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一)简介

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创作年代:1926年陆续创作,1927年编定出版。

3.作品类别:回忆性散文集。

4.主要内容:收录了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阶段的人和事的十篇散文。包括:

(1)回忆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二十四孝图》。

(2)回忆故乡生活的《狗·猫·鼠》、《故乡》。

(3)回忆求学经历的《藤野先生》、《范爱农》。

(4)回忆往事的《无常》、《父亲的病》。

5.作品特色:

(1)回忆性: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抒情性:在叙述往事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如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恩师的感激,对旧社会的批判,对黑暗现实的愤懑等。

(3)散文特点:语言质朴自然,流畅生动,富有韵味。结构灵活自由,形式多样,短小精悍。

(二)作品主题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往日生活断片的回忆,充满对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怀念。作品在回忆往事中,抒发了对亲友、师长的真挚感情,展现了独特的风俗人情,并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1.艺术特色

(1)选材典型,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2)语言幽默讽刺,辛辣深刻。

(3)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和社会现象。

(4)结构灵活自由,形式多样,短小精悍。

2.阅读方法

(1)抓住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篇:《狗·猫·鼠》

(一)主要情节:

文章以“仇猫"为引子,回顾了作者童年和青年时期与猫的恩怨,并借此表达了对欺压弱者、虚伪狡诈的讽刺和批判。

1.起因:作者听说有人说他是“仇猫”的,便开始回忆自己与猫结仇的缘由。

2.童年“仇猫":作者童年时养了一只可爱的隐鼠,却被猫吃掉了,从此对猫怀恨在心,并开始报复所有遇到的猫。

3.“仇猫”的理由:作者列举了“仇猫"的理由:猫玩弄弱者,媚态十足,深夜扰人清梦。并以打狗的例子,反讽某些人用“精神分析说”来解释一切行为的做法。

4.“仇猫"的真相:作者从长妈妈口中得知,隐鼠并非被猫吃掉,而是被长妈妈误踩而死。

5.“仇猫”的转变:作者长大后,明白猫的偷鱼、拖鸡等行为是人们憎恶的原因,而如果自己打猫,反而会将憎恶转移到自己身上,于是改变了对猫的态度,不再打猫,而是驱赶了事。

6.反讽“指导青年":作者将自己驱赶猫的方法与中国官兵对待土匪的做法进行类比,讽刺某些“指导青年”的前辈,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故意不解决问题,任由问题存在。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善良,富有爱心,喜欢小动物,尤其是隐鼠,对猫充满仇恨。

(2)青年时:思想深刻,善于思考,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改变。

(3)成年时:洞察世事,善用讽刺,以幽默的语言批判社会现象和某些“前辈”的虚伪。

2.隐鼠:小巧可爱,不畏惧人,喜欢在地面活动,是作者童年时的玩伴和慰藉。

3.猫:狡猾凶残,玩弄弱者,媚态十足,扰人清梦,是作者童年和青年时的仇敌。

(三)主题思想:

1.批判封建思想:文章通过对猫的厌恶,影射了封建社会中某些人欺压弱者、虚伪狡诈的行为。

2.反思自身行为:作者从“仇猫"的经历中反思了自身的成长,并最终选择了理性、平和的方式对待猫。

3.讽刺社会现象:文章借“仇猫”和“驱猫"的例子,讽刺了那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故意不解决问题的“前辈”。

(四)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以“仇猫"这样一件小事为切入点,揭露了封建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猫和隐鼠的形象,以及作者童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对猫的态度变化,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3.反讽手法:以打狗的例子反讽某些人滥用“精神分析说”,以“指导青年"反讽某些“前辈”的虚伪。

(五)语言风格:

1.幽默风趣:语言生动活泼,充满幽默感,如“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等。

2.辛辣讽刺:语言尖锐犀利,直指社会弊端,如“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等。

3.简洁流畅:语言简洁明快,行文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第二篇:《阿长与》

(一)主要情节:

文章以“我"与长妈妈的相处为主线,通过回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以及为“我”买来《山海经》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1.对长妈妈的印象:作者一开始就描写了对长妈妈的印象,她“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说话絮絮叨叨,睡相也不雅观,还有许多烦琐的规矩,“我"对她并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

2.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长妈妈给“我"讲过关于“长毛”的故事,说长毛很可怕,会掳小孩,还会叫女人脱裤子站在城墙上抵挡炮火。虽然故事内容荒诞不经,但“我"却对她产生了“空前的敬意”,认为她“深不可测"。

3.心爱的《山海经》:“我”从叔祖那里听说过绘图的《山海经》,非常想看,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4.意外的惊喜:长妈妈在“我"对她讲过关于《山海经》的事情后,竟然真的买来了一套,这让“我”喜出望外,对她又产生了敬意,也完全消除了之前对她的怨恨。

5.对长妈妈的怀念:文章结尾,作者感叹长妈妈已经去世三十年了,自己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此,并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好奇,渴望知识,喜欢新奇的事物,如《山海经》。同时也有些任性,对长妈妈的一些行为感到厌烦。

(2)成年时:回忆起长妈妈,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之情,认识到长妈妈的淳朴善良和对自己的关爱。

2.长妈妈(阿长):

(1)外貌:黄胖而矮,睡相不雅,颈上有许多炙疮疤。

(2)性格:

迷信:相信许多封建迷信的说法,如关于“长毛”的传说,元旦的古怪仪式等。

絮叨:喜欢“切切察察”,向人絮絮叨叨地说些琐事。

粗俗:生活习惯不雅,言行举止粗俗,没有文化。

善良:对“我”照顾周到,关心“我"的成长,尽管方式有些粗暴。

热心:尽力满足“我”的愿望,为“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3.远房叔祖:一位和蔼、博学的老人,喜欢种花木,藏书丰富,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三)主题思想:

1.表达对普通劳动妇女的尊重和感激:文章通过对长妈妈的回忆,肯定了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善良、热心和对“我”的爱,并表达了“我"对她深深的怀念和感激。

2.批判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扭曲:长妈妈的迷信、粗俗和愚昧,是封建社会长期压迫和愚民政策的结果,作者对此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3.歌颂纯真美好的童年生活:文章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那段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和眷恋。

(四)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以“我”与长妈妈的相处,以及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这样一件小事,展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以及“我”对她的感情变化。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长妈妈的粗俗和善良,以及“我"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长妈妈身上的闪光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理解和包容。

3.细节描写:文章中对长妈妈外貌、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语言风格:

1.质朴自然:语言平实,贴近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2.幽默风趣: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描写长妈妈的一些缺点,如“切切察察”,“满床摆着一个‘大’字"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3.饱含深情:文章结尾对长妈妈的怀念,语言深沉,饱含深情,令人感动。

第三篇:《二十四孝图》

(一)主要情节:

1.痛恨“马虎子”:文章以痛斥“马虎子"(实为“麻祜”)为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一切妨害白话文推广者的强烈愤慨。

2.回忆儿时读物:作者回忆起自己儿时可读的书籍,除了封建说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就只有一本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

3.对《二十四孝图》的批判:作者细致地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一些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指出这些故事宣扬的孝道虚伪、迂腐,甚至残酷,给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4.“老莱娱亲"的虚伪:作者尤其反感“老莱娱亲”故事中的“诈跌”,认为这种行为虚伪做作,是对孩子的侮辱。

5.“郭巨埋儿”的残忍:作者对“郭巨埋儿"的故事感到恐惧,担心自己的父亲也会效仿郭巨,将自己埋掉。

6.对封建孝道的反思:作者指出《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道,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博取名声,甚至不惜牺牲亲情,这种虚伪的道德观扭曲了人性,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善良,渴望爱与被爱,但同时对封建孝道感到困惑和恐惧。

(2)成年时: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二十四孝图》宣扬的孝道,并揭露其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2.老莱子:为了博取父母欢心,年老还穿彩衣,扮婴儿,甚至假装摔倒,以逗父母开心,其行为虚伪做作,令人反感。

3.郭巨:为了养活母亲,竟然想将自己的儿子埋掉,其行为残忍冷酷,令人不寒而栗。

(三)主题思想:

1.批判封建孝道:文章通过对《二十四孝图》中故事的分析,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出其对人性的扭曲和对儿童的伤害。

2.呼唤人性解放:作者主张孝道应该发自内心,而非为了博取名声,更不应该以牺牲亲情为代价。

3.提倡白话文:文章开篇痛斥“马虎子”,表达了作者对白话文推广事业的坚定支持,认为白话文才能真正启迪民智,解放思想。

(四)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以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经历为切入点,揭露了封建孝道的本质,并批判了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摧残。

2.对比手法:将中国儿童读物与欧美日本的儿童读物进行对比,突显了中国儿童的不幸,以及封建教育的落后。

3.反讽手法:以调侃的语气讲述阴间故事,反讽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以及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

4.细节描写:对《二十四孝图》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五)语言风格:

1.辛辣讽刺:语言尖锐犀利,如“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等。

2.幽默风趣:以调侃的语气讲述故事,如“‘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等。

3.简洁流畅:语言简洁明快,行文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第四篇:《五猖会》

(一)主要情节:

1.期待与失望:文章以孩子对迎神赛会的期待开篇,但家乡偏僻,赛会总是简陋,令“我”失望。“我"渴望着能看到盛大的赛会,像《陶庵梦忆》中描写的迎龙王那样热闹非凡,但现实却总是平淡无奇。

2.看五猖会的愿望:终于有机会去东关看五猖会,“我”兴奋不已,期待着这次盛大的赛会。

3.父亲的阻拦:出发前,“我"却被父亲要求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4.痛苦的背诵:“我”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艰难地背诵着枯燥无味的《鉴略》,内心充满焦虑和痛苦。

5.最终的妥协:最终,“我"背出了书,获得了去看会的许可,但心中的喜悦已经被破坏殆尽。

6.索然无味的赛会:虽然最终看到了五猖会,但热闹的场景、美味的点心都无法激起“我”的兴趣,心中只留下背诵《鉴略》的痛苦记忆。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对迎神赛会充满期待。但也敏感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在父亲的逼迫下失去了看会的乐趣。

(2)成年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能够感受到儿时被压抑的痛苦,并对父亲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

2.父亲:

(1)封建家长:固执严厉,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感受,强迫“我”背诵枯燥的古书。

(2)缺乏理解: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用强制的方式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快乐。

(三)主题思想:

1,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文章通过“我"看五猖会的经历,揭露了封建教育的弊端: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用强制的方式灌输知识,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留下痛苦的童年阴影。

2.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渴望:“我”对五猖会的期待,以及最终失望的心情,反映了封建社会儿童缺少自由和快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渴望。

