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 山水田园诗(有解析)_第1页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 山水田园诗(有解析)_第2页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 山水田园诗(有解析)_第3页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 山水田园诗(有解析)_第4页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 山水田园诗(有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暑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项专题01山水田园诗(有解析)专题01山水田园诗(学生版)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教材链接

1.(2022·河南南阳·四年级期中)先阅读古诗,再按要求做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诗中有景:“篱落疏疏一径深,”,“茅檐低小,”,诵读这些诗词,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

诗中有情: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

2.(2022·河北邯郸·五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1)陂:_(2)漪:_

2.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3.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4.这首诗中“衔”“横"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后两句描写了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表现出牧童怎样的情致?

3.(2022·全国·六年级期末)阅读与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

(1)长:___________(2)手:___________

(3)排:__(4)闼: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人写景时由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由赞美____到赞美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其实还暗含着

4.(2020·湖南湘西·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理解。

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将文中词句补充完整。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可以看出来。

4.与“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词的上片写了_________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5.(2022·山东滨州·五年级期末)借助注释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贞溪初夏

[元]邵亨贞

楝花①风气漾微波,野渡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③水立,戏将④萍叶饲新鹅⑤。

【注释】①楝[liàn]花:一种植物,初夏开花。②野渡:郊野溪头渡口。

③临:靠近,对着。④将:拿着。⑤饲新鹅:喂小鹅。

溪居①即事②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③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④。

【注释】①溪居:溪边的村子。②即事:对事物、情景有感触而创作。

③系:用绳子拴、捆绑。④去却关:打开门闩[shuān]或打开门锁。

1.完成表格

诗题人物季节事情(儿童活动)儿童形象

贞溪初夏儿童夏天玩性正浓

溪居即事小童去却关

2.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描写的事情均发生在水边,并且都提到了风。

B.《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儿童站在水中玩耍的情景。

C.《溪居即事》写小童用的“急"字,是“急忙”的意思。

D.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画面,表现出古代儿童的可爱。

6.(2022·山东滨州·五年级期末)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居秋暝"中“居”的意思是___________;“暝"的意思是_。这首诗选自__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请把《山居秋暝》的尾联补充完整。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互不影响,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奇特。()

③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很好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④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用自己的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7.(2022·湖南娄底·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相同。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词题是___。

3.下面诗句不属于对偶句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本词上片以鸟惊、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5.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8.(2022·山东临沂·六年级期末)古诗阅读。

江畔①独步寻花②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③,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⑤啼。

【注释】①江畔:江边。②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③蹊:小路。④留连:舍不得离开。⑤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请你帮李亮把这首诗工整美观地书写下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借助注释,我知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

“留连戏蝶时时舞”一句中“留连"写出了____________。

3.这首诗前两句通过“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描绘了春花明丽繁多的画面,后两句“时时"与“___________”相对,叠字的运用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情趣。“自在"不仅是娇莺的客观姿态,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9.(2022·山东菏泽·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2·全国·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社日》,答题。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作者王驾,唐代诗人。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豚栅:养猪棚。鸡栖:养鸡棚。柘:柘树。

1.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事情__________,自己感受到的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2.“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___________,“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_________。

3.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__________。

4.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_________。

5.请根据想象描绘出社日的情景:

6.你能分别用两组成语,恰切地形容诗人描写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日活动中人们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鹿柴

唐王维__,___。__,___。

1.题目中“柴”的读音是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

3.这首诗描写的是()时分的静景色。

A.清晨B.中午C.傍晚

4.第一,二句写林中看不见人,只能听到说话的音,突出了山林的()。第三、四句写夕阳晖的映照,更突出了山林的()

A.空阔B.幽暗C.明亮D.寂静

5.《鹿柴》是一首写景诗,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诗歌鉴赏。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2022·五年级单元测试)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②耘田:除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⑤未解:不懂。⑥供:从事,参加。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儿女各当家"指____。

3.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2022秋·五年级单元测试)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居秋暝"中“居”的意思是___________;“暝"的意思是_。这首诗选自__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请把《山居秋暝》的尾联补充完整。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互不影响,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奇特。()

③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很好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④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用自己的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5.(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默背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

____,___。

1.默写古诗。

2.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3.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4.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

2.“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

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多选)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7.(2023·全国·三年级专题练习)古诗词阅读。

采莲曲

_______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___。

乱入池中_______,闻歌始觉_______。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

3.诗中“闻"的意思是_,“觉”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是()。

A.水仙花B.荷花C.菊花

5.此诗表现了采莲女()的性格。

A.勤劳、善良B.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6.是谁在采莲?你从哪句诗知道的?

