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6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1DB族
②保存FeSCU溶液,为防止其变质,需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和稀硫酸
③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单质镁
④将SiO2和水加热可制得H2SiO3
⑤氯水久置之后,最终会变成稀盐酸
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沉淀不
溶解.
A.①②⑥B.②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⑤
2.(6分)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gNa2C)2与足量C0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28g硅单质中所含的Si-Si共价键数目为2NA
C.标况下22.4L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目为2.5NA
D.pH=13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OH一的数目为O.INA
3.(6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2-
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j、Fe\N03\SO4
B..MH+)=1012的溶液中:C|K'CIONHj
c(0H-)
+
C.含有大量AF的溶液中:BrHCO3NaAIO2
--
D.向含有Ca2+,Cl,NO3,Ba*的溶液通入82气体
4.(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2-
A.向明矶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CV-沉淀完全:2AI+3SO4
2+
+3Ba+6OH=2AI(OH)3xJ/+3BaSO4xk
B.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
2+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Ba+2OH一+2HCO3一
2-
=BaCO3s!/+2H2O+CO3
D.足量Cb通入LOmogLfNa2sO3溶液中:2s4+2。。3一
5.(6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
们之间具有如图转化关系:甲工乙三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甲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2
B.若甲为NaAICh,则丁可能是盐酸
C.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D.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6.(6分)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向含有少量FeCb的MgCb溶液中加入足除去MgCL溶液中少量
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FeCI3
滤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生成白色沉证明溶液中含SCV-
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
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FeCb溶液对H2O2分解速
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b溶液率无影响
A.AB.BC.CD.D
7.(6分)已知:常温下,0.01mol・LF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
(aq)反应生成l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
热为△仁-57.3kJ・mo「i.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为()
A.-69.4kJ.mol1B.-45.2kJ.mol1
C.+69.4kJ.mol1D.+45.2kJ.mol1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8.(14分)A、B、C、D、E五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
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工
5
B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为固体
C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
相差35.5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E位于第三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该氧化物是分子(填"极
性"或"非极性")
(2)写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E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单质在B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C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此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5)在C的两种氯化物中,能将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氯化物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
大的氯化物的物质是(填序号)①S02②盐酸酸化的山。2③Cb④稀硫酸.
9.(14分)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C)3溶液加入到CuSCU溶液中发现生成了
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C>3和Cu(0H)2的混合
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测定
(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
(2)B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i、心,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i、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i、K3,关闭G、L,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将使测量
结果偏低.步骤b中通入过量空气的原因是
(4)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
量分数为.
10.(14分)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
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l、Fe三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镂[(NH4)2c2。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
于水.Ca2\Al3\Fe?,完全沉淀的pH为Ca(OH)2:pH》13;Al(OH)3:pH》
5.5;Fe(OH)3:pH^4.1.
请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
(2)写出检验Ca*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5)步骤⑨的作用是,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
(6)称取400g茶叶样品灼烧得灰粉后,加入过量盐酸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加入
2c24
过量的(NH4)。溶液,再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12g沉淀,原茶叶
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16分)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
(I)A为金属单质;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H)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卬)D能将某种能使品红褪色的酸性氧化物氧化为F,且F是一种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反应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2)写出物质D和G的化学式:DG
生成有多种途径.若在的溶液中加入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
(3)GBGNa2O2,
比为2:1,能使G转化为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请写出实验室制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O.lmolKI,转移的电子数
约为3.612X1023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6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L(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DIB族
②保存FeSCU溶液,为防止其变质,需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和稀硫酸
③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单质镁
④将SiO2和水加热可制得H2SiO3
⑤氯水久置之后,最终会变成稀盐酸
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沉淀不
溶解.
A.①②⑥B.②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⑤
【分析】①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m族;
②防止亚铁离子氧化,并抑制水解;
③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单质镁;
@SiO2和水加热不反应;
⑤由CI2+H2O-HCIO+HCI,2HCI0光照2HCI+O2个来分析;
⑥从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能与弱酸弱碱反应分析.