3.对成人世界的失望:作者通过“我"看五猖会前后的心理变化,暗示了成人世界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而是充满了虚伪和冷漠。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我”对赛会的期待与现实的平淡进行对比,突出了“我"失望的心情,也暗示了封建社会对儿童的束缚。

2.心理描写:细腻地描写了“我”在背诵《鉴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期待到焦虑,再到痛苦,最后到麻木,真实地展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心灵的摧残。

3.象征手法:“五猖会"象征着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而“背诵《鉴略》”则象征着封建教育的压迫和束缚。

(五)语言风格:

1.简洁质朴:语言平实自然,不加雕琢,但充满情感,如“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等。

2.富有童趣:运用了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如“吹都都”,“塘报”,“高照"等,使文章更贴近儿童视角,也更具感染力。

3.略带伤感:文章整体基调略带伤感,表达了作者对被剥夺的快乐童年的惋惜之情。

第五篇:《无常》

(一)主要情节:

1.赛会上的无常:文章开篇描述了迎神赛会中出现的鬼卒、鬼王和活无常,引出“我”对活无常的喜爱。

2.活无常的形象:“我"详细描绘了活无常的形象,他“浑身雪白”,手拿破芭蕉扇和铁链,高高的白帽子上写着“一见生喜"或“你也来了”。

3.对“阴司间"的回忆:“我”回忆起儿时在城隍庙或东岳庙里见过的“阴司间”,里面塑着各种鬼怪,还有活无常。

4.人们喜爱活无常的原因:作者分析了人们喜爱活无常的原因,认为是人们对阳间不公的失望,以及对阴间公正的期盼,而活无常是沟通阴阳两界,带来公正审判的使者。

5.目连戏中的活无常:“我”回忆起在目连戏中看到的活无常,他幽默风趣,敢于反抗阎王的惩罚,表现出人情味的一面。

6.赛会上的“送无常":文章还描写了赛会上的“送无常”仪式,人们用酒饭恭送活无常,并和他开玩笑,表现出对他的亲近和信任。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好奇,对神鬼世界充满兴趣,对活无常尤为喜爱。

(2)成年时: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民间信仰,并分析了人们喜爱活无常的心理根源。

2.活无常:

(1)形象:身穿白衣白帽,手拿芭蕉扇和铁链,面目可怖又滑稽。

(2)性格:

爽直:爱发议论,敢于反抗不公。

人性化:有人情味,乐于助人,是人们心目中可亲近的鬼神。

幽默风趣:言行举止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3)鬼卒、鬼王:面目狰狞,但行为笨拙,不被人们重视,是封建迷信中的反面形象。

(三)主题思想:

1.揭示民间信仰的根源:作者认为,人们对活无常的喜爱,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百姓对现实不公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世界——阴间公正审判的渴望。

2.对封建迷信的批判:作者对鬼卒、鬼王的形象进行了嘲讽,暗示了封建迷信的荒诞和无意义。

3.对人性的思考:活无常的“人情味”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肯定,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活无常与鬼卒、鬼王进行对比,突出了活无常的正面形象,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肯定。

2.细节描写:对活无常的形象、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语言特色:

(1)幽默风趣:用诙谐的语言描写活无常和“走无常"的故事,如“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门外常常燃着香烛。但我看他脸上的鬼气反而多"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2)夹杂方言:文章中夹杂了一些绍兴方言,如“者个”等,增加了文章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3)简洁流畅:语言简洁明快,行文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五)语言风格:

1.幽默风趣: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充满幽默感,如“鬼王是只用一只脚走路的;但他究竟是乡下人,……却仍然只得用了两只脚走路”,“那才真真是‘碰壁’”等。

2.平易近人: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民间信仰和习俗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3.讽刺意味:作者对封建迷信和社会不公现象进行了含蓄的讽刺,如“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然而虽说是‘下等人’,也何尝没有反省?”等。

第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主要情节:

文章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点为中心,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以及在私塾读书的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传统教育的弊端。

1.百草园的乐园:文章开篇描绘了百草园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童年乐园。作者回忆了在百草园的种种游戏,如捉蟋蟀、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看蜈蚣等等,展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和对自然的热爱。

2.美女蛇的故事:长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虽然故事荒诞离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暗示了封建迷信对儿童的影响。

3.捕鸟的乐趣:冬天,作者在百草园捕鸟,这是来自闰土父亲传授的技巧,但“我"因为“太性急”,总不如闰土父亲捕得多。

4.进入三味书屋:作者被送进城里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告别了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

5.先生的形象:寿镜吾(私塾先生)是一位“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他博学、严厉、古板,是封建社会传统教育的代表。

6.三味书屋的枯燥:作者描写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乏味,每天都是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乐趣。

7.先生的“摇头晃脑”:先生读书入神时摇头晃脑的样子,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暗示了封建教育的迂腐和空洞。

8.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私塾后面的小园子也成为孩子们短暂的乐园,可以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但很快就会被先生的呵斥打断。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童年时: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对一切充满好奇,在百草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进入私塾后,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到厌烦,但依然保留着对知识的渴望。

(2)成年时:回忆起童年生活,充满了怀念之情,并对封建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反思。

2.长妈妈(阿长):迷信、絮叨,但也善良、热心,给“我”讲了美女蛇的故事。

3.寿镜吾(私塾先生):

