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庭枫景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5月目录TOC\o"1-2"\h\z\u第1章总论 ①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小型车:LOS=12.6+34.73LgVS+∆L路面(式1)中型车:LOM=8.8+40.48LgVM+∆L纵坡(式2)大型车:LOL=22.0+36.32LgVL+∆L纵坡(式3)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源强修正:道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源强修正量∆L纵坡计算按表4.2-3取值。2)预测结果①在距离道路中心线水平方向上的噪声预测值见表4.2-5所示。表4.2-5不同距离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不同距离(m)1020304050车流量(辆/h)时段380昼间61.9956.2151.8650.7248.15120夜间56.3751.8647.7845.8644.38由上表的交通噪声预测可知,距离工业大道和润丰大道中心线50m处的昼间交通噪声值为48.15(A),夜间44.38dB(A)。根据道路预测交通噪声值叠加可知,到住宅楼的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分别为50.06dB(A)和46.12dB(A),可以看出,到住宅楼的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为进一步减小交通噪声对本项目影响,本评价另提出以下措施和要求:①对项目临工业大道和润丰大道一侧均需安装双窗双层中空隔声玻璃。②在项目邻规划道路一侧建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且应种植高大树木。经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本项目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和夜间50dB(A))。(2)永州卓华服装厂对本项目影响永州卓华服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时尚睡衣、魅力睡衣、胸围及短裤、魅力紧身内衣,产品全部出口,租赁宏泰工业园6栋标准厂房和员工宿舍生产,已于2010年11月投产运营,拥有员工200余人,年产量达700万件以上。该项目不涉及印染工艺,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生产固废以及生活污水,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效果如下。1)废气:锅炉烟气经脱硫除尘处理后,烟气中SO2浓度为534mg/m3,烟尘排放浓度80mg/m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2)废水: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蓝山县污水处理厂。3)固废:该项目产生的固废包括边角余料、锅炉灰渣以及生活垃圾等。边角余料全部外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炉渣作为建筑材料外售,对环境影响较小。4)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为生产设备及锅炉风机等。各设备均置于厂房内建筑隔声,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该企业位于本项目北侧50m,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情况下,对本项目影响较小。(3)永州必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影响永州必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生产LED节能灯、路灯、格栅灯、射灯等照明产品,员工达到400余人。该公司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对本项目影响,因此在功能布局进行了合理设计,靠近本项目布局分别为,公司宿舍和公司道路。尽量避免了对本项目的影响,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下,对本项目影响在介绍范围内。第5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5.1.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场地扬尘控制措施①落实施工扬尘控制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工期、阶段和进度,整个施工期需设专职保洁员4人。=2\*GB3②设置围墙(档)每个建设施工工地原则上只能设1个出入口,出入口内侧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铺设加湿的麻袋、毛毡或毛纺布毡等。设置围墙(档),在工地四周设置高度为2.5m以上的围挡,围挡底部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围墙(档)必须在三通一平以前完成。渣土进出口数量为一个,位置设置在项目西侧,靠工业大道。③设置防尘布(网)裸露的施工场地闲置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应采取防尘布网覆盖。砖混结构建筑物四周1.5米以外全部设置防尘布或不低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的防尘网,防尘布(网)应先安装后施工,且防尘布(网)顶端应高于施工作业面2米以上。闲置3个月以上的,应采用植草等方式,对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所有粉料建材必须覆盖或使用料仓密封存放。④设置洗车点于项目大门口内侧各设置1个洗车平台(设置洗车沉淀池),冲洗点配置清洗机和清洗员4名(出入口分别布置一人),运输车辆出项目区时需对轮胎进行冲洗,确保外出车辆不夹带泥沙出场,产生的冲洗废水进行沉清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不外排。扬尘污染防治人员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洒水作业、车辆清洗作业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落地残料应一车一清,不能形成堆积状况。地面和连接进出口的道路必须硬化,道路硬化宽度应大于6米,连接进出口的道路必须保洁,保洁长度不少于100米。⑤施工场地防尘当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201-300)和气象预报风速达5级以上时,停止爆破、土方和拆迁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51-200)和风速达4级以上时,停止爆破和土方施工,并每隔2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50)时,应每隔4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定期喷水抑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运输车辆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保证物料、渣土、垃圾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⑦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不得现场搅拌、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等,应尽量使用成品或半成品石材、木制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切割造成的扬尘。⑧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硬质围挡;工程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闭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工地周围按要求设置硬质密闭围挡。⑨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地面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进行建设和完善,以人工绿化方式恢复植被,种植植物以街道和空隙地的观赏树木和花草为主,使场地裸露地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美化环境。(2)施工机械燃油废气排放控制措施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执行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应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提高机械的正常使用率;承包商所有燃油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应执行《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1-14761.7-93),若其尾气不能达标排放,必须配置消烟除尘设备。施工机械使用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特别是对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应予更新。