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的论文(集锦14篇),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的论文一、引言
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从事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邻近专业和边缘学科的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的共识。国内外各综合性大学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主线,纷纷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典型综合性大学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二、国外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最早起源于通识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高校。哈佛大学提出“哈佛学院课程”,主要通过整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精读、写作、口头表达、量化推理等方面的批判性技能。初,哈佛大学为了加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成立了教学和研究委员会,并提出建立跨学院、跨系科的专门委员会和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招聘更多的跨学科、跨系科人才,促进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多样化。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仿照哈佛大学成立本科学院,对全校本科教学进行认真研究,设立多学科综合的本科签名课程等。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在课程设置上文理结合。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则要求学生在文学和原著研究,语言、思想和价值,艺术,文化和社会以及历史的研究五类课程中选三类。该学院还鼓励大学本科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研究项目,而不是把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跨学科复合课程,由一组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联合开设一门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角度和知识结构。霍普金斯大学提出跨学科主修专业框架,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设计跨学科的教学计划,允许学生在多个系中选课学习来研究某些特殊的课题,跨学科主修专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学习。
(二)日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1991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对《大学设置基准》进行修订之后,日本各大学纷纷开展了教育改革活动,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筑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融合贯穿于整个四年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依靠所有院系的力量来充实教养教育。筑波大学仅设学群、学类,以学科综合化为原则进行教学。比如:基础科学学群,下设人文科学学类、社会科学学类、自然科学学类;文化、生物学群,下设比较文化学类、人类科学学类、生物科学学类和农林科学学类;经营、工学学群,下设社会工学类、情报科学类、基础工学学类等。东京工业大学建立了“社会理工学”和“社会理学研究生院”,并设有4个专业。大阪大学于创办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生命科学综合研究生院,打破现行研究生院医学、理学、工学等条块分割的体制,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大学中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久负盛名,其实行的“学院制”和“导师制”对世界各国的大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英国已有学院建制的大学中,按照学院的性质与功能可粗略地分为四种类型:以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牛桥”模式,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爱丁堡模式,以伦敦大学为代表的伦敦模式,以及以东安吉利亚大学为代表的东安吉利亚模式。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现以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最为著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新生报到后,学院会为每个学生指定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一位导师指导6-12名学生,每位导师每周辅导学生一次,每次每个学生一个小时。战后英国高校课程改革
的趋势是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苏塞克斯大学废除了传统的学系,提出“重绘学问蓝图计划”,设置学群,围绕学科群来安排课程,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是在突破学科范围的前提下获得专门的知识。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试点班
1993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的人文科学试验班,目的是打破文学、史学、哲学三大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培养人文科学专业基础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潜能强的文科人才。这一创新得到了学校和学界认可,北大、人大等不少著名大学都相继办起人文科学试验班或国学试验班。1994年华南理工大学创办“3+2”国际贸易班。“3+2”模式从在校的工科各专业三年级选拔出部分基础扎实、外语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到工商管理学院学习两年国际贸易,将他们培养成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的管理和贸易,并获得双学位的复合型专门人才。“3+2”模式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而且解决了一些相对冷门专业就业面窄、不好就业或学生不想通过该专业就业的矛盾,增加了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范围,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北京大学是最早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20实施的“元培计划”在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自此北京大学的招生政策逐渐向大类招生过渡,并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学生经一、两年或三年基础课学习后分流,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专业。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在校本科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自由选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南京大学以“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培养大批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一、二年级时淡化专业概念,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对所有学生不分专业开展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以学科打基础,第二学年下学期至第三学年分流进入专业基础课。以专业和学科为纽带,文理科相互渗透、交叉,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要求理工科的学生在本科四年期间必须自由选修规定学分的人文素质课程。)多样化人才培养
武汉大学自以来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工作,实行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等多样化培养方案。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就是武汉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设法将经济、管理、法语三方面知识学科相互渗透。浙江大学在本科教育上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前提下,构建“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分制,实施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实施了院系“631工程”,通过“全面教育——分流培养——业前实践”三个递进阶段的运作方式,力求学生毕业时做到:60%的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30%、10%的学生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
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美国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宽口径的专业设置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并鼓励低年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或参与科研活动,这些都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日本大学将通识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中,把文科与理科相融合作为解决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借口问题的一个思路,利用学群、学类等综合性组织培养出来的学生突破传统专业的狭窄领域,以广阔的学术视野适应社会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英国大学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使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相互启发,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使学生在比较广博的教育基础上接受比较深入的专业化教育,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达致一种平衡。使学生获得了深厚的知识基础、宽阔的专业视野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我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试点班为探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较好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整体优化,增强适应”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按大类招生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基础扎实、口径宽广、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实行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需要合理的教学计划,多门次的教学方案,雄厚的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师资等等。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向明,余红娜,陈春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4):397-425.
