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专题分层训练(解析版)解密0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综合探究内容概览A·常考题不丢分一、观点态度类二、链接材料类三、生活情境类B·拓展培优拿高分C·挑战真题争满分一、观点态度类(2023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认为:经济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刻意追求经济平等不但无益于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法兰克福抽丝剥茧地梳理出平等主义的论辩漏洞或逻辑缺陷,展开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精湛分析,并创造性地赋予某些概念和词汇以学术和学科的规范意义,澄清了很多习以为常但其实是错误性的认知,使得其为不平等的辩护以及关于平等与尊严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获得了充分的证成。一是“充足主义”概念的提出。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尤其是经济平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平等主义携手大众民主阔步前行,势不可当。但法兰克福认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贫困,甚至会产生贫困,而贫困情况下的平等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穷之人越来越少,富足之人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这样一来,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论也会得到某种消解。某种意义上,不平等意味着差距,反而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随着“充足主义”概念的介入,鸡同鸭讲的悖论可以得到克服,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方面能够获得长久共识,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社会乃至个人的不幸与灾难。二是边际效益问题。关于平等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支持理论,来自边际效益原理。按照这派理论,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边际心理感受方面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要求富人们拿出效益递减的部分分配给弱势群体,达致经济平等,显然具有道德正当性。对此,法兰克福认为,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福利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误导了大众的认知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作者指出,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平等的外在价值。平等主义的道义论很少受到挑战,追求平等,尤其是经济平等,从来就是理直气壮的,他们占据道德话语权。对此,法兰克福予以强有力的辨析,他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属于外在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因为,所谓平等与不平等,只是人们之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诉求,作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是自由而完备的,并不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层面的比较,而获得自己的证成。平等并不具有价值的优先性,不平等也不具有价值的低劣性,它们本身与价值无关。所以,根据相对的非根本性的价值来制定的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价值,只有基于人的独立本性而成就的价值才具有价值优先性。那么,平等的追求是否就完全不具有道德性呢?对此,作者另辟通道,形成某种转换,即若把平等转化为尊重,问题就获得了一定的解决。尊重问题成为道德价值论的焦点,在平等与尊重的问题上,尊重比平等更为根本。如果平等不是纠结于财富或经济上的平等与否,而是转化为对于个体的权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优先性,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话题。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资格的尊重问题,远比经济平等与否更为重要和根本,因此也就具有更高的正当性。在法兰克福看来,平等与尊重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他试图打开两者的联系渠道,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这是《论不平等》的又一理论贡献。过往的论述大多是通过论证平等的道德正当性,从而导向社会变革,不是制度上的重大革命,至少也是福利政府的理性构建。作者的论证路径则相反,它通过揭示平等的外在价值性,一方面提出了充足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正视不平等的并非不道德属性;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价值的转化路径,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引导人们从反对不平等,追求平等,过渡到正视不平等,超越平等与否,从而进入多元社会甚至经济不平等社会的彼此尊重,通过尊重,树立每个人的价值自主性。最深刻的价值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备,是权利保障,也是维系自己的自由权利。诚如作者所指出: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实际上往往是有害的,但经济平等也并非毫无意义,它通过某种方式也是可以重新获得道德性的,那就是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摘编自高全喜《超越平等主义》)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兰克福在《论不平等》中认为经济平等不具有道德性,如果刻意追求经济平等,反而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B.法兰克福认为,不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增加社会财富,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C.人获得某种满足感的事情非常复杂,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因此,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D.法兰克福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这一观点是对平等主义道义论的挑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等主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一观点与大众民主思想具有一致性。B.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双方一向各说各话,但双方在“充足主义”概念所主张的观点上获得了共识。C.法兰克福反对根据平等主义这种非根本性价值来制定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是因为他不认同平等的道德正当性。D.如果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经济平等就有可能重获道德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贝勃定律: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B.霍曼斯成功命题:某人的特定行动越是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C.帕累托改进: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提高另一方的福利。D.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某一层次需求相对满足,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形成行为动力。4.第五段围绕“平等”与“尊重”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论述的要点。5.“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大意是不必担心财富不多,要担心的是财富不均: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平等观。请结合文本中“充足主义”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答案】1.B2.C3.D4.①如果将平等转化为尊重,平等就超越了它自身,具有了道德优先性。②尊重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个人的独立自主,具有内在价值属性。③平等与尊重是相互关联的,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可以引向尊重。④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树立个人的价值自主性。5.①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传统社会,倡导财富分配的平均是合理且积极的平等诉求;②与谋求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充足主义”相比,这种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财富充足的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③我们要努力促进社会“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从而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不平等问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错误,于文无据。从原文第二段“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可以看出,原文只是强调“充足主义”的重要,并没有比较平等与不平等的重要程度。