(3)装修有机废气建议装修时使用环保型装饰材料,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限值要求。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区的粉尘及扬尘产生量将得到有效的控制。5.1.2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施工场地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结合工程及施工特点,工程施工场地产生的生产废水量较小,但由于SS浓度很高,如任意流失,特别是在暴雨时,地面径流大,对施工场地冲刷强劲,雨季排水不畅,工程需设置完善的配套排水系统、泥浆沉淀设施,施工单位在各地块四周加建临时排水沟,并在排水沟出口及拐角处设沉淀池,施工废水处理采用重力沉淀处理工艺,沉淀池尺寸为:1×1×1(长×宽×高)m,沉淀池宽与排水沟宽之比一般为2:1,池体长宽比为1:1-2:1,污水沉淀时间3小时。施工场地废水经二级沉淀池沉淀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2)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源生活用水和粪便排放,其中以公厕污水的影响最大,一定要全部进行处理,施工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和CODcr,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接管依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控制,BOD5和CODcr的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300mg/L、500mg/L以下。在施工场地设置的施工生活区设置1个无害化公厕(即二级化粪池)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达BOD5≤200mg/L,CODcr≤300mg/L,能够达到本工程对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值。施工期生活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3)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场地土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4)临时防护措施,如在场地设置截水沟、泥浆沉淀设施,用草席、砂袋、挡土墙等对开挖坡面进行护坡,以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施工期间污泥水悬浮物的浓度。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在施工工地周界应设置环形截水沟,并根据雨季水平衡,构筑较大的回用贮水池。5.1.3噪声防治措施根据施工期噪声的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楼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具体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项目应避免在中午(12时至14时30分)和夜间(22时至次日早晨6时)之间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内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施工抢修、抢险作业和施工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提前向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需提前向周围民众进行公告后才可进行施工。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2)建设施工单位若需要在夜间进行施工,必须到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同时张贴告示,通知周围居民和公众,并控制夜间施工埸地电焊操作。(3)施工中应使用商品预拌混凝土,避免在场地内设置混凝土搅拌机,较少噪声对项目周边附近环境噪声的贡献影响。(4)为减少项目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区生活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采用先进的低噪声施工机械,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使机械处于最佳工作状况,对一些固定的、噪声强度较大的施工设备,如卷扬机、电锯、切割机等单独搭建隔音棚,或建一定高度和宽度的空心墙来隔声降噪,设置地点应选在中部远离西侧和南侧居民楼等环境敏感目标处;对移动噪声源,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应采取安装高效消声器的措施来实现降噪的目的。(5)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适时维修,特别对因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的设备,更应经常检查维护。(6)进出施工场界的物料运输车辆需限制行驶速度,并禁鸣喇叭,以最大程度减小运输车辆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7)根据实际需要可在局部施工区建立临时性声障,声障可设在西侧和南侧靠近居民点位置的施工场地边界上,建立高度为2.5m的围墙,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的要求。(8)项目在装修阶段使用的电锯、电刨、电钻产生的噪声值较高,故禁止中午或夜间施工,在施工工序上建议先装门、窗,后进行其它方面的装修,利用先装好的门窗,可隔噪声10dB(A)左右,减小项目装修阶段其它工序产生的噪声对小区已先入住的居民和周边附近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9)在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落实各项减震降噪措施。5.1.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期固物主要是弃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将产生3.12万方的弃土,应及时运至指定弃土消纳场,避免过多堆放于建设场地内,造成扬尘和水土流失。运输车辆由项目西侧出入施工场地。装载弃土的运输车辆根据交通部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路线进行运输,减少白天对交通的压力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建筑垃圾由于其成分较简单,数量较大,因此收集和运输的原则是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及时处置。对于建筑垃圾中的稳定成分,如碎砖、瓦砾等,可将其与施工挖出的土石一起堆放或回填。建筑材料堆放地及建筑垃圾堆放地周围应建立简易的防护围带,以防止垃圾的散落,并定期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避免运输尘土洒落对周围环境影响,特别是对周边住宅区的影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同再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并定期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严禁乱扔乱弃。5.1.5水土保持措施建构筑物基础待回填土方运至临时堆渣区集中堆存;表土回填,全面整地;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沉沙及坡面防护;回填临时堆渣的堆置;植物措施: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及乔灌草;停车场植草砖防护;乔冠草绿化美化。通过采取动土前在项目周边建临时围堰、及时清运弃土、及时夯实回填土,本项目挖填方均较大,造成一定数量的水土流失。施工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场地,并在排水沟出口设沉淀池,使雨水经沉淀池沉清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尽量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另外,应该将堆料和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或将容易冲刷的堆料临时覆盖起来。(1)建筑物区①场地平整、建筑物及地下室基坑开挖前应先将区域内开挖回填区域表土剥离运至临时堆土区集中堆置,②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清理沉沙池,清出的沉淀物运至场外集中堆放。临时沉沙池尺寸1m×1m×1m。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处雨水及场区地下渗水等应有效沉淀后外排,水质应符合排水指标。(2)道路及停车场区①本区施工前应先将开挖回填区域内剥离表土及管沟待回填土方运至临时堆土区集中堆存。②道路需设置砼排水沟与砖砌沉沙池组成的排水沉沙系统。③为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拟在道路两侧植行道树多株,行道树宜选用主干通直、高大、抗病虫害的香樟、银杏、白玉兰等,行道树间距4-6m。