[2]李培凤,王生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1-95.
[3]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24,(6).
[4]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9-78.
[5]刘宝发.国内外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情况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175-177.
[6]邓岚,吴琼秀.英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制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篇2: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要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中国900多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中,已有700多所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从开始就陆续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与传统的英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不相同的。学术界关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地位的界定一直有争议,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认为,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是英语语言学和经济类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英语语言学、英语应用语言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相关理论都应该被看成是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商务英语不但是英语的一种相当重要的功能变体,而且也可以把其看成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语言只是依托或者叫载体,商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目标。商务英语学科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经贸、管理、文化及财会等学科知识。但这些内容又只是涉及,并不是要以这些学科的内容为主。商务英语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商务交际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
商务英语既是一种独立的语言门类,又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在20世纪中后期就形成了。在我国,80年代商务英语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引进。因此,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种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很多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师资力量都还没有及时跟上。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模式:其一,英语专业+商务知识。这种模式就是在传统的英语课程里面添加部分商务知识。比如在传统的英语课程中加入英语报刊选读或者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能掌握部分商务知识,但他们所掌握的商务知识是零散的。师资力量不足的或者是没有条件或能力开设系统的商科课程的高校大多会用这种模式。
其二,独立课程模式。就是设置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如进出口贸易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这种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开设了一系列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但是里面涉及的商科知识大多泛而粗。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与商务活动相关的一些词汇、结构与表达用语,对商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适应商务交际活动的需要。
其三,英语专业+商科专业(汉语)。这种模式就是用学校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上汉语的商科课程。用这样的模式,学生可以学到比较系统的商科知识,但是也存在弊端,那就是授课的课时是有限制的。一方面,商科课程开设门数有限。有些学校要求英语专业学生辅修商科课程,但学生商科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另一方面,大多商科专业教师使用汉语授课,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无益。
其四,英语专业+商科专业(英语)。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商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种模式的院校开设商科专业主干课程,如工商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使用英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商科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对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建议
加强有关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并选派教师到校外接受培训。商务专业的`教师接受英语培训,提高全英教学操控能力。英语专业的教师接受相关商科专业知识的培训,扩充知识结构。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培训,教师可以得到系统的所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节约成本,也优化并利用了校内教师资源。此外,校方还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强化专业能力。聘用管理、营销等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或者聘用商科专业外籍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引进商科专业的海外留学者或派遣专业课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语言学习。这种方式带来的最直接明显的效果是教师既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又直接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
实行合作办学。这一点可以借鉴上海外贸学院的做法。上海外贸学院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ofCentralLancashire)合作举办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早在20就开始了,他们的合作主要是引进了8门主干课程,并且是所有课程都采用原版教材授课。
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上,要强调“口”和“手”的训练,达到“能说会做”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始终贯彻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理念,不但要始终坚持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而且还必须要坚持以商务操作技能为培养的重点。
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受到岗位及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技能训练,如跟单、商务谈判等,很难真正实践“上岗”。在目前实训基地有限的情况下,“硬件”建设方面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备的校内实训中心或者商务模拟实验室,进一步挖掘校内实践教学的潜力,对学生进行单证制作、商务会谈等模拟训练,使之成为真正“懂商务、能操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推行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加大企业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发达地区的院校可以和外资、合资或者具有进出口贸易权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这样,学生有了一线实践的机会,能巩固所学。另外,也可以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合作教学与管理形式。
以任务为中心,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专门技能训练。通过英语协会、商务社团等学生团体,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广告策划、营销方案设计、商务场景模拟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社区服务等,鼓励学生与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教师沟通交流,充分挖掘、发挥学生蕴藏的潜在力量。
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如BEC、口译资格证书、营销资格证书和国际贸易跟单员、商务师证书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与竞争能力。
此外,要构建起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商务英语在中国可以说是新兴学科,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所以构建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动态的系统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市场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从而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当然这里说的动态的信息反馈来源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是来自学术界,可以来自兄弟院校或者是来自工商企业等。
总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努力探索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阮爱君.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台州学院学报,(1).