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是因为他不认同平等的道德正当性”错误,因果关系不当。依据原文第四段,法兰克福反对根据平等主义来制定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是因为“根据相对的非根本性的价值来制定的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价值,只有基于人的独立本性而成就的价值才具有价值优先性”。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A.“贝勃定律”支持的正是“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B.“霍曼斯成功命题”认为“激励”是“行动”以至“成功”的重要因素,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C.“帕累托改进”突破了“帕累托最优”的零和限制,也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D.“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应的正是文本“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相关内容,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如果平等不是纠结于财富或经济上的平等与否,而是转化为对于个体的权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优先性,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话题”可概括为:如果将平等转化为尊重,平等就超越了它自身,具有了道德优先性。依据“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可概括为:尊重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个人的独立自主,具有内在价值属性。依据“平等与尊重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他试图打开两者的联系渠道,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这是《论不平等》的又一理论贡献”可概括为:平等与尊重是相互关联的,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可以引向尊重。依据“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价值的转化路径,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引导人们从反对不平等,追求平等,过渡到正视不平等,超越平等与否,从而进入多元社会甚至经济不平等社会的彼此尊重,通过尊重,树立每个人的价值自主性”可概括为: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树立个人的价值自主性。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国传统的平等观,一向具有道德正当性。但对照法兰克福的分析,其中之利弊显而易见。在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要求平等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和人道意义。在当今社会,如果再执着于“平等”而忽略“充足”,显然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考生必须从下面三点考虑问题,答案分别指向:第一,考虑“不患寡”产生的社会环境,肯定其正面性;第二,对照“充足主义”,“不患寡”的局限性;第三,结合两者,对当下有参考或借鉴意义。(2023秋·重庆·高三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史研究应以客观事实而非价值观为基础,这是中西方史学家长久以来共同追求的核心守则,实事才能求是。理解或诠释,当然是史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但发现与考订史实不仅是历史理解的基础,更是验证历史理解以及实现历史理论更新演进的关键所在。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的求真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是有限度的;但无论是扎实地历史还原,还是借助学术想象力的历史再现或认识,都必须在客观的原则下,借由史料的分析来开展。今日的史学者普遍相信,受可掌握材料和研究者视野的限制,研究者无法简单地复原全部历史——研究者所展示的历史,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以至于当代中国史学专业大学生的官方教材里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史家纂写的历史”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史学家们同样明白,这不仅不可以被理解为史料无用,或者史学研究可以放弃史料,仅依靠想象价值观或任何预设的规律进行研究;反而是进一步告诫历史学家要更审慎更谦卑地对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史料——无论是建构新的历史解说,还是打破旧有陈论,都必须从旧史料新解或新史料发现出发。因此,尽管文史哲都是人文学科,彼此间也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以求真为标准才使得历史学既不会是哲学,也不会是文学,反而在精神与方法上更接近科学。史景迁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他曾经写过一部研究清初山东农村基层妇女生活状况的名著《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尽管这是一部非常前沿且有趣的新文化史、微观史著作,但由于地方志等史料中缺乏基层妇女的生活材料,史氏一方面使用了《聊斋志异》等纯文学材料;另一方面又发挥文学想象,对王氏这位具体女性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诸多细致的细节联想。显然,这部作品“不是妇人王氏的‘信史’”,它或可代表一种历史书写的方式,但不宜被看成历史研究的范本。正如周振鹤指出的,兼具科学和人文两重属性的历史学,“往前进一步是哲学,往后退一步是演义(即文学)”。也就是说,如果历史学不强调客观性,不以求真为标准,不坚持历史解释、理论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必须建立在以史料考订、史料分析为基础的“真实”之上,那么,历史学在人文领域的学科属性就会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求真是史学的标准,先实事再求是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与逻辑。从“实”到“识”再到“是”,研究过程的递进伴随着主观性的增强,但客观性基础并不能动摇。章学诚认为“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即器以明道”,道不离器,如影不离形,这就是历史学先求实再求是的过程。历史学的人性,就是以求真来说理的人性,没有了求真,就没有了历史学的人性,这也就是促使科学、规范地考订史料和分析史料成为史学研究工作的核心并独立于人文学科的关键所在。(节选自梁晨、李中清《从求实到求是:数字史学的价值与追求》,有删改)材料二:当前主流的历史学家已经承认通过文献考订是无法复原史实的。如果我们承认无法复原史实,那么如何判断我们通过“科学”方法挖掘、考订更多文献的研究方式是接近还是远离了史实?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所有文献和考据方面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只是让我们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而已,但“具有说服力”并不等于“史实”,如果套用法律术语,就是这样的研究能达成的只是证据真实,而不是事实真实。如果认为历史学作为学科与众不同的力量在于“真实”的话,那么这种认知应当更正为历史学的力量在于“让其他人、或者其所针对的对象或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实”,由此注定历史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还常意义的科学。但无论是获得真相,还是“让其他人、或者其所针对的对象或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实”都属于历史学的力量,而不是历史学的目的,要界定历史学的目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界定历史的作用。人类几乎所有的决定,上至国家层面的政策的制定、决议的形成,下至个人的在早市上选择购买的蔬菜,从本质上都是在对“历史”的研究(或通俗的说就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影响未来“历史”的决策,即在“让其他人、或者其所针对的对象或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实”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知”,由此来预测和影响未来。在目前史学界,认为“历史认知”可以绝对“客观”以及能做到“客观”的人应该是不多的,我们不得不说任何“历史认知”都是主观的,由此通过人类的主观认知,使得过往的历史与未来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节选自成一农《抛弃人性的历史学没有存在价值》,有删改)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现与考订史实不能够完全还原历史,但它是历史理解的基础,是验证历史理解以及实现历史理论更新演进的关键。B.周振鹤认为历史学兼具科学和人文,如果不强调客观性,历史学在人文领域的学科属性就会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C.材料一中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借助学术想象力再现历史,并非扎实地还原历史的方式。D.材料二认为,通过“科学”方法挖掘、考订更多文献并不一定能让历史研究接近事实真实,而只能提供证据真实。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规范地考订史料和分析史料,是历史学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重要标志,让历史学独立于人文学科而接近科学。B.章学诚所言“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即器以明道”中的“事”“器”指历史研究内容,“理”“道”指历史研究成果。C.“历史学的力量”和“历史学的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求真”体现了“历史学的目的”,“求是”是“历史学的力量”。D.从发现与考订史实到理解或诠释史实并形成历史认知,是历史研究从“实”到“识”再到“是”的完整过程。8.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B.