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与审计实务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51第1章会计基础 3125801.1会计概念及要素 390471.1.1会计概念 329071.1.2会计要素 359301.2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 4269051.2.1会计科目 441971.2.2账户设置 429861.3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 4115351.3.1记账方法 469681.3.2会计分录 430176第2章财务报表分析 4250682.1资产负债表分析 4100942.1.1结构分析 42342.1.2财务比率分析 5249942.2利润表分析 5303072.2.1收入分析 5225462.2.2成本费用分析 5176902.2.3盈利能力分析 5127892.3现金流量表分析 5207362.3.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6324432.3.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6250552.3.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63239第3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610633.1货币资金管理 663493.1.1现金管理 63473.1.2银行存款管理 6195533.1.3票据管理 6134903.2应收账款管理 6228543.2.1应收账款政策制定 7260833.2.2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7225803.2.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 7254003.3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融资 7237943.3.1坏账准备 775193.3.2应收账款融资 765173.3.3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管理 723183第4章存货与固定资产 7283864.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 710124.1.1存货的分类 79714.1.2存货的计价 8265114.2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8289544.2.1固定资产的确认 8230094.2.2固定资产的计量 8254784.3折旧与减值 8158974.3.1折旧 8157544.3.2减值 928839第5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9261625.1流动负债管理 9121205.1.1流动负债概述 949285.1.2应付账款管理 9131655.1.3短期借款管理 944605.1.4预收账款管理 954475.2长期负债管理 9255635.2.1长期负债概述 937465.2.2长期借款管理 1071575.2.3应付债券管理 1060045.2.4长期应付款管理 1054435.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10314605.3.1所有者权益概述 10238135.3.2实收资本管理 10115235.3.3资本公积管理 1029675.3.4盈余公积管理 10120655.3.5未分配利润管理 1017890第6章股票发行与股利政策 11327576.1股票发行与上市 1139436.1.1股票发行 11158686.1.2股票上市 1165766.2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155476.2.1股利政策概述 11256366.2.2股利政策的制定 1188186.2.3股利政策的实施 11224116.3股票回购与股权激励 12247416.3.1股票回购 1289166.3.2股权激励 1232701第7章审计概述与审计证据 1227717.1审计的定义与目标 1280807.1.1定义 12115307.1.2目标 1262647.2审计标准与审计程序 13301517.2.1审计标准 13116487.2.2审计程序 13194787.3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13166457.3.1审计证据的获取 13190307.3.2审计证据的评价 1310106第8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意见 14206018.1审计报告的种类与内容 14207808.1.1种类 14259058.1.2内容 1428698.2审计意见的类型与表达 14178208.2.1类型 14227888.2.2表达 15161658.3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发布 15130898.3.1编制 1535218.3.2发布 157447第9章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1522169.1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审计 15214179.1.1审计目标 15312899.1.2审计程序 1576179.2存货与固定资产审计 1691389.2.1审计目标 16239899.2.2审计程序 16132719.3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审计 16117379.3.1审计目标 16286229.3.2审计程序 1627252第10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6195810.1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162369910.1.1定义 17728010.1.2目标 17520810.2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 172760710.2.1评价方法 171398910.2.2改进措施 173008910.3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172493010.3.1风险识别 172073310.3.2风险应对策略 17887310.4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172415310.4.1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7886310.4.2风险管理实施 17第1章会计基础1.1会计概念及要素1.1.1会计概念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为决策者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1.1.2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2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1.2.1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1.2.2账户设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用于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账户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账户设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2)相关性原则:账户设置应与单位的经济业务性质、规模和管理要求相适应。(3)实用性原则:账户设置应便于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1.3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1.3.1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汇总的方法。常用的记账方法有借贷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1.3.2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借贷记账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借贷方向:借方表示资产、费用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表示负债、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2)会计科目:反映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3)金额: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额。(4)日期: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日期。通过以上会计分录的记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第2章财务报表分析2.1资产负债表分析2.1.1结构分析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旨在揭示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从而为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及财务稳定性提供依据。具体分析内容包括:资产总额及其构成,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的占比;负债总额及其构成,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占比;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2.1.2财务比率分析运用财务比率工具,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负债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负债结构比率,分析企业负债的期限结构;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在总资产中的比重。2.2利润表分析2.2.1收入分析分析企业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增长性,包括: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评估企业市场份额及行业地位;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判断企业盈利模式的合理性;各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分析企业收入来源的多样性。2.2.2成本费用分析对成本费用进行分解,分析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包括:营业成本结构,关注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变动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费用构成,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评价费用控制效果;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企业盈利水平。