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_第1页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_第2页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_第3页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_第4页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为中心疗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一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概述:一种生活哲学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近年也称为现象学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是一种由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组成的松散的学术联盟和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被称之为第三势力。社会背景失业、犯罪、吸毒、精神疾病、道德堕落,和人受物役等社会问题导致人性的萎缩,孤独而忧伤、空虚而颓废,绝望而自杀,引起了全社会对人的尊严及内在价值的重视,由外部环境转向精神内部世界的探索。哲学背景人道主义: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反对禁欲主义。人性论: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存在主义:注重人对他自己存在的体验,强调人的内部经验的价值。现象学:重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审视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强调心理活动的意向性的特点。科学背景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生物进化论、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建立一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体系,不必依赖人类以外什么超人的力量,而应该从人类自身本性中发掘其潜能和价值。人类的高级潜能和价值的实现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性。心理学背景对行为主义的批评:对其机械观、动物模型、环境决定论等进行了批评。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肯定其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引入动机论;批评其潜意识决定论和性恶论等。人格心理学和机体论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整体分析和继承了自我实现等思想。完形心理学的影响:吸收了其整体论思想。二代表人物和思想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马斯洛(A.Maslow,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代表作:《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讨》、《科学心理学》等。主张用整体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创造力,自我实现,有人性本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等理论。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

先从事基督教历史研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建立者,受辅者中心治疗法的创始人,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代表作:《受辅者中心治疗》《论人的成长》《一种存在方式》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罗洛.梅(RolloMay,1909-1994)曾获神学学士学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建立者之一,存在主义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代表作:《焦虑的意义》《人寻求自我》、《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新纬度》、《存在心理学》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布根塔尔(J.Buggental,191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之一,创建心理学服务学会,提供临床和工业方面的心理治疗服务。任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第一任主席。代表作:《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种新的突破》《寻求存在同一性》罗杰斯CarlRogers(1902--)美国心理学家,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1902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

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罗杰斯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学习者中心”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理论—人性本善论Doctrineofgoodhumannature人是一种成长中的存在,只要提供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人的本性便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则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人的最佳状况是前摄的、自主的有选择倾向的和易变的。主要理论—需要层次论Needhierarchtheory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类的需要是似本能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其表现和满足就越依赖于外部条件,其变异性和可塑性就越大。自我实现的需要美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Maslow的需要层次模式论基本需求(又称缺失性需求)心理需求(又称成长需求)需要的相对突出高峰需要层次的发展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主要理论——自我实现论Self-actualizationtheory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这是人的最高动力。有两层含义:即人类共性的充分展现和个人潜能(或个体差异)的自我实现,使自己趋于完美。主要理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对现实采取客观态度;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自主而不依赖于环境;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持非尊奉的态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关心社会,同情、帮助他人;能发展与他人深刻的关系;待人平等,虚心学习;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富有创造性;主要理论——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忘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承认自我存在,让自我显露出来;诚实,遇到问题时有反省自己的责任心;能从小处做起,培养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高峰体验时刻短暂,既可以失去这些体验,也可创造条件使高峰体验可能出现。主要理论——自我实现的类型健康型自我实现(healthyself-actualization)指务实的入世主义的自我实现者。少有高峰体验,常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待人接物。超越型自我实现(transcendentalself-actualization)持出世主义观点的更重视高峰体验的人,真善美的统一是他们的最重要的动机,能超越自我和人我之间的分歧。主要理论——高峰体验的特征(peakexperience)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况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具有如下特征:统合感:即人与自然合一的同一性感受欢乐情绪感:自我愉悦全神贯注感:没有胡思乱想。真知灼见感:似洞察事物本质的感觉。罗杰斯关于人格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Self-Enhancement)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社会与人性对立起来,认为理想的人格只有通过对人生物本性的抑制才能达到。人只有经受“灭人欲”的锤炼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等等。◆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自然发挥作用其实是“建设性的,是可以依赖的”,他由此提出人的性善说,并进而提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倾向。罗杰斯提出的人格“自我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交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一分为二,即分为“自我”和“自我概念”。自我与自我概念处于互动的联系与区别之间。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积累而成罗杰斯把“自我”存在着两个评价过程称作“价值条件化”,认为任何自我都不能排除条件的作用,只是不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关于自我存在着两个评价过程:一是有机体的自我评价,这个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实现的倾向。二是建立在他人评价内化或投身基础上的评价,这一过程是属于非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并妨碍真实的实现倾向。罗杰斯对自我经验和体验适应过程高低及后果的分析:

自我对经验或体验能准确地感受和知觉到,并且由于它与个体的需要一致而被结合到“自我概念”中

自我对经验或体验没有明显的感受或反应,任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自我对经验或体验以歪曲的形式被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自我对经验或体验予以否认或拒斥★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模式概要★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哲学观点

★治疗方法发展的四个阶段★人性观★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治疗过程★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模式概要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依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治疗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治疗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模式概要对人的看法是积极的:我们倾向于成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在治疗关系中,来访者体验到被否认的知觉。来访者实现潜能走向觉悟、自发、信任自己、朝向内心。★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哲学观点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哲学观点★治疗方法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兹姆尔林、瑞斯肯及柏兹尔斯和他的研究同伴20世纪40年代,罗杰斯发展了著名“非指导咨询”。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把他的治疗方法命名为“以人为中心治疗”,以说明它重视的是来访者而不是非指导性的方法。治疗方法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晚期到20世纪70年代,重点是研究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群体以及解决冲突和对世界和平的研究为标志。★人性观

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师的态度能引起一种良好成长的气氛,这种气氛能让个体朝向并变成他们能够成为的那样。只要鼓励来访者成长的条件存在,就要相信来访者有能力以积极的方式改变。人性观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联系: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都尊重来访者自己的经历,相信来访者有做出肯定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选择的能力,共同重视如自由、选择、价值、个人责任、自治、目的和意义等观念。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区别:存在主义者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在缺乏固有意义的世界里获得同一性选择的焦虑。它的哲学基本观点是认为不存在我们是什么样的也没有我们期望的内在本性,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关于由什么组成这种长条件的选择。

人本主义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无焦虑唤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找到世界意义的潜能,并且这种潜能可以变为现实。它的哲学基本观点可以比喻为如果提供合适的条件橡籽将自动地成长,自然而然地朝向它的现实橡树发展。★治疗过程◆治疗目标◆治疗师的功能与作用提供一个安全有利于来访者进行自我探讨的氛围,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成长的障碍,体验到以前所否认或歪曲的有关自我的某些方面。让他们更开放、对自已更信任、愿意成为一种过程、增加主动性和活力。在以人为中心疗法中治疗师的作用在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而不在于设计让来访者做什么的技能。即强调的是治疗师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知识、理论、技能促使来访者改变。治疗师要把他们自己作为来访者改变的工具。治疗过程咨询师要尽可能地创造一种有利于进行自我觉察的气氛,来访者才有机会觉察他们的各方面体验,包括情感、信念、行为以及世界观。让来访者在治疗中的体验就像是抛弃了自我强加的让自己处在心理牢笼中的枷锁,伴随着进一步的自由,他们的心理更加成熟也更加现实化。◆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个体治疗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治疗中来访者的体验

依据罗杰斯的观点,治疗师和来访者是平等的。治疗师以接受的方式耐心倾听来访者的经历,这样来访者逐渐知道怎样接受自己。治疗中来访者的体验罗杰斯还通过比较传统的教学与以人为本中心的教学,认为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品质。他认为教学重点也应当放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或教师态度上,他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态度品质:罗杰斯将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移植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强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人发现他自身做人的义务。“学习者中心”理论:“学习者中心”理论教师只有以这些态度品质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才能免除学生种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才能使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得以自然地表现。①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④理解③尊重,也称接受或认可②真实或真诚或表里如一罗杰斯也是近半个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代表了在许多与传统相对立的新型教育模式。评价罗杰斯首创“来访者中心治疗”,并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理论之一。来访者采取主动的姿态对治疗的方向负起责任。这一独特的方法得到实验检验,检验的结果使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调整。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也可以从将治疗情景中的东西转移到个人和职业生活中获益。基本概念是简单的,容易掌握和应用。是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的基础,可用于所有疗法。★贡献评价★局限

