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七年级历史科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1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25页至28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解读目标(时间:5分钟)1、知道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并能识别其图片。(重点)2、知道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难点)二、夯实基础(时间:15分钟)(一)青铜器1、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展:________,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3、用途: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__等发展到__________。4、制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5、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甲骨文6、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发现时间: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8、记载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9、历史地位:甲骨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开始。10、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________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阶段。三、提升能力(时间:17分钟)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走进这一时期,去了解这一时期创造的文明!【青铜话历史】图一图二图三读目标,带着目标阅读课文后,做夯实基础题,记下关键词。独学8分钟——对学3分钟——展示4分钟注:对学时必须保证对子间相互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做到:1、检查笔记2、纠正错误3、发现问题独学5分钟——群学3分钟——展示7分钟——补充2分钟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1、请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青铜器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这些青铜器主要用途是什么。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2、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有着怎样的变化?图四图五3、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甲骨文,请你说出这些文字首次是在什么时候被谁发现的?这些文字主要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4、在这些文字中主要记载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一文字?这一文字的发现有何重大的意义?5、仔细观察图五的甲骨文,这些文字主要采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除了这种造字方法外,再列举出甲骨造字的三种方法。四、总结梳理(时间:3分钟)五、过关检测(时间:5分钟)1、下列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B.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C.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D.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2、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后母戊鼎B.毛公鼎C.大盂铜鼎D.商朝虎耳铜鼎3、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盛水器皿4、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祭祀战争等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5、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知识链接】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出现时间商朝,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金文:又叫铭文,因商周人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大篆:这是西周晚期晚期人们统一整理的文字。竹帛书: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写在竹简或布帛上的一种文字。小篆: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秦统一后,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隶书: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楷书: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草书行书总结整理完导学案后,先独立完成这些检测题目,之后对子相互检查、批阅、计分,组长统计本组各个成员的分数,算出平均分,上黑板加相应的分数到组。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自主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_______。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等方面,功能由_______等发展到_______。2.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著名的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重达_______千克,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制成。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是刻写在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至今,已经识别的甲骨文有_______多字。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_______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_______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合作探究】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的铸造技术是什么?结合课本24页正文,谈谈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阅读课本25页“相关史事”,回答:甲骨文最早发现于何时?记载的内容有哪些?地位如何?3.阅读材料: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回答:材料中涉及到的造字方法有几种?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有哪些?其中最原始和最为进步的分别是哪种?【拓展延伸】以《文明恒久远,魅力夏商周》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展现夏商周时期灿烂辉煌的文明。【学后反思】答案【自主探究】一、1.铜器;饮食、祭祀、军事;食器。2.铜、锡、铅;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832.84.二、1.龟甲、牛、羊;王懿荣;1500.2.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商朝。三、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2.汉字。【合作探究】1.泥范铸造法;2.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2.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朝,记载的是商朝、西周社会的内容,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设计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和形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撰写小论文,使学生充分认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灿烂辉煌的文明。

2019-2020初一上册(人教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李克强总理曾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司母戊鼎B.人面鱼纹彩陶C.兵马俑D.汉、胡服俑3.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 C D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5.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A.形声、会意 B.象形、形声C.假借、象形 D.指事、会意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 C.毛公鼎D.兵马俑7.下列对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8.古人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除了可用于祭祀外,还可作为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兵器9.下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依次是日明A.象形—会意 B.会意—象形C.象形—指事 D.会意—指事10.(2018年河南)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11.(2017年湖南邵阳)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的是A.四羊方尊B.司(后)母戊鼎C.兵马俑D.三彩骆驼载乐俑12.(2017年重庆A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1)请写出图一和图二所示物品的名称。材料一中的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