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画创作与表现技巧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070第1章油画概述 324821.1油画的历史与发展 36251.2油画的特点与分类 322702第2章油画材料与工具 4165042.1油画颜料 414792.2画布与底漆 4192692.3刷子与画刀 4225842.4溶剂与稀释剂 59第3章色彩理论与运用 5101863.1色彩基础知识 5290163.1.1色彩的三要素 5140593.1.2色彩的视觉规律 544623.2色彩搭配与调和 626543.2.1色彩搭配 6101303.2.2色彩调和 650223.3色彩的情感表达 6126613.3.1色彩的情感属性 6274333.3.2色彩情感表达的技巧 66350第4章构图与空间表现 75894.1构图原则与布局 798494.1.1构图原则 7123314.1.2布局方法 7102094.2透视法则与应用 7235664.2.1透视法则 783274.2.2透视应用 8223504.3空间感与深度表现 8288884.3.1空间感表现 8192714.3.2深度表现 825790第5章光影与质感表现 810865.1光影原理与运用 9285465.1.1光影原理 9266555.1.2光影运用 9184285.2质感表现技巧 983145.2.1纹理表现 9284635.2.2色彩对比 9310265.2.3笔触运用 9155435.2.4质感叠加 10168125.3光影与氛围营造 10101665.3.1光影与情感 10114015.3.2光影与氛围 10307605.3.3光影与空间感 1018998第6章笔触与肌理 10111976.1笔触的分类与运用 10237536.1.1笔触的分类 10293596.1.2笔触的运用 10307336.2肌理的表现方法 1031246.2.1厚涂法 11139946.2.2薄涂法 11182916.2.3拉丝法 11219626.2.4滴落法 11217956.3笔触与肌理的个性表现 11211636.3.1笔触的个性表现 11141536.3.2肌理的个性表现 1116894第7章创作思维与主题表达 11183427.1创作灵感与构思 1158937.1.1生活观察与体验 11212077.1.2灵感来源 121987.1.3构思形成 12300057.2主题提炼与表达 12301737.2.1主题提炼 1240897.2.2主题表达 1229767.3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调整 1382337.3.1思考 13234857.3.2调整 1320067第8章人物油画创作 1349898.1人物造型与比例 1314048.1.1基本比例 13251578.1.2结构关系 1339768.1.3轮廓线条 14269048.2人物表情与神态 14296498.2.1眼睛 1469428.2.2嘴巴 14260438.2.3面部表情 14162618.3人物服饰与道具 14214288.3.1服饰特点 1418408.3.2服饰细节 14242128.3.3道具运用 1432013第9章风景油画创作 1513149.1风景油画的观察与取舍 1536059.2天空、地面与水面表现 15277989.2.1天空表现 1536419.2.2地面表现 15139009.2.3水面表现 1525099.3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 155134第10章技法与风格摸索 162846110.1写实与抽象表现 16604010.1.1写实表现 161502710.1.2抽象表现 162438210.2油画技法创新与实验 162437510.2.1技法创新 17432910.2.2实验摸索 171425510.3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172399510.3.1确立风格方向 172935210.3.2持续摸索与实践 172358410.3.3融合与创新 17第1章油画概述1.1油画的历史与发展油画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可追溯至15世纪初期,当时的尼德兰画家扬·范·艾克首次运用油画技法进行创作。自此,油画逐渐取代了蛋彩画,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在中国,油画传入较晚,始于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油画逐渐在中国美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家和作品。1.2油画的特点与分类油画的主要特点如下:(1)材料特性:油画使用亚麻籽油、核桃油等植物油作为稀释剂,与矿物质颜料混合,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光泽和质感的绘画材料。(2)表现力丰富:油画具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和细腻的层次感,能够充分展现物体的质感和光影效果。(3)可塑性强:油画在干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画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复修改。(4)保存时间长:油画颜料干透后,具有较强的耐久性,画面不易褪色,有利于作品的长期保存。根据绘画内容和表现手法,油画可分为以下几类:(1)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的油画作品,表现人物的形态、表情、动作等。(2)风景画:描绘自然风光,包括山水、田野、城市等景观。(3)静物画:以静物为表现对象,展现物体的质感、色彩和空间关系。(4)历史画: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5)抽象画:不拘泥于客观形象,以几何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构成,强调画面的形式感和内在情感。(6)表现主义画: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第2章油画材料与工具2.1油画颜料油画颜料是进行油画创作的基础材料,其品质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油画颜料主要由色粉、结合剂(一般为亚麻籽油或核桃油)及溶剂组成。色粉负责呈现颜料的不同色彩,结合剂使颜料在画布上干燥后形成一层薄膜,而溶剂则用于调整颜料浓度以便于作画。在选择油画颜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品质优良、色彩纯正的颜料;了解不同品牌、型号颜料的特性,如干燥速度、遮盖力等;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颜料,以保证颜色的一致性。