由于治疗师保持被动和无作为可能产生的危险,对来访者的反应只有有限的反应。许多来访者感到需要更多的指导、结构、技术。处于危机中的来访者可能需要更多指导性的方法。在应用于个体咨询时,有些文化群体可能期望咨询师更多的活动。如果要避免僵化,这一理论需要根据当前的知识给予重新评估和思考。治疗师的态度包括三个方面:

①言行一致(真诚或者真实)

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受和关心)③同感(能抓住他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即意味着治疗师要真实,在治疗过程中要诚恳、保持一致、值得信赖。治疗师与来访者交流所需态度的第二方面是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地深切关心来访者。在治疗期间当他们要作出即时反应时,要准确理解来访者的经历和敏感地抓住来访者的感情。以人为中心咨询的核心是一种关系治疗。为了发生这种建构性的人格变化,这些条件存在且继续一段时间则是有必要的:

1.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2.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来访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击性或焦虑中。

3.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治疗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状态。

4.治疗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来访者。

5.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经历表示同感,并努力与来访者交流。

6.治疗师对来访者表达同感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罗杰斯(1961)帮助一名女大学生去认识她要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这位女大学生想到过自杀并关心着许多问题。她关心的事件中部分是她希望他人告诉她要做什么,而且她感到痛苦,因为她的导师没有充分地指导或培养她。这个片断节选自治疗尾声的一个治疗性会面情况.而且罗杰斯以评释来作结论。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来访者:

好啦,我不知道是否我顺便地做了(这件事),对事情是一知半解,而且并没有真正掌握它,不是真正认真地对待事情。治疗师:也许你是在每一处都挖一下,而不是在某个地方真正地深入挖掘。来访者:唔。那就是我为什么说(缓慢地思考着),对,是有这种成分,好啦,这实际上责任在我。我的意思是,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很明显的,我不能依靠他人给我指导。(非常轻地说)我必须真正自己体验。治疗师:你开始真正理解了——唯有一个人能指导你——而认识到也许没有人能给你指导。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来访者:

噢(长的停顿——她正坐着思考)我有种害怕的感觉。(轻轻地笑着)治疗师:害怕?这是个令人担心的事情,你的意思是什么?来访者:

唔(很长的停顿——显然她自己在进行感情斗争)治疗师:关于你的意思你想再多说一些吗?这真正令你感到害怕吗?来访者:(笑了)我不知道我是否很明白。我的意思是——看来我好像是在摆脱约束。(暂停)但似乎我是——我不知道——我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中。可是,当我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似乎在我还没有说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这似乎是——我想摆脱的东西。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治疗师:这根本不是你的一部分。来访者:对,我觉得很惊奇。治疗师:尽管如此,“看在老天爷面上,我说了吗?”(两人都咯咯地笑)来访者:真的,我认为我以前没有这种感觉。我真的觉得我说的某些东西正是我的一部分。(停顿)噢,(不知所措地)这好像是我有点这种感觉,我并不清楚。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而且我的感觉——认识到它有几分可怕。治疗师:你的意思是.说某些事情时,给你带来的某种感觉。在说此事时这种感觉很强烈。同时,正是你所说的害怕的感觉,是吗?

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来访者:唔,我正这么感觉。例如,我感到这是一种起伏的感觉,或者是压抑下来或是释放出去。好像这是某种很大而强烈的感觉。然而,启动它几乎是一种单独释放出来的躯体的感觉,并且我已找到一种支援来阻止这种感觉。治疗师:你觉得这种东西深沉、强烈而且向前涌动,与此同时,你感到好像是当你谈论它时,就会帮助你摆脱束缚。来访者:

唔,也许这就是我不了解的—我被困扰的一种模式——我认为。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治疗师:这种十分重要的模式有几分动摇了,刺激它松开。来访者:

