。8.1.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供应链结构分析: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的依赖关系、合作伙伴的稳定性等,以识别潜在风险。(2)外部环境分析:关注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技术变革等因素,以预判外部环境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3)内部流程分析:梳理企业内部流程,查找可能影响供应链运行的环节,如生产、物流、库存等。(4)信息收集与分析:收集供应链相关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挖掘潜在风险。8.1.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风险概率: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对企业供应链运行的影响程度。(3)风险等级:结合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4)风险排序:按照风险等级对风险进行排序,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8.2供应链风险防范与应对在识别和评估供应链风险的基础上,本节主要介绍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8.2.1风险防范(1)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流程。(2)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具有较高信誉、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的合作伙伴。(3)多元化供应链: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物流商的依赖。(4)供应链柔性:提高供应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8.2.2风险应对(1)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觉风险苗头,及时采取措施。(2)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对措施。(3)沟通协调:与供应链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协同应对风险。(4)动态调整: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和应对措施。8.3供应链应急协同处理当供应链发生风险事件时,应急协同处理是降低损失、恢复运行的关键。8.3.1启动应急预案(1)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确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通知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人员,启动应急响应。(3)执行应急措施: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应急措施。8.3.2协同处理(1)信息共享:与供应链各方共享风险事件信息,保证各方了解实际情况。(2)资源调配:整合各方资源,优先保障关键环节的供应。(3)合作协同:与供应链各方共同解决问题,保证供应链尽快恢复正常运行。(4)事后评估:对应急协同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协同9.1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绩效评价是衡量供应链运营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1.1财务绩效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金周转率成本结构优化程度9.1.2运营绩效指标订单履行率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生产效率9.1.3客户绩效指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市场份额客户忠诚度9.1.4供应链协同绩效指标信息共享程度协同计划与执行能力协同优化效果合作伙伴关系稳定性9.2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为了对供应链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本节将介绍以下几种评价方法:9.2.1平衡计分卡法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9.2.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投入导向型产出导向型投入产出导向型9.2.3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评价因素权重建立评价集计算综合评价得分9.2.4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协同绩效指标量化合作伙伴评价协同效应分析协同绩效改进策略9.3供应链协同绩效优化针对供应链协同绩效的优化,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9.3.1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明确协同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