2.2画布与底漆画布是油画作品的承载基础,底漆则是画布与颜料之间的媒介层,具有保护画布和增强颜料附着力的作用。画布选择要点:根据作品尺寸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画布材质和规格;保证画布平整、无污渍、无破损;画布绷紧度适中,过紧可能导致画布变形,过松则影响作画效果。底漆作用及制备:底漆可增强颜料的附着力和画布的耐久性;使用适当比例的亚麻籽油与白色颜料混合制备底漆;底漆层应均匀、薄厚适中,干燥后可进行后续创作。2.3刷子与画刀刷子和画刀是油画创作中最常用的工具,用于涂抹、勾勒和表现各种纹理。刷子选择及使用:选择适合油画创作的刷子,如圆头、平头、扇形等;刷毛材质以天然猪鬃或合成纤维为宜,具有良好弹性和耐久性;根据作品需求,选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刷子。画刀作用及使用:画刀可用于涂抹、刮擦、堆叠颜料,表现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选择适合油画创作的画刀,刀片材质以不锈钢为宜;画刀使用时应注意力度和角度,以实现理想的画面效果。2.4溶剂与稀释剂溶剂与稀释剂在油画创作中起到调整颜料浓度、清洗画具等作用。常用溶剂与稀释剂:常用溶剂有松节油、无极调速油等,具有溶解颜料、降低颜料粘度的作用;稀释剂主要用于调整颜料浓度,如亚麻籽油、核桃油等;使用时应注意溶剂与稀释剂的配比,避免过度稀释影响画面效果。注意事项:使用安全、无毒、挥发性较低的溶剂与稀释剂,保护画家健康;存放溶剂与稀释剂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防止发生火灾;作画过程中,注意及时清洗画具,避免颜料干涸。第3章色彩理论与运用3.1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是油画创作中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色彩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的视觉规律。3.1.1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指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2)明度:指色彩明暗程度,包括黑白灰三个层次。(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色彩中灰色成分的多少。3.1.2色彩的视觉规律(1)色彩对比:指两种或多种色彩并列时,相互之间产生的明度、纯度、色相等方面的对比现象。(2)色彩互补:指在色环上相对位置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它们相互搭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3)色彩面积:色彩面积的大小会影响视觉感受,大面积的色彩给人稳重、安静的感觉,小面积的色彩则具有活泼、跳跃的特点。3.2色彩搭配与调和在油画创作中,合理的色彩搭配与调和能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增强艺术表现力。3.2.1色彩搭配(1)类似色搭配:选择色环上相邻或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橙、黄等。(2)对比色搭配:选择色环上相对位置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与绿、黄与紫等。(3)互补色搭配:选择色环上互补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与绿、蓝与橙等。3.2.2色彩调和(1)明度调和: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使画面产生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2)纯度调和:通过调整色彩的纯度,使画面色彩更加协调。(3)色相调和:通过调整色相,使画面色彩达到和谐统一。3.3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在油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情感表达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氛围。3.3.1色彩的情感属性(1)红色:象征热情、活力、爱情等。(2)蓝色:象征冷静、稳重、忧郁等。(3)黄色:象征阳光、希望、快乐等。(4)绿色:象征生机、和平、宁静等。3.3.2色彩情感表达的技巧(1)通过色彩对比、互补等手法,强调画面的情感氛围。(2)运用色彩面积、纯度、明度等变化,增强画面的情感表现力。(3)结合色彩的情感属性,表达作品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色彩搭配与调和技巧,以及准确表达色彩的情感属性,为油画创作奠定坚实基础。第4章构图与空间表现4.1构图原则与布局构图是油画创作中的一环,它关乎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合理的构图能使画面平衡、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布局方法。4.1.1构图原则(1)统一性原则:统一性是构图的基础,要求画面中各个部分在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形成和谐的整体。(2)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包括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对称平衡使画面显得稳定、庄重;不对称平衡则更具动感和变化。(3)对比性原则:对比能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包括形状、大小、明暗、色彩等方面的对比。(4)节奏性原则:节奏性体现在画面元素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中,使画面富有韵律感。4.1.2布局方法(1)黄金分割法:将画面分为多个黄金分割比例的部分,有助于形成优美的构图。(2)对称布局:以画面中心为轴线,左右或上下对称布局,使画面显得庄重、稳定。(3)三角形布局:以三个视觉中心点形成三角形,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感。