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_第1页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_第2页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_第3页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_第4页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解读

目录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情感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题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赏析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艺术特色

6.也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解读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

这首先取决于该词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这首词也代表了辛词语言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丰富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词的上阕运用了两个典故。典故一:“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在南京建都,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守住了自己的家园。此处用典表达了作者对孙仲谋的敬仰和向往。典故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即刘裕,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显赫一时。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情况下,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歌颂他的英雄业绩,还表达了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作者借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典故委婉地讽刺了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三个典故。典故一:“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震惊朝野。“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目的是希望朝廷要以史为鉴,要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典故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写佛狸祠这一幕景象时的心情是沉重的,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如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此处用典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之情和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偏安一隅的不满。典故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否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此处引用典故,表明了作者以廉颇自况,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求和,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作者运用宋文帝、佛狸祠、廉颇等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以及不被朝廷重用的愤懑之情。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借古讽今,紧扣题目“怀古"。全词用典都贴切恰当。通篇由古人古事组成的用典,毫无堆砌之感,反而使得词中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生动,思想内容深刻博大,用意深沉含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情感

词的上片怀古伤今,正面追念前代英雄人物的业绩,借以抒发自己北伐抗金的热切期望。前段六句,写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京口本为孙权(字仲谋)设置的重镇,一度曾为都城。词人登上城北北固山上的北固亭,缅怀起这位开创基业,抗曹安邦的英雄。可如今这样的英雄到哪儿寻找呢历史的风风雨雨,将孙吴时代及其后的英雄人物的风流余韵,将京口繁盛时期的歌舞盛会,都吹打得无影无踪。在此,词人既表露了当今能出孙权那样的英雄来领导北伐的热切期望,又抒发了这种期望不可得的吊古伤今的情怀。后段五句,转写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业绩。寄奴,即刘裕小字。刘是京口人,“寻常巷陌”,暗暗点明刘裕出身贫寒。想当年,实际掌握东晋大权的刘裕亲率精锐,渡江北伐,挥师万里中原,先后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煊赫一时。追念刘裕的北伐业绩,更是明显地寄寓了自己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壮志宿愿,寄寓了期望再出现一个“刘裕"、取得北伐抗金胜利的美好理想。当然,这样的北伐英雄,如今也消逝而去,只剩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以及人们的追慕了。故而也同样流露出吊古伤今、时无英雄的深沉感慨和光阴流逝、时不我待的深深怅恨。

词的下片借古讽今,借历史上北伐失败的教训、金兵入侵的史实,告诫当朝不可草草北伐,并借廉颇晚年的遭遇,进一步表达愿为国所用而不被重用的悲愤。前三句为第一层,写宋文帝草草北伐、大败而回的情形。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轻信王玄谟等人的大言,匆匆遣之北伐,梦想取得像西汉霍去病那样追击敌人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的辉煌胜利,结果全师溃败,仓皇南逃,心惊胆战,时时回顾追击之敌。北魏军队一直追至长江北岸,声称渡江南下,令刘宋朝野震恐。词人精心选择这段史实,借古讽今之意尤为鲜明。“草草"二字,力敌千钧,严重警告当事者切不可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其中,也包括用人不可“草草”的卓见。可惜,轻敌自专、只图侥幸的韩侂胄非但不听忠告,反而借故将词人免职,次年北伐,果然一败涂地,自己也被政敌谋害,落得个身首分离。

中间六句,是下片的第二层,词人眺望大江对岸的扬州,思路回到宋文帝四十三年前的时刻。当时,词人率义军南归,途经扬州战场,亲见金兵入侵的战火和破坏痕迹遍地皆是。如不是虞允文采石水战重创金兵,不是一心渡江的完颜亮遭黜被杀,局势将更不可收拾。这种惨痛的往事真令人不堪回首!而令人同样不堪回首的是,四十三年后的今天,只见对岸佛狸祠下,竟然是民众祭拜、社鼓闹猛、神鸦盘旋的场面!这种情景充分说明前线人民民族反抗意识的消沉,说明北伐备战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这不能不激起词人更为深沉的悲哀!因为佛狸祠,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当年追击刘宋败军,追至长江北岸驻军瓜步山时所建之行宫,也是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督师渡江的大本营,它是敌人南侵的象征,是宋人国耻的标志。而今前线民众却对之顶礼膜拜,呈现着一派和平的景象,怎能不使词人忧愁万分、极度悲痛呢

