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浙) 1134-2017 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_第1页
JJF(浙) 1134-2017 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_第2页
JJF(浙) 1134-2017 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_第3页
JJF(浙) 1134-2017 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_第4页
JJF(浙) 1134-2017 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浙)1134—2017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I (Ⅲ) (1) (1) (3)4.7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 (3)4.9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毫米 4.11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3)4.13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4)4.15校对用量杆尺寸和尺寸变动量 (4) 5.1环境条件 6校准方法 6.1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5)6.2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 (7) (8) 6.7微分筒锥面的端面至固定套筒标尺标记面的距离 (8) (8)6.9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毫米标尺标记的相对位置 (8)6.10零值误差 (9)6.11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6.12测量面的平面度 6.13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6.14示值误差 (10)附录A微米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5)米千分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制定工微米千分尺校准规范1范围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3概述图1I型微米千分尺2图3Ⅲ型微米千分尺4计量特性4.1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应不大于0.01mm。4.2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测砧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偏移量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4.3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刻线面连接处的轴向间隙Ⅱ型和Ⅲ型微米千分尺的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标尺标记面连接处的轴向间隙4.4微米游标筒与固定套筒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量Ⅱ型和Ⅲ型微米千分尺的微米游标筒与固定套筒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测微头上的位移量应不大于0.001mm。4.5标尺标记宽度及宽度差3微米千分尺的平测微头与量具测力仪球面接触时的测量力Ⅱ型和Ⅲ型微米千分尺的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两标尺标记面之差应不大于微米千分尺锁紧装置紧固和松开时,微米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不超过表4121251测力计MPE:±2.0%2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测力计MPE:±2.0%3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标尺标记面连接4微米游标筒与固定套筒圆周方向的相56量具测力仪MPE:±2.0%7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筒标8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两标尺标记面之差9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毫米标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MPE1217)%6力(2~3)N,然后在相反方向加同样大小的力,此时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值程如图5所示。图4轴向加力示意图e图5径向加力示意图76.2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0~25)mm的微米千分尺可目力观察微米千分尺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微米千分尺可借助校对用量杆进行测量。如有异议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微米千分尺可用专用检具测量相对偏移量。在检验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或百分表测量,测量时借助夹具放置在检验平板上,如图6所示,调整夹具使微米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与检验平板工作面平行,然后用杠杆百分表或百分表测量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在这一方位上的相对偏移量△x,然后将尺架侧转90°,按上述方法测量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在另一方位上相对偏移量△y,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按式(1)计算:此项测量也可用其他专用检具测量。图6在检验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测量示意图6.3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刻线面连接处的轴向间隙可用厚度为0.1mm塞尺测量Ⅱ型、Ⅲ型的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刻线面连接处的轴向间隙,如0.1mm塞尺塞不进去,则连接处的轴向间隙符合此规范的要求。6.4微米游标筒与固定套筒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量86.5标尺标记宽度及宽度差标尺标记宽度至少任意抽检3条标尺标记。此项测量也可采用满足不确定度要求6.6测力用分度值/分辨力不大于0.1N的量具测力仪进行测量。测量时,确保量具测6.7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筒标尺标记面的距离I型微米千分尺可用厚度为0.4mm塞尺置于固定套筒标尺标记表面上进行比较意一周内不少于3个位置上进行。也可用工具显微镜或读数显微镜测量。6.8微米游标筒与微分筒两标尺标记面之差是否有高低现象。如有疑问,可用厚度为0.03mm塞尺置于微米游标筒的表面上面之差。测量应在微分筒任意一周内不少于3个位置上进行。6.9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毫米标尺标记的相对位置固定套筒纵向标尺标记的偏移量,该偏移量即为离线或压线的数值,见图7。9平晶接触,转动棘轮机构,并轻轻转动平行平晶,使两测量面出现的干涉环或干涉带数目调至最少。分别读取两测量面上的干涉条纹数,取两测量面上的干涉条纹数目之和与所用光的波长值的计算结果作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利用平行平晶组中每一块平行平晶按上述程序分别进行测量,取其中最大值作为两测微米千分尺示值误差e可由式(2)计算:e=Li-Ls(2)A+5.12A+10.24A+15.36A+21.50A注:表中A为微米千分尺的测量下限。6.15校对用量杆尺寸和尺寸变动量校对用量杆的尺寸偏差及变动量在立式光学计或测长机上采用3等量块以比较法进行测量。对于平测量面的校对用量杆应采用球面测帽在图8所示的5点上8复校时间间隔A.1概述A.1.3测量对象:微米千分尺,测量范围为(0~100eLcLbLcctcLbbtb(A.1)ctbeLc-LbLcctcLbbtb(A.2)Lc-LbLcbtcLbbtbLc-LbLctcLcbtcLbbtb得eLc-LbLtLt(A.3)2uc2u2(e)c12u12c22u22c32u32c42u42u12(u2)2(Lt)2u32(L)2u42A.4.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1;A.4.2、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u2;A.4.3、微米千分尺与量块的线胀系数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3;A.4.4、微米千分尺和量块的温度差引入不确定度u4。u(xi)ciciu(xi)u11u2u3Ltu4Lu(xi)ciciu(xi)u11u2u3Ltu4LA.6.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A.6.2由对零位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1和校准点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2组成不确定度u2的评定。A.6.2.1由对零位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为分量u21测量上限L=25mm时:测量上限L=100mm时:A.6.2.2校准点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为分量u22测量上限25mm时:A.6.3微米千分尺和量块间线胀系数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