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1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3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探索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他们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未来社会的发展必将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时期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是简单地搬用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宣布苏联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表现得更加急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公开宣称“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虽然不再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口号。随后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又将勃列日涅夫的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更改为苏联正处于“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戈尔巴乔夫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方向,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和目标,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把社会主义分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世界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公开宣称:“同志们,我们计划设计者的计算表明,在以后的15年中,苏联不仅能够赶上,并且能够超过美国目前的重要产品的产出量。”受苏联的影响,中国提出: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按照这个目标,中央调整了“八大”所确定的经济发展指标,钢产量到1962年要达到1200万吨,其他重要的工业指标如煤、发电量、化肥、水泥等也相应地作了提高。1958年中国流行这样一首豪情满怀的大跃进民歌:五年计划看三年,苦战三年看头年,赶上英国用不了十五年,嗨吼嗨吼嗨吼,十五年十五年,嘿嘿十五年!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1958年5月,党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概括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同时,计划指标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即建设速度不是一般地超过过去的中国,一般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建设速度要成倍地、几倍地以至几十倍地超过过去的中国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码的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和浮夸风,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面乱报,下面乱报,上面又乱信。严重虚报产量的浮夸风吹遍全国,各地竞相放“高产卫星”,产量越报越高,很快达到荒诞的地步。这就出现了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8月27日,《人民日报》竟然用通栏大标题发表署名文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文章宣称:山东寿张县“提5000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1000—2000斤,根本没人提了。”他们一亩地要产5万斤、10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1—2万斤玉米、谷子。他们的措施是在足水、足肥、深翻的基础上放手密植。一亩谷子过去只留苗3万多株,现在放手密植到10万、20万,甚至40—50万株。他们“在搞全县范围的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那时,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娃娃笑哈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3年“大跃进”造成的损失合计约1200亿元,人口非正常死亡数千万人,而且后来又用5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才恢复到1957年的产量总水平,国家的建设走了大歪路,在一些重要方面丢失了8年,而恰在此时,一些国家如日本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我们与之差距拉大,这是一个长时间弥补不了的重要损失。(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共产主义乐园三年规划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过渡时期不发达阶段比较发达阶段1959年-1961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建国以来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主要教训:

1.对我国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这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党进行过艰辛探索但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作出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这就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我们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198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作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阐明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并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经历的特定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主要内容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不发达状态

不发达。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不完善。所有制、分配制度。

不成熟。民主政治不成熟,法制不健全。

不成熟。封建思想、小生产习惯势力、资产阶级思想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⑴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⑶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⑷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⑸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第二次现代化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4大类指标、16个具体指标,包括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中学普及率、大学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费等

第二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偌大的田地里只看到了3个人,在分别操作不同的机械。一人驾驶的是融收割、脱粒为一体的联合收割机;另一个人驾驶的是一辆大型敞篷类似于集装箱式的货柜车,在收割机的右侧,与它齐头并进。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另一人驾驶的翻土机,拖着大大的犁耙足有4、5米宽。那收割机的前面,有一个向前翻滚的大圆耙,不停地把成排的玉米“吃”进机器里,不知道在机器里面如何加工,所见到的是从后面喷出来的都已经被粉碎了的秸秆屑,那剥好的玉米粒则通过高高的铁桶般延伸在外的管道,瀑布般地倾泻到旁边的货柜箱里去了。紧跟在最后面的翻土机,当它走过之后,有近半米深的黑黝黝的土地已一行行地整齐而松软地翻了上来,土地在收割农作物之后马上就翻犁好了。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相当发达农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采取了全盘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在一家以生产水果为主的农场总部附近,果园与办公室房屋的中间有一条又长又宽的飞机跑道,纵横田间还有高速公路交错贯通;飞机库内停着两架飞机(一大一小,可作生产运输和客用旅游两用);庞大的农机库内各式大、中、小型激光波导平地机、播种机、摘果机、管道铺设机等一应俱全;办公室内的办公手段全为电脑化;生物化验室器皿齐全,微波箱及检测机具也都为电脑控制;还有一座现代化的酿酒加工厂。该农场正在与美国联邦农业部合作开发一个科研项目,新垦很大一片果园,平整土地的拖拉机上载有激光接收器,田块中间设有依靠激光波导的发射台,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使拖拉机完成耕翻、整地、灭草、灭虫、栽苗等所有劳作。农场的所有水管铺设,都按不同果树的需要规格,采用铺管机作业;果园内每200英亩打一口地下机井(深6000英尺,每秒提水量达2000加仑,造价成本为4万美元),提水喷灌、滴灌和喷洒肥料、农药都由电脑控制,并通过地下埋设的水管输送;果品采摘、包装、运输也基本上是采取机械化手段作业⑹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⑺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⑻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所谓“不够格”是指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新社会的水平。历史前提国情基础新民主主义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原因

生产力生产关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封建社会半封半殖

1840年新民主义

1949年生产力缺位1956年工业化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邓小平

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我们的现代化面临两大任务49年56年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00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1)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里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强.(2)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状况人民群众还不满意,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严重.(3)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要实现现代化,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第二节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吃不饱吃肚饱吃味道吃品质吃健康建国前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今天饮食追求目标变化历史回顾材料:几次消费热潮

1979—1984年1984—1992年材料:几次消费热潮20世纪90年代材料:几次消费热潮新世纪以来材料:几次消费热潮“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具有动态性“落后的社会生产”:1、生产力的落后2、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但在一定范围内将存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基本路线的形成及重要内容1956年八大1957年反右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中心转移党的十三大确定党的基本路线。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这是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全国人民的首要任务。

“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二者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不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也难以坚持。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基本路线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最低纲领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者。一方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第三节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系统地阐述了分三步实现战略目标的台阶式发展战略。

1980年1990年2000年1002004002056年人均GNP4000$温饱小康比较富裕“三步走”战略部署1980年1990年2000年1002004002056年人均GNP4000$温饱小康比较富裕“三步走”的实施19881995520人均GNP翻两番人均800——1000$2010年GNP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年均7-8%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细化了实现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及其部署: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不过使用的标准是GNP。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2002年的十六大对“三步走”的第三步具体规划⑴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⑵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十六大报告

1.为什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低水平

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不全面

(1)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2)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