(3)绿化区①施工前应先将本区开挖回填区域表土剥离运至临时堆土区集中堆置。②为防止雨水冲刷裸露的地面,在场区内结合永久性排水系统设置砼排水沟。(4)临时工程区1)施工生产生活区①本区施工前应先将本区开挖回填区域表土剥离运至临时堆土区集中堆置。②为减排场区内积水,考虑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与沉沙池组成的排水系统。④本区植物措施布置前需对绿化区域在回填表土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或方形整地。2)临时堆土区①临时堆土区均为疏松的土体,如遇大暴雨,必将会产生极强的水土流失,因此必须考虑对临时堆土采取的必要的排水和沉沙防治措施。②对本区占用绿地区域进行乔灌草绿化美化措施,需栽种乔木、灌木、植草皮。绿化措施布局同绿化区。③本区植物措施布置前需对绿化区域在回填表土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或方形整地。5.1.6绿色环保措施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建设施工过程和办公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环境性能已是未来建筑(尤其是住宅)形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生态环境的绿色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环保的要求。本评价提出下列绿色环保措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缓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应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环境概念引入到设计理念中,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家庭微环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从而更好的保护了环境。5.1.7绿色施工(1)在环境管理体系指导下,对施工活动和施工现场布局精心安排和设计,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施工优先采用环保型设备;(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分类回收,资源利用;(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尽可能回收利用作为场地洒水,降低施工扬尘。5.1.8绿色室内装修(1)装修应符合有关规范,建设单位装修过程应符合建设部制定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该规范对建筑工程室内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含量的控制指标作了规定。(2)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要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室内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指标进行检测。建筑工程室内有害物质含量指标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的,不得投入使用。(3)工程竣工的建筑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放射性测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5.2.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油烟的防治措施当前,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引起的居民投诉的情况日益增多。由于建设单位现阶段尚未对商铺进行功能分区,无法确定今后运营方向。因此,项目在设计阶段应重视该问题,应合理规划,集中分区,在集中区建设过程中预留专用的饮食油烟排放烟道,餐饮业单位应设置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并应在项目设计与施工建设中设置与主楼相连通的排烟竖井,通过楼顶排烟竖井高空排放,排烟竖井预留监测采样位置。油烟排放口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风向及周边建筑物的情况,避开敏感目标。(2)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本项目运营期间所受到的大气污染部分来自于周边道路汽车尾气排放影响,为减轻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项目周边的绿化建设,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速生树种,如种植对汽车尾气污染物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夹竹桃、垂柳、光叶石楠、南海桐等。②项目地下停车场应按照规范设置合适规模的换气系统,运营期间,保证地下室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并保证换气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地下车库的排气通风口应均匀布置,且应避免朝向居民住宅或人群集中地区。③合理调度地下停车场的停放,临时停放要求熄火停放,减少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3)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防治措施①使用含硫率低的轻质柴油作燃料。②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经配套的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4#栋专用排烟通道引至屋顶高空放。(4)垃圾暂存房处产生的恶臭与保洁、及时清运密切相关。项目垃圾暂存房做好及时清运工作,保持垃圾收集桶清洁卫生,防止蚊蝇滋生,保证垃圾收集桶为加盖式且无损坏,以减轻垃圾恶臭对居住环境的影响。5.2.2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内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项目建成营运后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341.96m3/d,经化粪池处理后,经规划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项目设置的化粪池等环保设施和污染源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使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项目排水系统和市政污水管网之间的通畅运行进行跟踪,防治管道阻塞。项目设置四座化粪池,化粪池总容积为400m3。按照国家对化粪池设计的要求,污水在化粪池的停留时间必须为12—24小时,该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41.96m3/d,能满足规范要求,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若设置商业餐饮区,建议应预先设置隔油沉淀池,其厨房污水分别经沉淀除渣和隔油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再由城市截污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要求规定,环评建议隔油池设计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含油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0.5h;b)池内水流流速不宜大于0.005m/s;c)池内分格宜取二档三格;d)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容积不宜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宜小于0.6m;e)与隔油池相连的管道均应防酸碱、耐高温。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概况及收纳项目污水可行性分析:蓝山县生活污水厂区占地53亩,位于城郊七里江河畔,投资2700万元。管网分A、B两大部分,总里程48公里,A线沿东方大道两侧建设,主要是处理新工业园污水,B线从西外富民桥起至污水处理厂,主要吸纳县城生活污水。项目总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t。目前日处理量约9500t~12000t。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有足够的富裕处理能力,可满足本项目增加部分污水处理的要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容量不会造成冲击影响。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MBR工艺。该工艺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污泥沉降性能好的特点。能较好的耐受冲击负荷。在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具有很高的脱氮除磷的效果。