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初生演替,因为火灾破坏了所有的植被B.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为其具有更复杂的水平结构C.若在演替的过程中出现人类的干扰,一定会使群落朝着不利的方向进行演替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得以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A.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 B.体液中存在大量的缓冲物质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3.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A.细胞液 B.清水 C.空气 D.蔗糖液4.如图为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其中A、C为同源区段,B、D为非同源区段(X和Y存在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的区段是同源区段,反之则为非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B区段上,则隐性性状的雄蝇数多于雌蝇B.若有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A、C区段,则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进行基因重组C.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A、C区段,则这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D.若某种性状只在雄蝇中被发现,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D区段上5.下列有关细胞中RNA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RNA和DNA共同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B.某些RN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特定的细胞结构C.某些RNA可以降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某些RNA可以搬运氨基酸参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6.下图1是人体缩手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B.图2丁区域可能正在发生Na+内流C.图1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D.图1中共有6处存在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___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约有________株。(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Ab个体是_____倍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点是__________。(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8.(10分)如图1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环境下,田鼠的数量会出现图1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田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田鼠的数量是Nt=_____(用增长率表示数学公式),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_____。(2)投放田鼠的天敌——蛇,图1曲线Ⅱ是草原中田鼠的增长曲线,曲线Ⅱ中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_____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3)分析图2,前4年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年田鼠的种群密度最低。(4)图2中第8-10年,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型;第16~20年田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形增长。9.(10分)为探究不同浓度的沙棘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第一步:取40只大小相似的刚刚处理得到的人工糖尿病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并编号为甲、乙、丙、丁,并测定每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第二步:给甲、乙、丙组小鼠分别用灌胃器灌胃3μmol/L、10μmol/L、30μmol/L的沙棘黄酮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2mL,给丁组__①__。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分别在2周末、4周末、6周末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空腹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实验分组给药前空腹血糖/(mmol·L-1)给药后空腹血糖/((mmol·L-1)2周末(与给药前比较)4周末(与2周末比较)6周末(与给药前比较)甲组17.5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无显著差异乙组17.4明显升高无显著差异明显降低(明显高于正常数值)丙组17.3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数值)丁组17.7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接近2周末数值)(1)上述实验步骤中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用1只小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给小鼠不断地饲喂含糖量高的食物,可使其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使组织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降低,从而构建人工糖尿病小鼠。(3)糖尿病小鼠体内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途径来调节血糖的去向。(4)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如图1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激素a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1)由图中可知,激素a和激素b分别是______、______。(2)图1血糖调节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当血糖升高时,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主要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3)激素b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其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______细胞受损导致激素a分泌不足。11.(15分)影响血糖平衡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刺激X表示_____________,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具有相互抗衡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激素结合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_____________,从而升高血糖。(3)①和②结构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如果破坏小鼠的下丘脑,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会不会完全丧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学者曾设想提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但将狗的胰腺制成研磨液,却难以直接分离出胰岛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的土壤条件还存在,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繁殖体,A错误;B、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中的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为其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B错误;C、若在演替的过程中出现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得得速度和方向,但不是全都是不利的,C错误;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得以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其本质是优势取代,D正确。故选D。2、D【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正确,ABC错误。故选D。3、D【解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属于全透性结构,蔗糖分子可以通过,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性,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所以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4、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段(图中A和C),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B和D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其中B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而D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详解】A、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B区段上,隐性性状雌果蝇含有两个隐性基因,而隐性性状雄果蝇只含一个隐性基因,故隐性性状雄果蝇的数目多于隐性性状雌果蝇,A正确;B、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存在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因此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A、C区段,B正确;C、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AC区段(设相关基因为A、a),则这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C错误;D、若某种性状只在雄蝇中被发现,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D区段上,即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D正确。故选C。5、A【解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某些RNA还具有催化功能。【详解】A.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某些RN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特定细胞结构,如核糖体,B正确;C.某些RNA具有催化功能,可以降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tRNA可以搬运氨基酸参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D正确。6、C【解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生物体内传递是单向的,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因此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A正确;B、图2中乙区域是兴奋区域,丁区域可能正处于Na+内流,只是还未形成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B正确;C、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图1中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C错误;D、分析图1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图中共有6处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杂交育种(2).基因重组(3).F2(4).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5).97(6).花药离体培养(7).单(8).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9).诱变育种(10).过程④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解析】1、图示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基因工程育种。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1)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因此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从F2开始性状分离。(2)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F2代中AAbb占总数的1/16,即97株。(3)过程⑤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得到Ab单倍体;过程⑤⑥采用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该过程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4)过程⑦用射线处理,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基因工程育种的明显优势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即变异是定向的。【点睛】本题考查育种技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1)①.λ②.N0(1+1.47%)t③.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2)①.ef②.增大(3)①.基本不变②.10(4)①.衰退型②.“J”【解析】分析图1:曲线Ⅰ表示J型曲线;曲线Ⅱ中Oe段表示S型曲线,其中b点表示K/2,种群增长率最大;d点表示K值;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e点后种群数量减少。分析图2: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1时,种群数量不变;λ>1时,种群数量增加;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小问1详解】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J”型增长,“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此时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则λ=1+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t=N0(1+1.47%)。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数量增多,然而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小问2详解】蛇是田鼠的天敌,蛇发挥明显的生态效应时会使得田鼠的数量下降,缓解草原的鼠患,因此曲线Ⅱ中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ef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增大。【小问3详解】由图2可知,前4年λ=1,则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由图2可知,第4年到第10年之间,λ<1,说明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到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小,即第10年田鼠的种群密度最低。【小问4详解】由图2可知,第8-10年,λ<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则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由图2可知,第16~20年,λ>1且保持不变,因此田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J”形增长。【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等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能够识记并辨识年龄结构,并能结合题意准确作答。9、(1)用灌胃器灌胃等量(或2mL)的生理盐水(2)①.避免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偶然性误差②.胰岛素受体(3)①.胰岛素②.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或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4)沙棘黄酮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解析】分析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沙棘黄酮溶液,因变量为血糖浓度。【小问1详解】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丁组小鼠是对照组,应该用灌胃器灌胃等量(或2mL)的生理盐水。【小问2详解】该实验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用1只小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偶然性误差,这遵循了实验的平行重复原则。胰岛素要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起降血糖的作用,给小鼠不断地饲喂含糖量高的食物,可使其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使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降低,从而构建人工糖尿病小鼠。【小问3详解】动物体内降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该激素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或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调节血糖的去向。【小问4详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组给药后2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明显升高、4周末(与2周末比较)血糖明显升高,6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乙组给药后2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明显升高,4周末(与2周末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6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明显降低;丙组小鼠给药后2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4周末(与2周末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6周末(与给药前比较)血糖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数值)6.0mmol/L,而对照组丁组一直是明显升高,由此推测沙棘黄酮能够降低小鼠的血糖含量,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点睛】本题通过探究不同浓度的沙棘黄酮对人工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数值的影响,考查学生实验的原则、步骤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10、(1)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2)①.体液调节②.⑥⑦⑧(3)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胰岛B【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小问1详解】由图中可知,激素a和b都是由胰腺分泌的,其中a激素使得血糖浓度下降,为胰岛素;b激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为胰高血糖素。【小问2详解】图1种血糖浓度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来实现的,属于体液调节;当血糖升高时,a激素(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通过作用于肝脏细胞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进而抑制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降低。【小问3详解】b激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