【解答】解:①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ni族,故错误;
②防止亚铁离子氧化,并抑制水解,则配制FeSCU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
硫酸,故正确;
③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单质镁,故错误;
④SiCh和水加热不反应,故错误;
⑤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IO和HCI,久置会发生2HCI0光照2HCI+O2个,则最
终为稀盐酸,故正确;
⑥二氧化碳通入到偏铝酸钠溶液中,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能与弱
-
酸弱碱反应,所以发生反应,CO2+2H2O+AIO2=AI(OH)3XP+HCO3,沉淀不溶解,
故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铁、镁、硅、氯、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
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6分)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gNa2O2与足量C0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28g硅单质中所含的Si-Si共价键数目为2NA
C.标况下22.4L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02分子数目为2.5NA
D.pH=13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OH一的数目为O.INA
【分析】A、根据Na2C)2与CO2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来分析;
B、根据n=则并结合lmol硅单质中含2molSi-Si共价键来计算;
M
C、采用极值法来计算;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A、7.8gNa2C>2的物质的量n=JH=_L^—=0.1mol,NazCh与CO2的
M78g/inol
反应为歧化反应:2Na2O2+2CC)2=2Na2co3+O2,此反应中1moiNazCh转移lmol电
子,故O.lmolNazCh转移O.lmol电子,故A错误;
B^28g硅单质的物质的量n=—=_z1-g—=lmol,而lmol硅单质中含2molSi-Si
M28g/inol
共价键,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4L=imo|,由于lmol的C2H4和C3H6中分别
22.4L/mol
含2moi和3mol碳原子,故l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3mol,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3mol,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无法计算OFT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
状态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6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2
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N03\SO4
++
B.一■£—+).=io】2的溶液中:ClKCIONH4
c(0H-)
-+-
C.含有大量Al,的溶液中:BrHCO3-NaAIO2
D.向含有Ca2+,Cl,N03,Ba?+的溶液通入CO2气体
【分析】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B、C.+)=10]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C「和CI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OH-)
C、有大量AN的溶液中,HCO3与AIO2一都发生双水解;
D、通入C02气体,溶液呈酸性.
【解答】解: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
液中不能存在NHj、Fe2+,酸溶液中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
故A错误;
B、,C.+)=101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c「和CI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0H-)
故B错误;
C、有大量AW的溶液中,HCO3-与AI02一都发生双水解,故C错误;
D、通入CO2气体,溶液呈酸性,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aLC\,NO3,Ba?‘离
子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
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
度不大.
4.(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2
A.向明矶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CV一沉淀完全:2AI+3SO4"
2+
+3Ba+6OH=2AI(OH)3x|/+3BaSO4x|/
B.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
2+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Ba+2OH-+2HCO3-
2
=BaCO3sJ/+2H2O+CO3
D.足量Cb通入L0m。l・LFNa2SO3溶液中:2sJ+2c1。3一
【分析】A.向明矶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一沉淀完全,反应
生成硫酸钢、偏铝酸钠和水;
B.碘离子还原性强于二价铁离子,氯气先氧化碘离子;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领、碳酸钠和水;
D.足量。2通入1.0mol・「iNa2s。3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
【解答】解:A.向明矶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CV-沉淀完全,
3+22+
离子方程式为:AI+2SO4+2Ba+4OH=2BaSO4xl/+AIO2+2H2O,故A错误;
B.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离子方程式:2r+Cl2=2l2+2Cr,故B错误;
2+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离子方程式:Ba+2OH+2HCO3
=BaCC)3J+2H2O+CO32,故C正确;
22
D.足量Cb通入1.0mol・L】Na2s。3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H2O+2SO3+CI2=2SO4
+2H++2CI,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熟悉常见的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注意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在判断离子
方程式正误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6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
们之间具有如图转化关系:甲三乙三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甲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02
B.若甲为NaAKh,则丁可能是盐酸
C.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82
D.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分析】A.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02,则乙为CO,丙为CO2;
B.若甲为NaAIC)2,丁是HCI,则乙为氢氧化铝,丙为AlCb;
C.甲为NaOH溶液,则丁是C02,乙为Na2co3,丙为NaHCO3;
D.甲为Fe,则丁为盐酸不能实现转化关系;
【解答】解:A.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02,则乙为CO,丙为82,则C£CO&CC(2,
C
符合转化,故A正确;
B.若甲为NaAQ,丁是HCI,则乙为氢氧化铝,丙为AlCb,则NaAICh更1AI(0H)
3、“Cl、AICl3,符合转化,故B正确;
NaA10z
C.甲为NaOH溶液,则丁是82,乙为Na2CO3,丙为NaHCO3,则
C0
NaOH叫Na2c。3一2NaHCCh,符合转化,故C正确;
N④H
D.甲为Fe,则丁是HCI,乙为FeCb,不能发生乙丙转化,故D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
物质的性质、发生的转化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题目
难度不大.
6.(6分)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向含有少量FeCb的MgCb溶液中加入足除去MgCL溶液中少量
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FeCh
滤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生成白色沉证明溶液中含SO4?一
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
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FeCb溶液对H2O2分解速
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b溶液率无影响
A.AB.BC.CD.D
【分析】A.FeCb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
B.不能排除SCV-和Ag+的干扰;
C.不能排除HCC>3的存在;
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解答】解:A.FeCb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加入Mg(OH)2粉末,调节溶液
的p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A正确;
B.S03?能被硝酸氧化为S04?一,并且不能排除Ag,的干扰,故B错误;
C.HCO3一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
D.FeCb溶液能加快出。2分解速率,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离子的检验要首先排除
其它离子的干扰.