经处理后可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41号令)中的第三章排水接管的相关条例,本项目位于截污范围内,项目西侧工业大道和南侧规划路已铺设污水管网,项目污水经规划路污水干管由南向北进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项目污水量341.96m3/d,仅为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1.14%。项目废水为普通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达到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因此,项目废水进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和可靠的。化粪池建设投资约40万元,化粪池建成运行后,建议每季度各化粪池清掏一次,清掏费用每年约5万元。综上所述,污水及废水治理设施及措施在经济、技术上是合理、可行的。5.2.3声环境保护措施(1)车辆噪声:为避免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产生影响,本项目应采取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保护临路的第一侧建筑的保护。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在小区临路一侧建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并依地势对小区内部进行合理的绿化布局,既起到了吸声、降噪的作用,又能阻挡扬尘,美化环境。②为了保障小区内居民有一个较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受到交通干道噪声的影响,应为靠路一侧建筑物采用隔声窗,有效阻隔建设路交通噪声影响。针对小区内的交通噪声影响,通过实现人车分流,加强日常管理,控制进入小区车辆车速,禁止鸣笛,合理停放。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通道设置吸隔声顶棚,降低噪声。(2)生活噪声:业主在进行招商时应注意,不得引入强噪声商业。物业公司应加大对商业经营场所商业经营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营业时间,减少对项目内住户的影响。(3)设备噪声:水泵房、风机房等动力设备应优先低噪声选型,对于高噪声源的发电机应隔出单独机房。设备安装时,根据设备的自重及振动特性采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台座或隔振垫、减振器和隔振沟。管道穿过墙壁、楼板等结构物时,管道振动会沿建筑物传播,也会产生噪声辐射,因此建议采取弹性支撑,即在管道穿过墙壁、地板处用弹性垫或橡胶套管隔离,水泵的进出口可用橡胶软接管连接,或用曲扰橡胶接头。电梯设备主机置于设备房,采用建筑隔声、安装吸音材料、设置减振装置和安装隔声层控制。柴油发电机主要是项目区内停电使用,根据蓝山县往年的停电情况来看,每年停电时间及次数不多,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噪声源强约为100dB(A),项目临时柴油发电机组设置在地下室专门的隔声间内。一般对于发电机组的噪声采用两种处理方式:机房做降噪或者采用静音机组(防音型机组),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机房降噪方式处理。机房降噪主要有以下方法:机房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做隔音墙,同时风口错开,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内设置进、排风消声器,同时设置进、排风消声百叶窗,这样消声量可以达到40dB(A);机房内顶部和四周墙上铺设吸声系数高的吸、隔声板,主要用来消除室内混响,降低机房内声能密度,降低声源向外辐射的强度;为防止噪声通过大门向外辐射,可以设两极房门,并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双层隔声门;排烟管处可以选择标准9dB(A)的消声器可以保证机组排烟噪声的有效控制。以上的处理同样可以抑制发电机的噪声,通过降噪处理,机房的噪声可以达到要求。因此,备用发电机噪声通过对发电机组采取隔振、吸声、消声及机房隔声等措施后,对周围居民影响不大。5.2.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固体废物是一种积累性的污染物,不仅占用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物理或生化的转化,从而在堆积地附近造成对大气、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因此,建设单位除认真落实评价所提出的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外,对固体废物的处置还应本着3R(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妥善处置,尽量做到废物再利用,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项目在投入使用后要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定时清扫,定时收集;(2)生活垃圾实现袋装化,采用易降解的垃圾袋,并在小区每栋楼设置加盖垃圾收集桶,每日由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协助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设置4个垃圾暂存房(绿化带中),每日收集的垃圾及时运至垃圾暂存房,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3)规划好合理的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在运输途中导致的垃圾散落;(4)加强做好项目垃圾站的管理,每天至少固定运送垃圾一次;(5)充分发扬本项目居民容易组织和管理的特点,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使居民能够从自身做起,从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投放做起,并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5.2.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使本项目建成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与周边景观生态互相融合,应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主要有如下要求:(1)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及营运中,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物种的配置要注意几点:一是美观大方,提高观赏价值,乔、灌、草合理配置,特别是提高乔木、灌木的比例;二是注意异质性布局,与周边的自然组分构成团块式的混交布置,以增强系统抗御内外干扰的能力;三是选用本地优势种,并注意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四是绿化植物的特性,应尽量与建筑和周围景观相协调。(2)公共绿地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办公生活对象的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3)注应力求维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年龄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尽力保护多样性与异质性。应运用物种框架法和最大多样性等生态学方法来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另外,项目营运期也应严格按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要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洪、防汛措施,降低洪水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第6章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6.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6.1.1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位于永州市蓝山县,润丰大道与工业大道交汇处的东南角。本项目已经在蓝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蓝发改备【2014】20号),本项目已取得蓝山县城乡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14】059号),该文件中明确指出,本项目地块为居住用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蓝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且,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的内容。6.1.2区域环境质量根据蓝山县环境监测站的现场监测资料可知,该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除Pm10以外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区域水环境其中CODcr超标,其余监测因子满足相关环境标准要求。