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共34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2.《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文学、文体常识

3.《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托尔斯泰,俄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4.《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

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的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作者是她的

小女儿艾芙居里。

(二)文体知识

1.散文。

(1)散文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2)散文分类。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3)散文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传记。

(1)概念。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2)分类。

①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②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③从创作方法上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3.回忆录。

(1)概念。

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2)特点。

①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

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②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③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3)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

①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②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

1.反语(《藤野先生》)

(1)概念。

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

(2)作用。

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课内散见知识点

2.夹叙夹议(《回忆我的母亲》)

(1)概念。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这种写法叫夹叙夹议。

(2)作用。

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例如:细读《回忆我的母亲》8-13段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示例:“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这是在段落的开头的议论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生长在一个生活、工作井然有序的大家庭之中(含义),点明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与崇敬(情感),引出下文作者对家庭工作安排的叙述,为下文写母亲的勤劳做了铺垫。(作用)”

3.欲扬先抑(《列夫托尔斯泰》)

(1)概念。

是一种写作手法,“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2)作用。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

明确::托尔斯泰是作者崇拜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中的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那与普通人毫无两样的一面。但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作者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的,反衬他灵魂的高贵的。

第一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

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相与

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夸张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成语:一手遮天、一日三秋、一毛不拔等。

超前夸张

“这房间,连个巴掌大都没有。”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4.教材“补白"------夸张

夸张的作用。

①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强烈共鸣。

②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例如:

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③有的夸张可以加强所说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

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说:

“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么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错误的道理即谬论,夸张到荒谬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而喻了。

夸张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读了上面这句格言,会在会心的微笑中,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

●小试牛刀

(1)文学常识填空。

《藤野先生》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按照作品的写作先后顺序来看,应依次是《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因为作品的内容依次是童年、少年求学与青年时期东渡日本求学。

(2)小王想给同桌写一篇传记,他搜集了相关文学常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作者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B.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C.传记作者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D.写传记可以引用一些资料,可以是书面材料,也可以是人物的鲜活的语言。

解析:A项“作者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误,作者发表观点需准确公允,不能夸大其词,也不可以矮化人物。

A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

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B

(4)下列选项中对夸张类型及表达效果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她瘦得像一张纸,风一吹她就随风的方向走了。(这句话属于缩小夸张,表现了风很大。)

B.刚刚走出门,他脸上的眼泪就瞬间冻成了冰条。(这句话属于扩大夸张,表现了他脸上的眼泪冻结速度之快。)

C.自习课上,班里非常安静,连鹅毛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这句话属于缩小夸张,表现了班里非常安静。)

D.我一进屋就看见妈妈在和面,我知道这是又要包饺子了,那饺子的香气瞬间萦绕在了鼻端。(这句话属于超前夸张,表现了妈妈包饺子的手艺好。)

解析:A项句子属于缩小夸张,表现的是她很瘦,而不是风很大,选项说法错误。B项句子属于扩大夸张,表现的是室外的寒冷,而不是他脸上的眼泪冻结速度之快,选项说法错误。D项句子属于超前夸张,突出饺子的香气,好吃,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

C

考点一:分析人物性格、形象

【题目类型】

1.综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3.某某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题公式】性格+品质,事件+品质

【答题格式】①……反映了他……品质;②通过……反映出他……性格,他是一个……的人。

阅读考点

【答题方法】

(1)抓关键词。

①“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明确:“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②“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明确:“热切"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她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2)抓句段。

①“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

明确: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说明她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②“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明确: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

提炼出了镭。说明她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的人。

(3)抓人物描写方法。

例如:《藤野先生》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本文描写藤野先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分别举例谈谈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明确: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外貌描写:示例(第6段):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个特点鲜明的医学教授形象。

语言描写:示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神态+语言描写: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4)抓具体事件。

品读《藤野先生》第6~23段中的典型事件或细节,从中体会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句式:先生,您______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的品质来填写。

示例:“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

也都一一订正”,先生,您添改讲义的行为,

让我感受到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和关爱弱国学生的品质。

(5)对比分析。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三篇文章都是写人的,但在布局上有何不同?在人物的塑造上有何特点

明确:《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彰显人物形象的,而《列夫·托尔斯泰》是一张“肖像画",作者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的。

《藤野先生》对于人物的刻画主要是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除用具体的实例外,作者还运用了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特征。《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通过写生活琐事用朴实的语言倒叙的手法,写出母亲的伟大品格,从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主要是给主人公一张画像,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更揭示了主人公深邃的精神世界。

考点二:词句赏析

【题目类型】1:体会第X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在表达上的好处(作用、效果)

【答题技巧】解释加点词语的原意+加点词语的在这儿的意思。

XX一词(等词),写出了XX的什么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例1: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明确:“正人君子"原指品行端正的人,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文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愤慨之情。

例2:赏析下面的加点词和划线句子。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题目类型】2:第X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技巧】这句话运用了……修辞(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注意:

(1)如果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2)如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XX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例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明确:这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的爱,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胸襟。使文章的主旨与情感得到升华。

例2:《美丽的颜色》第2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对比和夸张。

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考点三:标题的含义

【含义类型】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哲理等。)