噢(停顿,慎重地却是坚定地)我想,我不太了解,但我有种感觉,我打算开始多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还必须……有许多我需要做的事情。看来我的生活途径有多种,我必须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但是,也许我认识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能做得更好。人本主义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案例这个例子表明了一个特殊个体体验到的某种强烈感觉,要对自己负责,以及伴随这种责任感的不安感觉。“我是作出选择的人’’和“我是决定我自己价值体验的人”这是一种鼓舞人心和令人震惊的认识。第七章完形疗法

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Fperls)首创的完形心理疗法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心理疗法。所谓“完形(Gestalt)”,德文原意强调将事物当作完整的整体看待。而完形心理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美国有个叫杰姆的11岁男孩,一天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响了。当他正要起身去开门之刻,他妈妈大声叫他不要开门,但他偏偏开了。于是,他妈妈的男朋友走了进来,用手枪打死了他的妈妈。从此,不仅杰姆的哥哥姐姐责怪他害死了母亲,他的同伴也都回避他,他变得沉默寡言,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暴怒,学习更是一落千丈。到了18岁时,一个夏日的下午,他站在街头,用手枪打死了一个人,打伤了几个人。在监狱里他接受了一种心理治疗:治疗者要他想像他已经死去的母亲正坐在一张“空椅子上”,并对“空椅子”谈话。尝试了几次后,他变得越来越激动。最后他突然说“是我杀死了你”,并在他妈妈死后第一次哭了。治疗者以此帮助他接触和接受自己的真实感情。后来,杰姆在社交、学习上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在监狱外的适应也很成功。这种“空椅子”疗法就是一种完形心理疗法。完形心理疗法在解释心理问题就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所谓健康的人生就是完整的人生,健康的心态就是完好的心态;而不健康的人生就是破碎的人生,不健康的心理就是支离破碎的心理,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的观点。要促成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来访者获得好的完型,将它把这个搞得支离破碎的认识,重新获得一个完整的认识,完满的印象。怎样促成这样的完美,促成这种人生完型的形成。完形心理疗法治疗的关键在于:

1、强调患者此时此地的经验。治疗者要帮助患者觉察此时此地的经验,使之能充分体验种种情绪,并能作自我分析。在一个对患有心因性胃肠道症状的患者的治疗中,治疗者帮助患者注意到自己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并进而使他认识到压抑其它情绪,强装笑容与心因性胃肠道症状有关。

2、通过“感觉运动认识”,帮助患者发现和表达他们的被压抑的情绪和需要,认识到自己在逃避为自己的情绪应负的责任,并接受这一责任。上述杰姆的案例中,治疗者就是帮助他发现并表达出多年被压抑的情感,杰姆终于在他母亲死后第一次哭了。这一疗法有甚多技术与方法,诸如讲习班、小组治疗、角色扮演以及各种心理练习。第一节:完形疗法的理论基础一、历史渊源

皮尔斯所发展的完形治疗法是存在主义治疗法的一种,其基本前提是: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当事人的基本目标是去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么及自己做些什么。通过这种察觉达成自我了解,并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由于看重的焦点在于当事人对现实环境的察觉,因而其取向可谓是现象学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在此时此地,故同时也是存在取向。换言之,此刻的存在,用牵涉到一个人之过去与未来的过渡阶段。因此,该治疗法要求当事人将其有关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带入此刻,然后直接去体验它们。由此可见,完形治疗法是生动、活泼的,它能实际的增进人们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同时,该治疗法是体验性的,当事人必须去摄取与治疗者交互作用时的情感、思维与行为。完形治疗法的功效取决于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坦露自己的意愿有多少。若有疗效,即是源自于两人愿意坦诚接触,而非由于治疗者所使用的技术或所作的一些合理解释。二、人性观完形治疗法的人性观主要以存在哲学与现象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即体验而产生。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于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重新拥有]个人曾经否定的部分,以及整合的过程需要逐步渐进,直到当事人坚强得足以继续自己的成长为止。而通过察觉,一个人可以作决断,并且因而生活得更有意义。

