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_第1页
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_第2页
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_第3页
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_第4页
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突破卷07地表形态的塑造(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安徽亳州·模拟预测)与普通黄色沙滩不同,黑色沙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在某些地区当地居民会利用黑色沙滩晒盐制盐。下图示意黑色沙滩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是(

)A.火山喷发—熔岩冷却—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沙粒堆积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冰川侵蚀、搬运、堆积C.火山喷发—岩浆涌出—熔岩覆盖冷却—冻融风化、堆积D.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熔岩破碎—冰川侵蚀、搬运、堆积2.相较普通黄色沙滩,黑色沙滩晒盐制盐(

)A.更易推广 B.成本更低 C.品质更高 D.效率更高【答案】1.A2.D【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 黑色沙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可知,黑色沙滩沙粒主要由岩浆岩碎屑以及火山灰等物质构成,因而呈现黑色。由于火山喷发,大量熔岩涌出,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后在海浪、风力的侵蚀作用下体积不断变小,并逐渐与火山灰糅合堆积成沙滩。黑色沙滩形成与冰川侵蚀以及冻融风化无明显关系。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相较于普通黄色沙滩,黑色沙滩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海水蒸发更旺盛,晒盐制盐效率更高,D正确;黑色沙滩分布相对更少,不易推广,A错误;其成本、品质与晒盐制盐工艺有关,与沙滩颜色关联性较小,BC错误。故选D。【点睛】侵入岩晶粒粗大,具有显晶质结构。喷出岩多形成细粒至玻璃质岩石,常具斑状结构。沉积岩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变质岩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2024·北京昌平·二模)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开展粒子与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领域的暗物质探测研究、中微子物理实验研究等一些重大基础性前沿课题的重要研究场所。该实验室位于四川省锦屏山公路隧道中部侧向开挖的山体中,是目前世界上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地下实验室。图为实验室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推断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4.锦屏地下实验室建在山体深处的主要原因(

)A.工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较为便利 C.屏蔽多数宇宙射线 D.水能资源丰富【答案】3.B4.C【解析】3.由材料可知, 该实验室位于四川省锦屏山公路隧道中部侧向开挖的山体中,开挖隧道位于背斜构造,图中的②是背斜,B正确;①位于断层,地壳不稳定,A错误;③位于向斜,向斜易积水,不能开挖隧道,C错误;④位于山体的边缘,与材料不符,D错误。故选B。4.结合材料分析,宇宙射线是高能粒子流,会对极为敏感的中微子探测实验造成严重的背景干扰,深埋于地下的实验室利用厚厚的岩石层作为天然屏障,能够有效阻挡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从而创造出一个极低辐射背景的环境,这对于捕捉极其微弱的中微子信号至关重要,C正确。工程技术水平高、交通较为便利、水能资源丰富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BD错误。故选C。【点睛】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2010年12月12日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2024·辽宁大连·二模)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的不连续接触关系。两套岩层中间的不连续接触面,称不整合面。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地层剖面图,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构造运动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属于不整合面的是(

)A.a B.b C.c D.d6.图示谷地附近发生褶皱的次数至少为(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7.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该地经历持续性构造抬升过程 B.谷地所在处岩层受挤压力易被侵蚀C.多组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一致 D.图示接触面从老到新依次为dcba【答案】5.C6.B7.D【解析】5.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的不连续接触关系。读图可知,C处缺失页岩沉积层,且粉砂岩有明显的风化剥蚀现象,由于风化剥蚀作用缺失部分粉砂岩沉积层,C处属于不整合面,C正确;abd处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没有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导致的不连续接触关系,不属于不整合面,ABD错误。故选C。6.读图可知,谷地缺失了页岩层,表明发生过沉积间断,第一次沉积形成的岩层有明显弯曲,说明发生褶皱,之后又有沉积作用形成水平岩层,第二次沉积的岩层也有明显的弯曲,说明又发生了褶皱,因此图示谷地附近发生褶皱的次数至少为两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7.由上题可知,该地发生过沉积间断,经历间歇性构造抬升过程,A错误;谷地所处构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B错误;多组地层沉积物质有差异,形成的沉积环境不一致,C错误;图中岩层均为沉积岩,位于下方的先形成,位于上方的后形成,因此接触面从老到新依次为dcba,D正确。故选D。【点睛】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2024·四川乐山·模拟预测)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图一)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二为1976~2016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研究区域内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年份是(