结尾三句是下片的第三层,也是全篇的词眼。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老臣宿将,多次战败强秦,后遭陷害,逃居魏国。其时,赵国“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派使者探望,廉颇老当益壮,极愿为赵国抗击强秦而重上战场,便“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使者为仇家所贿赂,谎称廉颇“顷之,三遗矢(屎)矣”。于是赵王不再起用。词人在全篇的归结处精心选用了这一典故,是含蓄良深的:一方面借廉颇的壮心不老而自况,婉曲而强烈地表明自己愿挑起抗金复国的大任;一方面借此抒发了当朝者无视多年力主抗战的元老重臣,只讲派系亲疏而重用年少轻进之士的深沉忧虑和悲愤。这忧愤并非出于个人得失,而是出于对北伐大业能否胜利的深谋远虑。这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悲愤呼喊,紧紧交织,表现得如此强烈深广,而又潜气内转、曲折掩抑,呈现出那种特别令人感动的力量,极好地体现了辛词豪壮沉郁的主导风格,永远闪耀着崇高美与悲剧美的巨大魅力。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题

先从下片来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面准确地说有三个典故,第一个是《汉书》中“上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第二个是宋文帝刘义隆对殷景仁所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第三个是刘义隆草草北伐,被拓跋焘打得“仓皇北顾”。由于用典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委婉含蓄的特点,我们需要从“元嘉草草"本身细看: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秋七月庚午,遣宁朔将军王玄漠北伐”。“玄谟向确磝,戍主奔走,遂围滑台,积旬不克。虏主拓跋焘率大众号百万,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军众亦盛,器械甚精,而玄谟专依所见,多行杀戮。初围城,城内多茅屋,众求以火箭烧之,玄谟恐损亡军实,不从。城中即撤坏之,空地以为窟室。及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又不从。将士多离怨。又营货利,一匹布责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心。及拓跋焘军至,乃奔退,麾下散亡略尽"。从这部分内容不难看出,此次北伐失败,草草姑且不论,但是作为将军的王玄谟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宋书·王玄谟传》上来看,很明显的是宋文帝任用了一个口说能力与实战能力很不相符的王玄谟!不得不说宋文帝刘义隆在任用王玄谟北伐的事宜上是很失误的。而在辛弃疾作词时南宋宁宗大张旗鼓要组织的开禧北伐又是谁在主持呢?是韩侂胄,那么韩侂胄真的具有北伐收复失地的才干吗?下面我们来看孙培民的研究:

嘉泰四年(1204)正月,宋宁宗召见辛弃疾。当时“聚集在韩健宵周围的全是些无赖小人,无耻之徒”。如宰相陈自强“性极贪鄙,四方来书若无贿赂,则不拆阅;人有仕进干请,必议价而后予;又纵子弟亲戚收受贿赂"。又如韩侂胄的亲信苏师旦“招权纳贿,其门如市,自三衙至江上诸帅,皆立定价,多至数十万络,少亦不下十万”。所以当时有人就称南宋朝廷“满朝都是贼"。针对这种实际,辛弃疾曾建议:“愿属大臣备兵,为仓卒应变之计。”在此,辛弃疾主张进行北伐“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隐然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付重担"。

结合孙先生的研究,再结合此次北伐的失败,一方面显现了辛弃疾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宋朝廷在任用韩侂胄主持北伐这方面,的确也如当年的宋文帝刘义隆任用王玄谟一样的失策。由此来看“元嘉草草”句,辛弃疾所指就绝不仅仅是战前的种种准备不足,还更有朝廷方面在用人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句,这里表面上是讲,当年扬州路上惨遭金兵洗劫的场景惨不忍睹,致使时隔四十多年词人仍记忆犹新。但换个角度来分析,便是当时宋军的失利与金兵的凶残,如此并非是要揭自己伤疤而长金兵志气,而是意在指出,在北伐前至少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原本就骁勇凶悍的金人,不能像元嘉那样“草草”而“赢得仓皇北顾”,如此来看这三句就很自然地与“元嘉草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句,人教版教材的注释为“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竟在佛狸祠前频繁地迎神赛社”。笔者认为词人固然有这方面的意图,但也更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因为南宋要大举北伐,而北地民众正沉溺于祈福却对此次宋军北伐所知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即便不是这样,至少也能说明,此次北伐在金占区是缺少民众基础的。如此也便能说明,下片从“元嘉草草"开始直至“一片神鸦社鼓”都是指向此次北伐,这样来看下片的以上九个句子便是浑然一体,一脉相承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面对赵王来访使者,虽然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使者却回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9]从老将廉颇的角度来看,自己便是白白地浪费了情感,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到头来,赵王的音信全无,这不是闹了天大的笑话,被人戏耍了一番吗?如果赵王真心想起用自己,何妨亲身前往,再不济,也可邀廉颇前往问询。于此,我们不妨关注一下那个被辛弃疾称赞是英雄的孙权与鲁肃的第一次见面:“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只可惜,我们年老的廉颇将军没有受到鲁肃一样的待遇。那么曾经上过《美芹十论》且在词中以廉颇将军自比的辛弃疾呢?在词的结尾处用“凭谁问”,“凭谁"来问自己呢?那个“谁”又去了哪里呢?世间还能寻觅得到吗?在这里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上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仲谋是英雄,是怎样的英雄?是继父兄基业,义不降曹,能守其土,举贤用能且伺機扩大势力范围(夺荆州)的一个帝王。上片中还用了另外一个典故,宋武帝刘裕,于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辛弃疾并在词中盛赞其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如虎气势。那么辛弃疾在上片中列举这两位有英雄功绩的帝王和下片有什么关系呢?词人这里不仅仅是想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慕,表达对他们取得伟大历史功绩的赞颂与自身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而是有着更为深重的忧思,有着南渡后40多年的辛酸与悲苦,有着如教师教学用书里所提及的“一腔怒气和怨恨”。