[2]陈小兆,胡莉萍.论商务英语人才的创业素养与教学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4(5).
[3]廖国强.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4(8).
[4]黄伟新.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J].国际经贸探索,(6)
篇3: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论文0前言
大众传媒在先进发达的电子技术和数字化影响下,许多播音主持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而随着广电信息化的发展,广电事业对播音主持人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品质需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作为播音主持人才输送链上的专业教育学校,应积极调整策略响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专业播音主持人的培养机制。
1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
1.1理论体系培养
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知识理论、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又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立足于播音主持的基本技能培养,包括播音理论、主持理论、形象理论及其他类本专业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非专业基础知识是指公共基础学科以及关联基础学科的应知应会内容。修养类知识理论指向高层次的个人修养和专业潜能培养,体现在个人审美能力、价值体现等形而上的层面上。
1.2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这方面的培养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打造和应用,包括临场发挥、现场控制,在业务能力体现上表现为语言能力、应变能力、播报和访谈能力等。对于复合型人才来说,不仅在专业素养上要求极高,对于其他方面如职业道德水平、政治思想、心理素质、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观等等也同样有要求。
2播音主持培养问题分析
播音主持专业属于语言艺术类范畴,该专业目前在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着体制和观念的问题,体现在教学上主要有:
2.1优秀人才少,教学难度大
在传统的专业分类划分中,主播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而且由于相关的行业特点,本专业在生源筛选时也偏向于有一定语言运用功底和形象基础的资源。这就使得整体生源基础素质相对较差,无形中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近些来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使得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对专业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2.2缺乏创新式教学
教师的教学思路流于模板化、形式化和过程化,没有真正深入到专业能力培养和个人风格塑造中去,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忽视了个体差异以及对个性化的尊重,以理论知识灌输代替现场模拟实验。因此学生也无法真正走进播音主持专业的内核,体会不到专业主播现场的实际情形,也就无法形成初具形态的个人主播风格和个性化特征,更别谈创新能力和洞察能力了。
篇4: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论文3.1将人才培养定位在融媒体时代
不少院校对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各个院校在该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与中国传媒大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院校都是参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造成很多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上都雷同。因此,笔者建议,转变过去落后的思想,重新审视该专业的定位,增加该专业培养人才的途径,同时也要增加学生专业生存的技能。以上海戏剧学院的主持艺术专业为例,尽管其也将专业定位在广播电视媒体上,但是走的却是非传统路线,而是立足于综艺节目上。
3.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适应社会形势提出的就业要求,学校在专业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场控能力和现场主持能力,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融合和灵活变通,花大力气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具有高度辨识性的个人风格,同时,在实践模拟中要针对实际工作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多样化演练,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开拓创造性思维。此外还应该重视实习环节的指导性教学,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尽快熟悉将来要胜任的工作形式。
3.3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任何教学活动的教学主体都是学生,在播音主持教学中也不能例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魅力,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发、培养和引导,针对学生个性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三观端正、品行高尚且具有个人特色的主播风格。
3.4基于网络平台培养创设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本文认为立足于网络平台,促进该专业的发展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于媒体融合平台来说,综合了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内容,其功能都是相当丰富的,因此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教学,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这就需要信息发布者强化自己文字输入和相应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将音频视频与规范的播音主持技巧结合起来。
4结语
如果把播音主持专业也放到市场竞争中,能够凸现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就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战略思想,而事实上,在市场化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播音主持专业还是广电发展事业,一直都置身于激烈的竞争体系内,所以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立住脚,必须从意识层面开始改变思路,加大各方面的投入、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为广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推动广电事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优秀人力资源供给,让更多具有特色和职业素养的大众媒体主播人为人们生活带来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
参考文献:
[1]帖洪宇,关志英.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设[J].青春岁月,(05).[2]黄念恩.创设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读天下,2024(14).
