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_第1页
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_第2页
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_第3页
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_第4页
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指南TOC\o"1-2"\h\u2467第1章会计概述 412706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4186421.1.1记录与反映: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 4221911.1.2监督与控制:会计通过核算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经营策略。 4286701.1.3决策支持: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4255471.1.4评价与预测:会计信息可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参考。 428646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4248311.2.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信息应反映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 4106641.2.2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历史成本计价。 5100471.2.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以便于定期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5259681.2.4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假设货币是经济活动中最合适的计量单位,会计信息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基础。 533121.2.5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得虚假记载。 570201.2.6完整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580471.2.7可靠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保证其可靠。 524741.2.8可比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便于与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 566861.3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96051.3.1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37081.3.2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5117161.3.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536641.3.4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27361.3.5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5286651.3.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521394第2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6180082.1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 6198452.2账户的结构与作用 6125302.3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 75506第3章记账方法与记账程序 736433.1复式记账法 7307263.1.1基本原理 7105413.1.2记账规则 7191523.2借贷记账法 811703.2.1基本原理 83773.2.2记账规则 8147673.3记账程序概述 8153573.3.1确定会计科目 8197603.3.2填制会计凭证 8180353.3.3登记会计账簿 8134423.3.4结账 8316133.3.5编制会计报表 8222773.3.6会计档案管理 818230第4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8291104.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制作 8140004.1.1会计凭证的种类 9146584.1.2会计凭证的制作 982524.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管理 9137344.2.1会计账簿的设置 948834.2.2会计账簿的管理 9275824.3记账凭证与账簿的登记 10289484.3.1记账凭证的登记 10195814.3.2账簿的登记 1027576第5章财产清查 10242175.1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 1095815.1.1定期清查: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如年度、季度、月度进行的财产清查。 10325045.1.2临时清查:针对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的财产清查,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领导变更等。 107555.1.3全面清查: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的全面性、系统性的清查。 10135995.1.4部分清查:针对特定财产或部门进行的清查。 10216175.2财产清查的方法与程序 10175175.2.1制定清查计划:明确清查目标、时间、范围、方法、责任分工等。 10318315.2.2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财产资料,如账册、凭证、报表等。 11102235.2.3实地清查:根据清查计划,对财产进行实地核对,保证财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11108365.2.4财产盘点:对清查过程中发觉的差异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1220285.2.5编制清查报告:汇总清查结果,形成财产清查报告。 11130245.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1210845.3.1差异分析:对清查过程中发觉的财产账务不符、财产损益等情况进行分析,查明原因。 1141405.3.2责任认定:根据差异分析结果,认定相关责任人员。 1118935.3.3财务处理:根据财产清查结果,及时调整账务,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1162425.3.4整改措施:针对清查中发觉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1284355.3.5信息反馈:将财产清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111539第6章财务报表 1120906.1财务报表概述 11172826.2资产负债表 11184306.2.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11253866.2.2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 12294946.3利润表 12194756.3.1利润表的结构 12239136.3.2利润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 12288816.4现金流量表 12201756.4.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12248056.4.2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 122148第7章财务分析 1248217.1财务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13251287.2偿债能力分析 1350977.3营运能力分析 1372727.4盈利能力分析 1329401第8章会计电算化 1410668.1会计电算化概述 1494638.2会计软件的选择与配置 14195178.2.1会计软件的分类及特点 14249848.2.2选择会计软件的考虑因素 14182928.2.3会计软件的配置与实施 1435238.3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 14220428.3.1基础数据录入 14252098.3.2凭证处理 14101458.3.3账务处理 1425748.3.4会计数据分析 15151198.3.5会计数据备份与恢复 155477第9章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 1571139.1会计内部控制 15286979.1.1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 1514409.1.2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 15293979.1.3会计内部控制的原则 15128749.1.4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素 15279999.2会计审计概述 15255239.2.1会计审计的定义 1536319.2.2会计审计的分类 1666009.2.3会计审计的目的 16316199.2.4会计审计的独立性 1660609.3审计程序与方法 16210749.3.1审计计划阶段 16152189.3.2审计实施阶段 1685849.3.3审计报告阶段 1612389.3.4审计方法 16277599.3.5审计抽样 16190799.3.6审计工作底稿 1621824第10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172330110.1会计职业道德 172281210.1.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172792910.1.2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7435910.2会计法律责任 17959310.2.1行政责任 171833910.2.2民事责任 172510610.2.3刑事责任 182910510.3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协调与实施 181664610.3.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81833610.3.2完善会计法律制度 181854810.3.3协调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制度 18第1章会计概述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为各类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经济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其职能主要包括:1.1.1记录与反映: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1.1.2监督与控制:会计通过核算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经营策略。1.1.3决策支持: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1.1.4评价与预测:会计信息可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参考。