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教案_第1页
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教案_第2页
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教案_第3页
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教案_第4页
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皇帝的新装1.学习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最近,童话王国的皇家执法部接到了一起来自皇室的报案。报案人虽然不愿意透露姓名,却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案件线索,声称案件的真凶隐藏在《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中。同学们,现在你们有机会化身大侦探,借助这个经典故事来揭开案件的真相。准备好一起破案了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破案的流程吧!侦查任务一:理案件信息侦查任务二:嫌疑人画像侦查任务三:侦破诈骗案侦查任务四:反诈宣传会二、教学新课侦查任务一:理案件信息1.本次案件的线索是“皇帝的新装”,请你在文中标出涉案人员,说说这些人物和“新装”的关系?提示:以“人物+动词+新装”的格式回答。根据“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梳理。预设:案件调查表线索针对“皇帝的新装”提问: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新装?这件衣服不仅布料的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可以由学生完成)涉案人员皇帝、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随员、骑士、百姓、小孩子案情引子皇帝爱新装(第1段)开端骗子做新装(第2~4段)发展君臣看新装(第5~23段)高潮皇帝穿新装(第24~33段)结局小孩揭新装(第34~37段)案件类型这是一个________案。(结合问题2完成)2.梳理完案情,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诈骗”案。文中的人物,都与“骗”有着密切联系。请你用一个字加以概括,他们是怎么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预设: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3.为了让民众知道案情,请你从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高贵的骑士、老百姓、骗子、宫里的织布机、皇帝的镜子、说真话的小孩中任选一个角色,以其口吻用第一人称来复述这个“新装”案件。要求:关注这个角色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了什么,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示例:我是宫里的织布机,本来我并不忙碌,但后来遇到一位特别爱穿新衣服的皇帝,他四处招聘御用织师,为他织布裁衣。有一天,宫里来了两个人,他们自称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于是,我开始“忙碌”起来,尽管我并没有织出任何布料。他们假装在我这里工作,每天空转,而皇帝和他的官员们都被骗了,以为他们正在制作美丽的新衣。直到那个诚实的小孩子说出真相,大家才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了。我的“忙碌”最终成了宫中的笑柄。侦查任务二:嫌疑人画像1.为了找到这起诈骗案的真凶,需要锁定嫌疑人范围并为嫌疑人“画像”。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组成侦探团,从以下场景中任选一个,归纳人物特征。场景:皇帝看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赏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归纳;要分析用了什么手法。按句式回答:第________段________,通过________手法(描写手法),写出了皇帝(大臣、官员……小孩)是一个________的人。示例:第3段“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通过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是一个愚昧无知、自作聪明的人。预设:(1)第1段“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皇帝是一个不务正业、穷奢极欲、昏庸无能的人。(2)第8、10、12段“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通过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大臣是一个愚蠢、虚伪而又自欺欺人的人。(3)第29、33段“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通过语言描写和夸张手法,写出了百姓是一群胆小怕事、盲目从众的人。(4)第14段“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布机上去。不过他们还是照常继续在空机架上工作”,写出了两个骗子是狡猾贪婪的人。(5)第34段“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孩子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小结:作者在这篇故事里,既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从外表刻画出人物的丑态,又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刻画他们的丑陋灵魂。2.在处理荒诞离奇的案件时,重现案件现场是一个有效的侦查手段。请各侦探团在以下场景中任选一个,分角色演读,发挥想象还原当时的情况,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案情。可以补充设计细节。场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小孩揭新装朗读童话,往往需要掌握“演读”的技巧。所谓“演读”,就是像在舞台上表演那样,需要揣摩人物心理,模仿人物语气。演读童话时,语气、语调一定要特别夸张,并且还要有孩子气。示例:场景:老大臣看新装地点:皇宫织布的地方人物:老大臣、两个骗子旁白:老大臣上场。在皇宫内的织房里,那两个骗子正装模作样地织并不存在的布。老大臣先在门外张望一阵,只见两人空手忙碌。老大臣:(自言自语)愿上帝可怜我吧!(又把门缝开大一些,用手揉了一下眼睛,在心里说道)我怎么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骗子甲:(听见门外有声响,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开门,对大臣毕恭毕敬)尊敬的大臣,快请进。请您过目,这布料的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老大臣:(揉一揉眼睛,还是看不见,惶恐地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哦,不,这一点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骗子乙:大人,您再看看这布料的色彩。老大臣:(十分镇定,满意地笑)哎呀,美丽极了!真是美极了!小结:作者成功地运用想象和夸张,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揭露了他们的愚蠢无知、虚荣腐败。三、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