篇5: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论文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论文
一、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指委的专业规范以及社会需求与各类人才的专业特点,在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研究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生物工程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中医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方向上,既要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注重现代生物工程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与交叉融合,注重工程技术素养的培育,注重培养具有中药发酵工程技术、中药活性成分分离工程技术、能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背景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并能在中医药领域发挥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围绕着培养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加强课程及教材建设,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特色项目的培育,重视中药发酵工程、中药酶工程、中医药基因工程等中医药生物工程技能的培养,这也成为了专业建设的一大特色。
1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的培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生物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注重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广泛学习调研国内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指委制定的专业规范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调整。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工程类基础课程,并增设了实训环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除了开设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通用课程以及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外,还充分利用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中医药学这一优势学科,开设了中医学概论、中药药剂学、中药复方药动学等课程。同时,在专业实验课中也融入了中医药相关的.内容,而学生开放实验项目、本科毕业论文中与中医药相关的比例均高达50%左右。
2选用优秀教材,编写特色教材,融合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教材建设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必备的基础环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必然反映到教材上。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以此保证教材选用的先进性及中医药特色。针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编写并出版了符合专业方向需要的中医药生物工程教材《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该教材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着眼于实用性及学科发展性,并结合了中医药特色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在生物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中医药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特点,实践教学不但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生物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强化工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我校生物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课程整合与优化、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①在实验教学体系方面,实行多层次改革,对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毕业设计实验、开放实验项目、企业实训教学、实验设计竞赛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建立更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②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增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向本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并根据学科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入特色实验项目。
③在课程整合与优化方面,对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相承的课程,打破课程壁垒,进行课程整合,开设专业模块大实验,如将“基因工程”“、生化制药学”的实验课整合为“基因工程实验”,将“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发酵设备”的实验课整合为“发酵工程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将基因工程常用的实验技术串联起来,涉及基因克隆、菌种构建、工程菌的发酵、蛋白分离纯化、产品电泳与检测等环节,让学生在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中了解各项技术,既有“点”、又有“面”,改变了过去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孤立、交叉重复等现象。
④在完善管理机制方面,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发布、师生交流、资源共享、实验管理等功能。
(2)建设特色实验室,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建有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化学合成和化工原理等特色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每年承担150余项开放实验项目供全校学生选择,内容涉及生物工程各个方面,通过这些实验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就业方向,分不同专业方向,通过实行科研导师制、撰写论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采用发酵工程技术培育药用菌(中药)、中药成分分离分析工程、中药制剂工艺、细胞工程、生物制剂等不同方向。
(3)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实习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打通校企联系渠道,使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除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外,与多家校外具有中医药特色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使企业中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专业师资的补充,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篇6:浅析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浅析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尝试的院校多数采用的是本科院校学科交叉的方式,完全套用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性质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角度看都是不适切的做法。就职业教育而言,创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采用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根据专业关联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实用和够用原则以及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多专业渗透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蒋玲.中外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范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6).
[2]檀钊.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4).