7.(6分)已知:常温下,0.01mol・「i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
(aq)反应生成lmol正盐的-24.2kJ・mo「I,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
热为-57.3kJ・mol.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aH为()
A.-69.4kJ.mol1B.-45.2kJ»mol1
C.+69.4kJ«mol1D.+45.2kJ・mol】
++
【分析】由题意知MOH是弱碱:MOH(aq)+H(aq)=M(aq)+H2O(I)△
+1
Hi=-12.1kJ・mol1①,H(aq)+OH(aq)=H2O(I)AH2=-57.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构造MOH(aq)wM(aq)+OH-(aq)并计算焙变.
【解答】解:常温下,0.01mol・「iMOH溶液的pH为10,说明MOH是弱碱:
++1
MOH(aq)+H(aq)=M(aq)+H2O(I)AHi=-12.1kJ.mol@,
+1
H(aq)+OH(aq)=H2O(I)AH2=-57.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MOH(aq)wM+(aq)+OH-(aq)AH=(-12.1+57.3)
kJ・mo「i=+45.2kJ.mol1,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注意弱电解
质的判断和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焰变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8.(14分)A、B、C、D、E五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
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工
5
B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为固体
C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
相差35.5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E位于第三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
0:•C::0
(1)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该氧化物是
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⑷26
(2)写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E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2Al+2NaOH+2H2O=2NaAIC)2+3H2个
(3)写出A单质在B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占燃
2Mg+CC)2八2MgO+C
(4)C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此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
(5)在C的两种氯化物中,能将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氯化物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
大的氯化物的物质是②③(填序号)①SO2②盐酸酸化的七。2③CI2④稀硫酸.
【分析】A、B、C、D、E五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工,A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A
5
为Mg元素;B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为固体,则B为碳元素;
C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且
C为非短周期元素,则C为Fe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E
位于第三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E为铝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A、B、C、D、E五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工,A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
5
则A为Mg元素;B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为固体,则B为碳
元素;C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且C为非短周期元素,则C为Fe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E位于第三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E为铝元素,
♦♦♦♦
0::C::0
(1)B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它的电子式为:该
氧化物是非极性分子,
…0::C::0
故答案为:非极性;
26
(2)D为氧元素,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J,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IO2+3H2个,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IC)2+3H2个;
(3)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C>2点燃2MgO+C,
占燃
故答案为:2Mg+CC)2"''后、2MgO+C;
(4)三氯化铁的浓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5)氯化亚铁转化成氯化铁,则需在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所以可选用盐酸酸化
的H2O2和02,
故答案为:②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利用元素的性质及原子结构推断
元素种类.
9.(14分)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C)3溶液加入到C11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
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11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03和Cu(0H)2的混合
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03的质量分数.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测定
ABCDE
(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防止空气
中的也0和C02进入D中产生误差
(2)B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UCC>3+2H+-Cu2++H2O+CC)2个.
(3)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i、K3,打开心、K4,充分反应
b.打开Ki、Q,关闭心、心,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i、心,关闭心、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cba(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b步骤,将使测量结
果偏低.步骤b中通入过量空气的原因是使生成的C02全部进入D中
(4)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Ch的质
量分数为31n.
【分析】实验目的为测定沉淀中CuCCh的质量分数,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NaOH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开始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应向装置内通入除去二氧化碳的
空气,排尽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故应打开Ki、心,关闭心、K4;然后从分液漏斗
中加入硫酸,充分反应,故应关闭七、心,打开心、L,反应完毕,容器内残留
部分二氧化碳,应向装置内通入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使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装置D完全吸收,否则会导致二氧化碳测定的质量偏低,
测定碳酸铜的质量分数偏低;而E装置可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水进入装置D
中,影响质量分数的测定,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由图可知,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装置E中碱石灰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0和CO2进入D中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止空气中的七0和C02进入D中产生误差;
2+/
(2)B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uCO3+2H=Cu+H2O+CO2r,故答案为:
+2+/
CuCO3+2H=Cu+H2O+CO2r;
(3)由实验目的及装置可知,开始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应向装置内通入除去
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尽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故应打开七、心,关闭心、K4;然后
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硫酸,充分反应;故应关闭Ki、心,打开心、K4;反应完毕,
容器内残留部分二氧化碳,应向装置内通入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装置内的
二氧化碳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装置D完全吸收,故正确的顺序是cab;
反应完毕,容器内残留部分二氧化碳,应向装置内通入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排
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装置D完全吸收,否则会导致二
氧化碳测定的质量偏低,测定碳酸铜的质量分数偏低,
故答案为:cab;b;使生成的CO2全部进入D中;
(4)装置D的质量增加的ng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
的量为——%——=JL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n(CuCO3)=n(C02)=J2_mol,
44g/inol4444
故碳酸铜的质量为旦molX124g/mol=IHg,故沉淀中CuCC)3的质量分数为%
441111m
X100%=21H,
Ilin
故答案为:31n.
llm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及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
原理与装置的理解评价、对实验操作的理解、物质含量的测定、化学计算等为解
答的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0.(14分)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
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l、Fe三种元素.