【答题技巧】

分析题目的含义要由表及里、由实到虚

从两方面考虑,特别是深层含义要结合

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等来

回答。

例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明确:一是指玛丽和比埃尔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色彩;

二是指玛丽和比埃尔夫妇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高贵品质和美丽的人格魅力;

三是指在居里夫人眼中,他们夫妇二人的工作是美丽的。

例2.说说《秋天的怀念》标题的含义。

明确:①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②深层的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考点四:谈启示感受类

【题目类型】

1.结合文章内容、针对某句话、某件事等谈感悟、感想、启示、心得等。

2.理解某句话并以这句话为落脚点联系实际谈感悟。

3.谈看法、发表意见、说理由。

4.补充心理活动题、转换身份进行对话。

【答题技巧】

对于这类题应从文章的某个角度某个方面生发开来谈感受。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具体而定,如文中的人或事,某一个细节,某一句名言,哲理性的话等等。总之,所作的答案植根于文章,文章就是所谓的“踪"。

具体要求:从课内到课外,从文中到自己。也就是先概括文意(或引述原文),再联系实际,谈论评说。

例1:学习了《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你如何评价玛丽和比埃尔的工作生活?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评价:我对他们工作投入、吃苦耐劳、执着实验直至成功的工作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坚强乐观的品质感到佩服。

感受:我们在生活中不应该盲目攀比,一味地追求享受,而应该学习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学习成绩好,

不应该骄傲自满,无论是生活还是学

习上遇到困难应该学习居里夫妇做事

执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

例2.对于《藤野先生》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例3: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

明确:要根据国家、民族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两位老师,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人物传记。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2.下列关于“传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B.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C.小传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要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

D.传记一定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摹,这样才能真实体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2分)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B.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比拟、反语)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反语)

5.下列语段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B)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C)但我觉得,人们在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的同时,也会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D)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6.下面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B.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C.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二、语段题(11分)

7.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1分)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ɡ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缘()故劲()儿引hánɡ()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年纪太轻B.陕西琵琶C.无穷无尽D.感到快活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提到乐器的一项是()(2分)

A.葡萄美酒夜光杯B.谁家玉笛暗飞声

C.箫鼓追随春社近D.五十弦翻塞外声

(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名《》,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人名)。选文中“他们”_________、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4分)

三、活动题(9分)

8.某校八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9分)

(1)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诚信”的含义(2分)

①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②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事未到,正逢潮水上涨,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③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读下列短新闻的发现。(2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选自《扬子晚报》)

(3)下列商用对联中没有表明诚信经营的一项是()(2分)

A.上联:经商诚作本下联:待客暖如春

B.下联:商标昭信用下联:服务竞文明

C.上联:入店皆为上客下联:迸门胜似亲人

D.上联:幵店分毫不短下联:经商老少无欺

(4)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四、阅读题(3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老友蔡澜(15分)

金庸

①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他率真潇洒,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再加上“一笑”,那就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道路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丽。

②他教我怎样喝最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却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比我潇洒得多。

③除了我妻子林乐怡,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走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许多次日本,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共游欧洲,从意大利北部直到巴黎。同游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余,再去北美洲。从温哥华到旧金山,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享受互相做伴的乐趣,一起享受旅途中遇到的喜乐或不快。

④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但后来感到他们有些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等大批所谓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形成鲜明对照。

⑤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是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我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我友谊深厚,也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

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⑦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他琴棋书画、酒色财气、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对人生中各种有趣的玩意儿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他更可以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待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

⑧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作,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也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在席上旁人认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吸的香烟余味,聊以过烟瘾。

⑨蔡澜交友虽广,但不认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改动)

9.第④段插入“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的事,有何作用(2分)

10.结合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与令狐冲和段誉做朋友。(2分)

1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2.结合文章,说说在“我”心中,蔡澜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3.本文与《列夫·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手法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4分)

我的文学生涯(18分)

陈忠实

①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父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

②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入学,直到1962年高中毕业回乡,之后作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公社)和区的干部,整整16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了解,是这段生活给予我的。直到1978年秋天,我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我再三地审视自己、判断自己,还是决定离开基层行政部门转入文化单位,去读书、去反省以便皈依文学。1982年冬天,我调到省作协专业创作组。在取得对时间的完全支配权之后,我几乎同时决定,干脆归老家,彻底清静下来,去读书,去回嚼20年里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生活积蓄,去写属于自己的小说。我的经历大致如此。

③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赵树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我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这本书把我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这种复活和验证在幼稚的心灵引起的惊讶、欣喜和浮动是带有本性的。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这时候的赵树理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我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第一次崇拜就在这时候,就是赵树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我这一生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从阅读《三里湾》和这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

④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这小小的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的精神里似乎注入了一种强烈的激素,跃跃欲成一番事业了。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⑤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算个数不叫人哄了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他觉得由我来继续以农为本的农业是最合适的。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可笑了,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我不能过像阿尔青(保尔的哥哥)那样只求温饱而无理想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

⑥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们村子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很使一些供给孩子读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回到乡间,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似乎别无选择。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我阅读过中外一些作家成长道路的文章,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在文学上有重要建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