用孙权典故,其中第一层意思是为了讲守土,刘裕典故旨在论扩疆。因南宋朝廷自汴京而来,帝王偏安一隅并不甚思收复失地,从文人的一些诗句当中不难找出答案,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而北伐收复失地又是历代南宋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那么北伐的最高命令又应该由谁下达呢?仁人志士们也就一直都在现实中寻觅着那个可担大业的英雄。由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英雄自然也便就是在人们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居于大宝之位的帝王。辛弃疾在用典表达含蓄委婉的情感的同时还很好地注重了用词的含蓄性,用“英雄”这个词很好的表达了“帝王"的这个概念,在封建时代,这样安排会省去很多的麻烦。

用孙权典故的第二层意思:孙权有慧眼识人之能并能正确地加以任用,如赤壁之战中的都督周瑜,大败刘玄德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陆逊。而下片中提到的宋文帝刘义隆在北伐上任用王玄谟便是大错了。再者,宋武帝刘裕能取得赫赫功绩建立劉宋,识人用人之能自应与孙权等同,当时吴国也应是君臣齐心,上下和睦,文者尽其谋,武者倾其力。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上片用的两个帝王的典故是含蓄地在讲:当今的南宋朝廷没有像孙权一样有远见卓识、具慧眼识人之能的帝王了,致使以自己为代表的像廉颇一样的英雄人物毫无用武之地。

如此,我们再来看此结尾的“凭谁问”,“凭谁问"里的“谁”还在吗,现实里还可以觅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可以!

这般来看,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怒气和怨恨"也便有了明确的对象——南宋帝王,怨恨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不能很好任用如自己这般的英雄人物,词的上下两片更是紧密相连,五个典故自然一脉相承,从而整首词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南宋江山的帝王。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赏析

一、用典精准,贯通全文

用典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切合主题,与内容联系密切。北固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宋年间将京口改为镇江,并沿用至今。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较多,面对北固亭的无限风光,辛弃疾在怀古时,精心选择了与京口有关的四位历史人物: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以及跟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借以抒发心中无法排解的复杂情感。

词的上阕提及两位跟京口历史事件相关的千古英雄孙权和刘裕。孙权在京口起兵,与曹、刘鼎足而立,曾使强敌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人生感叹。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自幼居于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后在京口起事,讨伐桓玄叛乱,削平内乱,率兵北伐,收复中原大片国土,代晉称帝,成就一代霸业。词的上阕通过对“千古英雄"孙权与“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杰刘裕的倾慕,寄托了辛弃疾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也有对主和派不愿发兵抗敌的含蓄讽刺。词下阕涉及与京口有关的两位皇帝刘义隆和拓跋焘。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其父刘裕的功业,听了王玄谟对北伐的吹捧,以为北伐功业唾手可得,打了无准备之仗,宋文帝曾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封狼居胥是大话也是野心,元嘉二十七年(450),宋文帝令王玄谟仓促北伐,结果惨败。第二年,北魏军队乘胜追到长江边,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江北的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即词中提及的“佛狸祠”,这是词中下阕所涉及的相关史实。下阕前三句痛诉刘义隆“元嘉草草"北伐失败的往事,既是影射四十多年前北伐的惨败,又是对即将开始的北伐可能重蹈前代覆辙的深切忧虑。“四十三年”三句,词笔由怀古转为追忆,四十三年前词人率众兵南归经过漫天烽火的扬州,惊险的画面历历在目。接下来“可堪回首"三句将笔触转到眼前令词人痛心疾首的一幕——长江北岸瓜步山的百姓竟然将异族统治者拓跋焘当作神明祭奠,在他的行宫佛狸祠下敲锣打鼓,迎神赛会。这是暗含在眼前时事中的典故,词人运用此典,别有用意。此典此景不仅表现了词人对统治者轻率北伐和军民斗志松懈的深切忧虑,还表现了词人对金人猖狂如北魏军队饮马长江的愤慨。