7.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8.(2023·四年级课时练习)古诗词阅读。

清平乐·村居_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1.把朝代、作者、词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________。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乐”读_______,“__________"是这首作品的题目。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读bāo,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意思。()

(2)“亡赖”指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一个“喜"字蕴含着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

(3)这里的“卧”字生动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4.这首词的上阕点明了老两口________的幽美,精神_______。整首作品共三处写到_______,把五个人物的__________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古诗对比阅读。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读完两首诗,从“"_________”“_________"夜绩麻”等词语,我可以感受到农家生活的繁忙。

2.《乡村四月》中,初夏时江南的乡村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画中有:________山原,_______的子规,_________的_________。

3.《乡村四月》中提到的农活有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提到的农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美丽的乡村景色。

B.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范成大。

C.“也傍桑阴学种瓜"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懂事,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

10.(2022·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重阳日”是农历________,在这一天古人有__________等习俗。

3.诗中“___,___"写的是村庄的自然风光。

4.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画面。专题01山水田园诗(教师版)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教材链接

1.(2022·河南南阳·四年级期中)先阅读古诗,再按要求做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诗中有景:“篱落疏疏一径深,”,“茅檐低小,”,诵读这些诗词,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

诗中有情: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

【答案】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2.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3.树头新绿未成阴溪上青青草哪一朵花没有香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对大海深沉的爱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识记默写能力。

本诗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意思是: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默写及理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出自冰心的《繁星》,本节全文: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大海波涛汹涌,广阔无垠。当人们面对蔚蓝的大海、聆听阵阵涛声时,就会禁不住思潮翻滚,不由得惊叹大海的博大深沉。这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仿佛自己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博大深沉。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冰心,曾经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呼告手法直抒热爱大海的胸臆。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星光使夜空熠熠生辉,鲜花馥郁的香气令人陶醉,这些都是充满诗情画意、无比美好的事物。诗人以此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从而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

2.(2022·河北邯郸·五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1)陂:_(2)漪:_

2.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3.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4.这首诗中“衔”“横"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后两句描写了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表现出牧童怎样的情致?

【答案】1.池岸水中的波纹2.山衔落日浸寒漪。3.写的是傍晚时山村的景色。4.“衔”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是说牧童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5.抒发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6.表现了牧童的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情致。

【解析】1.本题考查了字词的理解。

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陂”的意思是:池岸。

山衔落日浸寒漪: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漪"的意思是:水中的波纹。

2.本题考查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从“落日”可知,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山衔落日浸寒漪。

3.本题考查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

从题目《村晚》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4.本题考查了对字词的赏析。

用一个“衔"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5.本题考查了对情感主旨的认识。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6.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牧童悠哉悠哉地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表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淳朴无邪,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3.(2022·全国·六年级期末)阅读与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

(1)长:___________(2)手:___________

(3)排:__(4)闼: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人写景时由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由赞美____到赞美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其实还暗含着

【答案】1.经常亲手推开小门2.院内院外庭院主人3.拟人对偶对湖阴先生高雅的品性与情趣的赞赏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中字词的解释理解。

“茅檐长扫净无苔"意思是: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长,经常的意思。

“花木成畦手自栽”意思是: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手,亲手的意思。

“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排闼:开门。闼:小门。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理解能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理解能力。

阅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前优美的景色,“净无苔”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花木成畦"突出了庭院的秀美,“手自栽”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诗的后两句中,“排闼"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诗歌后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4.(2020·湖南湘西·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理解。

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将文中词句补充完整。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可以看出来。

4.与“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词的上片写了_________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答案】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稻花香里说丰年旧时茅店社林边3.夏听取蛙声一片4.C5.鹊声蝉鸣人声蛙声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2.本题考查诗词默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

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夏天稻苗会开花,人们在花香中谈论今年将会丰收,夏天也是蚊虫活动最猖獗的时候,青蛙自然也变得异常活跃,叫个不停。因此从“听取蛙声一片"可以看出来。

4.本题考查多义字。

AB同题干相同,“见”同“现”,都是显现,出现的意思。C中的“见”是看见的意思。

5.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这四句话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5.(2022·山东滨州·五年级期末)借助注释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贞溪初夏

[元]邵亨贞

楝花①风气漾微波,野渡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③水立,戏将④萍叶饲新鹅⑤。

【注释】①楝[liàn]花:一种植物,初夏开花。②野渡:郊野溪头渡口。

③临:靠近,对着。④将:拿着。⑤饲新鹅:喂小鹅。

溪居①即事②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③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④。