篇7: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校在农经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复合型农经人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的需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道路。为适应并满足社会对农经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优化改革尤为重要。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如何协调农业和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体系,制订科学培养计划。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教学改革撤消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而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所实践的领域和服务的对象有较大差别,在本科教育中很难培养出适用于两个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随着林业传统功能的改变,林业和农业差别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要求的差距也在增大。如何设计出既适合林业经济管理要求,又能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2.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学生存在相对过剩的情况,若不立足于区域农林业特色及区位优势,明确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将会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就业困难,学生对学业失去兴趣,家长对专业不够认同,社会知名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生源困难。
3.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教学内容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的实践教学较少,实践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比例较小,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其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跟不上。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习基地开发难度大。
4.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近几年来相对不被社会重视,教材体系建设相对落后。而且从最近几年的教材发展来看,真正围绕农林经济管理的教材较少,正逐渐地变化为与工商企业管理相对应的教材,导致专业的特色性无法从教材中体现。5.专业建设资金缺乏。在人才培养、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教学设备的购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举办专题讲座等方面急需资金支持。而在这几个方面,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远远不足,许多必须要完成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由于资金不到位而流于形式。
二、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专业将以服务于区域特色农(林)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为方向,以教师为中坚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进一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增加教学投入、改善科研与教学条件、构建科研教学奖励与教学管理新机制、形成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为框架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格局,形成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复合型农经人才的培养应围绕以下四个目标:第一,建设一支“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基础,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优秀教学团队。第二,打造一个“以专业理论为根本,体现学科动态和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第三,形成一种“以教为辅,以学为主,教学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第四,完善一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立足于区域农业特色,培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经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新需求,立足于区域特色,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东省地处沿海,有着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和独特的农业资源,同时消费优势、资本优势、信息优势、交通优势极其明显,目前全省已培育了近150个具有较高效益和品牌的特色产品,区域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广东区域农业特色,对专业课程、特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2.建设教学团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指导。每年举办高层次专题进修班、讲习班、研讨班等,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讲学,指导、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升知识层面;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及国外进修或合作研究,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重点扶持、优先培养。建立动态的师资管理机制和开放的人才管理模式,积极聘请政府、大型企业、研究部门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出台有关教学奖励办法,向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的教职工倾斜,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梯队结构,形成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3.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要求和“三农”问题,体现广东区域农业特色,注重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结构的改革,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特别是本学科前瞻性问题和有代表性的成果。突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由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转变。
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特色。同样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地的特点而有所区别。广东省地处沿海,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和发展最快的省份,也是中国农副产品最为丰富的省份,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现代化加工的特色明显,应根据沿海经济特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课程教学的内容,同时增加涉农(林)专业相关选修课,增加中国农(林)业经济专题、农(林)课业热点问题、农业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当前热点问题等适当增加相关课程。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②以素质和能力提高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第一是对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重复、遗漏;二是加大力度,鼓励教师围绕实际问题自编讲义、丰富教材内容;三是对课程内容改变单纯的原则框架式的介绍,注重对学生思维分析方法、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当今社会经济、管理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处理某些具体问题的能力;四是要打破统编教材的局限,大量增加最新的理论和方法,以学生现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增加对现实经济管理问题的介绍和引导性分析。
③教材建设。课程教材应涵盖基本教材、实习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电化教材、电子教材等内容。以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紧密围绕农林经济管理的特色性,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经济学、农业政策学、林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出版与专业课相关配套丛书,扩大电子教材的建设和应用,选用先进适用的外文教材参考书,提供详细而适量的课外阅读文献目录。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鼓励教师开展教法研究,经常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交流会议,总结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广好的教学方法。按照目前情况,教学环节大致分为课堂讲授、实习、论文写作和考试,侧重于知识性教育,改革教学环节就必须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资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综合运用讲授、个案分析、专题讨论、演讲、辩论、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推进师生互动式教学;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上网开放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案例、参考文献目录等,以便于学生学习,并且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成绩根据平时课堂讨论、课程论文、作业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5.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
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如将学生划分为若干项目小组,为学生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以培育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大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聘请兼职教授,邀请企业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和学术活动,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并给予各种形式的资助、指导,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创新大赛。建立稳定的能够满足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试点实行“导师制”。