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能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也。C.班固评价司马迁著《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D.《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此即为“春秋笔法”。9.关于历史研究,两则材料观点有同有异,请简要概括。10.费孝通在《再论文字下乡》中说:“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历史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6.B7.C8.D9.同:两则材料都认为历史研究需要求真,要以史实为基础,但无法真正还原历史。异:材料一认为史料的客观性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关键,材料二强调主观的历史认知是历史研究的关键。10.①从对历史的还原中获得思考方式,以求真来说理,帮助人形成决策;②建立过去与未来的联系,预测和影响未来。【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如果不强调客观性,历史学在人文领域的学科属性就会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分析不全面,材料一第三段“正如周振鹤指出的,兼具科学和人文两重属性的历史学,……也就是说,如果历史学不强调客观性,不以求真为标准,不坚持历史解释、理论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必须建立在以史料考订、史料分析为基础的‘真实’之上,那么,历史学在人文领域的学科属性就会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除了包括“不强调客观性”,还包括其他条件。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求真’体现了‘历史学的目的’,‘求是’是‘历史学的力量’”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分析,“求真”体现了“历史学的力量”,“求是”是“历史学的目的”。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研究历史要以求真为准则,要以客观史实为基础。D.“春秋笔法”的特点是有取舍的褒贬,微言大义,是历史书写主观性的体现。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ABC都强调史学研究和历史书写要尊重客观,实事求是。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一的“历史研究应以客观事实而非价值观为基础”“求真是史学的标准,先实事再求是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与逻辑”“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的求真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是有限度的”和材料二的“当前主流的历史学家已经承认通过文献考订是无法复原史实的”“如果认为历史学作为学科与众不同的力量在于‘真实’的话,那么这种认知应当更正为历史学的力量在于‘让其他人、或者其所针对的对象或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实’”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历史研究需要求真,要以史实为基础,但无法真正还原历史。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一的“进一步告诫历史学家要更审慎更谦卑地对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史料——无论是建构新的历史解说,还是打破旧有陈论,都必须从旧史料新解或新史料发现出发”“如果历史学不强调客观性,不以求真为标准,不坚持历史解释、理论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必须建立在以史料考订、史料分析为基础的‘真实’之上,那么,历史学在人文领域的学科属性就会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科学、规范地考订史料和分析史料成为史学研究工作的核心”分析,材料一认为史料的客观性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关键;根据材料二“任何‘历史认知’都是主观的,由此通过人类的主观认知,使得过往的历史与未来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分析,材料二强调主观的历史认知是历史研究的关键。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历史学的人性,就是以求真来说理的人性,没有了求真,就没有了历史学的人性,这也就是促使科学、规范地考订史料和分析史料成为史学研究工作的核心并独立于人文学科的关键所在”“史学家们同样明白,这不仅不可以被理解为史料无用,或者史学研究可以放弃史料,仅依靠想象价值观或任何预设的规律进行研究;反而是进一步告诫历史学家要更审慎更谦卑地对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史料——无论是建构新的历史解说,还是打破旧有陈论,都必须从旧史料新解或新史料发现出发”“从‘实’到‘识’再到‘是’,研究过程的递进伴随着主观性的增强”可知,从对历史的还原中获得思考方式,以求真来说理,帮助人形成决策;根据“人类几乎所有的决定,上至国家层面的政策的制定、决议的形成,下至个人的在早市上选择购买的蔬菜,从本质上都是在对‘历史’的研究(或通俗的说就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影响未来‘历史’的决策,即在“让其他人、或者其所针对的对象或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实”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知’,由此来预测和影响未来”可知,建立过去与未来的联系,预测和影响未来。二、链接材料类(2023秋·上海黄浦·高三格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卢周来①加里·贝克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奖得主。贝克尔的一个著名看法是那些敢于违法的人,都是精心算计过,他们认为违法被发现的概率较低,可能被惩戒所造成的损失低于其从违法中所得,所以才会违法。因此,预防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个人犯罪的成本,使他们不敢犯罪。②美国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同样是诺奖得主的阿克尔洛夫却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在贝克尔以及他所建构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中,没能给“名誉以及羞耻感”这样的道德留下任何空间。因此,阿克尔洛夫认为贝克尔的理论是值得质疑的。③以违章停车为例。按照贝克尔自己的理论,要遏止违法停车,警察必须能够发现所有违章,而且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必须特别高,高到连贝克尔这样的高收入者都无法接受。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各国对于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都是有限的,而且警力分布的情况也不可能发现所有违章停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是贝克尔这样的想法——我交得起罚款,而且准备在警察一旦发现的情况下就交罚款——那么,违章停车现象将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交通秩序也将荡然无存!④其实,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我们知道,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当年的身份是伦理学教授,不仅创作了《国富论》,同时还着有《道德情操论》,而且他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程度盖过前者。为此,经济思想史有所谓的“斯密悖论”之说。然而,主流经济学后来继承的,是斯密关于“人性自利”的说法,并将其发展成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在这一假说之下,现实中的人在做经济决策时,只有满足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没有道德上的考虑。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就建立在这一简单的人性假说之上,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最为得势之时,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一度得到生物学界强有力的支持,这就是1976年英国学者理查德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的出版。该书认为,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生物个体只是基因的载体而已。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为了使自身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基因可谓不择手段,并以此控制着生物个体的各种行为。生物个体之间好斗的个性是基因自私性的表现,就连生物个体有时偶尔表现出的利他性,其实也是基因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与复制而选择的一种策略。作者道金斯甚至有些嘲讽地说,当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他人头脑中时,是因为我们自私的基因让我们有机会去打乱他人基因的计划,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的。⑥有了生物学界关于“自私的基因”理论“加持”,主流经济学更是没有给“道德”留下任何余地。放在人性自私之后的“假说”二字甚至都被取消或被替换成“事实”,人的一切决策都是冰冷冷的利益算计。当然,前提是只要法律不禁止。或者,即使是法律禁止,只要能在承担违法的成本之外仍然有收益,这种决策仍然是有效率的。如同贝克尔违章停车一样。⑦但是,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这一如此简化的看法及建立在这一看法上的整个框架,一直有质疑的声音。⑧先是制度经济学关于非正规制度的看法,包括诺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等人都注意到,约束人的行为的,远不止法律(即成文法),还有道德与习俗。而且,道德与习俗的作用,可以极大降低交易成本。相对于道德与习俗调节的范围,法律作用的范围其实要小得多。