(4)S形布局:以S形曲线为视觉引导,使画面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4.2透视法则与应用透视是表现空间深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掌握透视法则对于油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4.2.1透视法则(1)线性透视:线性透视又称一点透视,是指画面中所有线条向一个消失点汇聚。(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是指画面中线条向两个消失点汇聚。(3)斜角透视:斜角透视又称三点透视,是指画面中线条向三个消失点汇聚。4.2.2透视应用(1)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视平线是观者的视线所在水平线,它决定了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和位置。(2)运用透视法则表现空间深度:通过线性透视、成角透视和斜角透视,表现画面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和空间深度。(3)利用透视缩短表现远近关系:近大远小是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适当缩短远处物体的大小,使画面更具立体感。4.3空间感与深度表现空间感与深度表现是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能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真实感。4.3.1空间感表现(1)明暗对比:通过明暗对比,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2)色彩冷暖:冷暖色彩的运用,有助于表现空间深度和氛围。(3)空气透视:距离的增加,物体颜色逐渐变淡,形成空气透视现象。4.3.2深度表现(1)重叠法:通过物体之间的重叠关系,表现画面的前后层次。(2)大小变化:近大远小是表现深度的重要手段,通过物体大小的变化,增强画面的立体感。(3)细节处理:近处物体细节丰富,远处物体细节简化,形成视觉焦点,突出空间深度。通过本章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构图与空间表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构图原则和透视法则,能有效提升油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第5章光影与质感表现5.1光影原理与运用光影是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赋予画面立体感和生动感。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探讨光影的原理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5.1.1光影原理光影的产生源于光线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会产生以下几种光影效果:(1)高光: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最强的部分,通常位于物体的凸起部位。(2)阴影:物体表面未被光线直接照射的部分,分为本影和半影。(3)反射光:物体表面反射周围环境光线的部分,使物体具有立体感。(4)折射光:光线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时产生的光效。5.1.2光影运用在油画创作中,合理运用光影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以下是一些建议:(1)确定光源位置:根据画面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光源,使光影效果更具表现力。(2)突出主体:通过强化主体部分的光影对比,使画面更具焦点。(3)营造氛围:利用光影效果,表达画面所需的情感和氛围。(4)空间感:通过光影的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5.2质感表现技巧质感是物体表面的一种视觉感受,它反映了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在油画创作中,质感的表现尤为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质感表现技巧。5.2.1纹理表现通过绘制物体表面的纹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如:粗糙的墙面、光滑的金属等。5.2.2色彩对比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质感。如:金属的冷光、皮肤的暖色等。5.2.3笔触运用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物体表面的质感。如: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丝绸,用粗犷的笔触表现岩石。5.2.4质感叠加在画面中,通过不同质感的物体相互叠加,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5.3光影与氛围营造光影与氛围营造是油画创作中的环节,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情感和表现力。5.3.1光影与情感通过光影的明暗对比,表达画面所需情感。如:阳光明媚的氛围表现喜悦,阴郁的光影表现悲伤。5.3.2光影与氛围利用光影效果,营造画面氛围。如:日落时分的光影表现宁静,夜晚灯光下的光影表现神秘。5.3.3光影与空间感通过光影的运用,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如:远处的景物用淡光影,近处的景物用浓光影,形成层次感。在油画创作中,光影与质感表现是传达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光影原理和质感表现技巧,将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6章笔触与肌理6.1笔触的分类与运用笔触作为油画创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其分类繁多,运用手法亦丰富多样。本节将对笔触的分类及其运用进行详细阐述。6.1.1笔触的分类(1)形状分类:圆形、方形、扇形、刀形等。(2)大小分类:细笔、中笔、粗笔。(3)硬度分类:软毛笔、硬毛笔、合成纤维笔。6.1.2笔触的运用(1)根据画面需求选择合适的笔触形状、大小和硬度。(2)利用不同笔触表现物象的质感、空间感和光影效果。