2c2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镂[(NHQ。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
23
于水.Ca\Al\Fe?+完全沉淀的pH为Ca(OH)2:pH》13;Al(OH)3:pH水
5.5;Fe(OH)3:pH>4.1.
请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使Ca,、AP、Fe③等离子溶解.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Ca2++(NH4)2c2O4=CaC2C)4J+2NH/.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Fe(OH)3、Al(OH)3.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5)步骤⑨的作用是使Fe3+转化为Fe(0H)3沉淀,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
检验AF(或铝元素)存在.
(6)称取400g茶叶样品灼烧得灰粉后,加入过量盐酸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加入
过量的(NH4)2c2。4溶液,再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12g沉淀,原茶叶
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4%.
【分析】茶叶经灼烧,茶叶灰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加入盐酸后可生
成可溶性的氯化物,经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6〜7,加热至沸30min,
经过滤得到的沉淀C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为氯化钙溶液,加入草酸
镂后可得草酸钙沉淀,在滤液中加入盐酸后分为两份,加入试剂A,溶液变成红
色,则A应为KSCN溶液,溶液2中加入6moi/L的NaOH溶液调pH至4,可得
到氢氧化铁沉淀,浊液静置分层后上层清液为氯化铝溶液,加入试剂B可检验铝
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以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茶叶经灼烧,茶叶灰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加入盐酸后
可生成可溶性的氯化物,经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6〜7,加热至沸
30min,经过滤得到的沉淀C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为氯化钙溶液,
加入草酸镂后可得草酸钙沉淀,在滤液中加入盐酸后分为两份,加入试剂A,溶
液变成红色,则A应为KSCN溶液,溶液2中加入6mol/L的NaOH溶液调pH至
4,可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浊液静置分层后上层清液为氯化铝溶液,加入试剂B
可检验铝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
(1)由上述分析可知,向茶叶灰分中加盐酸的作用是将其中的Ca2\AP\Fe3+
溶解,
故答案为:使Ca,、Al3\Fer等离子溶解;
2+2+
(2)⑤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Ca,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为:Ca+(NH4)
2c2O4=CaC2O4j+2NHj
2+
故答案为:Ca+(NH4)2c2O4=CaC2O4j+2NHj;
(3)步骤④在pH为6-7时加热30min,可使AP、Fe^转化成沉淀,即沉淀C
为Al(OH)3和Fe(OH)3沉淀,
故答案为:Fe(OH)3、Al(OH)3;
(4)步骤⑧是检验Fe%可加入KSCN或NH4SCN进行检验,溶液变红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
(5)步骤⑨将pH值调节至4〜5,此时铝离子没有沉淀而铁离子沉淀完全,步
骤⑩分离后用玫瑰红物质可检验AI元素的存在,
故答案为: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检验AF(或铝元素)存在.
(6)5.12g沉淀为CaCzCU,含Ca元素的质量为5.12gX_^Lx100%=1.6g,则原
128
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箜X100%=0.4%,故答案为:0.4%.
400g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和组成的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
析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流程中的试剂特征和反应现象是解题关
键,题目难度中等.
11.(16分)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
(工)A为金属单质;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H)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HI)D能将某种能使品红褪色的酸性氧化物氧化为F,且F是一种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反应③⑷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⑤(填序号).
(2)写出物质D和G的化学式:DFeCI3GFeSO4
(3)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Na2O2,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2:1,能使G转化为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Fe2++3Na2O2+6H2O
-4Fe(OH)3+6Na,+2Fe3’
(4)请写出实验室制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I(浓)
△MnCb+Cb个+2七0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O.lmol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疫情背景下合同解除的法律探讨
- 2025钢材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室外给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合同
- 2025国际服务贸易的合同
- 2025合同项目完成证明
- 2025鱼塘租赁合同范本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讲述篮球裁判员的执法魅力试题及答案
- 监控道闸安装协议合同
- 物流送货工合同协议
- 妇科管理制度
- 初中数学课标培训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新晋管理者培训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二氯乙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防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食品销售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