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大量的是用道德与习俗来规范。只有市场中的正式交易,才需要法律的介入。除非把道德与习俗亦界定为一种“隐性契约”,否则,某些经济学家所谓的“一切皆契约”,无非是一种自我虚妄!⑨即使是在市场领域,如果只把法律作为规范与约束,而漠视了道德与习俗的作用,同样会导致损失。制度经济学家有一个估算。以2004年为例,在美国由于抢劫、入室盗窃等违法行为造成的现金损失约为160亿美元,而由于经济领域中够不上违法却违反道德的有意误导以及不诚实行为,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由此看来,“法不禁止即可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交易自由,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活力。但这句话不能推向极端。这是因为,在经济生活领域,法律仅仅是划了一条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人们的行为可能不违背法律,但可能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的经济行为,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删改)11.第⑨段中“灰色地带”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12.根据本文第④段的内容,下面对“斯密悖论”内容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斯密在他两部著作中的经济观和伦理观自相矛盾。B.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斯密得不出明确的结论。C.“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与《道德伦理观》中的伦理相悖。D.人既具有利己心,又富有同情心,人性具有二重性。1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克尔认为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能有效地预防犯罪。B.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C.“法不禁止即可入”若推向极端,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D.制度经济学的学者一直质疑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的看法。14.阿克尔洛夫是怎样以违章停车为例反驳贝克尔的理论的?15.请运用本文的观点来分析阐释下面一则材料。有一次,卡尼曼在一小队特种兵中间进行这样一项试验,取消所有与军人职业相关的荣誉,而纯粹提高他们的收入,且收入又与训练成绩及战时业绩高度正相关。结果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小队特种兵在训练时出现懈怠,团队合作科目到后面几乎很难进行下去,最后轮到要执行特别危险任务时,其中六人主动退出,他们认为:“即使给我们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干。因为我们是为以色列战斗,而不是为了自己挣钱战斗。【答案】11.不违背法律,但违背道德的经济行为。12.A13.D14.以违章停车为例,首先用违章停车的违法成本不可能高到无法接受来反驳提高违法成本的观点;然后,用事实上各国对违章停车处罚是有限的来反驳该观点;最后,以归谬论证法进行反驳,一旦出现贝克尔所持观点的现象,违章停车将一发而不可收拾。15.特种兵中的这一试验,只纯粹提高经济收入,而取消所有与军人职业相关的荣誉,正是材料中只注重利益上的考虑,最终试验中的士兵出现了懈怠甚至放弃任务的现象,由此可见,单纯提高收入,并不能带来更好的训练结果,甚至是带来了负面结果,损失较大;正是文中完全忽略道德考虑会导致损失这一观点的体现/印证。【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原文表述“这是因为,在经济生活领域,法律仅仅是划了一条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人们的行为可能不违背法律,但可能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的经济行为,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知,灰色地带指的是在法律底线之上,虽不违背法律,但可能违反道德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推断的能力。A.根据原文“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当年的身份是伦理学教授,不仅创作了《国富论》,同时还著有《道德情操论》,而且他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程度盖过前者。为此,经济思想史有所谓的‘斯密悖论’之说”,可推出,斯密在他两部著作中的经济观和伦理观自相矛盾,故推断合理。B.由“然而,主流经济学后来继承的,是斯密关于‘人性自利’的说法”“他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程度盖过前者”也不能确定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斯密是否得出了明确的结论。C.由该段“当年的身份是伦理学教授,不仅创作了《国富论》,同时还著有《道德情操论》,而且他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程度盖过前者”内容看不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是否与《道德伦理观》中的伦理相悖”,因为该段并没有有关《道德情操论》的明确观点。D.由“然而,主流经济学后来继承的,是斯密关于‘人性自利’的说法,并将其发展成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在这一假说之下,现实中的人在做经济决策时,只有满足自身利益的考量,而没有道德上的考量”可见“人既具有利己心,又富有同情心,人性具有二重性”的推断不合“斯密悖论”的内容,“斯密悖论”强调的是人的自身利益,并非二重性。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制度经济学的学者一直质疑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的看法”错,由原文第⑦段“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这一如此简化的看法及建立在这一看法上的整个框架,一直有质疑的声音”和第⑧段“先是制度经济学关于非正规制度的看法”的表述可知,制度经济学是关于“非正规制度的看法”,并不是一直质疑“人性自私”。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贝克尔的观点是“因此,预防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个人犯罪的成本,使他们不敢犯罪”;阿克尔洛夫运用违章停车的例子进行反驳,首先他站在贝克尔的角度提出“按照贝克尔自己的理论,要遏止违法停车,警察必须能够发现所有违章,而且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必须特别高,高到连贝克尔这样的高收入者都无法接受”,由此,阿克尔洛夫指出“但这是不可能的”;接着,阿克尔洛夫运用事实“实际上,各国对于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都是有限的,而且警力分布的情况也不可能发现所有违章停车行为”进行反驳;最后阿克尔洛夫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是贝克尔这样的想法——我交得起罚款,而且准备在警察一旦发现的情况下就交罚款——那么,违章停车现现象将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交通秩序也将荡然无存”,运用归谬论证,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反驳了贝克尔的观点。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所给的材料是“特种兵中间进行这样一项试验,取消所有与军人职业相关的荣誉,而纯粹提高他们的收入,且收入又与训练成绩及战时业绩高度正相关”,但最终的结果是“在训练时出现懈怠”“执行一般性任务时他们显得很犹豫,最后轮到要执行特别危险任务时,其中六人主动退出”,由此可见,单纯提高收入,并不能带来更好的训练结果,甚至是带来了负面结果,损失较大;而原文中的观点是“只有满足自身利益的考量,而没有道德上的考量”是错误的,“即使是在市场领域,如果只把法律作为规范与约束,而漠视了道德与习俗的作用,同样会导致损失”,而题目所给的特种兵中的试验,也正印证了“没有道德上的考量”的错误。(2023秋·重庆·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要了解作为“技术”的ChatGPT,有必要先说一说对“技术”的理解。广义的“技术”,按照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埃卢尔在《技术社会》一书里的阐述,不只是一个可以用来实现我们目标的中性工具,还是塑造我们价值观的一种强大力量。技术是一个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系统,其运作往往独立于人类的意志或意图。例如,互联网开始于“自由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的理念,塑造了我们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交流的价值观,虽然后来被扭曲和滥用,但这个价值观并没有消失或死亡,只是没有实现而已。埃卢尔的一个关键观点是,技术是一个自我延续的系统,它寻求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技术社会产生了自主技术,在这种条件下,技术的价值驱动着技术,继而技术将决定社会的其他部分。在自主技术的条件下,“外部需求不再决定技术。技术本身的内部需要是决定性的”。一旦人类进入技术社会,技术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而且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ChatGPT会不会加速改变人类的思考、知识、智慧、学术、艺术创作?当技术不再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目的或目标而趋向于自我延续和难以停止时,它就变得自主了,而且使人类变得更加依赖技术,最终被困在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系统中。因此,抵制技术力量的唯一方法是发展对其影响的批判意识,并积极努力限制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愿意质疑对技术的假设,并对我们如何使用它作出慎重的选择。对埃卢尔来说,技术不仅适用于经济或国家,还适用于休闲活动、精神分析、管理组织、人类技术等等,“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埃卢尔关于技术已经成为自主力量的说法是有争议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已经失控成为“自主的技术”正成为当下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当下人们对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担忧和害怕的一个原因。