此词所用的故事,除最后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大多数词人用典不同。宋文帝是由上文宋武帝气吞骄虏的北伐引出的,正好跟其父的功业形成鲜明对照,且宋文帝“赢得仓皇北顾"的“北顾”字面又照应了词题中的“北固亭”,佛狸祠行宫的建立又是宋文帝草率北伐引出的严重后果。廉颇之典则是词人抒发受韩侂胄排斥打击的悲愤和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全词典故运用可谓环环相扣。此词在以典故连缀全篇时,亦注意布局安排,以求章法之严谨。此词以典故结构全篇,突破了前人以典故罗列故实或仅限于局部运用的做法,从而使得典故成为词篇结构布局的崭新手段,表现出辛弃疾用典故对词体章法结构进行的积极探索。

二、用典情深,借古抒怀

抒情诗里的叙事往往就是为了交代事由,用典是对陈言旧事的裁剪和叙述,本质上也是一种叙述,像辛弃疾那样饱读诗书而又情感勃郁的词人,以情铸典,融入了他的浓郁感情和生命温度,是典型的“事象”艺术。辛弃疾南归四十多年来,先是屡受主和派的诋毁和打击,被迫闲退十八年之久,晚年被起用又遭遇韩侂胄之流的排斥打击。开禧北伐前夕,韩侘胄将辛弃疾起用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嘉泰三年,辛弃疾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差知镇江府,但不久便被罢职,辛弃疾返回铅山,直至逝世。

这首词上阕的情感表达经由了激越到掩抑再到奋飞的转变。开篇高唱入云,是对像“千古江山"一样千古不朽的英雄精神的热情赞颂,浸透了辛弃疾毕生以英雄自许的理想志意。“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则流露出对千古英豪孙权风流业绩无处寻觅的低回叹惋,其中熔铸了词人年轻时驰骋于抗金战场和在南宋做官时平定暴乱以及积极筹划抗金事业的“英雄”记忆,也包含了词人英勇有为、政绩卓著的“风流"而遭到主和派“雨打风吹”的愤懑体验。第三句“斜阳草树”,语气仍然平叙。第四句则语气上扬,词人的感情从悲催沮抑中奋飞上升,显得气势豪宕,辛弃疾以出身平凡的北伐英主刘裕自比,既突出了词人对出身“寻常巷陌”却“气吞万里如虎"之北伐雄主英风豪气的无限钦仰,又表现了烈士暮年、豪情不减的英雄本色。词的下阕,怀古、回忆和现实交融,更多地融入了词人的丰富情感。“可堪回首”三句,词人描写了长江北岸前线百姓民族意识的缺乏和毫无斗志的民心疲软,也写出了金人猖狂如昔的丑态,实则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抨击,也是对韩侂胄之流不重视民心的深切忧虑。最后三句,情感蕴含极为深刻丰富,“凭谁问"的追问,道出了英雄世无知音的沉痛,也包含在有生之年能得到重用的企盼。此词借助典故抒写复杂的人生感慨,烙上了鲜明的情感印记和个性风采,将用典推到了以情铸典的艺术高峰。

三、用典巧妙,点石成金

南宋时,文学用典技巧的积淀已经非常丰厚,辛弃疾不甘人后,不断创新用典技巧,陈言旧事,经过他的点石成金,使词作精妙无比。一方面,辛弃疾大胆运用古典,巧妙移接。如“元嘉草草”三句为表现宋文帝草率北伐的荒唐,词人不拘泥史实,大胆地将不同时段的史实杂糅嫁接在一起,表现了词人对古典的巧妙移接和裁剪能力。这三句主要指,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任用王玄谟为北伐先锋,却惨遭失败,导致拓跋焘军队追到长江北岸,建康城戒严的史实,词人叙写时却杂糅了不同时段的历史事件。“封狼居胥”,所言的是宋文帝“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之事,实际在元嘉二十六年。“赢得仓皇北顾"则是京城失守后宋文帝“北顾涕交流”的悔悼赋诗,实际是在元嘉七年。这样词人将宋文帝“封狼居胥"的大言不惭和“赢得仓皇北顾”的悲惨下场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词人对宋文帝草率北伐的贬抑和对韩侂胄北伐要慎重以免重蹈历史覆辙的讽劝。

