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三农村发展规划设计手册TOC\o"1-2"\h\u32611第1章引言 3283941.1农村发展背景分析 4138521.2新三农村发展战略目标 474581.3发展规划设计原则与思路 430829第2章农村产业布局规划 589342.1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5261412.1.1优质粮食生产 5116522.1.2特色产业发展 5228762.1.3畜牧业发展 5286992.1.4渔业发展 5152862.2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5197902.2.1优化种植业结构 539682.2.2发展循环农业 5100902.2.3促进产业融合 5148072.3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 6212492.3.1延伸产业链 6146942.3.2促进产业融合 6181752.3.3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66285第3章农村基础设施规划 6160683.1交通基础设施 675933.1.1道路规划 6260663.1.2公共交通设施 647303.2水利基础设施 787103.2.1水源工程 710343.2.2水利设施建设 7308363.3能源与通信设施 798593.3.1能源设施 7108533.3.2通信设施 79411第4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212564.1生态保护与恢复 786484.1.1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7214544.1.2生态保护目标与原则 787294.1.3生态保护措施 732154.2环境污染治理 814974.2.1污染源识别与评估 815104.2.2污染治理目标与任务 8164334.2.3污染治理措施 879754.3生态农业发展 883614.3.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8202604.3.2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与原则 889854.3.3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824504第5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154415.1教育与培训 9315735.1.1基础教育 9233695.1.2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9210235.1.3终身教育 983145.2医疗卫生服务 9307235.2.1基础设施建设 9225425.2.2公共卫生服务 9145085.2.3医疗保障 9139555.3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 10143625.3.1社会保障 10295495.3.2养老服务 10114885.3.3社区服务 1031543第6章农村土地利用与规划 10105756.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0307496.1.1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10212836.1.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0132296.2土地利用规划 1095796.2.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075666.2.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11303936.2.3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11269886.3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1135596.3.1土地整治 1113236.3.2节约集约利用 118691第7章农村居民点规划与建设 11291397.1居民点布局规划 11178507.1.1居民点布局原则 1173897.1.2居民点规划布局方法 1216987.1.3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12097.2居住环境改善 12321117.2.1环境整治 1227687.2.2绿化美化 12191537.2.3生态保护 1298087.3建筑风貌与特色 1214027.3.1建筑风貌规划 1216577.3.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1235087.3.3创新农村建筑形式 12267037.3.4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126860第8章农村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13171128.1贫困状况与成因分析 13145558.1.1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13180008.1.2贫困成因 13249978.2扶贫开发策略与措施 13199628.2.1产业扶贫 13290998.2.2教育扶贫 1385668.2.3健康扶贫 136828.2.4社会参与扶贫 1324998.2.5跨区域扶贫协作 13161438.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380208.3.1农村养老保险 1377358.3.2农村医疗保险 1386828.3.3最低生活保障 13141878.3.4残疾人保障 14286828.3.5社会救助 1425508.3.6社区服务与福利设施 149029第9章农村基层组织与人才建设 14191549.1基层组织建设 14163059.1.1组织结构优化 1432499.1.2组织功能强化 1462159.1.3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14321209.2人才培育与引进 14222669.2.1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1431729.2.2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4201679.2.3人才引进与流动 1498349.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5120499.3.1人力资源规划 15252399.3.2职业技能培训 15110109.3.3激发人才活力 1516609.3.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531944第10章规划实施与监测评估 151917810.1规划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151123610.1.1组织管理 151933110.1.2政策支持 153044910.1.3资金投入 15817810.1.4技术支撑 16115510.1.5公众参与 162144510.2监测评估体系构建 162356310.2.1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162310710.2.2监测评估方法 162839710.2.3监测评估组织与管理 161783810.3规划调整与优化建议 163152210.3.1规划调整 16148610.3.2优化建议 16第1章引言1.1农村发展背景分析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但是农村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农村发展背景,为制定新三农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1.2新三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新三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旨在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民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兴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2)生态宜居。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乡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4)治理有效。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治理能力,保障农民民主权利。(5)生活富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全面发展。1.3发展规划设计原则与思路为保证新三农村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遵循以下原则与思路:(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关注农民需求,保障农民利益。(2)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3)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竞争力。(4)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5)坚持共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根据以上原则与思路,新三农村发展规划将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为我国农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第2章农村产业布局规划2.1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是农村产业布局规划的核心内容,应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明确各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产业发展方向:2.1.1优质粮食生产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提高粮食产后处理和仓储能力。2.1.2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果品、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2.1.3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和节粮型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奶业等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1.4渔业发展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发展高效生态渔业。重点发展淡水渔业、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提高渔业综合效益。2.2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需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2.2.1优化种植业结构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调整作物布局,提高作物种植效益。适当压缩低效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高效作物种植比例。2.2.2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如稻渔共生、秸秆还田、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2.2.3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链附加值。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3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农村产业布局规划应注重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2.3.1延伸产业链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种子、种苗、农资等产业,向下游延伸至销售、物流、电商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2.3.2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产业模式。如发展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康养农业等新型业态。2.3.3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规划,为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农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3章农村基础设施规划3.1交通基础设施3.1.1道路规划(1)道路布局:依据村庄布局、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农村道路网络,提高道路覆盖率。(2)道路等级:根据村庄人口规模、交通需求,明确道路等级,保证农村道路的合理分配和使用。(3)道路建设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保证道路宽度、路面结构、排水设施等符合要求。3.1.2公共交通设施(1)站点布局:结合人口密集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2)线路规划: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线路覆盖范围,满足农村居民出行需求。(3)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3.2水利基础设施3.2.1水源工程(1)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2)水源开发:合理开发水源,提高农村供水能力。(3)水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3.2.2水利设施建设(1)灌溉工程:完善灌溉设施,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2)排水工程:加强排水设施建设,降低内涝风险。(3)水土保持: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3.3能源与通信设施3.3.1能源设施(1)电力设施: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满足生产生活需求。(2)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3)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农村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传统能源依赖。3.3.2通信设施(1)通信网络: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2)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提高农村居民信息素养。(3)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农村居民信息安全。第4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4.1生态保护与恢复4.1.1生态系统现状分析对农村地区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方面,为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4.1.2生态保护目标与原则明确农村生态保护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4.1.3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治理与恢复。(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4)严格保护天然林、湿地、草地等生态资源,禁止非法开采和破坏。4.2环境污染治理4.2.1污染源识别与评估对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识别与评估,包括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4.2.2污染治理目标与任务明确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保证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4.2.3污染治理措施(1)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2)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3)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4)加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4.3生态农业发展4.3.