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篇)_第1页
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篇)_第2页
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篇)_第3页
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篇)_第4页
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页共4页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设立独立的病室,根据疾病种类对病人进行分类隔离。病室内部应遵循严格的隔离原则,配备独立卫生间及防护门。走廊墙壁上设置双层传递窗,以允许工作人员在不进入病室的情况下传递食物、药品等(适用于轻度病情的病人)。病区内需设立专用的消毒间。洗衣房、消毒供应室等设施应具备符合隔离要求的建筑设计,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隔离区的划分如下:1.清洁区:指未与病人直接接触且未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微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3.污染区:指直接被病人或其排泄物、用物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等。隔离设备包括:1.隔离标识(严格隔离:黄色标识;接触隔离:橙色标识;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识;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识;肠道隔离:棕色标识;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识;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识)。2.隔离衣、衣架。3.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4.洗手方法、避污纸等。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应分开,固定使用并定期消毒清洁,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需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设置含氯消毒液的泡手盆,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空气细菌总数应≤500cfu/m3。扫床应采用湿式操作,物品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二、病人消毒隔离制度1.病人在入院进入病区时,仅可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带入。2.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得随意外出,活动应限制在污染区内。应对陪伴及探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尽可能限制家属的陪伴和探视。特殊情况下的危重病人,经医务人员许可可有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的隔离规定。出院时需进行适当的卫生消毒。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在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着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需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污染物品,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后,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应保持指甲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工作人员在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务必用流动水洗手。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值班室休息。3.在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应遵循先感染后传染的原则。4.污染的手不得接触清洁物品,如有疑虑必须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5.病人接触的一切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如体温计,需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未经消毒处理,不得供他人使用。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集中处理。7.用过的物品、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定点存放,传染病人的布类必须先消毒再送洗,防止与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等标本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和破损。在存放、取出送检时,容器外侧不得有被污染的可能。工作人员不得向其他病区借用或交换物品。四、护理员消毒隔离制度1.护理员进入污染区操作时,需穿隔离衣、戴帽子。2.病室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拖把用后需消毒并彻底清洗,晾干备用。治疗室、病室、厕所的抹布、拖把必须专用,标识明显。3.病区的床、椅子、床头柜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做到一人一布,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4.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二)设立独立的病室,根据疾病种类对病人进行分类隔离。病室内部应遵循严格的隔离原则,配备独立卫生间及防护门。走廊墙壁上设置双层传递窗,以允许工作人员在不进入病室的情况下传递食物、药品等(适用于轻度病情的病人)。病区内需设立专用的消毒间。洗衣房、消毒供应室等设施应具备符合隔离要求的建筑设计,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隔离区的划分如下:1.清洁区:指未与病人直接接触且未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微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3.污染区:指直接被病人或其排泄物、用物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等。隔离设备包括:1.隔离标识(严格隔离:黄色标识;接触隔离:橙色标识;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识;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识;肠道隔离:棕色标识;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识;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识)。2.隔离衣、衣架。3.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4.洗手方法、避污纸等。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应分开,固定使用并定期消毒清洁,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需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设置含氯消毒液的泡手盆,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空气细菌总数应≤500cfu/m3。扫床应采用湿式操作,物品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二、病人消毒隔离制度1.病人在入院进入病区时,仅可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带入。2.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得随意外出,活动应限制在污染区内。应对陪伴及探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尽可能限制家属的陪伴和探视。特殊情况下的危重病人,经医务人员许可可有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的隔离规定。出院时需进行适当的卫生消毒。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在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着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需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污染物品,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后,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应保持指甲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工作人员在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务必用流动水洗手。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值班室休息。3.在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应遵循先感染后传染的原则。4.污染的手不得接触清洁物品,如有疑虑必须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5.病人接触的一切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如体温计,需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未经消毒处理,不得供他人使用。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集中处理。7.用过的物品、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定点存放,传染病人的布类必须先消毒再送洗,防止与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等标本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和破损。在存放、取出送检时,容器外侧不得有被污染的可能。工作人员不得向其他病区借用或交换物品。四、护理员消毒隔离制度1.护理员进入污染区操作时,需穿隔离衣、戴帽子。2.病室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拖把用后需消毒并彻底清洗,晾干备用。治疗室、病室、厕所的抹布、拖把必须专用,标识明显。3.病区的床、椅子、床头柜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做到一人一布,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4.2024年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样本(三)设立独立的病室,根据疾病种类对病人进行分类隔离。病室内部应遵循严格的隔离原则,配备独立卫生间及防护门。走廊墙壁上设置双层传递窗,以允许工作人员在不进入病室的情况下传递食物、药品等(适用于轻度病情的病人)。病区内需设立专用的消毒间。洗衣房、消毒供应室等设施应具备符合隔离要求的建筑设计,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隔离区的划分如下:1.清洁区:指未与病人直接接触且未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微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3.污染区:指直接被病人或其排泄物、用物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等。隔离设备包括:1.隔离标识(严格隔离:黄色标识;接触隔离:橙色标识;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识;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识;肠道隔离:棕色标识;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识;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识)。2.隔离衣、衣架。3.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4.洗手方法、避污纸等。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应分开,固定使用并定期消毒清洁,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需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设置含氯消毒液的泡手盆,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空气细菌总数应≤500cfu/m3。扫床应采用湿式操作,物品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二、病人消毒隔离制度1.病人在入院进入病区时,仅可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带入。2.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得随意外出,活动应限制在污染区内。应对陪伴及探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尽可能限制家属的陪伴和探视。特殊情况下的危重病人,经医务人员许可可有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的隔离规定。出院时需进行适当的卫生消毒。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在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着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需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污染物品,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后,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应保持指甲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工作人员在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务必用流动水洗手。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值班室休息。3.在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应遵循先感染后传染的原则。4.污染的手不得接触清洁物品,如有疑虑必须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5.病人接触的一切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如体温计,需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未经消毒处理,不得供他人使用。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集中处理。7.用过的物品、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定点存放,传染病人的布类必须先消毒再送洗,防止与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等标本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盛放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