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师说》学案(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师说》导学案

一、目标任务

1.积累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鉴赏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会与别人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导学

1、韩愈(768—824),字_____________,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人为_________。

2、“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六艺,即六经,指_________。

4.“古文运动"

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5、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三、初通文本

1.掌握字音

句读()或不焉()经传()聃()

读书()不能()传道()冉()

蟠()苌弘()近谀()贻()

潘()长幼()须臾()怡()

疏通字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

②或师焉,或不焉(___)

(2)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今义:(___)

②句读之不知。古义:(___)今义:(___)

③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古义:(___)今义:(___)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古义:(___)今义:(___)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___)今义:(___)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__)今义:(___)

(3)一词多义

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道相似也()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贤:

①其贤不及孔子()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___)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___)

②惑而不从师(___)

③吾从而师之(___)

④择师而教之(___)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

⑥小学而大遗(___)

⑦则群聚而笑之(___)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___)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___)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

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___)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___)

⑧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

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

郯子之徒(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

作师说以贻之(___)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

④其皆出于此乎(___)

⑤其可怪也欤(___)

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

⑦传其道解其惑者也(___)

⑧其出人也远矣(___)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

②而耻学于师(___)

③于其身也(___)

④皆出于此乎(___)

⑤不拘于时(___)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

④其可怪也欤(___)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_)

②乃不知有汉(___)

(4)词类活用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

②或师焉(___)

③不耻相师(___)

④吾从而师之(___)

⑤而耻学于师(___)

⑥孔子师郯子(___)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

⑧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___)

补充: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5)特殊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___)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

⑤而耻学于师。(___)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___)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___)

⑧(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

⑨(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___)

⑩(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___)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

整体感知

(一)研读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2、教师的职责?用原文回答。

3、阐述从师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分别从哪几方面论述的?论述了什么观点?请完成下面表格。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论论述中心分论点

纵比

自比

横比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三)研读第三段

此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什么观点?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孔子事例论证方法观点分论点

(四)研读第四段

1、概括第四段内容?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五)合作探究

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训练提升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多的人

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其皆出于此乎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下列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劝学劝:鼓励

②驽马十驾驾:驾车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④圣人无常师常:平常、普通

⑤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

⑥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⑦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

⑧洗盏更酌更:再

⑨而皆若偻偻:佝偻

⑩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

A.①②④⑦B.①⑥⑧⑩C.①④⑥⑩D.①⑤⑥⑨

6.对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知晓)善假于物也(假:借助)

而绝江河(绝:横渡)虽有槁暴(槁暴:晒干)

B.学不可以已(已:停止,结束)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C.其下众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徒弟)

驽马十驾(驾:一天的行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耻辱)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

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愈、越发)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及官吏的统称。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下列各项归类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列缺霹雳___②樯橹灰飞烟灭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梦啼妆泪红阑干

A.①②⑥⑧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⑧D.④⑤⑥⑦

9.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食埃土②吾师道也③吾妻之美我者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非能水也⑥不耻相师

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④\②⑤\③⑥

C.③④\②⑤\①⑥D.②⑥\①⑤\③④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观点。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D.“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三种诗歌形式,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1.《劝学》和《师说》都围绕“学习”表达看法,请对比阅读,思考两篇文章的论证特点。

课文观点主要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

《劝学》学不可以已比喻论证并列结构,逐项阐述自己的观点。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举的句式,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

《师说》要重视师道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递进结构,逐层深入论证自己的观点。整句与散句结合,又兼以多种不同句式,使得语言错落有致,错综变化,又富有气势。

2.对比论证就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具体段落观点角度具体运用

《劝学》第4段第一层,论积累的重要。正面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反面“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第二层,论坚持的重要。正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反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师说》第2段第一层,“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简明地得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第二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第三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了士大夫之族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师说》导学案答案版

一、目标任务

1.积累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鉴赏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会与别人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导学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人为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4.“古文运动"

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5、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初通文本

1.掌握字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聃(dān)

读书(dú)不能(bù)传道(chuán)冉(rǎn)

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贻(yí)

潘(pān)长幼(zhǎng)须臾(yú)怡(yí)

2.疏通字句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格外注意不带提手旁)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表转折)不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在)吾前,其闻道(懂得道理)也固(本来)先乎(于(比的意思))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生乎(在)吾后,其闻道也亦(也)先乎(于(比的意思))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吾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道也,夫庸(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在)吾乎?是故(因此)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从师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之);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学于师。是故圣(圣人)益(更加,联系成语“精益求精")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也,则(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师焉,惑(糊涂)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语意已尽为“句”,未尽而须停顿为“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从师)焉,或(有的)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到了)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表修饰)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高)则近谀(阿谀)。"呜呼!师道之(取独)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难道)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一类的人),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比)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和技艺上)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传(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普遍)习之,不拘(限制)于(被)时(时俗),学于(向)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表目的)贻(赠送)之。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句读之不知。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③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

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呢")

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吧”)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④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⑥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的)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助词,无实意,和“所以"一起表达之所以的意思)

⑧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⑤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

⑦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⑧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④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④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4)词类活用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

②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③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④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⑤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⑥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⑧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补充: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5)特殊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第一个介词“于”表被动,第二个介词“于"介宾短语后置)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⑤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句)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句)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略句)

⑧(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省略句)

⑨(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省略句)

⑩(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省略句)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格式“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整体感知

研读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教师的职责?用原文回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阐述从师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分别从哪几方面论述的?论述了什么观点?请完成下面表格。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论论述中心分论点

纵比“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

自比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

于其身耻师大遗

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三)研读第三段

此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什么观点?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孔子事例论证方法观点分论点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举例论证“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引用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四)研读第四段

1、概括第四段内容?

交代写作的缘由(作师说赠李蟠),委婉发出倡议,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合作探究

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

训练提升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C)

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详解】A.“嗟乎"的“嗟”应读“jiē"。B.“跬步”的“跬"应读“kuǐ”。D.“针砭"的“砭”应读“biā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

【详解】A.“其”,都是代词。B.“之”,都是代词,这。C.“乎”,句末语气词,呢/介词,比。

D.“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多的人

【详解】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意思是“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众人”,古今异义,古义是一般人,普通人。

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其皆出于此乎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详解】A.第一个“而”,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B.第一个“之”,代词,这类;第二个“之”,助词,用于所字结构前,不译。C.两个“于”,介词,比。D.第一个“其”,语气词,表示估计、推测,可译为“大概";第二个“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5.下列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劝学劝:鼓励

②驽马十驾驾:驾车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④圣人无常师常:平常、普通

⑤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

⑥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⑦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

⑧洗盏更酌更:再

⑨而皆若偻偻:佝偻

⑩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

A.①②④⑦B.①⑥⑧⑩C.①④⑥⑩D.①⑤⑥⑨

【详解】②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④圣人无常师,常,应译为“固定";

⑤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应译为“月光浮动的江面”;①③⑥⑦⑧⑨⑩正确。

6.对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知晓)善假于物也(假:借助)

而绝江河(绝:横渡)虽有槁暴(槁暴:晒干)

B.学不可以已(已:停止,结束)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C.其下众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徒弟)

驽马十驾(驾:一天的行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耻辱)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

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愈、越发)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详解】A.“知:知晓"错误,通“智”,见识。C.“徒:徒弟"错误,同类的,一类人。D.“耻:耻辱”错误,意动用法,以……为耻。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及官吏的统称。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