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民法典中的居住权制度目录TOC\o"1-2"\h\u25119摘要 114354关键词: 116989引言 119905一、居住权概述 2186(一)居住权的含义及起源 211413(二)居住权的特征 220001(三)居住权法律关系 324534二、民法典设立居住权的现实意义 322177(一)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 3428(二)尊重房屋所有权人意志的体现 422703(三)司法裁判的需要 530701三、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不足 526449(一)法定居住权的设立无法律依据 517401(二)居住权转让的绝对禁止缺乏灵活变通性 514071(三)居住权灭失方式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 626316四、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64557(一)设立法定居住权 68831(二)居住权是否可以转让应作类型区分 614268(三)对居住权的灭失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727836五、结论 720357参考文献 8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资源有限,基于这一国情,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我们要实现“住有所居”并不要求每人都拥有一套住房,而是每人都有可以长期用来居住的场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我国在新颁布的《民法典》物权编中增加了居住权制度,居住权制度对于缓解住房紧张、切实有效地保障弱势群体的住房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居住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其对各国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研究我国《民法典》中的居住权制度,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该项权利。关键词:民法典;居住权;弱势群体;现实意义;完善建议引言在《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关于居住权的立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术界重点讨论的问题。在《民法典》颁布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在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中有过对居住权制度的规定,但一直没有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各方面的权利纠纷也随之而来,因养老和离婚而引发的住房问题广泛存在,设立居住权成为必然趋势,为了解决相应社会问题,回应社会需求,我国在民法典物权编中增设了居住权制度。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长久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民法典》物权编中增设的居住权制度对于住房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居住权的设立对于中国应对老龄化挑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房屋利用的效率。该项权利对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也有很大帮助,居住权的设立符合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居住权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居住权被写入《民法典》,这一做法有利于保障没有房子居住的人对于住房的需求,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矛盾,促进人民群众整体居住环境的安稳与和谐。一、居住权概述(一)居住权的含义及起源居住权源于罗马法,属于人役权,所谓的人役权指的是特定的人使用他人所有物的权利,居住权制度的设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旭东.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20(9):35-36.]。该权利后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比方说,法国在他们国家的法律中规定:以契约方式设立居住权。这一举动扩大了该权的适用范围;其次,德国以特别法的方式打破了居住权的人役权属性,允许其在一定适用范围内转让[[]陈岑.我国居住权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3.5]。此外,英美法系中的许多案例判决也对居住权有所涉及。在我国,居住权被设立在民法典的物权编之中,该项权利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它是以他人的房屋为客体,用以满足没有房子可以用来居住权的人的权益,该项权利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不同于其他的用益物权[[[]刘旭东.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20(9):35-36.[]陈岑.我国居住权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3.5[]王利民.论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J].学术月刊,2019(7):94-95.(二)居住权的特征居住权主体为自然人。婚姻、继承是该权产生的依据,其往往涉及到家庭成员、配偶的利益[[]管欣.浅析我国构建居住权制度之必要[J].法治与社会,2010.]。况且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我国设立居住权的目的,因此,只有自然人能符合居住权的主体范围。其次,该项权利具有长期性。这一点是居住权的期限特征,订立合同或设立遗嘱是居住权的取得途径,所以可在合同或遗嘱设立居住权的期限。再次,无偿性也是该项权利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说,居住权人与房屋所有人存在亲属关系,两者之间有赡养、扶养或抚养的义务。居住权人无需对房屋所有权人给付价金,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最后,不可转让性也是该权利的一个重要特征。居住权与特定的权利人密不可分,[]管欣.浅析我国构建居住权制度之必要[J].法治与社会,2010.(三)居住权法律关系1.居住权制度的主体《民法典》将“满足生活居住需要”作为居住权的目的,并把“住宅”明确为该项权利的客体,并由此可知,我国将该权利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房绍坤.论民法典中的居住权[J].现代法学,2020(4):69-70.]。然而,与传统居住权相比,当今社会的居住权制度除具有实现弱势群体居住权益的社会保障功能之外,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汪洋.民法典意定居住权与居住权合同解释论[J].比较法研究,2020(6):105-108[]房绍坤.论民法典中的居住权[J].现代法学,2020(4):69-70.[]汪洋.