不过,技术成为自主力量之前,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可能既有益又有害,这取决于谁在主导技术的运用,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谁有利,等等。在特定利益的主导下,人类的技术,如宣传、广告、网络、摄像头、大数据和其他操纵和管控手段,试图让人类去做他们不自愿做的事。埃卢尔最后称这个技术世界为“一个普遍的集中营”。技术对人类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技术潜在的好处,同时尽量减少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尽管埃卢尔的技术概念表明,技术可以塑造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它有一种扩张和自主的趋势。然而,通过批判性的认识和慎重的选择,我们可以限制它的负面影响,并利用它的潜在利益来改善社会。相对于技术,“工具”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设备,旨在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它是为了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而创造的,并不具备改造整个社会的能力。一个工具通常被用来提高人类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工具的意义比技术狭隘得多,技术包含了工具,是一个由过程、方法和工具组成的复杂系统,也包括支持技术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在埃卢尔的解释框架里,ChatGPT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工具,普通的使用者也许不容易认识到它是怎样的一种技术,但却都能感受到它的工具性,因为事实上他们是拿它当工具使用的。在埃卢尔的哲学意义上,ChatGPT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可以理解自然语言,产生反应,并在与用户的互动中学习。它旨在提供类似人类的对话体验,可用于各种应用,如客户服务、教育和娱乐。ChatGPT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个有可能改变现有文化形态的技术的例子,因为它是一个更大的技术发展系统的一部分。然而,重要的是,ChatGPT和类似技术的影响将取决于它们如何被设计、开发和使用。ChatGPT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埃卢尔将工具定义为由人类创造的用于执行特定任务或功能的设备或系统,然后可用于超出其最初意图的进一步目的或用途。作为工具,ChatGPT是一个旨在执行特定功能的设备或系统,即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促进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然而,ChatGPT在其主要功能之外并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因为它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如生成创意写作或协助客户服务。因此,ChatGPT是否有资格成为埃卢尔哲学意义上的工具,可能取决于它的使用方式和目的。工具本是中性的,既有好处也有风险,这最终取决于其创造者和使用者的价值和利益。当然,把ChatGPT当作玩具,这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工具性的使用。然而,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工具具有必要而严肃的用途,而玩具则是为了好玩,可有可无。ChatGPT的“流行”恐怕也是因为它既可以当工具,又可以当玩具,而且,它当工具有不同的用途,而当玩具也有不同的玩法。为此,ChatGPT将会加速改变人类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固然是杞人忧天。但个人和组织使用ChatGPT的方式可以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摘编自徐贲《在工具与玩具之间:关于ChatGPT的几点人文思考》)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包含工具,但技术是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系统,工具可以被控制,而技术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B.工具和技术本身都是中性的,并无好坏之分,好坏由人类主导,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否具有操纵和管控人类的自主力量。C.工具是完成一项特定任务并提高效率的设备,而技术是一种自我延续的系统,其扩张和增长不可限制,可以改造整个社会。D.工具和技术都可能超出最初意图而有进一步目的或用途,工具在创造和使用中体现人类价值观,而技术却可塑造人类价值观。17.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之所以让人类担忧和害怕,是因为技术社会里人类更依赖技术而受其控制。B.ChatGPT是工具,也是技术,任由其发展,可能加速改变人们的价值、信仰和行为。C.如果ChatGPT仅仅被当做玩具来使用,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与其互动者的行为和态度。D.就ChatGPT而言,判断它属于工具还是玩具,取决于使用者的用途是否必要而严肃。18.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ChatGPT的问题,从技术层面到工具以及玩具层面,对其做了深入的思考和阐释,B.运用引用和举例论证,着重论证了技术社会里技术具有操纵人类的强大力量这一观点。C.就ChatGPT的问题,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深入地论证。D.关于ChatGPT的人文思考,辨析相近概念的细微区别与联系是材料呈现的显著特色。19.从材料中看,埃卢尔为什么称技术世界为“一个普遍的集中营”?请简要分析。20.下面这段文字印证了材料中关于ChatGPT的哪些认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问过ChatGPT这个问题:“当人类与ChatGPT聊天时,他们应该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吗?”ChatGPT的回答是:“是的,人类在与ChatGPT聊天时应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虽然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但它被编程为以尊重和帮助的方式回应所有用户。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和建设性的对话。它还反映了一种专业性和礼貌性,这是沟通中的重要价值。”我又问:“如果人类不这样做呢?”ChatGPT回答说:“如果用户在与ChatGPT聊天时不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仍然会尽其所能地回应用户的询问。然而,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可能会导致对话的效率降低,并可能导致不愉快。”【答案】16.D17.C18.B19.①埃卢尔将技术世界比喻为“集中营”,是因为在技术社会里,技术成为自主力量,会将人类困在一个自身无法控制的系统中;②埃卢尔说“普遍”,是强调自主技术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20.①ChatGPT作为一种技术,已是一个可以与人类对话沟通的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系统;②ChatGPT作为一种工具,能反映其创造者的价值观,并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③ChatGPT技术有益还是有害,取决于谁在主导技术的运用。【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技术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错,技术不被控制有前提条件,即“人类进入技术社会”。B.“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否具有操纵和管控人类的自主力量”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提及二者的本质区别。C.“其扩张和增长不可限制”错。“扩张和增长不可限制”与原文“寻求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不是一个意思。故选D。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如果ChatGPT仅仅被当做玩具来使用,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与其互动者的行为和态度”错。由“但个人和组织使用ChatGPT的方式可以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可知,工具“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而玩具也属于工具。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的能力。B.“技术社会里技术具有操纵人类的强大力量这一观点”并非主要论点,文章论证的是ChatGPT将“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①由原文“技术是一个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系统,其运作往往独立于人类的意志或意图”“一旦人类进入技术社会,技术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而且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当技术不再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目的或目标而趋向于自我延续和难以停止时,它就变得自主了,而且使人类变得更加依赖技术,最终被困在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系统中”可知,埃卢尔将技术世界比喻为“集中营”,是因为在技术社会里,技术成为自主力量,会将人类困在一个自身无法控制的系统中。②由原文“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在特定利益的主导下,人类的技术,如宣传、广告、网络、摄像头、大数据和其他操纵和管控手段,试图让人类去做他们不自愿做的事”可知,埃卢尔说“普遍”,是强调自主技术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20.