(1)外貌:高而瘦,须发花白,戴大眼镜。

(2)性格:

博学:精通古文,知识渊博。

严厉:对学生要求严格,不容许学生提问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古板:教学方式死板,缺乏启发性,只注重死记硬背。

4.闰土:一个来自农村的少年,淳朴善良,精通捕鸟等农村生活技能,是作者儿时的玩伴,也代表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三)主题思想:

1.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作者通过对百草园的描写,表达了对充满生机和乐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2.批判封建教育的弊端:作者以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为反衬,批判了封建教育死板、缺乏启发性,扼杀孩子天性和兴趣的弊端。

3.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和思考: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自由、快乐、充满生机,后者压抑、枯燥、缺乏活力。作者通过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快乐、充满生命力的生活的追求。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进行对比,突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白描手法:运用简洁的语言,白描出百草园的景物和人物,使画面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3.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语言风格:

1.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充满童趣,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等,生动地展现了百草园的生机与活力。

2.幽默讽刺:作者以幽默的笔调描写先生读书时的“摇头晃脑”,讽刺了封建教育的迂腐和空洞。

3.含蓄蕴藉: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封建教育的批判,而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以及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七篇:《父亲的病》

(一)主要情节:

1.名医的传说:文章以一个关于名医的荒诞故事开篇,讽刺了那些医术平庸却贪图钱财的庸医。

2.第一位名医:作者回忆父亲生病时,请来的第一位名医,诊金昂贵,用药“与众不同”,尤其注重“药引”,需要四处寻觅,但父亲的病情却不见好转。

3.第二位名医:在第一位名医的推荐下,作者家又请来了一位更有名的陈莲河先生。他的用药更奇特,药引更加难寻,甚至还提出用“灵丹点舌”和“查看冤愆"的办法,但最终依然无法治好父亲的病。

4.父亲的去世:父亲的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在床上痛苦地“喘气”。衍太太指导家人为父亲准备后事,并让“我"不断呼唤父亲,最终父亲去世。

5.“我”的悔恨:“我"回忆起当时不断呼唤父亲的场景,认为这加重了父亲的痛苦,是自己最大的错处。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少年时:孝顺懂事,对父亲的病十分担忧,积极为父亲寻觅药引,但对名医的“神药"逐渐失去信心。

(2)成年时:对封建社会落后的医疗状况和庸医的欺骗行为感到愤懑,也对当时自己的无知和无力感到自责。

2.父亲:性格沉默,对自己的病情不抱希望,但依然配合医生的治疗,体现了中国传统父亲的隐忍和坚强。

3.第一位名医:医术平庸,但善于包装自己,利用人们对“神医”的迷信心理谋取钱财。

4.陈莲河先生:更加有名的医生,但用药更加奇特,甚至带有迷信色彩,最终也无法治好父亲的病,体现了当时中医的局限性。

5.衍太太:了解传统礼仪,在父亲临终前指导家人为他准备后事,代表着封建社会习俗的影响。

(三)主题思想:

1.对封建社会落后医疗状况的批判:文章通过对两位名医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医疗水平的落后,以及庸医的欺骗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医疗现状的强烈不满。

2.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陈莲河先生用药的迷信色彩,以及衍太太指导家人为父亲准备后事的繁琐仪式,都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作者对此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3.对父爱的深沉怀念:文章通过回忆父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时自己无力挽救父亲生命的悔恨之情。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两位名医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医术的平庸和贪婪,也暗示了当时医疗现状的混乱。

2.讽刺手法:开篇关于名医的传说,以及对两位名医用药的描写,都充满了讽刺意味,揭露了庸医的虚伪和贪婪。

3.细节描写:对父亲病情的描写,以及对衍太太指导家人准备后事的细节描写,都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五)语言风格:

1.辛辣讽刺:语言尖锐犀利,如“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等,讽刺了庸医的贪婪和愚昧。

2.平实自然: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父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3.伤感怀念:文章整体基调伤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当时无力回天的悔恨之情。

第八篇:《琐记》

(一)主要情节:

1.对衍太太的矛盾印象:文章开篇描写了“我"对衍太太的矛盾印象:她待人宽厚,对孩子和蔼可亲,但有时也会说些不恰当的话,甚至引发流言蜚语。

2.“肚子疼”的沈四太太:作者回忆起儿时,因为沈四太太阻止孩子们吃冰,导致大家都挨了骂,于是孩子们给沈四太太起了个绰号叫“肚子疼”,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和对成人世界的反抗。

3.衍太太的“开导”:父亲去世后,“我"经济拮据,衍太太却建议“我”去变卖母亲的首饰,甚至暗示“我"去大厨的抽屉里“寻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4.流言蜚语的困扰:不久之后,“我"就听到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作者认为这流言与衍太太的“开导"有关,因此对衍太太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5.对中西学堂的失望:“我”想去新的学校读书,但对中西学堂的课程设置并不满意,因为它没有“我"想学的学科。

6.南京求学:“我”最终去了南京的一所学校(文中未明确指出学校名称),但这所学校的管理混乱,功课设置也不合理,环境也令人压抑,最终“我"选择离开。

7.矿路学堂的求学:“我”考入了矿路学堂,学习了格致、地学、金石学等新鲜的课程,接触了《天演论》、《时务报》等新思想,但学校最终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裁撤的命运。