民法典意定居住权与居住权合同解释论[J].比较法研究,2020(6):105-1082.居住权制度的客体关于居住权的客体,在民法典中明确定为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由此可知,居住权只能设立在他人的住宅上,而不能在其他物上设立。除了可以在一个整体房屋上设立一项居住权之外,笔者认为,房屋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居住权的客体,比如说,也可以就某个房间设立一项居住权,也存在同一房屋上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居住权的情形[[]孙欣.居住权制度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20.6.][]孙欣.居住权制度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20.6.3.居住权制度的内容对于设立居住权的房屋,居住权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为特定的人提供居住场所,这是该权利设立的目的。因此,所有权人有义务交付符合居住功能的房屋。居住权人在居住过程中也应当履行必要的义务,例如:居住权人须合理使用房屋,不能故意破坏、损毁房屋,并保证不能对房屋所有权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应做一个合格的使用人。此外,我们也应当重视对房屋所有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居住权人的行为危及房屋所有权人的权益时,房屋所有权人理所应当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寻求救济。二、民法典设立居住权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1.对妇女居住权益的保障现如今,各省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房屋作为家庭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财产,夫妻双方在离婚时通常会争取该财产。然而,在结婚时,基于我国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房产大多是男方的婚前财产,这会使离婚后生活困难的妇女得居住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尽管之前的司法解释里已经使用了居住权的概念,比如说,在离婚时,一方生活有困难的,另一方有义务提供扶助。扶助义务中包括对生活困难或无处可居的一方设立居住权,以此来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居住的需要,然而这是通过建立具有债权性质的居住权来保障生活困难一方的权利,该权利不具有稳定性。该居住权的运用,更多的是取决于当事人对裁判的执行力。目前,我国以立法形式将居住权加依规定,明确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具有稳定性。使其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更具有可行性,更能有效的保障离婚妇女的居住权益。2.对老年人居住权益的保障基于当代中国的背景,以及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在一个普通家庭之中,父母将子女抚养成人,等到家中子女嫁娶的时候,家中父母会倾尽半辈子的心血,将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为子女购买房屋。然而此时的父母大多已步入中老年,许多父母已经基本无劳动能力和收入,因此在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上为其设立一项居住权,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老有所依的保障与安心,该做法也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在《民法典》实施之后,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老年人可以与新的住宅供应主体达成以房养老等投资协议,老年人作为居住权人,可以在有生之年居住在原来熟悉的自有住宅中,并且可以通过收取买受人定期支付的购房款增加收入,从而保证其生活质量[[]侯睿.浅析“[]侯睿.浅析“民法典(草案)”中的居住权制度[J].现代交际,2020(13):86-88.3.对再婚老人死后其配偶居住权益的保障将房屋的所有权以订立遗嘱的方式转移其继承人继承,居住权遗赠给无房居住的人,以满足这部分人对生活居住的需要,是罗马人适用居住权制度的初衷[[]孙茜.《民法典》视野下居住权制度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2020(21):34-36.][]孙茜.《民法典》视野下居住权制度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2020(21):34-36.(二)尊重房屋所有权人意志的体现众所周知,私权是神圣的,房屋所有权人基于自由意志在自己财产上为他人设立权利,而不是基于外力将某些义务强加给自己,法律没有理由进行干涉[[]杨静.居住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4.][]杨静.居住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4.(三)司法裁判的需要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涉及居住权的案件普遍存在,并且其数量逐年递增。但我国《婚姻法》、《继承法》和《合同法》中并没有关于居住权的有关规定,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法官多援引原则性的规定。此外,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作为支撑,在判决的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则性的规定中没有具体的裁判标准可供参考,并且法官拥有较高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容易导致类似案件但判决出现较大差异的问题,这可能会对我国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所以居住权被写入民法典,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使其更具体化,为我国的司法裁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避免了以往因居住权的使用条件不够清楚和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出现司法不公的情况。居住权制度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可以进一步规范司法审判、提高我国司法审判的公信力。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不足法定居住权的设立无法律依据民法典中的规定,可以通过订立合同或拟定遗嘱的途径设立居住权,但这两种设立方式均为意定设立。笔者认为,居住权仅通过这两个方式设立,该项权利的设立途径并不完善。民法典中未规定法定居住权,即在何种情况或者情形之下可以依据法律条文直接设立,在缺少法定居住权的情况下,有些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保障特定群体的居住权益这是该项权利的价值所在,但按照现有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出现居住利益纠纷时,双方往往在情感或经济利益方面有很大的矛盾,这时拥有房屋所有权的一方不一定能够很慷慨的为弱势一方提供居住保障[[]苏星维.