)A.1976年 B.1986年 C.1996年 D.2016年9.1976~2016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A.持续淤积 B.持续侵蚀 C.先淤积后侵蚀 D.先侵蚀后淤积10.据图推测2006~2016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8.A9.C10.B【解析】8.图中5m等深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1976年的5m等深线包络面积最小,即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最小,说明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最近,A正确;1986年、1996年、2014年5m等深线包络面积都较大,说明距离海岸较远,BCD错误。故选A。9.据图可知,1976-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包络面积呈现由小到大再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经历了由近到远再到近的过程,据此可推测研究区近岸海域先淤积变浅、后侵蚀变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2002-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说明该海域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减小,泥沙淤积减少,侵蚀加剧,进而可推测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减少。若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搬运泥沙较多,入海口泥沙堆积,A错误;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侵蚀加剧,B正确;流域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淤积,C错误;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用水减少,入海的黄河水增多,携沙能力强,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应增加,D错误。故选B。【点睛】5m等深线包络面积越小,其距海岸的平均距离越近,研究区近岸海域变深,泥沙被大量侵蚀;5m等深线包络面积变大,其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变大,研究区近岸海域变浅,泥沙淤积量大。(2024·福建莆田·模拟预测)构造运动和地势差异会影响水系重组。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受到断裂带附近的强烈挤压,老虎山隆升。地貌勘测表明,老虎山东段南侧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但老虎山的隆升并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图1和图2示意研究区域的山河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推测,与R2河流域相比,R1河流域(

)A.流域面积较广大 B.干流纵比降较大C.构造运动较强烈 D.冰川作用较显著12.导致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的主要原因是(

)A.R1溯源切穿山岭速率快于老虎山隆升速率B.老虎山隆升导致流域地势转变为南高北低C.地势变缓使R3河流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D.冰川大量消融形成洪涝使R3河流溃决改道【答案】11.B12.A【解析】11.R2河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A错误;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但汇入黄河的位置R1河海拔远低于R2河,且R1河流流程较短,所以R1河干流纵比降较大,B正确;仅根据图示信息不能明确判断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差异,C错误;图中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冰川作用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12.老虎山北侧坡度大,注入R1的支流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在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下,东北侧支流不断加深,向南不断延长,溯源侵蚀切穿了分水岭,与老虎山南侧的R3河连接,袭夺了R3支流,导致R3河流转向汇入R1河,A正确;题干中强调老虎山的隆升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冰川消融也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仅仅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这么大的方向性改变,C错误。故选A。【点睛】河流的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水能)、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2024·福建三明·三模)香港东平洲海岸公园景区内的页岩如画卷般铺之于大地(下图),成为郊外旅游及地理考察的热点,该地页岩形成于中生代,常含有植物和昆虫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本次野外地质考察用到的工具及其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A.地质罗盘测量页岩年代 B.地质锤识别矿物硬度C.放大镜观察矿物结构 D.小刀切割岩石样品14.图中页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抗风化侵蚀能力弱 B.含三叶虫化石C.硬度大,坚硬致密 D.常见气孔构造【答案】13.C14.A【解析】13.地质罗盘可以测量岩层的倾向及倾角,不能测量页岩年代,A错误;地质锤主要用来采集岩石样本,对硬度的判断不够精确,B错误;矿物结构细微,仅凭肉眼难以识别,放大镜可以用来鉴定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C正确;小刀无法切割岩石样品,D错误。故选C。14.页岩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抗风化侵蚀能力弱,A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页岩形成于中生代,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形成的,B错误;页岩是沉积岩,硬度较低,常见气孔构造的是玄武岩,CD错误。故选A。【点睛】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通常有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2024·河北沧州·二模)在小浪底水库拦沙作用下,低含沙量水流下泄会使河床结构发生变化。某团队统计了花园口、高村水文站的河岸滩地与河槽泥沙粒径状况(如下表),并发现自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高村段泥沙粒径明显增大。下图示意黄河小浪底水库及下游部分河段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水文站花园口高村平均径流/mm河槽0.1230.085滩地0.0610.05315.影响图示花园口水文站河槽与河岸滩地泥沙粒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滩槽高差 B.风力大小 C.基岩软硬 D.河道陡缓16.自水库运行以来,高村段河槽泥沙粒径明显增大,主要是因为高村段(