充分发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将特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导师制”培养试点,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由一名教师担任一个专业班级导师,指导、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同时导师积极吸纳所指导的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提高其动手和创新能力。
篇8: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论文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联系紧密。现阶段,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开始意识到这门课程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错误,而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亦是如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高校语文教学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复合型人才概述
(一)定义。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备两个及以上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不仅包括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多重复合,而且也涵盖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所以,“复合”二字代表了不同两者及以上的有效交融,既要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突出,同时又要拥有其他技能。
(二)特征。首先,复合型人才具有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雄厚的理论基础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助于能力培养,但并非是不同学科能力的单纯堆积,而应当扬长避短,基于多重能力来增强综合能力,并且发挥其综合效用。其次,复合型人才通过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融而实现对已有知识和能力的突破,换言之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当然,这不仅是人们创造力的激发,更是人体智能的逾越。
二、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仍采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不仅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不活跃,而且也难以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式的教学环境中,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和激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本应占据主动、积极的地位,但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忽略了其主体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不够,亟须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思维缺乏。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多陈旧、老套,形式也较为单一化。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材循环往复,但“换汤不换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滋厌烦心理。而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其覆盖面宽广、知识丰富。现有文学素材中具有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素材系统,高校语文教学应在素材更新上发挥积极作用。现阶段,由于我国高校语文教材没能得到更新,加之形式也无法得到创新,所以进一步制约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此外,任课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教学体系的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了高等语文学科教育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人文素质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似乎已发展为一种固定化的口号,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不再有这般感觉。高校语文教学应遵循听、说、读、写四大基础性原则,并始终围绕这一原则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其所覆盖的文学、处世、人性以及为人等内容,构成了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倘若只开展语文实践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片面化解读,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多采用“听、说、读、写”模式,不仅僵化了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其文学瑰宝也亟待我们挖掘。
三、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
(一)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渊博学识
高校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不断追求学者化风范。所谓“学者化”,就是指从事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应是与文学相关专业的学者或专家,其主要包含两种涵义:①知名学者或专家担负起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上世纪初就不乏名师执教的传统,比如沈从文、闻一多和朱自清等,而改革开放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仍然保持这样的传统;②对于已从事于高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将“成为一代名师”视为前进的方向。另外,任课教师要对不同的文化领域或层面进行涉猎,丰富自身的人文学识,将自己经历过的坎坷道路、积累到的人生经验、体验过的生活经历以及参透过的人生哲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形成对自然宇宙、社会生活、人生理想、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等的深入理解,并使其融入到整个语文课内外教学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感染并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保持乐观,对人生存有信念。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功能。而且,在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做到灵活、机智,熟练地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以及课堂氛围等,遵循“因势利导”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譬如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诸多模式,打破“教师中心化、教材中心化、黑板中心化、课堂中心化”的落后局面,专注于文学作品赏析和情感培养,引导学生鉴别文学趣味,感悟人文意蕴,纵情观赏我国文学之风景,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营造多元化教学环境,突破单纯的课内教学气氛,将教学延至课外。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可通过创建文学社团、举办人文讲座、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学知识竞赛等,创造生动的、积极的人文氛围,以此培育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磨炼自我意志,逐渐培养对本民族、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情感;树立起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将文学知识以体验感悟或亲身实践的形式渗透到自我文化生命与知识血肉之中,慢慢汇聚强大的人格力量。
(三)拓宽专业学习,实现主辅相结合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在招生录取上,采用文理学科划分方式,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贯穿相邻专业课程,扩大语文学科覆盖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他专业的知识,从而为学科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采用这一招生方式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学科具备深入的了解,通过结合现实情况来调整院系专业,不仅有效避免了大学生因知识面狭窄而“漏洞”百出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辅双修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较广,能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性。所谓“主辅双修”,就是指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中心,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两个专业,其中一个是主修,另一个是辅修,结合各高校具体规定,主辅双修课程必须达到学分比例,方可准许毕业。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节省了教育成本,而且提高了我国科技竞争力。另外,也可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学习。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很多跨学科或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了文学类、艺术类、理工类等专业,比如中西方文学史、文学作品鉴赏、名著阅读、摄影入门等诸多千奇百怪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睿智地使用社会,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言行层面,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凸显其文化修养,展现其文化素质。由于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文人雅士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纯真的艺术操守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等,这些均是人文素质的客观体现。高校大学生应在时间的积淀下找寻语文学科的真谛,并从言行层面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在内涵层面,内涵修养可通过外在肢体进行表现。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内涵修养和外在肢体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人,但这一切都需要依赖于大学语文学科。由于该学科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汇聚我国大量的文化传统、东西方先进思想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有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纪楠.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1).
[2]刘忠喜.试论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J].语文建设,(3).
[3]黎红.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19).