8.留学日本的准备:“我"和其他几位同学被选中去日本留学,一位前辈同学建议他们多带中国袜子,并将钱换成日本现银,但这些建议后来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2.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少年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学习新知识,对旧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感到不满。敏感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在流言蜚语的困扰下选择离开家乡。

青年时期:积极寻求新知识,接触新思想,但对现实依然充满困惑和迷茫。

2.衍太太:

性格复杂:一方面待人宽厚,对孩子和蔼可亲;另一方面却缺乏分寸,说些不恰当的话,甚至引发流言蜚语。

3.沈四太太:一个多事的妇人,代表着封建社会中那些令人厌烦的卫道士。

4.前辈同学:热心但有些迂腐,对日本的情况了解有限,给出的建议并不实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局限性。

(三)主题思想:

1.对封建社会陈腐观念的批判:文章通过描写衍太太的“开导"以及由此引发的流言蜚语,批判了封建社会中那些落后的观念和人际关系。

2.对新式教育的探索和失望:作者通过对中西学堂和矿路学堂的描写,表达了对新式教育的渴望,但最终也体会到了现实的无奈和局限性。

3.对自我成长的思考:文章记录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求学和生活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在不断探索和选择中逐渐成长的过程。

(四)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为切入点,反映了封建社会和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貌。

2.对比手法:将衍太太和沈四太太的性格进行对比,突出了衍太太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3.心理描写:细腻地描写了“我”在面对流言蜚语时的困惑、痛苦和无奈,以及对新式教育的渴望和失望,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五)语言风格:

1.平实自然:语言平易近人,简洁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所思所感。

2.略带幽默:作者以略带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一些人物和事件,如孩子们给沈四太太起绰号“肚子疼”,前辈同学关于日本袜子和现银的建议等,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3.含蓄蕴藉: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封建社会和传统教育的批判,而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以及“我”的心理变化,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九篇:《藤野先生》

(一)主要情节:

1.东京的失望:文章以对东京留学生生活的失望开篇,描写了留学生们追求浮华、不务正业的现象,与作者寻求真知的愿望形成鲜明对比。

2.前往仙台:为了寻求真正的学习环境,“我"告别东京,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

3.初识藤野先生:作者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是在解剖学课堂上。他黑瘦、严谨、不修边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藤野先生的认真: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格外关心,认真批改“我”的讲义,纠正错误,并鼓励“我"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5.匿名信事件:作者收到了匿名信,诬陷“我”作弊,藤野先生相信“我”,并帮助“我”澄清事实,维护“我"的尊严。

6.电影事件:作者在课堂上观看关于日俄战争的电影,看到中国人被日本人枪毙,周围的日本学生却欢呼雀跃,这令“我”深感屈辱和悲愤,也促使“我"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7.告别藤野先生:由于对种族歧视和中国落后现状的失望,“我”决定放弃医学,告别了藤野先生。

8.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作者多年后依然记得藤野先生,感激他的教诲和鼓励,并将他视为自己最敬重的老师之一。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追求真知:渴望学习真正的知识,对留学生中追求浮华的现象感到失望。

(2)爱国情怀: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忧虑,对中国人的落后现状感到悲愤。

(3)敏感自尊:收到匿名信后,内心受到伤害,但依然保持着自尊和正直。

(4)尊重师长:对藤野先生充满敬意和感激,将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导师。

2.藤野先生:

(1)外貌:黑瘦,不修边幅,戴眼镜,八字须。

(2)性格:

严谨认真:对教学一丝不苟,认真批改学生的讲义。

关心学生:对“我”格外关心,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也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正直无私:相信“我"的人品,帮助“我”澄清事实,维护“我"的尊严。

爱惜人才:希望“我”学成归国,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三)主题思想:

1.歌颂真诚无私的师生情谊:文章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正直、善良、无私的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2.表达对爱国志士的崇敬:作者在电影事件中,对被日本人枪毙的中国人表示同情,也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志士的崇敬之情。

3.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亲身经历了种族歧视,这令他深感屈辱和愤怒,也促使他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4.对中国落后现状的反思:作者目睹了中国人的落后现状,以及在日本受到的歧视,这促使他思考如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并最终选择了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民。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东京留学生的浮华与仙台的朴素、日本学生的狂热与“我"的屈辱进行对比,突出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善良和“我”的爱国情怀。

2.细节描写:对藤野先生批改讲义、关心“我"生活等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电影事件的细致刻画,都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3.象征手法:藤野先生象征着正直、善良、无私的师长,也象征着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五)语言风格:

1.简洁质朴:语言简洁明快,不加雕琢,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2.含蓄蕴藉: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佩,而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略带伤感:文章整体基调略带伤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对当时中国落后现状的无奈和忧虑。

第十篇:《范爱农》

(一)主要情节:

1.东京的初识:文章开篇,作者回忆起在东京留学时与范爱农的初识,当时徐锡麟被杀害的消息传来,作者主张在同乡会上发电报声讨清政府的暴行,但范爱农却反对,两人因此发生争执。作者对范爱农的冷淡和消极态度感到不解和反感。

2.故乡的重逢:几年后,作者回到故乡,与范爱农意外重逢,两人冰释前嫌,开始频繁来往。范爱农向作者倾诉自己在回国后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

3.揭开误会:作者向范爱农询问当年在东京反对自己的原因,范爱农坦言是因为作者曾经在码头接他们时表现出的冷漠和轻视。作者这才回忆起当年确实因为留学生们的繁文缛节和争抢座位而心生不满,并无意间流露出轻蔑的神情。