第2课时一、教学新课侦查任务三:侦破诈骗案1.嫌疑人的口供存在多处不合理的地方。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学习活动对证词进行查证。(1)人们是怎么赞美这件衣服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辨析“真假”,分析原因。预设:“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老大臣“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官员“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皇帝“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百姓原因:语言充满了夸张,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2)齐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①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②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③“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④“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⑤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预设:每句话都有个“都”字,都是人们对衣服的赞美,都在赞美这是一件“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衣服。小结: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称赞皇帝的“新装”。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可见整个社会充斥着一股上欺下瞒、虚荣愚蠢、装腔作势、功利世故、无视真实的风气。2.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探团的指证感到委屈,并准备进行自我辩护。请各侦探团针对你们列出的嫌疑对象,结合他在文中的言行心理,预测他可能会说什么样的“辩护词”?提示:①选择人物的某个场景。②在文中画出人物描写的相关语句并做批注,剖析他的内心真实想法或心理变化过程。③用“我是故事中的________(人物),当我________(场景)时,我________”的句式说出他的辩护词。示例:嫌疑对象老大臣场景到两个骗子那里看布料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好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心情或心理分析惊讶—自我怀疑—下定决心—掩饰慌乱与不安—为汇报做准备说出老大臣的辩护词:我是故事中的老大臣,当我看到织布机上什么都没有时,我非常震惊,但是我不敢说出来,因为他们之前说过“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我怕是自己年纪大了,眼花了,因此使劲睁大眼睛看,可我仍然什么也没看见。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称职、愚蠢了。可如果承认了,我就会被人嘲笑,甚至失去官职。所以我只能说赞美的话,不敢说出真相。3.这些人表面上是被骗子看似高明的骗术所骗,实际上是被自己内心中哪些人性的弱点所驱使的呢?谈一谈你的看法。预设:皇帝的“新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人们的本性:皇帝为了尊严,不能说出真相;大臣、官员为了名声、职位,不敢说出真相;百姓为了面子,不愿说出真相。大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显出自己的不称职或太愚蠢,所以在虚荣和私心的支配下,他们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个故事与其说是皇帝的新装,不如说是大人的“心”装。4.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结合助读资料,说一说原因。助读资料本文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成为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有人评价《皇帝的新装》是“荒谬中的真实”。预设:(1)直接原因:骗子制造了一个谎言,说新装具有一种“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的特性,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装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不称职、愚蠢的人,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装。(2)深层原因: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相的毛病。小结:在丹麦当时特定的病态社会里,上层的成人世界有着太多的骄奢淫逸、巴结讨好和不称职,穷苦百姓则是小心翼翼、随声附和,不敢做自己。骗子设计的“新装”就是一面照妖镜,照见了封建腐朽的王朝,照见了成人世界的功利世故,照见了人性的黑洞。侦查任务四:反诈宣传会1.这场荒诞离奇的骗局,最后被一个小孩子揭穿了,他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受骗?按句式回答: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文字:“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预设: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的世界无私无欲。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敢于表达自我。……2.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需要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你会揭穿骗局吗?预设:(1)不会,因为我也怕被认为是愚蠢的,我怕成为“出头鸟”遭皇帝迫害,因为有担心和害怕的东西,我可能会随大流跟着一起说谎,虽然我知道这不对。(2)会,只要我真的看不见,哪怕被嘲笑,我也会实话实说。因为我觉得诚实是极其宝贵的品质,要敢于正视现实,保持初心,勇敢说真话。3.一件皇帝的新装,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市民中心邀请大家结合本次案件进行反诈宣传活动。请你谈一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示。按要求回答: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就不会被骗。预设:做一个孩子般诚实纯真的人,就不会被骗。做一个不被名利支配的人,就不会被骗。做一个不贪图高官厚禄的人,就不会被骗。做一个没有虚荣心的人,就不会被骗。做一个恪守真诚的人,就不会被骗。做一个节制有度的人,就不会被骗。小结:面对真相,我们要做到明辨是非,坚定自己的立场!面对谎言,我们要敢于振臂一呼,击碎欺骗的罗网!面对生活,我们不要做一名看客,要相信纯洁的心灵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二、课堂小结致谢信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感谢各位小侦探在皇帝的新装诈骗案调查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根据你们提供的案件信息和分析,现已对两名嫌疑人发出全国通缉令,执法部门正在全力追捕。本案件揭示了虚荣、恐惧和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皇帝和官员们的行为助长了骗子的诡计,而唯一敢于说出真相的是一名孩子。借此机会提醒公众,诚实和正直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任何盲目追求虚荣和忽视真相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敬请大家保持警惕!执法部××××年××月××日三、作业布置童话给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篇《皇帝的新装》让人在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叹为观止的同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