篇9: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授课目的与其他专业课有所不同,公共艺术专业强调的是通过提升高校学生艺术人才的感知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雕塑与陶艺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其艺术特色为直观性、公共性、社会性。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人培养模式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认识方面有待提高,就以雕塑与陶艺方向为例。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产、学、研方面的问题,简要阐述高校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上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陕西高校;公共艺术;雕塑与陶艺;研究
公共艺术专业目前是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陕西高校为了顺应改革趋势潮流,在省内广泛的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高校生创造力、发散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艺术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的潜能作用越来越被陕西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重视。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方向的课程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雕塑与陶艺的创作现状也令人堪忧,许多高校艺术类学生对雕塑与陶艺的学习认知不高,有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窘境。由此可见,陕西高校在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内容了解不够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修够学分,对课程内容本身其实没有多大兴趣。这其中包含深层次的原因:第一,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脱节。第二,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而且非常强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但是现今高校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尚不够重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而实践环节较少,学生体验操作实训不够,输出的毕业生往往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部分高校艺术类教学课程设置不很合理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尚未达到教学的相关要求,且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标准。还有一些高校选取的教材不很实用,应用性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雕塑与陶艺专业对教学实践性要求很高,现有些老师不太注重此方面教学,从而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得不到身体感官体验,这种状况直接影响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公共艺术课授课方式不当、教学设施滞后
陕西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的授课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授课效果不理想,课堂秩序乱。当前,部分高校科本出身专业老师相对紧缺,对于要求专业性很强的雕塑与陶艺专业课程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和学生听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影响。我们都知道,听课人数多的时候教师的手势、板书、模型展示等都会受到局限,本来很具艺术性的课程失去了本有活力和生机,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体的效率都受影响。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雕塑与陶艺方向的现状
我国的雕塑和陶艺工艺历史悠久,陕西作为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在雕塑和陶艺上独具特色。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今的艺术评判标准对许多传统工艺品持评价不高,“学院派”雕塑和陶艺的创作思路与“企业现实派”的具体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造成毕业生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的作品处境尴尬,选修这类专业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的心理。同时,雕塑和陶艺设计本身具有非常巧妙的艺术想象空间,形式多样,工艺要求严格,创作思维空间巨大,应运技巧要求很高等等,这些因素给广大学生提出了非常高专业要求,他们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二)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雕塑与陶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类艺术品不仅需要在外进行塑造而且还需富含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它需要创造者通过其敏锐的思维和创作天赋,充分挖掘其市场价值,将一般材料塑造成优秀的工艺制品,以此实现雕塑与陶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们陕西高校要在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下足功夫,将传授、教学、推广、研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此为纽带,广泛的培养艺术人才,让广大雕塑与陶艺艺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公共艺术课教学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如何上好艺术类课程是陕西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近些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有部分高校摸索出了一套艺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重的教学模式。研究其成功的诀窍,需要从调整教学观念、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实现。(1)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科学设置艺术课程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前,必须要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再因时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只有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开课之前,各高校决策层须要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科学的.设置艺术课程,从而使艺术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质量有据可依。当下,各高校的教学大纲基本上由各高校自己决定,但是由于陕西的许多高等院校缺乏用人企业对艺术专业技能需求的市场调研,以致无法掌握企业的切实需求,因此造成了实用艺术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和方向差别较大,因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不能仅各高校学自行制定。为保证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必须根据国内的市场具体需求,制定出一套实用性强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2)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现实教学中,为实现实用与综合素养并重的教学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用人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所有可掌握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转变固有的、教条的教学理念。具体工作有:第一,教学大纲的制订要更近针对性,每节课都要拥有一个明确的、实用的主题,要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深入浅出,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第二,积极推进合作化的教学方式,将艺术生分成若干小组,多布团队合作类型的作业,以实现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效果。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出于企业需求的考虑,未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虽然许多艺术生都具备很高的艺术天赋,但在就业之后他们却表现平平,主要原因是他们团队意识不强,这就造成其很难融入到企业的团队之中,因而无法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在学习阶段我们就要重视学生团队合作和团队意识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团队的合作意识,才有益于艺术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3)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要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就要在大学原有基础上实施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企业的实际要求上,采取“以需定产、因需定配”的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学生。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毕业生将来能为社会和企业所用,如果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人才培养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逐步向企业的需求靠拢,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立足“产学研”的建设,首先要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以增加兴趣为目标提高公共艺术课学生学习的参与率,使艺术生的创造性能力能够有机会发挥。其次,开展专题讲座,例如邀请业内专家开设明清陶瓷艺术专题课等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达到提升效率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双重目标。再次,增加教学实践,可以结合现代雕塑与陶艺的特点多组织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实用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积极与企业合作,各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以及市场调研等具体工作之中,压缩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实用,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曹煜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的建设研究[J].艺术科技,(04)
[2]刘太雷.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设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问题浅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01)
[3]张华宣.加强校内辅修课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
篇10: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孩子教育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