声环境,东、南2个监测点昼夜间值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西、北2个监测点符合4a类标准。6.1.3项目建设及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可能造成周围环境扬尘及噪声污染,而项目近距离内敏感点有西侧居民点和南侧居民点,项目施工将对近距离敏感点产生影响,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后,将施工影响降至最小。施工期各环境影响因素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项目运营过程中,有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产生,经严格按设计及环评要求治理,不会造成各项环境指标超标,对外环境影响较小。6.1.4项目周边配套情况项目所在地区内交通路网发达,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排水、垃圾收集均已到位,能够保障项目运营期办公、商业各项生活要求。由此可见,业主们在区域内能够享受到完善而又便捷的各类生活配套服务,并可借助快捷的道路辐射网到达城内各处。此外,按前文4.2.7提的措施,外环境对本项目基本能得到控制。因此,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也较小。通过以上分析,该区域具备了作为居住区良好的外部条件,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选址合理。6.2项目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6.3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项目总平面布局本项目住宅楼共6栋,南面靠规划路一排从西向东为5#栋、6#栋,东面靠规划路由为4#栋,北侧润丰大道从西向东为1#栋、2#栋,西侧工业大道为3#栋。其中1#、2#、3#、5#、6#楼:地上18层,其中1层为商业,2~18层为住宅。小区主入口为西面,并设有一个车库出入口和一个人行入口,北面有一个次入口,并布置车库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中间借用建筑平面布置关系,形成以小区住宅围合而成的中心景观绿地,大气而开放,也为居民创造精致高雅的生活条件。本项目设置了4处垃圾暂存房,分别位于5#、1#、6#、4#栋绿化带中,便于收集和转运小区内产生的生活、商业垃圾,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设有地下车库,设计采用类似高层的整层地下停车设计,汽车进入小区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避免汽车噪声对住户的影响。项目绿地率达36%,项目总体布局合理。第7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7.1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多方面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在以下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作为房地产开发性项目,对全面推动蓝山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项目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的商业功能,物业及配套各类商业店铺的入驻,将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商业及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繁荣,并拓展就业机会,对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3)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带动其他行业,如建材业、服务业、环保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投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7.2经济效益分析由于本项目商业楼拟开发建成商业店铺,因此,项目建成后,在商品房销售产生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凭借着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各类商业店铺投入营业后,也将给项目带来良好二级经济效益。7.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7.3.1环保投资估算项目的环保工程投资主要包括施工期间的扬尘防护、噪声控制、施工废水处理、建筑垃圾处置;运营期的污水管网系统、设备隔声降噪、固废处置设施和景观绿化措施等,项目运营期环保投资项目、运行费用及预期治理效果见表7.3-1。施工期环保投资项目、运行费用及预期治理效果见表7.3-2。表7.3-1运营期环保投资费用、效果一览表环保措施项目环保投资(万元)效果化粪池(4个,处理能力均为100m3/d)40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出水可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网系统90收集小区生活污水垃圾暂存房(4个)30收集小区生活垃圾垃圾收集桶5收集商业店铺和居民产生的各类商业、生活垃圾地下车库排气系统50保证地下车库排气通风设备房隔声设施20风机、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防震、消声、降噪、隔声措施处理绿化300绿化率36%总计535—表8.3-2施工期环保投资费用一览表污染源环保投资内容环保投资(万元)施工废水设置沉砂池、临时排水沟、化粪池、防溢座导流渠排水沟管道40施工扬尘、水土流失施工场区运输道路路面硬化、设置围栏、防尘网、汽车轮胎清洗池、车轮洗刷设备、场地定期洒水等50施工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消声器、消声管、设置临时声屏障10施工建筑垃圾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20生活污水设置临时厕所、临时化粪池处理15合计135项目施工期间及建成投入运营后包含绿化在内的各项环保工程投资约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8%。7.3.2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综上分析,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在城市景观、人口就业、人居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正面效益;而导致的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只要认真、确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本项目造成的环境方面的负面效应是可以由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弥补的。由于环境效益目前较难以用定量来表达,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环保投资的环境效益将超过由此投入的治理费用。综上所述,本项目在保证环保投资及环保设施运行效果的情况下,环保投资将产生间接的环境正效益,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第8章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8.1清洁生产8.1.1清洁生产的原则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清洁生产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使环境得到保护,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本项目是一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期约2年,因此建设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必须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噪声、固废和废气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运营期的清洁生产,对所有产污环节进行控制。本项目清洁生产应遵循如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推行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装修简朴化,以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采用对环境友好的装修材料,尽可能对物料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2)再利用原则物尽其用,在确保不降低设施和服务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将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使用或调剂使用。(3)再循环利用回收已完成其功能的物品,使其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应着重注意各类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以及水资源的重复利用。