)A.河岸堤围,崩塌堆积 B.水流减缓,粗沙沉降C.滩地行洪,泥沙积聚 D.河床出露,基岩风化【答案】15.A16.B【解析】15.滩槽高差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挟沙能力,一般来说高差大,水流对河槽的冲刷作用更强,能携带较大粒径的泥沙,而滩地相对水流较缓,泥沙粒径较小,A正确;风力大小对河槽与河岸滩地泥沙粒径差异影响较小,B错误;基岩软硬主要影响河床的侵蚀难易程度,不是导致泥沙粒径差异的主导因素,C错误;河道陡缓对整体泥沙粒径有影响,但不是导致河槽与滩地差异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16.小浪底水库拦沙后,下泄的是低含沙量水流,高村段水流减缓,粗颗粒泥沙更容易沉降下来,导致河槽泥沙粒径明显增大,B正确;河岸堤围崩塌堆积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滩地行洪、泥沙积聚会使滩地泥沙增多,而不是河槽,C错误;基岩风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是短期内河槽泥沙粒径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崩岸是指河岸因受流水冲刷,土石失稳在岸坡产生崩落的现象,是河流演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冲积平原河流两岸。荆江河段位于三峡大坝下游,在三峡大坝运行之后,荆江河段崩岸多发。下图分别示意荆江河段崩岸区分布及崩岸形成过程。(1)根据材料,简述崩岸发生的过程。(6分)(2)简述三峡大坝运行后荆江河段崩岸多发的原因。(4分)(3)请你为减少荆江河段崩岸提出合理举措。(6分)【答案】(1)受河流冲刷影响,河岸不断受侵蚀,河岸下部沙土层抗侵蚀能力差,造成河岸边坡变陡,上部出现裂缝发生崩塌,崩塌体堆积于坡脚。(6分)(2)三峡大坝运行之后,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降低,但流速变快,河岸受侵蚀加剧,稳定性下降,导致崩岸多发。(4分)(3)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建立崩岸监测预警机制;沿岸修建防护墙,加固河岸;崩岸处抛投石块或沙袋,减缓坡度,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岸边土体;加强沿岸植被保护,减少人类开发活动等。(6分)【分析】本题以荆江河段崩岸区分布及崩岸形成过程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崩岸发生过程分析、原因和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由材料可知,崩岸主要是河岸受流水冲刷影响造成的,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严重,再结合图示可知河流把河岸下部抗侵蚀能力较弱的沙土层侵蚀,造成河岸边坡变陡底部变凹,上部河岸容易出现裂缝进而发生崩塌,崩塌体堆积在河流边坡的坡脚;凸岸泥沙堆积较少,冲刷大于淤积时,河岸也容易发生崩岸。(2)三峡大坝运行后,大坝以上河段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在水库库区;荆江河段位于三峡大坝以下河段,因此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降低,但流速变快,泥沙淤积速度小于侵蚀,河岸受侵蚀加剧,河岸稳定性下降,导致崩岸多发。(3)针对荆江河段崩岸带来的危害,可以从研究、监测预警、维护加固、减少河流侵蚀等方面考虑。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在容易崩岸区建立崩岸监测预警机制,做好预警防范;在河流沿岸,特别是崩岸区修建防护墙,加固河岸;在崩岸处抛投石块或沙袋,减缓河岸坡度,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岸边土地,河岸进一步崩岸;加强河岸沿岸地区的植被保护,增加植物根系的固土能力和河岸的抗侵蚀能力,减少河岸特别是容易崩岸区的人类开发活动,减少崩岸带来的危害。18.(2024·重庆沙坪坝·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基索三河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由木曾川、揖斐川、长良川组成,中下游主要为平原,历史上三河之间易摆动。木曾川为基索三河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河道中间多心滩,河岸多边滩,东岸自13世纪开始发育沙丘,当地在木曾川下游沿岸修筑堤坝,堤坝建成后,河岸沙丘进一步扩大。19世纪,人们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使得长良川由流入木曾川改为流入揖斐川。目前,基索三河下游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名古屋为国际化大都市。