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骨骼肌战栗 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下列诗文与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植物的向光性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农作物与杂草的种内竞争3.研究发现DNA复制需要多种蛋白质参与,其中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单链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单链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4.资料①: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ABP1是生长素的受体蛋白,在ABP1过量表达的烟草叶片中,处于G2期的细胞核比率是野生型的2倍。在实验条件下,离体的植物细胞在只有生长素没有细胞分裂素的条件下,会形成大量多核细胞。在有细胞分裂素的条件下,生长素才能促进细胞分裂。资料②:生长素可使植物形成顶端优势现象,若施加细胞分裂素,则可促进侧芽发育,形成侧枝。分析资料①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足量时,ABP1的过量表达,可使生长素的作用增强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质分裂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D.在影响植物顶端优势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表现为协同作用5.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跑时运动员通过出汗排出①②④中多余的水分以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液体①中含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进入①,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发炎部位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先进入②,再进入①后运输到相应部位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及信息传递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物理信息只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均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D.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2)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________个。(3)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膜。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________。(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_______(细胞器)。(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2)图2中的1表示______,形成它与______(细胞器)有关。(3)图2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4)若图1表示一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3中的Y来自感受器,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针刺刺激后,手指未缩回。其原因是: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应具有______(选填“兴奋”、“抑制”)作用,而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选填“兴奋”、“抑制”)作用。这一过程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5)直接刺激图1中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该反应是不是反射?______。9.(10分)(一)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2)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①用血球计数板制片时,应先将_____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②左下图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右下图是计数室中—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代表酵母菌),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_____个。③若血球计数板是25中方格的,计数得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_个。(二)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用字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营养级中______。(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10.(10分)目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是如何使人体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或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科学家研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该药物是一种抗体,该抗体能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使T细胞能有效对付癌细胞,原理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在该过程中癌细胞的清除是通过__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完成的。T细胞正常处理癌变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2)临床实验证明,使用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方法在免疫学应用中属于_____________。为应用于临床,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在正常免疫反应中,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最终却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这说明过敏反应的抗体会吸附在__________黏膜上。(4)器官移植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器官移植受体的白细胞会识别出供体细胞表面的一组蛋白质的不同而发起进攻,该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5)实验表明: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如图所示是水稻的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情况,请据图回答:(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2)C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D点代表的含义是此时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对抑制生长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_______,曲线BC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图中E、F两点所代表的含义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错误;B、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错误;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错误;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增多,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身体不会发生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现象,D正确。故选D。2、D【解析】植物的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详解】A、一枝红杏出墙来,是由于单侧光产生的向光性,A正确;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B正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C正确;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农作物与杂草之间的种间竞争,D错误。故选D。3、C【解析】DNA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多种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详解】A、因为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所以Rep蛋白应为解旋酶,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错误;B、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双链解旋,B错误;C、由分析可知,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正确;D、单链结合蛋白与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对DNA新链的形成有利,D错误。故选C。4、D【解析】根据题意,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ABP1是生长素的受体蛋白,在ABP1过量表达的烟草叶片中,处于G2期的细胞核比率是野生型的2倍。说明生长素可促进细胞核的增长,在实验条件下,离体的植物细胞在只有生长素没有细胞分裂素的条件下,会形成大量多核细胞。说明生长素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从而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素可使植物形成顶端优势现象,若施加细胞分裂素,则可促进侧芽发育,形成侧枝。说明细胞分裂素可缓解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详解】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生长素足量时,ABP1的过量表达,可使生长素的作用增强,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质分裂,B正确;C、只有生长素没有细胞分裂素的条件下,会形成大量多核细胞。在有细胞分裂素的条件下,生长素才能促进细胞分裂。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C正确;D、根据资料②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影响植物顶端优势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表现为相反的作用,D错误。故选D。5、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淋巴液,①②④共同构成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①②④共同构成内环境(细胞外液)。运动员产热较多,通过出汗是为了带走体内大量的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是出汗因排出①②④中大量的水分,同时也排出了无机盐离子等其他代谢产物,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①表示血浆,其中含来自细胞分泌的激素、小肠处吸收的氨基酸、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和CO2等物质,B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进入血浆,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发炎部位,与相应的抗原结合,C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先进入组织液,再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后运输到相应部位,D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项A,对运动员出汗的生理作用分析:一方面为了快速散热而保持体温不会过度升高;二是出汗也排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意义。6、B【解析】A、物理信息既能来源于无机环境,也能来自生物,A错误;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均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信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双向的,C错误;D、信息既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也可在不同生物之间传递,甚至可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传递,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效应器(2).c(3).2(4).细胞体(5).树突(6).组织液(7).高尔基体(8).胞吐(9).ATP(10).线粒体(11).蛋白质(1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反射弧结构图和突触结构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学生熟记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据图分析: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表示突触、d是神经中枢、e表示传出神经、f表示效应器。乙图表示突触结构,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1)据图可知,甲图中由于b上有神经节,所以a表示感受器、f表示效应器。(2)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c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图甲的神经中枢中,突触结构有2个。(3)图乙中的⑥是突触后膜,为下一个神经元B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图乙中④为突触间隙,该处的液体为组织液。(4)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突触前膜)融合经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5)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而细胞内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7)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8、(1)负→正(2)①.突触小泡②.高尔基体(3)①.单向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①.兴奋②.抑制③.高级神经中枢(5)不是【解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和B都表示突触结构。图2中,1表示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其释放通过胞吐的形式,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2表示突触小体,3表示神经递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故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负→正。(2)图2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图2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图3中的Y来自感受器,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针刺刺激后,手指未缩回。说明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应具有兴奋作用,而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这一过程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5)直接刺激图1中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结构以及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9、(1).抽样检测(2).适当稀释(3).盖玻片(4).5(5).2.5×106(6).B(7).光合作用(8).含碳有机物(9).二氧化碳(10).(11).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2).次生演替【解析】1、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一)(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用无菌水适当稀释菌液。(2)①用血球计数板制片时,应先轻盖盖玻片,后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防止气泡产生。②在统计时,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能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所以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5个。③1mm2共有25个中方格,1个中方格平均有10个酵母菌,则1mm2共有250个,1ml=1000mm2,所以1mL共有250×1000÷(1×1×0.1)=2.5×106个。(二)(1)据图甲分析:图中所有的成分均有箭头指向B,故B为分解者;图甲中C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生产者,故C→A所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3)甲图中A表示生产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E、F分别表示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是从最低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故可绘制图形如下:(4)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由于起始条件不为零,具备土壤和植被条件,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次生演替。【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和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0、(1).细胞免疫(2).免疫监视(3).免疫治疗(4).降低免疫排斥(答“避免其成为抗原”也给分)(5).病原体的增殖(6).消化道(7).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8).细胞因子(9).抗原【解析】1、由图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由题意以及图示可知,在该过程中起作用的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其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对癌变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作用。(2)临床实验证明,使用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使用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治疗。该种抗体是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是利用鼠的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分泌产生,对人来说是异物,为了降低免疫排斥,需要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成人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