(4)替代原则积极采用绿色建材,使用无污染的物品或再生物品作为一些物品的替代品,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物品。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8.1.2清洁生产及节能(1)采用绿色建材本项目是商业性建设项目,为确保环境质量及生态保护,要求所有生产、生活用能源均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燃煤,并提倡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2)建筑节能设计屋面作保温隔热,节约能源。选用的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Ⅱ级。(3)给排水节能设计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产品,大、小便器采用自动感应冲洗阀,水龙头采用自动感应水龙头。设计中所有水泵,均选用节能产品,配套电机一律是使用Y系列节能电机。选用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机组,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节约能量大约40%。(4)暖通节能设计采用高效、节能型暖通设备,其性能系数、效率等均应符合国家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的规定值。合理选择及恰当配置水泵和风机等高能耗设备,既满足设计工况的满负荷运行,又能有效地进行部分负荷调节运行。(5)电气节能设计变电所变压器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本工程照明灯具以T5荧光灯及气体电灯为主,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能耗。室外照明系统及室内空间较高的地方,尽可能采用光效较高,显色系数好的金属卤化物灯、节能型自镇流高压荧光汞灯等等。采光设计注意充分利用天然光线照明,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照明采用节能灯具。8.1.3运营期清洁生产建议(1)污染防治本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须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商业垃圾及生活垃圾应按可回收利用的、不可回收利用等进行分类收集及存放。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废物,送废物回收机构处置;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普通废物,交市政环卫机构清运处置。废气方面,地下停车库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水泵和风机必须降噪处理,电梯间、水泵等低频结构噪声源应进行减振措施。同时加强车辆的管理,禁鸣喇叭、禁止车辆报警器乱叫扰民现象的发生。(2)节水消防水池、水箱设水箱自洁消毒器,定时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可将排放的消防水收集经过滤、消毒后用于冲洗道路、浇花等。室外绿化采用定时喷灌,有条件可采用滴灌、微喷灌溉等。(3)节能本项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节能。节能设计包括太阳能利用和节能建筑材料的选用。节能建筑材料主要包括高效能的屋顶、窗、墙材料,采用隔热性能好的屋顶、窗和墙材料可减少使用空调,节约能源。在电器设备选用方面,应该选择节能产品。8.1.4清洁生产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资源消耗以及废物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议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的规定,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机构提出认证申请,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提高清洁生产及管理水平。8.2总量控制8.2.1总量控制因子结合本项目排污特征,本项目仅有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因子为COD、NH3-N。8.2.2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产生总量为12.48万m3/a,经项目化粪池预处理后,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37.44t/a和3t/a,排入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7.49t/a和1t/a。具体数值见表8.2-1。表8.2-1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单位:t/a)污染物名称产生量排放量建议申请量废水量124815.4124815.4124815.4CODCr37.447.497.49NH3-N311注:项目废水经区内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接管至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蓝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8.2.3总量区域平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向永州市环保局申请后执行。第9章环境风险分析9.1施工期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9.1.1施工期风险分析高层建筑施工可能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要风险因素有:①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搭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②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未设置安全网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③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④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⑤高空意外坠落的物品可能对施工场界外公众生命及其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上述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将可能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及附近群众生命安全。9.1.2施工期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2)施工前应充分了解本项目用地及周边区域的地下管线分布,施工设计图中明确标示出它们的位置,严格规范施工操作程序。(3)在施工场界设立围墙,确保将非施工人员隔离开来。(4)高层建筑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水平安全网和竖向防护网、运输车辆出入线路和施工人员出入线路分开等措施),保证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防止高空坠物。9.2营运期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9.2.1地下车库火灾的风险评价地下汽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且有些烟气含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能迅速排出室外,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员进入地下扑救带来困难。因此建议采用以下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或削减风险事故时的影晌程度。(1)地下车库必须采取机械排烟方式。(2)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和其他建筑的通风系统混设。(3)防火墙、防火隔墙是建筑防火分区的主要手段,除允许开设防火门外,不应在其墙面上开洞留孔,降低其防火作用。(4)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由于地下车库通风排烟困难的特点,如果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的风管需保温,保温材料不得使用泡沫塑料等会产生有毒气体的高分子材料。(5)地下汽车库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开始时绝大多数积聚在车库的上部,因此将排烟口设在车库的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效果更好。(6)排烟风机一般设在屋顶上或机房内,与排烟地点有相当一段距离,烟气经过一段时间方能扩散到风机,温度要比火场中心温度低很多。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排烟管道、排烟口,是一个排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缺一不可,而且能做到自动和手动两用。