4.革命后的短暂辉煌:武昌起义爆发后,绍兴光复,范爱农担任了监学一职,工作勤奋,但依然穿着朴素的布袍子。

5.创办报纸的经历:作者与范爱农等人一起创办报纸,监督新政府,但由于言辞激烈,得罪了都督,遭到威胁,报馆最终被捣毁。

6.再次失意和离世:作者离开绍兴后,范爱农再次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最终在一次醉酒后落水身亡。作者怀疑他是自杀,并为此感到悲痛和惋惜。

7.对范爱农的怀念: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对范爱农的深深怀念,并感叹他的不幸命运。

(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我”(鲁迅):

(1)热血青年:充满爱国热情,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对清政府的暴行感到愤慨。

(2)追求进步:渴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对旧的社会制度和观念感到不满。

(3)正直善良:乐于帮助朋友,关心弱者,对范爱农的遭遇表示同情。

(4)敢于反思: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当年对范爱农的误解感到愧疚。

2.范爱农:

(1)外貌: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

(2)性格:

正直不阿:忠于自己的信念,不畏强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忧郁悲观: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内心充满苦闷和彷徨。

自尊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对周围人的冷漠和排挤感到痛苦。

怀才不遇:有才华却得不到施展,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三)主题思想:

1.对正直爱国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惋惜:范爱农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正直品格的知识分子,却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屡遭打击,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作者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

2.对封建社会和旧制度的批判:范爱农的不幸命运,是封建社会和旧制度压迫人才的结果,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和旧制度的批判。

3.对革命道路的反思: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革命者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作者对此进行了反思,并表达了对革命道路的担忧。

(四)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将作者与范爱农的性格进行对比,突出了范爱农的悲剧性,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命运。

2.细节描写:对范爱农外貌、神态、语言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两人交往过程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象征手法:范爱农的悲剧命运,象征着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革命道路的曲折性。

(五)语言风格:

1.平实自然:语言简洁明快,不加雕琢,却充满了真情实感,如“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等。

2.略带伤感:文章整体基调略带伤感,表达了作者对范爱农的怀念和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失望之情。

3.富有哲理:文章结尾“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一)“我”(鲁迅)

1.形象:

(1)童年时期:天真好奇、热爱自然、富有同情心,渴望知识,同时也有些任性、敏感和脆弱。

(2)少年时期:开始接触新思想,对封建教育和社会现状产生怀疑和不满,渴望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3)青年时期:积极寻求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充满爱国热情,但也深感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

(4)中年时期:成为一位成熟的作家和思想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过去,反思自我,并以犀利的笔锋批判社会黑暗。

2.性格特点:

(1)热爱自然:对百草园的动植物充满兴趣,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2)渴望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了解世界,不断寻求新知识。

(3)富有同情心:对弱者和不幸者充满同情,如对隐鼠、小兔的怜爱,对范爱农的惋惜。

(4)正直善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反对发匿名信、批评“指导青年"的前辈等。

(5)敢于反思: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从中吸取教训,如对儿时“仇猫”行为的反思。

(6)批判精神:对封建思想、落后的社会习俗以及人性的弱点进行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3.典型事例:

(1)在百草园玩耍,观察动植物,感受自然之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为被猫吃掉的隐鼠复仇,最终却得知真相,反思自己的行为(《狗·猫·鼠》)

(3)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最终得到长妈妈的赠送,感动不已(《阿长与》)

(4)对《二十四孝图》中宣扬的孝道感到困惑和恐惧(《二十四孝图》)

(5)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失去看五猖会的乐趣(《五猖会》)

(6)对活无常产生兴趣,并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无常》)

(7)目睹父亲被庸医所误,最终痛苦离世,内心充满自责(《父亲的病》)

(8)在南京和矿路学堂求学,接触新思想,但对现实依然充满困惑(《琐记》)

(9)在日本留学,受到藤野先生的教诲和鼓励,但也感受到种族歧视的屈辱(《藤野先生》)

(10)与范爱农从误会到理解,最终目睹其悲剧结局,深感惋惜(《范爱农》)

4.人物意义:

(1)鲁迅的童年:“我"的童年经历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农村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以及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和影响。

(2)鲁迅的家庭:“我”的家庭环境,既有温暖和关爱,也体现了封建家长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3)鲁迅的师友:“我"的老师和朋友,有的正直善良,给予“我”启发和鼓励;有的迂腐守旧,令“我"失望和反感。

(4)鲁迅的社会环境:“我”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新旧思想碰撞,社会矛盾尖锐,这都对“我"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长妈妈(阿长)

1.出场篇目:《阿长与》、《狗·猫·鼠》

2.形象: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迷信、絮叨、粗俗,但也有着善良、热心的一面。

3.性格特点:

(1)迷信:相信许多封建迷信的说法,如关于“长毛”的传说,元旦的古怪仪式等。

(2)絮叨:喜欢“切切察察”,向人絮絮叨叨地说些琐事。

(3)粗俗:生活习惯不雅,言行举止粗俗,没有文化。

(4)善良:对“我”照顾周到,关心“我"的成长,尽管方式有些粗暴。

(5)热心:尽力满足“我”的愿望,为“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4.典型事例:

(1)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尽管内容荒诞,却令“我”对她产生了敬意(《阿长与》)