【注释】①溪居:溪边的村子。②即事:对事物、情景有感触而创作。

③系:用绳子拴、捆绑。④去却关:打开门闩[shuān]或打开门锁。

1.完成表格

诗题人物季节事情(儿童活动)儿童形象

贞溪初夏儿童夏天玩性正浓

溪居即事小童去却关

2.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描写的事情均发生在水边,并且都提到了风。

B.《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儿童站在水中玩耍的情景。

C.《溪居即事》写小童用的“急”字,是“急忙"的意思。

D.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画面,表现出古代儿童的可爱。

【答案】1.饲新鹅(喂小鹅)春天热情好客(活泼机灵)2.B

【分析】贞溪初夏的参考译文:夏季的微风吹起,溪水面上轻轻荡漾起微小的波浪,郊野之外,溪水附近一片宁静,渡口上有一条小小渡船,无人摆渡,斜横在水面上。偶尔有个行人,就自己上船渡到对岸。儿童们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手里拿着萍叶喂小鹅,逗引着小鹅玩耍。

溪居即事的参考译文: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小船被春风吹动,一直漂进钓鱼湾。玩耍的小童看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有客人来,急忙跑去打开柴门。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贞溪初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邵亨贞(1309~1401)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江南农村初夏景色的诗。由“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可知,主要人物是儿童,他正在饲新鹅。写出了儿童玩性正浓。

《溪居即事》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这首诗写诗人偶然遇见的一件日常小事。此诗的头两句是写,作者无意中发现,不知是哪一家的“不系船"随风飘进了钓鱼湾;后两句是写,一位小童正在宅前屋后玩耍,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以为是有客人来。全诗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读罢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由“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可知,主要人物是儿童,他正在去却关。写出了儿童的热情好客。

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由“楝花风气漾微波,野渡舟横客自过。"、“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可知,两首诗描写的事情均发生在水边,并且都提到了风。A选项正确。《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儿童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逗鹅。B选项错误。“急向柴门去却关"意思是以为有客人来,急忙跑去打开柴门。“急”是“急忙"的意思。C选项正确。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画面,表现出古代儿童的可爱。D选项正确。故选B。

6.(2022·山东滨州·五年级期末)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居秋暝”中“居"的意思是___________;“暝”的意思是_。这首诗选自__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请把《山居秋暝》的尾联补充完整。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互不影响,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奇特。()

③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很好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④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用自己的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1.居住傍晚唐王维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4.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分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作家作品。

“山居"的意思是在山中居住。“秋暝”的意思是秋天天色将晚。

这首诗选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④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如: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莲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7.(2022·湖南娄底·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相同。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词题是___。

3.下面诗句不属于对偶句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本词上片以鸟惊、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5.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xiàn现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B4.蝉鸣蛙声5.这首诗表达了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义,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故“见"读“xiàn”:同“现”,显现,出现。

2.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题目:是文章或诗篇的标名。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一般前面是曲调,后面是标题。故“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3.本题考查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A项,“明月”对“清风";“惊鹊”对“鸣蝉"两两相对,该句是对偶句。

B项,两句不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故该句不是对偶句。

C项,“七八个”对“两三点";“星”对“雨";“天外”对“山前”,故该句是对偶句。

4.本题考查对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结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等内容可知,本词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声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5.本题考查诗词情感的理解,注意结合诗词内容理解。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8.(2022·山东临沂·六年级期末)古诗阅读。

江畔①独步寻花②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③,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⑤啼。

【注释】①江畔:江边。②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③蹊:小路。④留连:舍不得离开。⑤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请你帮李亮把这首诗工整美观地书写下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借助注释,我知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

“留连戏蝶时时舞"一句中“留连”写出了____________。

3.这首诗前两句通过“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描绘了春花明丽繁多的画面,后两句“时时”与“___________"相对,叠字的运用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情趣。“自在”不仅是娇莺的客观姿态,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作者对美景的流连忘返。3.千朵万朵压枝低恰恰内心愉悦、自在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句,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蹊。舞、啼"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意思是: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留连:徘徊不忍离去;一再挽留。

所以结合诗文来看写出了作者对景色的迷恋和流连忘返。

3.考查对诗文的理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其中“花满蹊"、“千朵万朵”写出了花的繁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其中“时时”与“恰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从而整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9.(2022·山东菏泽·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词牌名xiàn现2.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3.田里稻花飘香粮食丰收4.A5.孤独、寂寞、失意、惆怅的思想感情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题目以及内容的理解能力。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其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全诗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注释:见:同“现”,显现,出现。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背诵与默写能力。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诗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翻译: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由此可知,作者通过稻花香联想到了粮食丰收之景。