(7)排烟管道若使用金属管道,其内壁比较光滑,风速允许大-些;若使用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其内壁比较粗糙,风速可小-些。(8)车库由于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分隔和楼层的楼板的分隔,使有的防火区内无直按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也就无自然进风条件,对这些区域内的防烟分区增设进风系统,进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在设计中,应尽量做到送风口在下,排烟口在上,这样能使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和热气顺利排除。9.2.2商业建筑的火灾风险分析近几年发生多起公共场所(如商场)火灾的恶性事故,由于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位置闭塞,不仅不利于人员疏散和消防员灭火,而且浓烟聚积在室内,形成毒气,死亡率更高,因此该类功能区的防火安全受到了极大关注,公安部也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进行了局部修订,以遏制类似恶性事故的发生。本项目规划建设有4029.31m2的商业,其防火设计应严格遵循上述规范。具体的设计要求为: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装饰材料须选用不燃烧并经过防火测试合格、核准销售的耐火隔热材料。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必须进行改建,提高其耐火极限。9.3风险应急预案为保证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工作能及时有序地开展,项目物业管理及主管部门必须制定火灾风险应急预案。通过预案的编制,建立反应灵敏、运转有效的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指挥系统和处置体系,力求预案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一旦突发火灾事故,各部门和各工作机构能按本预案协同联动,果断处置,将损失降至最低。9.3.1事故紧急通报及应变处理措施事故紧急通报及应变处理措施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详细编制,基本内容见表9.3-SEQ表\*ARABIC\s21。表9.3-1事故紧急通报及应变处理措施通报或处理作业时机通报单位、人员受通报单位、人员通报及应变处理作业说明1.发现异常事故现场巡逻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1.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如关闭进出口阀。2.立即判断若难以有效处理,应立即报告现场主管。非该单位人员就近的操作人员1.操作人员应即采取必要之紧急措施。2.并即判断若难以有效处理,应即报告现场主管。2.接到现场异常事故通知值班主管巡逻人员通知人员应变,立即实施紧急应变。其他部门人员即至现场参与救灾工作。3.事故报备安保人员环保局一小时内向环保局报备。4.善后处理异常发生区域事故消除后,立即进行灾害现场清除及复建工作。5.异常检讨改善异常发生区域检讨事故发生原因、救灾工作缺失,研议改善措施。第10章公众参与10.1调查目的本项目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水、噪声、废渣等,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希望通过公众调查,广泛征求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了解建设地周围地区人群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看法及要求,既起到宣传项目的作用,也可把握代表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愿、要求和建议,以完善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10.2环评信息公告为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对本项目有关环境保护的情况进行公告,以便广泛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本项目于2015年5图10.2-1现场公示图10.3公众参与调查10.3.1公众参与方法为了解项目地及其周围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于201510.3.2调查结果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反应调查共发放22份调查表(其中个人20份,相关团体2份),收回22份,有效表22份,回收率为100%。团体单位主要为塔峰镇新民村十八村民小组、塔峰镇新民村十九村民小组。个人其人员构成情况见10.3-1。表10.3-1被调查人员年龄构成统计表年龄范围不到20岁20-30岁30-50岁50岁以上合计人数088420比例(%)0404020100表10.3-2被调查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年龄范围大学以上大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合计人数1312420比例(%)5156020100表10.3-3公参调查对象名单一览表序号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电话1刘陈兰29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88746369932余玉林58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55752741813黄景秀50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56882668484陈学礼42个体户塔峰镇新民村180757996335朱晓华39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80746371786黄富亮35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85746141187黄富易32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32049502308雷纯山32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86746879699陈红24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807461931810王湘军34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860746823311邓坐明30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587463322612唐奇27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387477076513唐亚香29个体户塔峰镇新民村1810746130814龙娟娟34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867462797815罗燕25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511164454816蒋林49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387471065017吴艳华59无业塔峰镇新民村1478631516918荆绿林26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346939906119罗欣20工人塔峰镇新民村1329867830320陈运良60务农塔峰镇新民村1522637177910.3.3个人意见调查结果表10.3-4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项目公众发表意见人数所占%您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支持反对无所谓/100-0-营运期哪些因素会对周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废气噪声固废交通102070本工程的建设对周围居民有何影响?正影响负影响负影响但可接受无影响40--60本项目建设对发展当地经济有何影响?正影响负影响负影响但可接受无影响95--5本项目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何影响?正影响负影响负影响但可接受无影响85--15您认为该项目建设前后环境有无变化?变好变坏不变/100您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自己的影响分项正影响负影响负影响但可接受无影响生活--100学习--100工作--100娱乐--100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有何要求或建议调查结果表明,100%的被调查者对项目建设持赞成态度,0%的被调查者不赞成本项目的建设。针对上述意见,本项目公众调查大体反应是良好的,项目的建设是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相信,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周围住户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有帮助的。