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科技创新实践操作手册TOC\o"1-2"\h\u6091第1章基础知识与理念更新 4178611.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4218631.2三农发展的新趋势 419221.3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51310第2章农业种植技术创新 5275712.1高效栽培技术 520872.1.1品种选择与繁育 5140432.1.2种植模式优化 51282.1.3节水灌溉技术 5154872.1.4机械化种植技术 5120732.2精准施肥技术 6201992.2.1土壤检测与分析 613882.2.2施肥配方设计 6270842.2.3施肥技术指导 623872.2.4有机肥与生物肥应用 6223982.3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6283292.3.1生物防治技术 6195392.3.2物理防治技术 644212.3.3农业防治技术 646902.3.4化学防治技术 688152.3.5综合防治技术 628540第3章畜禽养殖技术创新 6109053.1高效繁殖技术 68043.1.1人工授精技术 6188913.1.2胚胎移植技术 7315353.1.3胚胎分割技术 7134173.2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7184883.2.1饲料作物种植技术 759563.2.2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 7286473.2.3秸秆利用技术 794903.3疫病防控技术 7222783.3.1疫苗研发与应用 7247673.3.2防疫体系建设 7268893.3.3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 749203.3.4生物安全措施 728978第4章农业机械与设备创新 842564.1农业机械化发展 8229014.1.1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 8204914.1.2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技术 8260464.1.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8128504.2智能农业设备应用 8302984.2.1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8304084.2.2智能植保无人机 8293114.2.3智能农业 874974.3农业航空技术 8174864.3.1农业航空作业技术 955064.3.2农业遥感技术 9229894.3.3农业航空信息技术 91318第5章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9313905.1食品加工技术 9212825.1.1热加工技术 91275.1.2冷加工技术 9283145.1.3休闲食品加工技术 9125145.2农产品储藏与保鲜技术 9139975.2.1常温储藏技术 9102635.2.2低温储藏技术 10208475.2.3气调储藏技术 1027735.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0296375.3.1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 1064575.3.2生物污染物检测技术 10268835.3.3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10221165.3.4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 1024691第6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 10210906.1农业信息化技术 10307746.1.1农业信息采集技术 10204856.1.2农业信息传输技术 10307556.1.3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 1137986.1.4农业信息服务技术 1111586.2农业大数据应用 113306.2.1农业生产管理 1140806.2.2农业市场分析 11148106.2.3农业资源管理 11195776.2.4农业政策制定 11280866.3农业物联网技术 1182266.3.1物联网感知技术 1187406.3.2物联网传输技术 11320606.3.3物联网应用平台 114636.3.4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1118165第7章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 124007.1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 12275297.1.1太阳能利用 12308367.1.2风能利用 12267817.1.3生物质能利用 12115407.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214537.2.1秸秆利用 12108657.2.2畜禽粪便利用 1242307.2.3农膜回收利用 122467.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2259957.3.1农田土壤保护 12318257.3.2水资源保护 12306887.3.3农村环境治理 13238687.3.4生态农业发展 137675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 1324180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3218518.1.1农业社会化服务概述 13180218.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13138168.1.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措施 1349618.2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 13230878.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 13323428.2.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内容 13100098.2.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 14123808.3农业保险与金融创新 14968.3.1农业保险体系构建 14106478.3.2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1431018.3.3农业金融服务创新 143132第9章农业经营与管理创新 1436489.1农业产业化经营 14216959.1.1概述 14247169.1.2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1442159.1.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势 15294939.1.4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措施 15282059.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5254999.2.1概述 1583199.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 15250209.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 1520419.2.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任务 1587849.3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 1528979.3.1概述 15191189.3.2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现状 15302509.3.3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发展趋势 15278809.3.4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优化方向 1515178第10章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解析 16761910.1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案例 16746610.1.1国内案例 161522210.1.2国外案例 16620510.2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分析 162952410.2.1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16114310.2.2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模式 161786810.2.3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172042010.3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与启示 1786910.3.1发展趋势 1741010.3.2启示 17第1章基础知识与理念更新1.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造,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以下特点:(1)跨学科:农业科技创新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2)集成性: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成果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3)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需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适应性创新。(4)持续性:农业科技创新应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2三农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农发展呈现出以下新趋势:(1)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三农发展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现代化。(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变,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4)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1.3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改善农产品品质:通过科技创新,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3)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4)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5)提升农民素质:科技创新通过教育培训、技术示范等途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农发展新趋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第2章农业种植技术创新2.1高效栽培技术2.1.1品种选择与繁育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注重品种的繁育工作,提高种子质量,保证播种材料的高质量。