图示意基索三河下游水系。(1)木曾川心滩、边滩、沙丘堆积物的平均粒径大小排序是:心滩>边滩>沙丘,请分析其成因。(6分)(2)木曾川下游沿岸的堤坝建成后沙丘进一步扩大,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3)说明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的目的。(4分)【答案】(1)判断依据:河道中心附近水域较深,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因此组成心滩的物质颗粒较大;河岸附近水流受摩擦力影响大,流速慢,搬运能力弱,组成边滩的物质颗粒较小;沙丘是河滩中的物质受风力作用而成,细小颗粒易被风力搬运,因此沙丘的平均粒径最小。(6分)(2)堤坝建成后,河道摆动受到约束,洪水来临时,泥沙只能淤积在固定的河道,河床抬高加快;枯水期出露的河滩范围增大,沙源增加;河流难以侵蚀破坏河岸沙丘,河岸沙丘易保存。(6分)(3)改善河口名古屋港的泥沙淤积状况;为两河交汇延长时间,避免快速汇流导致河流水位迅猛上涨,形成洪灾。(4分)【分析】本题以基索三河下游水系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堆积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心滩位于河道中心附近,此处水域较深,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因此组成心滩的物质颗粒较大;河岸附近水流受摩擦力影响大,流速变慢,搬运能力减弱,因此组成边滩的物质颗粒较小;沙丘是河滩中的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再次侵蚀、搬运、堆积而成的,只有细小颗粒才易被风力搬运,因此沙丘的平均粒径最小。故心滩、边滩、沙丘平均粒径依次减小。(2)结合题干所述“堤坝建成后,河岸沙丘进一步扩大”,可以从洪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堤坝建成后,河道摆动受到约束,洪水期,泥沙只能淤积在固定的河道,河床抬高加快;枯水期,出露的河滩范围增大,沙源增加,同时河流难以侵蚀破坏河岸沙丘,河岸沙丘易保存,综合使得沙丘进一步扩大。(3)由材料可知,木曾川为基索三河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河道中多心滩,河岸多边滩,东岸发育沙丘,因此木曾川本身含沙量比较大,而长良川汇入木曾川下游时,来沙多,可能会加大木曾川河口名古屋港的泥沙淤积,因此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分隔,使得长良川由流入木曾川改为流入揖斐川,可减少泥沙供应量,改善河口名古屋港的泥沙淤积状况。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揖斐川分隔,是为了人为延长两河交汇时间,避免快速汇流导致水位迅猛上涨形成洪灾,对下游地区造成危害。19.(2024·湖北武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约44km的甘泉县,峡谷内发育典型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属于古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时期沉积了紫红色砂岩,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新生代以来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及区域性的隆起抬升,亚洲东部季风系统随之形成、加强,区域也完成了由盆地向高原的过渡,形成了古丹霞地貌的雏形。第四纪以来大量黄土堆积覆盖于地貌之上,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上覆黄土深厚、下部红层裸露、深沟陡窄亘长的特殊地貌。现大峡谷内最知名的景观当属桦树沟峡谷的波状谷壁,在谷壁的下方发现有众多贯通相连的壶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据地质专家介绍波状谷壁的形成与壶穴有很大的关系。(1)根据材料,推测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几次气候湿润期,并简要分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描述桦树沟峡谷波状谷壁的形成过程。(6分)(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甘泉县大峡谷进行研学旅行,请设计若干有关地质地貌的研学主题。(4分)【答案】(1)2次。古丹霞地貌雏形时期:区域性隆起抬升,亚洲季风增强,气候湿润,流水下切形成古丹霞地貌雏形。黄土覆盖之后:黄土为风力堆积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