10.3.4团体意见调查结果从团体调查结果可见,对本项目的建设都表示支持,项目的建设为区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商业环境,对当地的发展有益处。希望在本期工程实施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的环保政策和环保措施,强化环境保护,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不污染周边环境。综上分析,建设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将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本项目建设过程,建设单位应注重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将施工进度和信息传达给周边公众,并认真听取和采纳周边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影响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取得周边公众对本项目施工期间扬尘和噪声等环境影响问题的理解,做到本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均与周边公众之间均能营造出和谐的局面。第11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三同时”验收11.1环境管理11.1.1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执行机构及主要职责、权利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实施。环境保护执行机构具有依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环境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规章制度,明确环保责任制及其奖惩办法;(1)建立本小区环保档案,包括环评报告、环保工程验收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环保设备及运行记录以及其它环境统计资料;(2)收集与管理有关的污染和排放标准、环保法规、环保技术资料,并组织贯彻执行;(3)在项目建设期间搞好环保设施的“三同时”及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4)解答、处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5)环境监测的主要职责包括:①完成项目环境监测计划规定的各项监控任务,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各种报告与报表,并负责呈报工作;②参与项目污染事故的调查与分析。(6)工程建设单位的职责包括:①配合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②监督工程施工单位确保措施得到落实。11.1.2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包括施工管理队伍中环境管理机构的组成和任务、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期环境监察制度的建立和施工结束后有关污染控制方面的验收内容等。(1)施工期环境管理监督小组的成员包括:施工单位的环保监察员、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人员。施工期施工场地内外有关施工活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均由施工单位负责,由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蓝山县环保局审核实施的结果。(2)监督、检查和审核从设计阶段开始,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审核是否达到了国家有关条例和规范的要求,检查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3)在项目施工的招标阶段,由建设单位根据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标准对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提出要求,要求施工投标单位制定的施工组织计划中有控制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控制措施经过评审符合要求的,才有中标资格。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合同中要有防治污染的条款,并规定具体的控制指标和对违背条款责任方的处罚。工程承包费用中包括进行污染控制的费用。(4)施工监理单位负责进一步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和要求,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方案的环境保护目标,必要时协助施工单位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施工进行期间,监理工程师按照措施的要求监督检查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如果采用的技术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效果,将由环境监督机构的成员在一起协商修改控制措施。(5)施工单位负责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控制技术措施方面的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内容应包括环境保护法规、有关条例要求、污染控制设施操作技术、污染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内容。11.1.3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安全环保机构负责小区内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和处理环境保护的日常事物。环境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负责监督检查有关环保法规、条例的执行情况,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2)监督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污染事故防治条例的实施和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检查;(3)居民环境保护培训和对外环境保护宣传;(4)负责调查处理污染投诉和污染事故,记录处理过程,编写调查处理报告;(5)协助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生产过程的环境监督和管理;(6)负责环境监控计划的实施。11.2环境监测计划本项目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关监测工作可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1)废水:化粪池出水,一年1次,监测项目为水量、COD、SS、氨氮。(2)噪声:小区边界外噪声,每个边界外布1~2个点位,监测频次为1季度1次,监测项目为连续等效A声级。11.3“三同时”验收本项目“三同时”验收内容主要见表11.3-1。表11.3-1本项目“三同时”主要验收内容一览表工程阶段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检查内容验收标准营运期废水化粪池《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噪噪声设备噪声配备相应减震降噪措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商业噪声不设置室外音响废废气地下车库废气地下车库换气系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生活垃圾垃圾箱、垃圾暂存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绿化工程绿地率36%第12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12.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永州市蓝山县,润丰大道与工业大道交汇处的东南角。总投资2.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70万元,占总投资的2.68%。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1314.07m2,总建筑面积约106546.90m2。项目建设内容:包括6栋高层住宅,沿路1层设置为商铺,同时为该项项配备公厕、物管用房、垃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12.1.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符合城市规划,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因此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12.1.3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环境:本项目评价区范围内各监测因子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