4.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错误。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夏季月夜图。关键词“鸣蝉”、“稻花香"、“蛙声”。

B正确。

C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10.(2022·全国·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社日》,答题。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作者王驾,唐代诗人。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豚栅:养猪棚。鸡栖:养鸡棚。柘:柘树。

1.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事情__________,自己感受到的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2.“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___________,“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_________。

3.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__________。

4.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_________。

5.请根据想象描绘出社日的情景:

6.你能分别用两组成语,恰切地形容诗人描写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日活动中人们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季傍晚鹅湖山下的小村庄人们参加春社节日,开心得醉酒而归热爱乡村,热爱田园生活2.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民们的六畜兴旺,民风淳朴3.农村最常见的生活场景4.喜庆热闹场面5.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园,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6.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欢天喜地兴高采烈

【解析】1.考查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先理解古诗大意: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根据《社日》可知,是春社节日。根据内容可知是傍晚。地点: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事情是:春社节日,人们开心得醉酒而归。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考查诗句理解。

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

4.考查诗句理解。

“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

5.考查语言表达。

根据诗句的大意进行描写即可。

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黄昏的余晖把婆娑的树影拉得长长的,虫儿鸣鸣,在风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人们在这样的时节里,心境是如此的快乐和知足。家家户户都在欢声笑语中吃吃喝喝,欢庆春社,并在心里种下收获的希望。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人们吃饱喝足,带着心里的甜蜜,陶醉而归。

6.考查诗句理解与词语积累。

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

通过一二句可以得知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幸福美满。

通过三四句可知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从这些角度来写即可。

1.(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鹿柴

唐王维__,___。__,___。

1.题目中“柴"的读音是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

3.这首诗描写的是()时分的静景色。

A.清晨B.中午C.傍晚

4.第一,二句写林中看不见人,只能听到说话的音,突出了山林的()。第三、四句写夕阳晖的映照,更突出了山林的()

A.空阔B.幽暗C.明亮D.寂静

5.《鹿柴》是一首写景诗,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zhài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C4.DB5.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字音。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3.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的掌握。

这首诗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根据意思可知本诗描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色。

4.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的掌握。

读古诗时,还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空山人语衬托出空山之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也体现出了这是傍晚的景色。

5.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的,收录于《辋川集》中。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表达了内心对自然的喜爱,以及沉浸其中的喜悦。

2.(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诗歌鉴赏。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yuèwú2.茅檐小溪青草3.大儿子在给田里的豆苗锄草,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溪头剥莲蓬。4.小儿子最可爱,天真烂漫。体会到了诗人对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住。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清平乐,拼音:qīngpíng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结合“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可知答案。

4.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表达了对于童年天真烂漫的怀念和赤子之心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

3.(2022·五年级单元测试)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②耘田:除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⑤未解:不懂。⑥供:从事,参加。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儿女各当家"指____。

3.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村庄儿女、童孙,耘田绩麻、学种瓜。2.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3.诗人写的是农村见闻,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4.儿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很明显,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人物及其活动的掌握。

解答时需逐句读古诗,找出其中的人物,然后根据人物找出其劳动内容。

结合诗歌内容“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可知,诗中描写的人物有村庄儿女与童孙,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整体把握题目含义,结合诗句语境完成作答。

“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故“儿女各当家”指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先概括一、二句描绘的景象,即“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白天出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抓住“耘田”“绩麻”,可知描绘的是农村生活;再说说表现手法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诗题为“四时田园杂兴”,指出了诗歌写的是农村见闻。诗句描绘了农忙时节农村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景象,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

诗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幼童学种瓜的细节,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从古诗中可以看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劳动人民都不得空闲,从而体会到他们繁忙的生活状态。作者描述农民的生活,并刻画了小孩子的劳动场面,正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4.(2022秋·五年级单元测试)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居秋暝"中“居”的意思是___________;“暝"的意思是_。这首诗选自__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请把《山居秋暝》的尾联补充完整。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互不影响,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奇特。()

③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很好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④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用自己的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1.居住傍晚唐王维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4.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分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作家作品。

“山居”的意思是在山中居住。“秋暝"的意思是秋天天色将晚。

这首诗选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②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④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如: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莲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5.(2022·四年级单元测试)默背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

____,___。

1.默写古诗。

2.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3.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4.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