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①由“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和建设性的对话。它还反映了一种专业性和礼貌性,这是沟通中的重要价值”可见,ChatGPT作为一种技术,已是一个可以与人类对话沟通的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系统。②由“虽然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但它被编程为以尊重和帮助的方式回应所有用户。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和建设性的对话。它还反映了一种专业性和礼貌性,这是沟通中的重要价值”可见,ChatGPT作为一种工具,能反映其创造者的价值观,并影响与工具互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③由“如果用户在与ChatGPT聊天时不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仍然会尽其所能地回应用户的询问。然而,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可能会导致对话的效率降低,并可能导致不愉快”可见,ChatGPT技术有益还是有害,取决于谁在主导技术的运用。三、生活情境类(2023·广东湛江·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学学者在建立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调查的发展,从北平人力车夫调查到无锡经济调查等,掀起了一场“社会调查运动”。在此基础上,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力的学者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引进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们开辟了多个社区研究的田野地点,诞生了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燕京学派”,形成了如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样的理论著作,深刻把握和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我们通常也将其称为田野调查,这是对“社区研究”方法的拓展。在费孝通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学科始终以“从实求知”作为学科准则,走出了一条紧贴中国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发展经验的中国社会学道路。在实践中,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有学者主张抛开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成见,“拥抱”并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强调调查本身所带来的“现场感”对研究的启发作用。也有学者强调理论在田野现场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尽管调查者自以为客观地反映了事实,但充其量只是收集了一些声音影像或意见态度,这非但无益于我们认识真正的社会事实,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这两种主张走向极致,都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和真实性,有学者分别将其称为“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会将研究变成“报告”或“报道”;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抽象经验主义风格的研究论文,用抽象的语言讲一些现实的问题,往往会走向一种貌似高深的肤浅。但事实上,田野调查并非只能产生这两类研究。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是社会科学面对的普遍问题。“从实求知”原则所强调的要义在于,理论是调查实践的工具,现实是调查实践的目的。费孝通所理解的“从实求知”正是要求社会学在田野调查中弥合、跨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调查者要以调查对象的感受、思想、行为和命运为研究目的而非工具和手段。这是费孝通对吴文藻提出“以实地研究始,以实地研究终”的社区研究法的升华。吴文藻所说的调查目的还是“实地研究”,而费孝通直接就说“回到人民”,这是田野调查方法的新论。田野调查方法既不是各种调查设计框架,也不是各种调查技术技巧,而是在田野中如何做到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方法。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所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即我们在观察访谈一个人、在讨论追索一件事的时候,到底依靠运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理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既可能是深刻的本质,也可能是理论的偏见。当我们看到某个现象与我们的理论不一致时,我们倾向于将这个现象看作表面的、暂时的。例如,我们用资本理论去观察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时,如果发现他们比较融洽,没有支配和剥削的关系,就会认为他们是隐瞒了什么,或者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观察到。在理论潜意识的支配下,我们会直到找到一些“剥削”的蛛丝马迹才罢手,并认为这是穿透了社会现象的表面而进入到深层的结构,找到了社会的“真实”。那么,这种“真实”到底是理论的真实还是现实的真实?有些学者提出要注意事件和人的“边缘”或“变态”(相对于中心、常态而言),还有些学者指出要注意田野中的“异例”(相对于典型而言),这都是田野中“方法自觉”的体现,是田野调查中突破“理论障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除要求调查者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最好在田野的“现场”中展开。田野调查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调查者能够沉浸到田野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还是以上述老板和雇员关系为例,那种“融洽”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与研究对象的“感通”。这种感通好像是一种方法,但归根到底并不是方法,能否感通,取决于我们能否坚持“从实求知”的调查理念。以调查对象为调查目的,以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为目的,而不是以理论或者研究论文为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实求知”。(摘编自周飞舟《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从实求知》)2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的社会调查伴随着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获得发展,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B.改革开放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田野调查,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遵循了“从实求知”的学科准则。C.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是社会科学的普遍问题,而“从实求知”则有可能弥合、跨越这一鸿沟。D.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调查中带着充实的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保持反思意识,找到社会的“真实”。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社会调查主要经历了“社会调查运动”“社区研究”“田野调查”几个阶段,而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则是“回到人民”。B.“社区研究”引进了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理论和方法上比“社会调查运动”更进一步,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本质。C.相比于其他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需要调查者沉浸到田野中,与研究对象“感通”,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D.理论具有潜意识的支配作用,当调查者观察社会现象时,往往会在理论的指引下,透过表象进入深层,去寻找所谓的“理论真实”。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梳理了我国社会调查的发展过程,肯定了中国社会学学科取得的成绩。B.文章在分析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文章通过费孝通与吴文藻调查方式的对比,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D.文章两次运用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的例子,来强调调查者应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24.请概括“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缺点。25.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调查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21.D22.B23.C24.①“朴素经验主义”的优点是能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缺点是缺少分析辨别。②“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点是具有理论的指导,能在田野现场中发挥作用;缺点是容易用理论“裁剪”现实。25.①要以人民为目的,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②要有反思意识,对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能加以分析辨别;③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并在其指导下”错误。