另一方面,词人善于点化陈言旧事,化腐为奇。如上阕第三、四句,面对刘裕的丰富史料,词人叙写时紧扣刘裕的平民出身和非凡气度加以刻画,将平民出身的英豪写得豪气万丈。第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借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及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的诗词意境,形象地展现了一幅草树掩映、斜阳映舍的平常巷陌图,突出了英雄出身的普通平凡和古迹无处寻觅的历史怆然。

最后,辛弃疾善于将古典叙写跟写景、叙事相配合。词上阕主要是景色描寫与怀古的古典叙写相结合,千古江山的形胜之景、舞榭歌台的历史遗迹、寻常巷陌的斜阳草树,使得古典裁剪的想象性叙述跟残存古迹的现实图景相映成趣。北固山俯瞰长江,形势险峻,曾被梁武帝萧衍誉为“天下第一江山”,“江山"冠以“千古”二字,时空并置,将读者引入到绵邈的历史时空中,更加显示了北固山的雄伟气魄和厚重底蕴。下阕则将古典叙写与往事追忆、现实图景相结合,将宋文帝北伐惨败、拓跋焘在瓜步山建立行宫、廉颇老而见弃的古典,与四十三年前词人穿越漫天烽火的往事追忆和江北民众将异族统治者当作神明祭奠的现实图景以及词人因年老被韩侂胄排斥的愤懑之情叠映在一起,创造出沉郁激壮的审美意境。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沉郁四十余载,开始遭到主和派的排挤,晚年时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长于用典以古慨今,正是辛弃疾词豪放跌宕的写作手法,而无其他豪放词人直抒豪情、不免流于粗犷叫嚣的弊病。窥斑知豹,此词高超的用典艺术也很好地诠释了辛词用典艺术万殊一本的共同性特征。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艺术特色

一、内容:前后照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分为上下两阕,上阕重在怀古抒情,首句中的“千古"一词与题目中的“怀古”相照应。“千古"展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而“江山”则着重写眼前的现实。词人站在北固亭上,眺望千古江山,脑海中却闪过千百年来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英雄不再。“舞榭歌台"则在第一句的基础之上递进一层,非但英雄人物再难寻觅,曾经见证英雄人物功业的遗迹也因时间的流逝而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想当年”两句,则通过描述宋武帝刘裕的事迹,再一次表达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在词的下半阕中,词人连续运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佛狸祠下"廉颇老矣”等典故,影射现实,联系自己数十年来抗击金兵的经历,抒发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词人虽然满怀壮志,一心想要北伐,收回失地,但对于眼下的局势,他又有着清醒的认知:面对金人的肆虐,北方民众一开始有反抗之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慢慢放弃抵抗,安于现状。南宋朝廷中虽然有不少人主战,但在制定作战策略时往往过于草率。仓促起兵,最终只会以失败告终。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通过回顾历史,揭示了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词人始终紧扣“怀古"的题旨进行创作。所述之事,所怀之人,所抒之情,皆是由眼前之景引申出来的。上下半阙的内容联系紧密,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上半阕通过咏古人之事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下半阕化用典故,照应现实,表达自己愿意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