完形治疗法基本上假设个人能有效地处理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能够完全察觉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人们经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去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特定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对此,完形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处理方式与面对挑战的技巧,它帮助当事人朝着整合、坦诚,以及更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迈进。三、理论特征1、只重视现在,完形治疗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此时此刻,强调充分学习、认识、感受现在这一刻,留恋过去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

完形治疗者认为,当过去与一个人现时功能的重要课题有所关联时,过去就是重要的,当过去与一个人现时所表现的态度或行为有关联时,就要尽可能的把那些过去带入现在的东西加以处理。因此,当当事人谈及他们的过去时,治疗者将要求他们藉着重演过去而将之导入现在。治疗者指导当事人[将想象带到此地](bringthefantasyhere),试着再次体验先前所经验过的情感。诸如:不仅要当事人谈论童年时期与父亲相处间不愉快的创痛,而且要当事人在想象中变成那个受创伤的儿童,直接与父亲谈话。通过此种想象历程,再度体验当初所受到的伤害进而释放该伤害,再运用潜力的发挥达成进一步的了解及解决。2、强调未完成事件的解决完形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焦点为[未完成事件],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3、重视非语言的交流非语言行为常常会流露出来访者所不能察觉的部分。4、重视自我知觉能力认为人只要有自我知觉能力,就有能力面对并接纳他们过去所否认的事物,并能把重现的经验与当前现实相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自我的统合和成长,减轻甚至消除自我的情绪困扰。第二节:完形疗法的咨询过程及案例分析一、咨询步骤1、建立咨询关系完形疗法对人性观的看法有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因此,如同来访者中心疗法一样,对咨访关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视。2、觉察未完成事件让来访者充分表达自己,把自己内心的隐私统统表达出来,以便察觉来访者早年或此前没有获得圆满解决的事件或情境,尤其是所经受的创伤。3、接受与肯定经过来访者充分表达以及咨询师的判断,来访者内心分离的各部分便可以分辨出来。接下来便是“接受与肯定”。这个阶段咨询师必须鼓励来访者正视那些浮现到意识领域中的人格各部分(包括好的与坏的部分),并让他意识到,不论好与坏,这就是他真实的“自我”。正是由于肯定,来访者才第一次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采用惯常的逃避机制,并感到了自我的全部责任感。但是,尽管来访者可能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同时也可能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可能会产生危在旦夕的感觉,或者至少看上去显得孤独无助或悲观失望。因此,来访者的接受与肯定是咨询的关键转折点。“这是咨询过程中最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4、选择与整合来访者虽然在接受与肯定阶段对自我有了深刻的了解,但如何具体地解决问题还缺乏经验。此时,来访者便进入了选择整合阶段。二、技术方法1、梦的工作精神分析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并把自由联想作为探索梦的潜意识意义的一种方法。而完形疗法并不对梦进行解释或分析,而是把梦带人生活之中,在现实中再现梦境,并让来访者扮演梦中的角色,使之如同正发生在现在一样。例如有一来访者,她梦见自己走在森林中的一条弯曲、泥泞的路上,森林里的树木又高又直。咨询师让她扮演树林中的一棵树,这使她变得平静,有信心。她能将这种感觉带到现实生活中,并能体验到这种感觉的缺乏,从而有可能在现实中培养、形成这种感觉。当她扮演弯路时,她有点眼泪汪汪,并体会到自己生活中的艰难坎坷,觉得如果她选择这条路的话,她会挺不过去的。2、空椅技术完形疗法中另一种有效的技术是“空椅技术”,它最主要涉及的是思想与情感的冲突,以及种种不和谐的、矛盾的行为。具体说来,“空椅技术”是一种让来访者与自己人格的不同方面或部分进行对话的方法。具体操作是,首先让来访者坐在椅子A(又称热椅,来访者坐在哪把椅子上,哪把椅子称为热椅)上,回想一下曾对自己产生情感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使其充分体验矛盾、冲突的思想与情感。之后,让来访者对着另一把椅子B(即“空椅”),将自己所有的遭遇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情感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说出来。然后,让来访者坐在椅子B上(此时椅子B为热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