由原文“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所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即我们在观察访谈一个人、在讨论追索一件事的时候,到底依靠运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理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既可能是深刻的本质,也可能是理论的偏见”可知,文中强调“不被理论所支配”,而且理论也可能存在偏见,选项混淆了是非。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本质”错误,由原文“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可知,文中只是指出“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选项混淆了程度深浅。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错误。文章通过费孝通与吴文藻调查方式的对比,并不是“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而是指明吴文藻与费孝通两者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选项逻辑关系错误。故选C。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可知,“朴素经验主义”的优点是能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由原文“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可知,“朴素经验主义”的缺点是缺少分析辨别。由原文“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可知,“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点是具有理论的指导,能在田野现场中发挥作用。由原文“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可知,“抽象经验主义”的缺点是容易用理论“裁剪”现实。2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田野调查方法既不是各种调查设计框架,也不是各种调查技术技巧,而是在田野中如何做到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方法”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要以人民为目的,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由原文“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所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 ‘方法自觉’意识。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要有反思意识,对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能加以分析辨别。由原文“田野调查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调查者能够沉浸到田野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2023秋·江西南昌·高三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成为舆论表达的新平台。网络舆论为公众更直接地参与社会事务、政府决策提供了可能性,是民主协商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中存在着浓厚的宣泄色彩、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极端观点等诸多表达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伤害了网络舆论环境,破坏了理性网络舆论的生成,更为严重的是或许会导致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当前针对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管理主要是技术性底线管理,常采用删除、屏蔽、设置敏感词等管理办法对超越底线的内容进行控制和封堵。技术性管理明确规定了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为网络舆论表达设置了警戒线和雷区。然而,技术性底线管理并无力改变大多数的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特征,确立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是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舆论表达失范、形成有序和理性的虚拟公共空间的必由之路。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现实公共空间的表达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到舆论压力和道德评价的制约,表达主体对自身的表达行为有所规制,伦理与道德是规范表达主体表达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网络空间是虚拟公共空间,身体不在场的舆论表达主体很难感知舆论压力和直面的道德评价,伦理与道德很难起到原有的作用。一是现存的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律型的舆论压力为主,匿名性的网络舆论表达使得个体摆脱了在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说教,个人的自我约束会降低;二是网络空间的时空分离性使得表达者身体处于私人空间,交往与互动产生于公共空间,这种分离性模糊了表达者的公共意识,表达主体很容易将其理解为私人空间的私人表达而非公共空间的公共表达。网络公共空间的舆论表达行为仅仅依靠伦理与道德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依靠规则来规范网络舆论主体的表达行为,形成有序的空间。首先,制订网络舆论的表达规则。在保证网络舆论主体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危害公共利益,遏制失范的表达行为,需要构建一种与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相对应的表达规则,保证网络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其次,建立网络舆论表达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运用相关的网络技术对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表达行为进行道德监督和道德评价,促使网络舆论表达主体选择社会价值观所能接受的表达行为,增强网络舆论表达主体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后,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完备的网络舆论表达法规体系,对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进行法律制裁。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伦理秩序。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行为秩序。伦理在网民的舆论表达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伦理的规制作用在于内化的伦理边界的形成。伦理边界形成普遍的约束力,就会成为网络舆论表达秩序向好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中,传统的伦理的作用消失殆尽,新的表达伦理尚未形成,网络公共空间就不可能是有序而理性的空间,网络舆论表达就沦为失范的表达。构建与网络空间相对应的网络伦理规范,形成伦理边界,才能保障网络公共空间的有序发展。首先,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根据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现实境况,制订专项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例如网络文明表达规范等等。其次,促进内化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的形成。要倡导并促进以“慎独”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机制的形成,以此来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自律框架,形成自律意识,进而使公众理性地表达并自觉抵制失范的舆论表达行为。传统的公共空间也注重“慎独”的作用,但更为起作用的是社会的道德评价和舆论压力。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时空分离性使得直面的道德评价难以进行,使得在传统公共空间中居于次要位置的“慎独”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居于主导地位。以“慎独”为核心树立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道德自律来维系网络空间的秩序和环境,使网络舆论表达主体在匿名表达和时空分离的无人监督情境下做到理性的表达。也要建立以“省己”“修己”为辅助的道德自律。在“省己”和“修己”的道德指引下,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能够不断地反省自我、修正自我。“省己”和“修己”对于网络舆论表达主体也具有普适性意义,对于不同程度的表达失范都具有规避意义。网络舆论表达在舆论表达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表达方式、社会效果和影响范围上都有重大的突破。网络舆论表达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失范的舆论表达使网络沦为失范的无序而没有理性的空间,消解了优势。当下需要尽快确立的是规则边界,即表达规则、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及相对应的法律机制,以此来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从长期来看更为重要的则是伦理边界的形成,即表达伦理与表达伦理规范的形成,以内化的边界来指引表达行为,将会使有序表达走向自觉。(摘编自秦雪冰《规则与伦理: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2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论表达中存在的吐槽宣泄和语言暴力等现象伤害了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了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B.