居住权制度立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6.][]苏星维.居住权制度立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6.(二)居住权转让的绝对禁止缺乏灵活变通性民法典对居住权的出租作了以当事人约定为例外的原则性规定,但是对于居住权的转让和继承,民法典则采用了严格的限定。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该权利具有人役权属性,人身依附性程度很高,该项权利是为特定人设立的,具有保障弱势群体居住需要的功能。若居住权人转让居住权,此时已说明,居住权人已经无需以居住权的设立来保障其居住权益,因此居住权不得转让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居住权的社会保障功能。然而,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之下,人们也更加重视房屋的经济价值。因此,居住权的不可转让性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居住权不得转让,这一规定无法有效的发挥居住权的经济价值。如果权利人支付对价取得居住权后,因无法转让该项权利,就会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其商业价值[[]申卫星杨旭.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J].比较法研究,2019(6):79-80.][]申卫星杨旭.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J].比较法研究,2019(6):79-80.(三)居住权灭失方式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除了“居住权期限届满”这一灭失情形外,“居住权人死亡”也是该权利灭失一个原由。然而,民法典仅仅规定这两种方式,其灭失方式的范围过于狭小。所有权人在自己的房屋上为他人设立居住权,显然已经损害了所有权的完整性,如果在居住权人滥用居住权利,危及房屋所有权人的财产安全,甚至侵害房屋所有权人的生命健康时,如果房屋所有权人没有寻求异议的途径,这有违公平原则。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但是其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当对居住权的灭失方式进一步探讨,并在居住权制度立法方面予以完善。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完善建议设立法定居住权法定居住权是指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依照法律条文直接设立居住权,法定居住权设定的内容更明确,更具有强制执行力,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其体现了居住权的社会保障价值。法定居住权的设立应当着眼于法律的实质正义,首先,应当对法定居住权的适用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法定居住权的适用对象也应当作出严格限定。即依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时,不仅要满足法定居住权的适用对象,适用情形也必须同时满足,此种情况下才可以依法律规定直接设立居住权,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居住权的社会扶助功能。(二)居住权是否可以转让应作类型区分1.社会性居住权不可转让社会性居住权,其主要是依据婚姻关系或者继承关系产生的。在这种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下,当事人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助义务,具有高度的人身依附性。因此社会性居住权是无偿的,这种权利的无偿性也是不可转让性的前提。我国的居住权便是社会性居住权,这样的立法意图也是为了保障没有房子可以居住的人的权益,因为该项权利是为特定的人所设立的,它这项权利的初衷,体现了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情怀。基于社会性居住权的特定性,又考虑到该权利的立法价值,由此决定了社会性居住权具有不可转让的特征。2.投资性居住权可以转让投资性居住权背后的立法初衷是不同于社会性居住权,因为该项权利并不基于家庭亲情关系产生的,其并没有人身性。该项权利更加着眼于房屋的商业价值,在法律实践中,如果可以转让投资性居住权,这才能更好地实现房屋的交换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居住权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以后的立法中,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居住权的适用范围,在借鉴具有人役权性质的传统居住权制度的基础之上,增加设立投资性居住权,并允许其转让和继承,才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居住权的经济价值。(三)对居住权的灭失方式予以明确规定现实生活中,存在居住权人与房屋所有权人共同居住在一起的情况,居住权人有可能在居住过程中不合理的适用房屋,侵害房屋所有权人的财产权,甚至对房屋所有权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在此种情形下,需要房屋所有权人主动止损,因此有必要赋予房屋所有权人居住权的撤销权以更好的保障所有权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关于居住权的撤销权的设立,具体可以参照《合同法》、《继承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的离婚协议样本
- 2024版工程分包居间简单合同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及土地使用权贷款合同2篇
- 育儿嫂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工程项目保险居间合同2篇
- 化工设计-ASPEN软件:第五章间捷分离工程模拟
- 基于2024年度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合同3篇
- 打字员劳动合同
- 2024年度城市绿化吊车租赁协议2篇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合同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合同法下反担保条款解读
- 国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4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
- 湖南省湘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试卷 含答案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2025学年中职美术公共艺术(美术篇)人教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
- (新版)装订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2)教案
- 生物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教案
- DB34∕T 2290-202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