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主要包括:1.2.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信息应反映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1.2.2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历史成本计价。1.2.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以便于定期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1.2.4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假设货币是经济活动中最合适的计量单位,会计信息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基础。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2.5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得虚假记载。1.2.6完整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得遗漏重要信息。1.2.7可靠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保证其可靠。1.2.8可比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便于与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1.3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3.1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3.2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1.3.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1.3.4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3.5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3.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表达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体现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第2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会计科目是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依据。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会计科目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2)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承担的债务,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4)成本类科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5)损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收入、费用、利润等经济业务,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2.2账户的结构与作用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基本单位。账户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账户名称:反映会计科目名称,便于识别和查找。(2)期初余额:反映账户在上一会计期末的余额,分为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3)本期发生额:反映本期账户的增加或减少金额,分为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4)期末余额:反映账户在本会计期末的余额,根据会计等式,借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账户的作用主要包括:(1)记录经济业务:账户是会计分录的具体体现,通过账户记录,可以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化。(2)提供会计信息:通过账户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可以编制财务报表,为决策提供依据。(3)实施会计监督:通过对账户的检查和分析,可以发觉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问题,促使企业加强管理。2.3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是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基本方式,它将经济业务按照借贷方向、金额和日期进行系统归纳。会计分录与账户的对应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借贷方向: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与账户的借贷方向一致。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2)金额:会计分录的金额与账户的发生额对应。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3)日期:会计分录的日期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与账户的记账日期一致。(4)账户名称:会计分录中的账户名称与账户名称一致,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会计分录与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第3章记账方法与记账程序3.1复式记账法3.1.1基本原理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3.1.2记账规则根据复式记账法,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相等,具体记账规则如下:(1)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4)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5)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3.2借贷记账法3.2.1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它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登记。3.2.2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下:(1)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4)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5)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3.3记账程序概述3.3.1确定会计科目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为记账提供依据。3.3.2填制会计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3.3.3登记会计账簿根据会计凭证,将经济业务分别登记在相应的会计账簿中。3.3.4结账在会计期末,对各项会计账簿进行结账,计算出各项会计要素的期末余额。3.3.5编制会计报表根据结账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3.6会计档案管理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归档、保管和销毁等工作。第4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4.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制作会计凭证是会计信息记录的起点,是会计工作中的环节。本节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及其制作方法。4.1.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根据其用途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经济业务发生时产生的第一手资料,如发票、收据、支票等。(2)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明确会计分录的凭证。(3)汇总凭证:是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进行汇总编制的凭证。(4)调整凭证:是对会计账簿中已有的记录进行修改或补充的凭证。4.1.2会计凭证的制作会计凭证的制作要求如下:(1)内容完整、真实:凭证上的各项内容应与原始凭证相符,不得篡改、伪造。(2)字迹清晰、规范:凭证上的文字、数字应清晰、工整,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易褪色的墨水。(3)连续编号:记账凭证应按顺序编号,以便查账和核对。(4)注明附件:原始凭证作为附件,应注明其名称、数量和金额。4.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管理会计账簿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本节主要介绍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管理。4.2.1会计账簿的设置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如下:(1)合规性:会计账簿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2)实用性: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会计账簿。(3)一致性:会计账簿的设置应保持前后一致,便于核对和分析。4.2.2会计账簿的管理会计账簿的管理要求如下:(1)建立账簿启用登记制度:记录账簿启用、交接、保管等情况。(2)定期检查账簿: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保持账簿整洁:不得随意涂改、撕毁账簿。(4)及时归档:年度终了后,将会计账簿整理归档。4.3记账凭证与账簿的登记记账凭证与账簿的登记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环节,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4.3.1记账凭证的登记记账凭证的登记步骤如下:(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2)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保证无误。(3)根据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登记相应的会计账簿。4.3.2账簿的登记账簿的登记要求如下:(1)按照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分别登记各类账簿。(2)依据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逐笔登记账簿。(3)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4)定期进行账簿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第5章财产清查5.1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财产清查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促进经营管理、维护财经纪律具有重大意义。