技术性底线管理虽然能控制和封堵超越底线的网络舆论表达内容,规定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但仍不能改变大多数的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C.鉴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特点,确立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是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方法和途径。D.伦理和道德在网络空间中很难起到原有的作用,因为网络空间是虚拟公共空间,身体不在场的舆论表达主体很难感知舆论压力和直面道德评价。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是通过形成内化的伦理边界产生普遍约束力而在网民舆论表达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B.“省已”和“修己”对于不同程度的表达失范都具有规避意义,对于网络舆论表达主体也具有普适性意义。C.传统的伦理的作用消失,新的表达伦理尚未形成,网络公共空间就不可能是有序而理性的空间。D.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论表达道德评价规则、监督机制和法规体系,就可以遏制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2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家帕特里夏·华莱士曾言:“一旦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追到个人头上,他们就会变得不那么受社会习俗和戒律的约束。”B.思想家洛克曾说:“真理不是靠法律教诲的,也不需要强力将它带入人们的心灵里。而谬误倒的确是借助于外力的支持和救助传播开来的。”C.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D.新闻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会积极参与受到赞同的观点,某一观点无人或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29.材料中,作者是如何论证“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伦理秩序”?请简要说明。3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深受人们喜爱和追捧,虚拟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然而网络舆论表达中常常出现吐槽、讽刺、造谣、语言霸凌、恶意宣泄等表达失范现象。作为网络舆论表达主体,我们应如何规避这种现象?请结合文本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答案】26.B27.D28.A29.①先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的原因(必要性);②然后论述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的三种方法。30.①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遵守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和伦理秩序;②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以“慎独”为核心树立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道德自律,做到理性表达;③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通过“省己”和“修己”不断反省自我、修正自我。【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仍不能改变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错。原文的表述是“技术性底线管理并无力改变大多数的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选项过于绝对。故选B。27.理是通过形成内化的伦理边界产生普遍约束力而在网民舆论表达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D.“建立起……就可以遏制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错,由原文“当下需要尽快确立的是规则边界,即表达规则、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及相对应的法律机制,以此来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可知,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论表达道德评价规则、监督机制和法规体系是必要条件,选项的表述绝对化。故选D。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的观点: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B.说的是真理和谬误;C.强调的是道德标准;D.说的是积极参与受到赞同的观点。故选A。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由“一是现存的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律型的舆论压力为主,匿名性的网络舆论表达使得个体摆脱了在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说教,个人的自我约束会降低;二是网络空间的时空分离性使得表达者身体处于私人空间,交往与互动产生于公共空间,这种分离性模糊了表达者的公共意识,表达主体很容易将其理解为私人空间的私人表达而非公共空间的公共表达”可知,先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的原因(必要性);由“首先,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根据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现实境况,制订专项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其次,促进内化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的形成。要倡导并促进以‘慎独’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机制的形成,以此来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自律框架,形成自律意识,进而使公众理性地表达并自觉抵制失范的舆论表达行为”“也要建立以‘省己’‘修己’为辅助的道德自律。在‘省己’和‘修己’的道德指引,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能够不断地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可知,然后论述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的三种方法。3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由“首先,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根据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现实境况,制订专项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可知,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遵守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和伦理秩序。由“其次,促进内化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的形成。要倡导并促进以‘慎独’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机制的形成,以此来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自律框架,形成自律意识,进而使公众理性地表达并自觉抵制失范的舆论表达行为”可知,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以“慎独”为核心树立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道德自律,做到理性表达;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通过“省己”和“修己”不断反省自我、修正自我。由“也要建立以‘省己’‘修己’为辅助的道德自律。在‘省己’和‘修己’的道德指引,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能够不断地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可知,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要通过“省己”和“修己”不断反省自我、修正自我。(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长沙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痛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交通安全整治的工作总结范文(5篇)
- 医生个人主要事迹500字(5篇)
- 物联网(IoT)安全策略-洞察分析
- 艺术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优化研究-洞察分析
- 细胞凋亡分子机制-洞察分析
- 疑病症跨文化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医保人员工作总结(7篇)
- 药物干预与运动功能恢复-洞察分析
- 消防大数据在历史火灾分析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会展体验-洞察分析
- 2024-2030年中国橡胶伸缩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12SG121-1 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
- DL∕T 2447-2021 水电站防水淹厂房安全检查技术规程
-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正式版)
- 2024装修补贴协议书
- 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2024年中考物理微专题练习热学计算1含答案
- 祠堂管理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