二、情感:沉郁悲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对家国命运的担忧,还有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万里江山如画,无数英雄豪杰为之挥洒热血。如今,江山依然在,却再也没有像孫权那样的人来守护这片沃土了。言辞之间,既有对昔日英雄豪杰的缅怀之情,又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辛弃疾自幼习武,年轻时从军,转战南北。平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于纵马缰场,奋勇杀敌。为了心中的愿望,他满怀希冀南下,本以为能够得到南宋朝廷的支持,不想却屡遭冷遇。南宋统治者虽然多次启用他,却并未将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他因此而心灰意冷。步入暮年的他再难实现率兵北上的梦想。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虽然有领兵北上、光复河山的雄心壮志,但对时局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想要成功,就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草率出军,否则只会失败。因此,他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刘裕之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起兵北伐,反而给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可乘之机。词人借这一历史史实来告诫南宋当权者,北伐并非儿戏,需慎重对待。后来,南宋丞相韩侘胄为稳固自己的地位,仓促下令北伐,结果兵败,导致南宋朝廷损失惨重,北伐更加无望。“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词作的最后一句中,词人以廉颇自比。自南下之后,词人一直在为北伐之事努力奔走,却一无所获。但他并没有觉得懊恼,反而表现得十分大度:如若朝廷有需要,自己纵然已经年老,也可以立即上马出征。这既显示了词人豁达的胸襟,也表现了其高尚的情操:无论在何时何地,自己心中所忧的依然是家国,心中所想的依然是天下。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在群臣的拥戴之下,建立南宋,以临安为都城,偏安一隅。南宋当权阶层仍然过着富贵奢华的生活,对残破的河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视若无睹。如词人一般的英雄志士虽全心全意致力于收复河山,却得不到当权者的支持。北方失地的百姓们则长时间忍受着异族的欺凌。面对这样的情况,词人无可奈何,只能借长词短调来抒发内心的苦闷。

三、手法:丰富多变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钦佩和敬仰之情。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像刘义隆一样处事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担忧。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他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表达了词人的悲痛之情。

辛弃疾非常善于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计百余字,其中有五个典故。在词作的第一句,词人引用了“孙仲谋”的典故。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曾在京口一带建立都城,抵御曹操的大军。第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宋武帝刘裕。刘裕生于京口,又在京口起兵,后废掉晋帝,成功创建南朝。孙权与刘裕生活的时间不同,但其英雄事迹都与京口相关。词人身在镇江,凭栏远眺,心中不禁想起一个个与北固亭有关的历史典故。在词的下半阕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22词人也亲身参与了这场战争,并对当时惨烈的战况记忆犹新。词人登临纵目,想起南归之前英勇杀敌的战斗生活,仿佛又看到了那扬州路上的漫天烽火和百姓受难的悲惨情景,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番感叹。“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再次将时光转回第一句,继续讲述关于刘义隆的历史故事。刘义隆战败之后,北魏皇帝率军追击,直至长江北岸,并且在瓜步山上修建行宫。可到现在,人们竟然把以前的侵略者当成神祗一样祭拜,这令辛弃疾痛心疾首。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用了“廉颇"的典故。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老将,直到七十余岁,仍有报国之志。词人将自己比作“廉颇”,来展现自己的报国之志。词人借助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当下时局的担忧,有言简意深的效果。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还采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从回顾历史史实,到追忆英雄人物,再到回顾整个历史事件,与当下的现实进行对比,最后以名将廉颇自况,通过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站在经过历史风云洗礼的北固亭中,词人不由地想起两位与北固亭有关的英雄人物。孙权与刘裕都曾经在京口建立过功勋,为国家统一挥洒热血。如今,两位英雄皆已逝去。历史上的北固亭因吴主孙权和宋武帝刘裕而灿然生辉,但现今的北固亭却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岌岌可危。无能昏庸的南宋君主也没有能力如孙权与刘裕一般开疆拓土。追思英雄,纵观眼下,通过强烈的对比来表现宋王朝的无能,表达自己对英雄君主的强烈渴盼。历史就如同一面镜子。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而失败。词人对未来的局势进行预判,警示当权者要汲取历史教训,不能重蹈覆辙。经过一番对比,词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境况。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时,作者已年逾六旬,尽管壮心犹在,却深知自己再也无法领兵上阵。他一生致力于抗击金兵,却屡遭弹劾,经历与廉颇有相似之处。赵国名将廉颇虽然极其忠诚,却得不到赵国君主的信任,最后流落他国,身死异乡。词人由廉颇而想起自己的遭际,不禁更感悲伤。

6.也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词上阙,由写景入手,进而怀古,通过赞扬孙权和刘裕来暗讽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也是用这些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反衬自己的壮志难酬。此词的写作有着特定的创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倔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北固亭在丹徒县北一里的北固山上。辛弃疾于1204年知镇江府;1205年即‘坐谬举,降两官"。据岳珂〈枵史。稼轩论词〉推断,这一词的创作时间是在辛弃疾‘降两官’之后。时值暮春,辛拜疾心情激情,独自登楼,遥想孙郎当年,叱咤江东;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自己当年又何尝不是跃马横刀率五千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可惜的是逝者如斯,英雄却再无人觅!辛弃疾在南归之后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一管羊毫,在宣纸上呐喊一声声的悲壮。