财产清查主要包括以下种类:5.1.1定期清查: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如年度、季度、月度进行的财产清查。5.1.2临时清查:针对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的财产清查,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领导变更等。5.1.3全面清查: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的全面性、系统性的清查。5.1.4部分清查:针对特定财产或部门进行的清查。5.2财产清查的方法与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2.1制定清查计划:明确清查目标、时间、范围、方法、责任分工等。5.2.2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财产资料,如账册、凭证、报表等。5.2.3实地清查:根据清查计划,对财产进行实地核对,保证财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5.2.4财产盘点:对清查过程中发觉的差异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5.2.5编制清查报告:汇总清查结果,形成财产清查报告。5.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3.1差异分析:对清查过程中发觉的财产账务不符、财产损益等情况进行分析,查明原因。5.3.2责任认定:根据差异分析结果,认定相关责任人员。5.3.3财务处理:根据财产清查结果,及时调整账务,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5.3.4整改措施:针对清查中发觉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5.3.5信息反馈:将财产清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第6章财务报表6.1财务报表概述财务报表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量化表达,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它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评估企业过去业绩、分析当前财务状况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本节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概念、分类、编制原则及要求。6.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财务状况的报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基本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和顺序,列示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6.2.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两种结构。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类别分左右两侧排列;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类别分上下两部分排列。6.2.2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包括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和综合运用各种填列方法。6.3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基本等式,列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项目的金额。6.3.1利润表的结构利润表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结构。单步式利润表将所有收入和费用相抵后直接计算出利润;多步式利润表将收入、费用和利润分为多个步骤,逐级计算得出净利润。6.3.2利润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利润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包括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和综合运用各种填列方法。6.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6.4.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结构。直接法通过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具体项目反映现金流量;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6.4.2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及其填列方法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大类项目。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包括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和综合运用各种填列方法。注意:本章节内容旨在介绍财务报表的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具体编制方法和要求请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第7章财务分析7.1财务分析的目的与方法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等。7.2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评估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主要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指标来衡量。(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衡量。7.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运用资产的能力,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7.4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评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盈利水平的能力,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营业收入中营业利润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2)净利润率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3)资产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第8章会计电算化8.1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实现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现代化过程。它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本节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阶段、优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8.2会计软件的选择与配置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工具。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并进行合理配置,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会计软件的选择与配置:8.2.1会计软件的分类及特点8.2.2选择会计软件的考虑因素8.2.3会计软件的配置与实施8.3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3.1基础数据录入(1)设置会计科目(2)录入期初余额(3)录入凭证(4)录入固定资产卡片8.3.2凭证处理(1)凭证审核(2)凭证记账(3)凭证查询(4)凭证打印8.3.3账务处理(1)日常账务处理(2)月末结账(3)期末结账(4)财务报表8.3.4会计数据分析(1)财务比率分析(2)财务趋势分析(3)预算编制与分析(4)管理会计报告8.3.5会计数据备份与恢复(1)数据备份(2)数据恢复(3)数据安全与保密通过以上操作流程的介绍,旨在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运用会计软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会计法规和内部控制要求,不断优化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9.1会计内部控制9.1.1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实现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9.1.2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会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目标: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保证合规性。9.1.3会计内部控制的原则会计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9.1.4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素会计内部控制包括以下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9.2会计审计概述9.2.1会计审计的定义会计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审查和评价的活动。9.2.2会计审计的分类会计审计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主要包括审计、社会审计和专项审计;内部审计则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审计等。9.2.3会计审计的目的会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进行评价,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9.2.4会计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结论公正、客观的基础。审计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9.3审计程序与方法9.3.1审计计划阶段审计计划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告风险、制定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9.3.2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测试内部控制、实质性程序和获取审计证据。9.3.3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评价审计结果、与管理层沟通、出具审计报告。9.3.4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9.3.5审计抽样审计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