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国际生态农业发展趋势,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4.3.2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与原则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原则,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4.3.3生态农业发展措施(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5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5.1教育与培训农村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5.1.1基础教育(1)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布局,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推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高升学率。5.1.2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1)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2)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3)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5.1.3终身教育(1)建立健全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2)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3)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农村教育。5.2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农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5.2.1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2)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3)提升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5.2.2公共卫生服务(1)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保健能力;(2)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农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加强农村重大疾病防控,降低发病率。5.2.3医疗保障(1)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2)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3)加强农村医疗服务监管,保障医疗服务质量。5.3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是维护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保障,应重点发展以下方面:5.3.1社会保障(1)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2)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3)推进农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5.3.2养老服务(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能力;(2)发展多元化农村养老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3)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养老服务条件。5.3.3社区服务(1)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2)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自治;(3)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第6章农村土地利用与规划6.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6.1.1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本章首先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宅基地及设施农用地等各类土地类型的分布、面积及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梳理各类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6.1.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低效利用、生态环境破坏、规划布局不合理等,为后续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6.2土地利用规划6.2.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根据新三农村发展总体战略,明确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6.2.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坚持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注重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6.2.3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包括:(1)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明确耕地保护目标,制定耕地质量提升措施,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区域资源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3)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6.3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6.3.1土地整治针对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包括:(1)土地整理:对零散、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复垦:对废弃、损毁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生产力。(3)土地开发: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源供给。6.3.2节约集约利用推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包括:(1)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2)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推广高效农业技术。(3)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严格审批程序,防止土地闲置。(4)提高农民土地节约意识,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7章农村居民点规划与建设7.1居民点布局规划7.1.1居民点布局原则遵循生态优先、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便捷舒适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7.1.2居民点规划布局方法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优化居民点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确定居民点规模,充分考虑居民点间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布局。7.1.3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居民需求,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7.2居住环境改善7.2.1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7.2.2绿化美化加大村庄绿化力度,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注重树种选择和配置,形成优美的村庄景观。7.2.3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严格保护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等,保证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7.3建筑风貌与特色7.3.1建筑风貌规划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制定建筑风貌规划,引导农村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7.3.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传统建筑技艺,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7.3.3创新农村建筑形式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创新农村建筑形式,提高建筑功能性和舒适度,满足现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7.3.4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鼓励使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促进农村建筑产业绿色发展。第8章农村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8.1贫困状况与成因分析8.1.1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分析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揭示贫困现象的普遍性和差异性。8.1.2贫困成因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政策制度、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分析农村贫困的成因,为制定扶贫政策提供依据。8.2扶贫开发策略与措施8.2.1产业扶贫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8.2.2教育扶贫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8.2.3健康扶贫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降低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8.2.4社会参与扶贫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事业,形成扶贫开发合力。8.2.5跨区域扶贫协作推动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8.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8.3.1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保证贫困老年人基本生活。8.3.2农村医疗保险优化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8.3.3最低生活保障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8.3.4残疾人保障关注农村残疾人群体,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保障。8.3.5社会救助完善农村临时救助制度,为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及时救助。8.3.6社区服务与福利设施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与福利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第9章农村基层组织与人才建设9.1基层组织建设9.1.1组织结构优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能。根据农村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组织等基层组织,简化管理层级,提升工作效率。9.1.2组织功能强化明确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加强政策宣传、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工作,提高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9.1.3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组织书记,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实施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基层组织后继有人。9.2人才培育与引进9.2.1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人才。9.2.2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等机构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2.3人才引进与流动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工作。鼓励人才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农村人才结构优化。9.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9.3.1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农村发展需求,编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明确开发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9.3.2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拓宽培训渠道。9.3.3激发人才活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农村人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分级制度培训
- 医疗与运动相关性研究
- 员工培训年终总结
- 心脑血管病日常护理
- 教学课件网站
- 2024年度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合同2篇
- 草场承包合同模板
- 黑河学院《俄语听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个人场地租赁合同解释权归属3篇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房地产展示合同(04版)
-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典型图谱(共14页)
- (完整版)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 水产品保鲜技术论文范文
-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 真崎航の21部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完整版)
-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对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abrg
- 挖机租赁台班表.doc
-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毕业生鉴定表
- 项目验收文件清单(硬件采购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