此词下阙借古讽今,借以抒发愤懑之情。辛弃疾重提元嘉旧事,说刘裕的儿子元嘉帝年轻鲁莽,想立不朽战功而仓促北伐,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这是告诫当时主战的韩胄:你的准备工作还不充分;你任用的将领令人怀疑。虽然你北伐的意志坚决,我很赞同,但你过高估计宋兵的实力,又缺乏作战的经验谋略,北伐能有多少胜算?不要再让元嘉草草的历史重新上演,因为草率北伐不可能恢复神州,只会劳民伤财,给国家带来灾难。

辛弃疾一生坚持北伐。在他作为南宋臣民的40多年间,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任用的20多年里,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每当得到一次被任用的机会,不管何时何地任何职他都不停地上书,〈美芹十论〉是多么有用的治国方略啊!一有机会,他还真抓实干,在他任湖南安抚使时竟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湖南飞虎军,威镇四方。江南漠北何其遥远,但隔不断他的复国之志!若当初朝廷重用辛弃疾,不苟安江南,不急躁冒进;屯兵砺志,养精蓄锐,在金国亡乱(绍兴31年,金主完颜亮被部将杀死,这是采石之役)之际作致命一击,宋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写?然而韩胄急功近利,妄图对金用兵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最终导致开僖二年的北伐失败,而这一失败,辛弃疾是早就预见到了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23岁率众南归到登临北固亭北顾的那年已经时隔四十三年,还记得当时在扬州,‘壮岁旌旗拥万夫’突袭金兵,浴血拼杀,金人的庙宇旁边,神鸦声声,真是不堪回首啊!66岁的辛弃疫在斜阳里扶栏远眺,是艰辛,是酸辛?和着忠心,和着赤诚,在胸中如岩浆奔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谁问老去的英雄?廉颇晚年被排挤流亡国外。后赵被侵,赵王尚想重新起用他,派使者前去了解他的健康状况。廉颇“为之—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史记》辛弃疾这里是借古人之事泄发自己的惯慨,最现出作者与韩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正因作者反对仓促北伐,才借‘元嘉草革‘向韩氏曲折婉转地提出建议。不久韩党却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辛弃疾罢官,这与廉颇‘萧条异代不同时’,处境又多么相似。开僖北伐失败后,辛弃疾反遭流言中伤,第二年爱国词人怀着终生不得实现的抗金抱负,含恨病逝。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辛弃疾是很会用典的,他作此词时,已年届六旬。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讲古,再加之题为“怀古”,托古讽今,不用典故行吗?全词用典虽多,却都相当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碍思想,而且用简炼的语句,表现了丰富的内容,非一般“掉书袋”可比。首先,词人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词中所选典故,均与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远涉前代南北分离史事。使用这些典故,可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让人何等郁郁于怀;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急于“封狼居胥”,建盖世奇功,反遭惨败,来类比韩倔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路线,使人多么提心吊胆;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令人久久扼腕长叹。其中,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生活中的宋宁宗、韩位胄,足见用典之精,又显作者胆量之大,不畏当权者。其次,将典故当为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若用典多且不好,如沙入眼中;用得多且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词中所用典故,都是经过了再创作,毫无面目刻板、呆滞生涩之感。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拓跋焘庆功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写自己年岁老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怨愤之情萦绕笔端。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使读者宜于理解、乐于接受。

有人说辛弃疾属于豪放派词人,继承了苏轼的风格,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乐去’的山水之阔,收于‘人生如梦’,把酒酹江月,遥祭周郎的旷达。而辛弃疾则把政治的风云、民族的仇恨、人生的感慨熔入新词,多少年后读来,仍是火烫火烫!从这一点看,辛弃疾的《永遇乐》竟似用剑尖蘸血泪写成,比之生于太平盛世的苏轼,又不知深刻了多少。

典妙而雅,情深而切,用典与抒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辛弃疾真不愧为个中高手。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一、创作背景的比较

诵其诗,赏其词,需知人论世。《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均借懷古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达自我之情愫,这与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个人遭遇息息相关。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创作于元丰五年,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已两年,仕途失意,历经人生浮沉。为了排忧解愁,放松情绪,寻求超脱,词人四处登山临水、凭吊历史古迹。正巧那天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面对着雄伟的江山和壮丽的风景。词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在追忆三国英雄人物周瑜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发出了时光易逝、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创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词人六十六岁,一方面,为支持北伐抗金积极准备军事进攻事宜;另一方面,多次向当政者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未受到重视和采纳,反而遭受疑忌、不满以及排挤、词人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有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望远,怀古忆昔,几多感慨存诸心中,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的不朽杰作。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的写作背景来看,两位词人当时都仕途不如意,都空怀一腔抱负满腹才情不能施展,处于人生低谷期。当他们登高眺望,面对江山胜景、历史遗迹,遥想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时,无不思潮腾涌,想要借怀古抒发内心的深沉感慨和抱负志向。