(2)为“我"买来绘图的《山海经》,令“我”喜出望外,也消除了之前的怨恨(《阿长与》)

(3)误踩“我"的隐鼠,令“我”对她产生误解(《狗·猫·鼠》)

5.人物意义:

(1)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长妈妈是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她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也有着善良、淳朴的品质。

(2)鲁迅的童年记忆:长妈妈是“我"童年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她陪伴“我”成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鲁迅对人性的思考:鲁迅没有回避长妈妈身上的缺点,但也看到了她的善良和热心,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复杂性的理解和包容。

(三)藤野先生

1.出场篇目:《藤野先生》

2.形象:一位正直善良、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日本老师,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师长形象。

3.性格特点:

(1)严谨认真:对教学一丝不苟,认真批改学生的讲义,注重细节。

(2)关心学生:对学生充满关爱,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也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3)正直无私:为人正直,不偏袒任何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4)爱惜人才:希望学生学有所成,为社会做出贡献。

4.典型事例:

(1)认真批改“我”的讲义,并用红笔纠正错误,鼓励“我"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2)当“我”收到匿名信被诬陷作弊时,相信“我"的人品,并帮助“我”澄清事实。

(3)在“我"决定放弃医学时,虽然感到惋惜,但依然尊重“我”的选择。

5.人物意义:

(1)理想师长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位理想的师长形象,他代表着正直、善良、无私的品质,以及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2)跨越国界的师生情谊:藤野先生和鲁迅之间真挚的师生情谊,超越了国界和种族的隔阂,体现了人性的共通之处。

(3)鲁迅弃医从文的动机:藤野先生的教诲和鼓励,使鲁迅更加意识到中国落后的现状,并最终促使他选择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民。

(四)范爱农

1.出场篇目:《范爱农》

2.形象:一位正直不阿、忧郁悲观的革命者,最终在现实的打击下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3.性格特点:

(1)正直不阿:忠于自己的信念,不畏强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忧郁悲观: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内心充满苦闷和彷徨。

(3)自尊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对周围人的冷漠和排挤感到痛苦。

(4)怀才不遇:有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在革命后的社会中依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4.典型事例:

(1)在东京留学时,反对发电报声讨清政府,表现出他消极悲观的性格。

(2)回国后遭受排挤和打击,生活陷入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正直的品格。

(3)醉酒后落水身亡,作者怀疑他是自杀,体现了他对现实的绝望。

5.人物意义:

(1)辛亥革命的反思:范爱农的悲剧命运,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革命道路的曲折性,也体现了鲁迅对革命的反思。

(2)知识分子的命运:范爱农的遭遇,是当时许多正直爱国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怀抱理想,却在现实的打击下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3)对人性的复杂性的理解:鲁迅对范爱农的描写,没有将其简单地塑造为一个正面或反面形象,而是展现了

(五)衍太太

1.出场篇目:《琐记》

2.形象:一位生活在封建社会,性格复杂,带有封建思想烙印的邻家太太。

3.性格特点:

(1)宽厚和善:对待孩子们和蔼可亲,包容他们的顽皮捣蛋,不像其他家长那样严厉苛责。

(2)缺乏分寸:在与“我"交谈时,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如建议变卖母亲首饰等,最终引发了流言蜚语,给“我”带来困扰。

(3)热衷八卦:喜欢关注别人的私事,并添油加醋地传播,如在阿祥跌倒后,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

4.典型事例:

(1)当“我”和其他孩子吃冰被沈四太太发现后,她不仅没有责骂,反而鼓励孩子们多吃,与沈四太太形成鲜明对比。

(2)“我"父亲去世后,建议“我”去变卖母亲的首饰,甚至暗示“我"去大厨的抽屉里寻找值钱的东西。

(3)在阿祥玩耍跌倒后,当着阿祥婶母的面说“我”不听她劝告,导致阿祥受伤,引发了针对“我"的流言蜚语。

5.人物意义:

(1)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衍太太代表了封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虚伪性,人们表面上和善友好,背地里却可能搬弄是非,伤害他人。

(2)鲁迅对人性的思考:衍太太的性格充满矛盾,她既有善良宽厚的一面,也有自私狭隘的一面,体现了鲁迅对人性的复杂性的认识。

(3)引发鲁迅逃离故乡的导火索:衍太太散播的流言蜚语,让“我”深受伤害,最终选择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生活环境。

(六)远房叔祖

1.出场篇目:《阿长与》

2.形象:一位和蔼可亲、博学多识的老人,对“我"的童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性格特点:

(1)和蔼可亲:对孩子充满耐心和爱心,乐于与他们交流,甚至称他们为“小友”。

(2)博学多识:藏书丰富,知识渊博,尤其对古代文化和博物学有深入的研究。

(3)热爱生活:喜欢种花养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典型事例:

(1)给“我"讲述《山海经》的故事,激发“我”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珍藏了许多珍贵书籍,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等,开阔了“我"的视野。

(3)与“我”平等交流,尊重“我"的想法,是“我”童年时期的精神导师。

5.人物意义:

(1)启蒙老师的象征:远房叔祖是“我"童年时期的启蒙老师,他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引导“我"走上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

(2)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后辈的关爱。

(3)美好回忆的象征:他是“我”童年生活中美好回忆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友善和智慧。

(七)闰土

1.出场篇目:《故乡》

2.形象:一个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农村少年,但最终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麻木迟钝。