(3)运用笔触的排列、叠加、交织等手法,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6.2肌理的表现方法肌理是油画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质感及视觉冲击力。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肌理表现方法。6.2.1厚涂法厚涂法是指用油画颜料在画布上涂抹较厚的颜料层,形成明显的肌理效果。厚涂法适用于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6.2.2薄涂法薄涂法是指用油画颜料在画布上涂抹较薄的颜料层,通过多层叠加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薄涂法适用于表现细腻的光影和透明感。6.2.3拉丝法拉丝法是指在画面上用画刀或针等工具,将颜料拉出细丝,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拉丝法适用于表现金属、毛发等物体的质感。6.2.4滴落法滴落法是指将颜料滴落在画布上,通过颜料自然流淌形成的肌理效果。滴落法适用于表现液体、火焰等物体。6.3笔触与肌理的个性表现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可通过笔触与肌理的个性表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6.3.1笔触的个性表现(1)利用笔触的节奏和力度,表现画家的情感波动。(2)通过笔触的排列和组合,展现画家的审美趣味。6.3.2肌理的个性表现(1)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肌理表现手法。(2)运用创新性的肌理表现方法,突出画家的独特风格。通过以上对笔触与肌理的分类、运用及个性表现的探讨,希望对油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所启发和帮助。第7章创作思维与主题表达7.1创作灵感与构思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灵感与构思是的环节。本节主要阐述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构思。7.1.1生活观察与体验创作者应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积累丰富的视觉和情感素材。这有助于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具有表现力的创作主题。7.1.2灵感来源创作灵感可以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景观: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2)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建筑、雕塑等人文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3)社会生活:社会现象、人物、故事等,反映了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4)艺术作品:欣赏和研究其他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拓宽表现手法。7.1.3构思形成在灵感的基础上,创作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具体的创作构思。构思应包括以下内容:(1)主题:明确作品的主题,使之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2)形式: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如具象、抽象、意象等。(3)色彩: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相应的色彩搭配。(4)构图:合理安排画面布局,使之和谐统一。7.2主题提炼与表达在创作过程中,主题的提炼与表达。本节主要探讨如何从构思中提炼主题,并通过绘画技巧将其表达出来。7.2.1主题提炼主题提炼是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求创作者对构思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具体方法如下:(1)分析构思中的核心元素,找出能够体现主题的关键点。(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主题进行丰富和拓展。(3)借鉴其他艺术作品的主题提炼方法,为创作提供参考。7.2.2主题表达在主题提炼的基础上,创作者需要运用绘画技巧将主题表达出来。以下是一些建议:(1)形式表达:根据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如具象、抽象等。(2)色彩运用:色彩是表达情感和氛围的重要手段,应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色彩搭配。(3)笔触与肌理:运用不同的笔触和肌理,增强作品的质感和表现力。(4)构图布局: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使之形成有节奏的视觉冲击力。7.3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调整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不断思考与调整,以实现主题的深度表达。7.3.1思考在创作过程中,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表达的准确性:检查作品是否准确地传达了主题思想。(2)技巧运用:分析技巧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调整。(3)情感传达:思考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如何进一步强化情感表达。7.3.2调整根据思考的结果,对作品进行以下调整:(1)色彩:调整色彩搭配,使之更加和谐。(2)构图:优化画面布局,增强视觉冲击力。(3)技巧:改进技巧运用,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4)情感:深化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第8章人物油画创作8.1人物造型与比例人物造型是人物油画创作的基石,准确的造型与比例关系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具有说服力。