2.2.3盈利能力分析运用盈利能力指标,对利润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净利润及其增长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毛利率、净利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衡量企业投资效益。2.3现金流量表分析2.3.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评价企业销售收入的现金回收情况;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关注企业采购成本及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衡量企业日常运营现金收支平衡情况。2.3.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分析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评价企业投资效益;投资支付的现金,关注企业投资扩张及资产配置;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企业投资现金收支情况。2.3.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借款收到的现金,评价企业筹资能力;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关注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压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衡量企业筹资现金收支平衡情况。第3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3.1货币资金管理3.1.1现金管理现金是企业日常运营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保证现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现金管理主要包括现金收支的日常控制、现金库存的管理以及现金收支的预测。3.1.2银行存款管理企业应在具备经营所需银行账户的基础上,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主要包括: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与监督;银行存款的日常收支操作;银行存款余额的定期核对。3.1.3票据管理企业应加强票据管理,包括支票、汇票等。票据管理主要包括:票据的购买、领用、背书、贴现和注销等环节。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票据法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3.2应收账款管理3.2.1应收账款政策制定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坏账风险。3.2.2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核对、催收、分析及风险评估。通过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3.2.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客户信用评估、销售合同管理、应收账款回收等环节。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坏账损失,保障企业资产安全。3.3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融资3.3.1坏账准备企业应按照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时,需结合历史损失经验、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合理估计坏账损失。3.3.2应收账款融资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应收账款融资方式包括: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转让等。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3.3.3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融资时,应关注相关风险,包括融资成本、融资期限、担保要求等。同时企业还需加强对融资合同的审查,保证合同条款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第4章存货与固定资产4.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4.1.1存货的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用于其他业务活动而持有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存货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材料存货: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2)在产品存货:指尚未完成生产过程的产品。(3)半成品存货:指已完成部分生产过程但尚未达到设计要求的产品。(4)成品存货:指已完成生产过程并达到设计要求的产品。(5)委托加工物资:指企业将原材料等提供给外部单位加工的物资。4.1.2存货的计价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原则:存货的计价应以成本为基础,包括购入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使存货达到目前状态所发生的成本。(2)一致性原则: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采用相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3)谨慎性原则:在存货计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存货跌价风险,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4.2.1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下:(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4.2.2固定资产的计量固定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1)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2)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折旧、减值等方面的核算。4.3折旧与减值4.3.1折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导致价值减少的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应按照以下方法计提折旧:(1)直线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平均分摊到各会计期间。(2)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量计提折旧。(3)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按照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折旧。4.3.2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如下:(1)比较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与账面价值,确定减值金额。(2)计提减值准备,将减值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第5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5.1流动负债管理5.1.1流动负债概述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周期内,需用流动资产或增加其他负债予以清偿的债务。本节主要讨论流动负债的管理,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收账款等。5.1.2应付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是企业流动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合理控制应付账款规模,保证负债安全。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机制、加强应付账款的动态监控、合理安排付款周期等。5.1.3短期借款管理短期借款是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需求的一种常见融资方式。企业应合理利用短期借款,降低融资成本。短期借款管理要点包括:合理预测融资需求、选择合适的借款渠道、关注借款利率变动等。5.1.4预收账款管理预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前,向客户收取的定金或预付款。企业应加强预收账款管理,保证资金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确定预收账款政策、加强预收账款的监控与核算、防范坏账风险等。5.2长期负债管理5.2.1长期负债概述长期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周期之外,需用长期资产或增加其他负债予以清偿的债务。本节主要讨论长期负债的管理,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5.2.2长期借款管理长期借款是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应合理规划长期借款,降低融资成本。长期借款管理要点包括:合理预测长期融资需求、选择合适的借款期限和利率、关注借款合同条款等。5.2.3应付债券管理应付债券是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形成的负债。企业应加强应付债券的管理,保证按时偿还本息。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债券发行与偿还机制、合理确定债券利率和期限、加强债券资金的监管等。5.2.4长期应付款管理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周期之外,需向债权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债务。企业应加强长期应付款管理,合理规划还款计划。管理措施包括:明确还款期限和金额、合理安排还款资金、降低偿债风险等。5.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5.3.1所有者权益概述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本节主要讨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5.3.2实收资本管理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按约定比例享有的资本。