3.性格特点:

(1)童年时期:

淳朴善良:对人真诚友善,乐于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知识。

勤劳勇敢:从小就帮助父亲干活,精通捕鸟、捉猹等农村生活技能。

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热情,内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2)成年时期:

麻木迟钝:生活的重压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变得沉默寡言,逆来顺受。

饱经沧桑: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4.典型事例:

(1)童年时,给“我"讲述了许多新奇的故事,如捕鸟、捉猹、捡贝壳等,令“我”对他的生活充满羡慕。

(2)成年后,生活贫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3)见到“我"时,称呼“我”为“老爷”,表现出两人之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鸿沟。

5.人物意义:

(1)社会变革的牺牲品:闰土的命运,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依然没有摆脱贫困和落后的现状,农民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

(2)封建等级观念的体现:闰土对“我”的称呼,以及他麻木迟钝的性格,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3)鲁迅对故乡的思考:闰土的悲剧命运,也让鲁迅意识到,仅仅依靠革命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还需要更深刻的社会变革。他性格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八、寿镜吾(私塾先生)

1.出场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形象:一位博学、严厉、古板的封建教育的典型代表。

3.性格特点:

(1)博学:精通古文,知识渊博,但他的知识局限于传统的经书典籍,对新知识和新思想缺乏了解。

(2)严厉:对学生要求严格,不容许学生提问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甚至会体罚学生。

(3)古板:教学方式死板,缺乏启发性,只注重死记硬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迂腐:读书时摇头晃脑,沉醉于古文辞藻之中,却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4.典型事例:

(1)当“我"询问“怪哉”这种虫子时,他生气地回答“不知道”,拒绝回答与学习无关的问题。

(2)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古文,摇头晃脑,沉醉于其中,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

(3)发现孩子们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里玩耍时,大声呵斥,勒令他们回去读书。

5.人物意义:

(1)封建教育的象征:私塾先生代表着封建教育的落后和腐朽,他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鲁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鲁迅通过对私塾先生的描写,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弊端,以及其对儿童的伤害。

(3)新旧思想的碰撞:私塾先生代表着旧的思想和观念,而“我”则代表着新的思想和观念,两人的冲突反映了新旧思想的碰撞。

(九)“双喜"和其他小伙伴

1.出场篇目:《社戏》

2.形象:一群天真活泼、热情好客、充满朝气的农村少年,是“我”童年时期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3.性格特点:

(1)天真活泼:充满童真,热爱生活,喜欢玩耍,对一切充满好奇。

(2)热情好客:对“我"这位远方来的客人十分热情,邀请“我”一起看戏、玩耍。

(3)团结友爱:彼此之间关系亲密,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4)富有冒险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如偷摘罗汉豆,与八癞子对抗等。

4.典型事例:

(1)为了带“我"去看戏,想出用航船的主意,并积极说服大人同意。

(2)在看戏途中,一边摇船,一边聊天,充满快乐和活力。

(3)在归途中,偷摘罗汉豆,并与八癞子对抗,表现出他们的勇敢和机智。

5.人物意义:

(1)美好童年的象征:“双喜”和其他小伙伴是“我"童年生活中美好回忆的象征,代表着自由、快乐和无忧无虑。

(2)自然与人性的和谐: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体现了人性的纯真和美好。

(3)对封建束缚的反抗:他们偷摘罗汉豆、与八癞子对抗的行为,体现了他们对封建束缚的反抗精神。

(十)“豆腐西施”杨二嫂

1.出场篇目:《故乡》

2.形象:一个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的市井小人物,代表着封建社会底层民众的劣根性。

3.性格特点:

(1)爱占小便宜:喜欢贪图小利,看到“我"家搬家,就想要“我”家的破旧家具。

(2)搬弄是非:喜欢说人闲话,挑拨离间,如诬陷闰土偷埋碗碟。

(3)势利眼:对有钱人阿谀奉承,对穷人则冷嘲热讽,对“我"的态度因“我”的境遇而改变。

4.典型事例:

(1)看到“我"家搬家,就想要“我”家的破旧家具,并用“贵人眼高"等话语讽刺“我”。

(2)在灰堆里翻出碗碟,就诬陷是闰土偷埋的,并以此向“我"母亲邀功。

5.人物意义:

(1)封建社会小人物的代表:杨二嫂是封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势利眼等劣根性。

(2)对社会环境的批判:杨二嫂的性格,也是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产物,她为了生存,不得不耍弄心机,损人利己。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

(1)事件:不要泛泛而谈人物性格,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件进行分析,并解释事件如何体现人物性格。

例:分析《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形象,可以选取他为“我”批改讲义、关心“我"的生活、帮助“我”澄清匿名信事件等事件,并解释这些事件如何体现他严谨认真、关爱学生、正直无私的品质。

(2)细节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并解释这些细节描写如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例:分析《故乡》中闰土的形象,可以关注他成年后称呼“我"为“老爷”,以及“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的神态描写,并分析这些细节如何体现他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生活的重压使他变得麻木迟钝。

2.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

不要简单地概括人物性格,要联系人物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人生经历等因素,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例:分析《阿长与》中长妈妈的性格,可以结合她作为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社会地位,以及她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解释她为何会有迷信、絮叨、粗俗的一面,同时也分析她对“我”的关爱和照顾,展现她善良、热心的一面。

3.评价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