在创作人物油画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8.1.1基本比例人物油画的基本比例遵循头部、躯干和四肢的协调关系。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头部与身体比例约为1:7,儿童的比例则相对较大。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人物特点及画面需求进行适当调整。8.1.2结构关系人物油画的结构关系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分布。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结构,有助于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动态和形态。8.1.3轮廓线条人物油画的轮廓线条应清晰、流畅,能够准确表达人物的形态特点。在绘制轮廓时,注意线条的起伏与转折,以及不同角度下人物线条的变化。8.2人物表情与神态人物表情与神态是传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关键,是人物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8.2.1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油画中眼睛的表现尤为重要。注意描绘眼睛的形状、眼神、瞳孔大小及反光,使人物眼神充满活力。8.2.2嘴巴嘴巴的变化可以丰富地表现人物情绪,如微笑、大笑、哭泣等。在创作中,应注意嘴巴的线条、形状和嘴角的变化。8.2.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物情感的外在表现,包括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协同变化。在绘制时,注意表情的自然过渡,避免生硬或夸张。8.3人物服饰与道具人物服饰与道具在油画创作中具有衬托人物身份、性格和场景氛围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8.3.1服饰特点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和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服饰进行描绘。注意服饰的款式、颜色和质地,以及不同角度下的光影变化。8.3.2服饰细节在创作中,适当表现服饰的细节,如纽扣、口袋、饰品等,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增强作品的真实感。8.3.3道具运用道具可以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和场景氛围。根据画面需求,选择合适的道具进行描绘,注意道具的形状、质感和光影关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人物油画创作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生动的人物作品。第9章风景油画创作9.1风景油画的观察与取舍在风景油画创作过程中,观察与取舍是的环节。画家需对自然景观进行细致的观察,捕捉风景的特色与美感。观察内容包括:光线、色彩、构图、氛围等。根据创作意图进行取舍,筛选出具有表现力的元素,强化主题,简化画面。9.2天空、地面与水面表现风景油画中,天空、地面与水面的表现尤为重要。以下为具体表现技巧:9.2.1天空表现天空在风景油画中起到衬托画面氛围的作用。画家可通过以下方法表现天空:(1)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表现天空的远近、明暗。(2)使用不同的蓝色调,展现天空的丰富层次。(3)适时添加云彩,增加画面的动感与趣味性。9.2.2地面表现地面在风景油画中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以下技巧:(1)使用明暗对比,表现地面的起伏与质感。(2)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展现不同季节的地貌特征。(3)利用透视原理,增强地面的空间感。9.2.3水面表现水面在风景油画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以下为水面表现技巧:(1)掌握水面的波动与反射特性,表现水面的质感。(2)利用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展现水面的深远与静谧。(3)适时添加水面上的物体,如船只、倒影等,增强画面的生动感。9.3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为风景油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下是表现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的要点:(1)春季:以嫩绿、浅粉等明亮的色彩表现生机勃勃的景象。(2)夏季:以深绿、蔚蓝等饱和度高的色彩展现炎热的氛围。(3)秋季:以金黄、橙红等温暖色调表现丰收的景象。(4)冬季:以白色、灰色等冷色调展现寒冷的气氛。通过以上技巧,画家可充分表现自然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部门校招用工合同(2篇)
- 存量房屋买卖中介合同
- 品牌横向课题项目合同(2篇)
- 反担保合同范本汇编
- 铝合金停车场设施购销合同
- 面对丈夫出轨她勇敢迈出这一步
- 代理记账与影视制作协议
- 企业加盟合同协议模板
-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保险合同
- 二零二四年美容师劳动合同书(2024版)
- 高处作业许可证(参考模板)
- 高一地理必修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 语文教师的素养(课堂PPT)课件
-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 承台、墩柱模板施工方案
-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 无轴螺旋输送机检验记录报告(LS)
- 逆向思考的艺术
- 《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ppt
- 广东常用的100种植物
-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防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