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1边塞诗(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1边塞诗(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1边塞诗(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1边塞诗(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1边塞诗(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3.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猎骑薛逢①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军中乐[南宋]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榆河晓发谢榛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7.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从军行张祜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注释:①金紫:金印紫绶,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金紫”暗示了少年的身份,“直指”“虎翼”既写出了少年的用兵,也衬托了少年形象。B.打败了“千骑虏”,杀出了“百重围”,展现出少年的勇猛也流露了作者对少年的赞美。C.“黄云断塞”“白草连天”勾勒出夕阳下的云彩满布天空、枯草连绵一望无际的边塞景象。D.“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E.“从军行”本为乐府旧题,格律自由、不拘对仗,但本诗对仗工整,已深得近体诗的精髓。9.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望临洮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①,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10.常言“诗言志”,但王昌龄诗中几乎是对边塞风物客观描述。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6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11.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雨村诗话》里评述的:“雄厚朴茂,犹大唐开国风气”。试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1.本诗是虚写的手法,题目中以及首句,都写到“将”“闻说”,可见塞外景物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听说想象的。《白雪歌》是作者亲眼所见情景,属于实写。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2.思乡之情。对全诗的抒发起到升华的作用。为君王效劳怎敢说路远,只能把思乡的情感悄悄地寄托在梦中。思乡与忠君爱国之情相比较,忠君爱国放在第一位,而思乡之情托梦回家来慰藉。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3.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3.首句,岁岁即年年,复即又,写出年复一年戍守边疆的苦闷;第二句,朝朝即每天,写出每天都要策马横刀作战的艰辛;第三句,暮春时节还有白雪,而自己有家难回,写出了思乡的无奈;第四句,黄河环绕黑山,描绘了寂寥的画面,写出了自己寂寞。猎骑薛逢①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4.首句写兵印封存,士兵入卫戍守变少了可以看出京城防备松懈,士兵的懈怠,表达了对京城守备空虚的隐忧。第二到六句,写打猎的情景,反映出统治者的荒靡的生活,表达了对统治者沉迷田猎声乐的批判。尾联写万里之外的黄云戍里,边关将士血战满身创伤,身着铁衣仍然坚守,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同情。军中乐[南宋]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5.铺陈,前四联写军营处处设防,口出狂言,军中饮酒吃肉,深夜还在歌舞作乐,写出将军的胆小狂妄,贪图享乐。对比,前四联将军的生活与尾联士卒血战受伤却没有钱买金疮药的处境对比,表达诗人对将军怯懦奢靡,无视士卒的愤慨。榆河晓发谢榛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6.CC项,“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错误,此联却别出心裁,用它们创造出豪雄气象。7.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7.①颔联,写塞外风起云涌的雄浑景象,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忧虑。②颈联,诗人感叹征尘未息,戍卒无闲,侧面反映了边境战乱不断的局势,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③尾联,讲西汉年少有志的终军,与长年漂泊、年华老去的自己对比,表达了对自己羁旅漂泊,功业无成的惭愧和无奈。从军行张祜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注释:①金紫:金印紫绶,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金紫”暗示了少年的身份,“直指”“虎翼”既写出了少年的用兵,也衬托了少年形象。B.打败了“千骑虏”,杀出了“百重围”,展现出少年的勇猛也流露了作者对少年的赞美。C.“黄云断塞”“白草连天”勾勒出夕阳下的云彩满布天空、枯草连绵一望无际的边塞景象。D.“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E.“从军行”本为乐府旧题,格律自由、不拘对仗,但本诗对仗工整,已深得近体诗的精髓。8、C、D

C:“黄云”有多种解释,联系此诗背景,当为“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黃色,故称黄云”选项称黄云为“夕阳下的云彩满布天空”,赏析有误。

D:“寻鹰去”“射雁归”是对少年的正面描写,而非侧面。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9.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9.同:张诗写丈夫功业,辛词写帮君王了却天下事,赢得人生功名,两句都寄寓了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异:①张诗写不愿做老于朝廷的文吏,而愿趁此年少之时驰骋疆场建立功勋,充满了积极进取的豪情。②辛词写心想为君王效力,赢得人生功名,可惜年老头白,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抑郁。

望临洮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①,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10.常言“诗言志”,但王昌龄诗中几乎是对边塞风物客观描述。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6分)10.①此诗也言志,此诗中虽然没具体描写战争,但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言志)。(2分)②开头四句写从军士在寒风中饮马渡河,塞外沙尘飞滚,遮天蔽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从侧面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征战的厌倦,对戍边将士的同情。③颈联和尾联欲抑先扬,颈联引用众人的说法,昔日长城之战胜利,士气高昂,尾联以现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漫漫黄尘和遍地白骨的惨烈景象结尾,从而表达作者厌恶战争,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生灵涂炭的悲叹与批判。(2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11.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雨村诗话》里评述的:“雄厚朴茂,犹大唐开国风气”。试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