二、思想内容的比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片咏颂赤壁,着重写景,由景引出所怀之人。起笔三句,不仅正面描写了滚滚大江动人心魄的气象,给人波澜壮阔、一泻千里、回肠荡气之感,而且将千古英雄人物概括进来,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又为下片所追忆的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了环境氛围,做了良好铺垫。下片写人抒情,用“遥想"紧接上片,集中刻画英雄人物周瑜雄姿英发、举止文雅、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足智多谋的儒将形象,表现了词人对“风流人物”的景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以周瑜的年轻有为,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最后,以“故国神游"和“人生如梦”收笔,词人由历史回到现实,由怀古转为叹己,既抒发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又表现出了词人豪放旷达的性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悲凉之感、怅惘之情、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上片怀古伤今,通过正面怀念历史英雄孙权和刘裕,以此表明自己北伐抗金的期盼。开篇以“千古江山"起笔,缅怀三国时的吴帝孙权,感叹山河长存和人世沧桑,展现出了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斜阳草树”六句,追忆东晋时的刘裕,流露出词人杀敌报国的决心。下片借古讽今,词人借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大败的历史事实,告诫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可轻率举兵北伐,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深切担忧。然后笔锋一转,怀古而转入忆昔,由历史回归现实,表明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接着用廉颇自喻,抒发了词人雄心犹在、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

通过两首词思想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将奇伟壮阔的自然风景与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融为一体,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老大无为的感叹。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词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功成名就的歌颂,表达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毫无建树的讽刺和谴责,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路的愤懑之情。

三、艺术特色的比较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尽管都借景抒情、怀古伤今,但其艺术特色仍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一是从艺术风格上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风格旷达豪迈,超逸洒脱,笔力雄浑,语言形象生动,感情奔放,豪放和清旷兼而有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沉郁顿挫、悲壮苍凉。语言精炼深刻,含蓄慰藉,豪放中透出激愤,激愤中又显悲壮。二是从表现手法上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描写了壮丽之景,刻画了豪迈之人,抒发了壮志豪情。作者以写景、人为主,将写景、咏史、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缅怀英雄豪杰,建功立业、寄情自然山水的豪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以叙事为主,融写景、叙事、议论以及抒情为一体,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斥责苟且偷安的当权者,抒发自己有壮志无法实现,有才情难以施展的愤懑不平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运用了烘托、映衬、对比等多种手法,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上片歌咏赤壁,其目的是为烘托下片中历史人物的出场;写小乔的出嫁,就是为了衬托周瑜的英姿雄才。此外,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词人的早生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瑜的年轻有为、意气风发,反衬出词人的年老无为、壮志未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天衣无缝,耐人寻味,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寄托了作者深沉复杂的思想情感。“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愿望;“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一典故,体现了作者主张北伐抗金的观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这一典故,借古讽今,以“元嘉北伐”失利事,影射南宋“隆兴北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这一典故,今昔对照,表现了作者对国运的担忧;“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表达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拳拳报国之心和不被重用的惆怅苦闷之情。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解读

典故一:孙权建立伟业

“千古汀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些学生会从孙权的身份及功业出发,联系初中所学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坐断东南战未休"草草将本典故概括为“渴望建功立业”和“时无英雄,讽刺了南宋王朝"。这样概括虽没有问题,却稍显不足。在分析时,首先要扣住“英雄”与“风流"二词。因为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其次,要扣住英雄人物出场的背景——“千古汀山”。“千古"一词给以孙仲谋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的出场提供了广大的历史背景,写出了历史的纵深感。这既彰显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又展现了词人广阔的胸襟和气概。最后,风流人物都被“雨打风吹去”,再也无英雄。通过“雨打风吹”,我们能够看到历史发生了巨变。这与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等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慨叹,再次展现了词作的磅礴与厚重。这也是辛词与其他词作不同的地方。

典故二:刘裕收复中原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刘裕。辛弃疾详写这个典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学习时了解刘裕的事迹,感受到了辛弃疾对英雄的追慕。但是,我们还是要让他们重点围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和“想当年”进行分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