企业应准确确认实收资本,保证资本安全。管理要点包括:核实资本投入、确认资本变动、规范资本核算等。5.3.3资本公积管理资本公积是指企业除实收资本外,因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等原因形成的公积。企业应合理确认和计量资本公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可靠。5.3.4盈余公积管理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公积。企业应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合理使用,保证企业稳健发展。5.3.5未分配利润管理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扣除应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尚未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企业应合理规划未分配利润的分配政策,保障投资者权益,同时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第6章股票发行与股利政策6.1股票发行与上市6.1.1股票发行本节主要阐述股票发行的相关实务操作,包括发行股票的类型、发行价格的确定、发行方式以及发行程序等。具体内容包括:(1)股票类型:普通股、优先股等;(2)发行价格:定价方式、价格区间等;(3)发行方式: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等;(4)发行程序:申报、核准、招股意向书、发行公告等。6.1.2股票上市本节主要介绍股票上市的相关实务操作,包括上市条件、上市程序、上市后信息披露等内容。(1)上市条件:财务条件、股权分布、公司治理等;(2)上市程序:申请、审核、挂牌、上市仪式等;(3)信息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信息披露要求等。6.2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6.2.1股利政策概述本节简要介绍股利政策的定义、类型以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实务操作提供理论基础。6.2.2股利政策的制定本节从公司战略、财务状况、投资者需求等方面,阐述股利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1)制定原则:稳定性、可持续性、灵活性等;(2)制定程序: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批准等;(3)制定方法:固定股利政策、股利增长率政策等。6.2.3股利政策的实施本节主要介绍股利政策实施的相关实务操作,包括股利支付、股利分配方案、股利税收处理等。(1)股利支付: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等;(2)股利分配方案:分配比例、分配时间等;(3)股利税收处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6.3股票回购与股权激励6.3.1股票回购本节主要阐述股票回购的实务操作,包括回购原因、回购方式、回购程序等内容。(1)回购原因: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股价等;(2)回购方式:公开市场回购、要约回购等;(3)回购程序: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批准等。6.3.2股权激励本节主要介绍股权激励的相关实务操作,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效果评估等。(1)激励对象: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2)激励方式: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3)激励效果评估:业绩指标、激励力度等。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股票发行、股利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股票回购与股权激励等方面的会计与审计实务操作。第7章审计概述与审计证据7.1审计的定义与目标7.1.1定义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专业的评价活动,旨在通过对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规范性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真实性、合规性和准确性。7.1.2目标审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评估财务报表的整体真实性、合规性和准确性;(2)确认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发觉并揭示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4)为审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合理保证,以增强其对财务报表的信赖。7.2审计标准与审计程序7.2.1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准则,主要包括:(1)独立性标准: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影响;(2)专业胜任能力标准: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客观性标准: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时,应保持客观公正;(4)谨慎性标准:审计人员应谨慎对待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避免遗漏重大错报。7.2.2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1)计划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制定审计计划;(2)实施阶段:执行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3)报告阶段: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7.3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7.3.1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证据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1)书面证据: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等;(2)口头证据:如访谈、询问等;(3)实物证据:如存货盘点、资产检查等;(4)外部证据:如第三方出具的证明、公开信息等。7.3.2审计证据的评价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包括:(1)充分性: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2)适当性:审计证据是否与审计目标相关,是否可靠;(3)可靠性:审计证据来源是否可信,是否经过验证;(4)说服力:审计证据是否能够合理地排除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通过对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审计人员可以形成合理的审计意见,为审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参考。第8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意见8.1审计报告的种类与内容8.1.1种类审计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审计报告;(4)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8.1.2内容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2)收件人;(3)引言段,说明审计目的、范围和责任;(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明确表达审计意见;(7)审计报告日期;(8)注册会计师签名及盖章;(9)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地址及盖章。8.2审计意见的类型与表达8.2.1类型审计意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无保留意见;(2)保留意见;(3)否定意见;(4)无法表示意见。8.2.2表达审计意见的表达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保证审计意见清晰易懂;(2)一致性,审计意见与审计证据、审计准则保持一致;(3)谨慎性,审计意见要充分考虑审计风险;(4)客观性,审计意见应基于审计事实,避免主观判断。8.3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发布8.3.1编制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收集、分析审计证据;(2)评价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编制;(3)形成审计意见;(4)撰写审计报告;(5)审计报告的内部复核。8.3.2发布审计报告的发布应遵循以下规定:(1)审计报告应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及时发布;(2)审计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委托人;(3)审计报告的发布应保证所有利益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4)在特殊情况下,审计报告的发布可能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第9章财务报表审计实务9.1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审计9.1.1审计目标保证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合规性及准确性;评估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及风险;检查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9.1.2审计程序核对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与总账;抽查大额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的形成依据及支付或回收情况;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银行对账单;评估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分析坏账准备是否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