2.1.2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推广适应不同作物的种植模式,如间作、套作、轮作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2.1.3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2.1.4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适用农业机械,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2.2精准施肥技术2.2.1土壤检测与分析对土壤进行定期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2.2施肥配方设计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检测结果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制定施肥配方,实现肥料的高效利用。2.2.3施肥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掌握施肥时期、施肥量、施肥方法等关键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2.2.4有机肥与生物肥应用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依赖,降低生产成本。2.3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3.1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3.2物理防治技术采用色板、灯光、防虫网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依赖。2.3.3农业防治技术通过合理轮作、深翻晒土、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2.3.4化学防治技术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规范进行防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3.5综合防治技术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形成一套综合防治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第3章畜禽养殖技术创新3.1高效繁殖技术3.1.1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优良种畜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人工授精的操作流程、精液采集与处理、输精方法以及注意事项。3.1.2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本节详细阐述胚胎移植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胚胎收集与质量评估等内容。3.1.3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分割技术是一种快速繁殖优良动物的有效方法。本节主要讲解胚胎分割的操作方法、影响分割效果的因素以及分割胚胎的移植技术。3.2饲料资源开发利用3.2.1饲料作物种植技术饲料作物种植是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节介绍饲料作物的种类、种植技术、收获与储存方法。3.2.2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饲料添加剂在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节阐述饲料添加剂的分类、研发方法、应用技术及安全性评价。3.2.3秸秆利用技术秸秆是丰富的饲料资源,合理利用秸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节介绍秸秆预处理、发酵、氨化等技术,以及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评估。3.3疫病防控技术3.3.1疫苗研发与应用疫苗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本节介绍疫苗的种类、研发流程、接种技术及免疫效果评价。3.3.2防疫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疫体系是保障畜禽养殖安全的关键。本节阐述防疫体系建设的原则、主要内容以及防疫措施的落实。3.3.3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有助于及时发觉和控制疫病。本节主要讲解疫病监测方法、预警系统的构建以及疫病风险分析。3.3.4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本节介绍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消毒方法、隔离措施等。第4章农业机械与设备创新4.1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4.1.1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需求,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机械化。4.1.2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技术加强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重点研究节能、环保、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4.1.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4.2智能农业设备应用智能农业设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4.2.1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农业设备,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4.2.2智能植保无人机研发具有自动导航、精准喷洒、智能避障等功能的植保无人机,提高农药喷洒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2.3智能农业研究开发农业,替代人工完成播种、施肥、采摘等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4.3农业航空技术农业航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4.3.1农业航空作业技术利用无人机、有人驾驶飞机等航空器进行农业航空作业,如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3.2农业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土壤、作物长势等信息,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3.3农业航空信息技术结合卫星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农业航空作业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提高农业航空作业精度和效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农业机械与设备创新将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5章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5.1食品加工技术5.1.1热加工技术热加工技术是农产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蒸煮、烘烤、油炸等方法。这些加工方式能够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以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5.1.2冷加工技术冷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冷藏、冷冻、真空冷冻干燥等,适用于新鲜果蔬、肉类等农产品。该技术能有效保持食品的原有口感和营养成分,降低食品在储藏过程中的损耗。5.1.3休闲食品加工技术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包括油炸、烘焙、膨化等方法。研发新型休闲食品,应注重营养搭配,降低油脂和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产品附加值。5.2农产品储藏与保鲜技术5.2.1常温储藏技术常温储藏技术主要包括通风、干燥、防潮等方法。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温湿度,避免农产品受潮、发霉、虫害等现象。5.2.2低温储藏技术低温储藏技术包括冷藏和冷冻,适用于新鲜果蔬、肉类等农产品。应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藏温度和湿度,以延长保质期。5.2.3气调储藏技术气调储藏技术是通过改变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抑制农产品呼吸作用,延长保质期。该技术适用于新鲜果蔬、粮食等农产品。5.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5.3.1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分析仪器,对农产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5.3.2生物污染物检测技术生物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采用PCR、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实现快速、灵敏的检测。5.3.3营养成分检测技术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含量的检测。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准确测定,为产品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5.3.4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和超标使用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分析方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6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6.1农业信息化技术6.1.1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农业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地面观测、遥感技术和移动采集设备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实时、快速、准确采集。6.1.2农业信息传输技术农业信息传输技术涉及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如光纤、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这些技术为农业信息的快速、安全、高效传输提供了保障。6.1.3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用于提取农业信息中的有价值知识,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6.1.4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主要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语音等途径,将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企业和部门。6.2农业大数据应用6.2.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预测、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6.2.2农业市场分析通过对农业市场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6.2.3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大数据在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壤质量监测、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6.2.4农业政策制定农业大数据可为部门提供农业政策制定的数据支持,如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6.3农业物联网技术6.3.1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视频监控等,用于实时监测农业环境、农作物生长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6.3.2物联网传输技术物联网传输技术主要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实现农业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6.3.3物联网应用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整合农业数据,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智能化服务。6.3.4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介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温室、精准农业、农产品追溯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展示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第7章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7.1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7.1.1太阳能利用在农村地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提高农民生活品质,降低能源消耗。7.1.2风能利用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提水等。应加大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7.1.3生物质能利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开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对生物质能的认识和应用水平。7.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2.1秸秆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等利用技术,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7.2.2畜禽粪便利用通过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能源和肥料,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2.3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对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农膜残留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7.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7.3.1农田土壤保护采取免耕、深松、轮作等措施,改善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7.3.2水资源保护加强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7.3.3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7.3.4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防治、有机种植等,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8.1.1农业社会化服务概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由企业、合作社、协会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村社会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有机整体。本节主要阐述如何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8.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1)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2)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4)创新机制,提高效率。8.1.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培育服务主体,完善服务功能;(3)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4)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8.2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8.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主导型、市场导向型、产学研结合型等模式。8.2.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内容(1)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与示范;(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3)农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4)农业技术咨询与服务。8.2.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1)推广模式创新,如“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一站式”服务等;(2)推广机制创新,如购买服务、第三方评价等;(3)推广内容创新,如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等领域的技术推广。8.3农业保险与金融创新8.3.1农业保险体系构建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农业保险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互助保险等。8.3.2农业保险产品创新(1)针对不同作物、养殖品种的保险产品;(2)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3)拓展保险责任范围,提高保险保障水平。8.3.3农业金融服务创新(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2)金融产品创新,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等;(3)金融科技在农业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如区块链、大数据等。第9章农业经营与管理创新9.1农业产业化经营9.1.1概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节主要介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关键措施。9.1.2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产业化程度。9.1.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势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如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智能化、绿色化等。9.1.4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措施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9.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9.2.1概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目标及主要任务。9.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包括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9.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明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包括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9.2.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任务阐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如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征收补偿、宅基地制度改革等。9.3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9.3.1概述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及优化方向。9.3.2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现状分析我国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的现状,包括政策体系、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科技支持等方面。9.3.3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发展趋势探讨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政策导向、支持重点、支持方式等。9.3.4农业政策与支持体系优化方向从政策制定、政策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福建省龙岩二中第五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数学试题
- 小班超市管理员教案
- 二零二五版保安劳务派遣协议
- 辽宁省两校联考2025年招生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二零二五版企业员工培训协议书范文
- 研究生培养管理教育
- 二零二五留职停薪合同
- 工厂股权转让的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文艺演出服务合同文艺汇演合同
- 残疾人就业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Matlab在信息光学中的应用课件
- 全国网信系统网络安全协调指挥技术系统建设指南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目录-按年级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WORD文档标题格式模板(五级标题)
- 液压系统符号
- 中考化学专题考点训练提升19 气体的制备(解析版)
- 高金英讲座完整版
-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运结构与地基基桩高应变和低应变反射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