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5课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必备学问·自主学习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条件:(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冲突日益尖锐。(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绽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扬马克思主义。2.形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其次次代表大会,标记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成功”。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详细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建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成功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供应了强大思想武器。二、十月革命的成功1.背景:(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成功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进行帝国主义斗争,没有满意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抗拒。(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动的战略和策略。2.过程:(1)占据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据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2)成立新政权。①成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其次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②意义:标记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3.意义:(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务。(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志向到现实的宏大飞跃,开拓了人类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变更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十月革命成功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目的把有限的力气集中起来保证斗争的成功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夫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峻损害了农夫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3月内容(1)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夫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2)允许私营企业有肯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作用稳定和复原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4.“苏联模式”:措施(1)措施: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结果:经过两个“五年安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其次位特征(1)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安排体制(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评价(1)主动①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②为后来取得卫国斗争成功创建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2)消极: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纳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核心概念】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化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阅历,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建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易错点拨】二月革命的性质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其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图解识记】十月革命的进程·【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结合教材图片《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和所学学问,分析攻占冬宫对俄国的历史意义。提示:标记着十月革命的成功,开拓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易错点拨】正确相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很多种全部制形式存在。·【图解识记】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情境思索】下面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30年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历史说明)提示: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关键实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和十月革命的成功◆从历史发展的必定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角度相识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1.客观方面:(1)俄国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也就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2)俄国经济发展落后,各种社会冲突尖锐,使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的各种冲突进一步激化,为革命创建了有利的时机。2.主观方面:(1)俄国的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2)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较为成熟。(3)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夫。(4)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特殊提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表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对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确定性作用;列宁主义的形成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为十月革命成功供应了保障。◆相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功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成功,这就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白列宁学说的正确性。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确定的。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十月革命采纳的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成功的方式。【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在学习“十月革命的成功”一目时,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当是()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与马克思主义无关【解析】选C。A、D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前,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革命的爆发有其必定性,所以“早产”之说是错误的,解除B。结合题干关键信息“曾预言……但……”这体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选C。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成功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1.获得信息:十月革命爆发的缘由【情境】由于很多历史缘由(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斗争带给它的困难特殊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列宁选集》发觉问题:依据史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缘由。(学业质量水平1)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论证观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地的观点【情境】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旺盛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抗拒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今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状况与马克思所担忧的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发觉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请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学业质量水平2)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缓和社会冲突。如西方工人阶级通过议会、工会组织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等,从而肯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冲突。②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中国等。③马克思是以工业革命兴起时期的历史得出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今日历史发展的角度得出观点。主题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角度相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斗争、物资匮乏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国家垄断贸易市场自由贸易安排平均主义按劳安排特点①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单一公有制①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②部分复原私有制,公私并存阅历教训对斗争成功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相同点①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②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特殊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苏俄政府为应对残酷的斗争环境不得不实行的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干脆向社会主义过渡。(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苏联模式的形成缘由、特征及教训1.缘由:(1)根本缘由: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2)客观缘由: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阅历,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斗争的危机感。(3)主观缘由: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4)历史缘由: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2.特征:(1)在生产资料全部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2)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3)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见优先发展重工业。(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5)在按劳安排的详细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6)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3.教训:(1)制定政策时肯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3)制定农业政策必需考虑农夫的利益。(4)安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需结合起来。【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结合教材图片《农夫加入集体农庄》和所学学问,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缘由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夫思想觉悟水平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夫索取太多【解析】选D。苏联模式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牺牲了农业和农夫的利益,对农夫和农村索取太多。这是苏联垮台的缘由之一,故D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协作工业化的进行,为工业化供应资金、粮食和原料,对农业和农夫的索取太多,挫伤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1.获得信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情境】在斗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尽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事实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发觉问题:史料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学业质量水平2)提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2.论证观点:关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相识【情境】我们必需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特别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发觉问题:依据史料,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学业质量水平4)提示: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见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状况动身,主见加速发展工业。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创立的标记是()A.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B.1900年《火星报》的创办C.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D.1917年《四月提纲》的提出【解析】选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列宁主义也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存在是1903年起先的,因此C正确。2.俄罗斯某学者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斗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宏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D.彻底变更了社会落后面貌【解析】选C。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从志向变为现实,与材料中“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符,故选C。【补偿训练】世界革命有两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为标记,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该观点实质强调了十月革命()A.重视政治革命忽视社会革命B.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D.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意义【解析】选B。从材料“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可知,该观点强调了十月革命是不同革命性质的历史时期的分界线,实质上反映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B正确。3.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夫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D.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解析】选B。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斗争引起了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建了条件,故答案为B。4.(2024·江苏高考)1921-1922年苏俄农夫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夫税收负担较重 D.农夫无权支配税后粮食【解析】选C。材料中说明苏俄虽然实行新经济政策,但是交完税之后,农夫所剩无几,说明新经济政策初期实行的粮食税导致农夫负担沉重,故选C。材料中说明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效果,与余粮收集制无关,故解除A。苏俄农夫须要上缴实物税,说明各省没有保持经济独立地位,故解除B。新经济政策下农夫对税后粮食有自主支配权,故解除D。【补偿训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快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新思路”主要是()A.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B.对外来资本的汲取和利用C.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新思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A是其影响,错误;对外来资本的汲取和利用只是其内容之一,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中的“新思路”,故B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并不是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故C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复原商品贸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故D正确。【拓展延长】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1)全部制形式: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全部制形式。(2)安排形式:实行按劳安排。(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干脆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依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起先,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歼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整理自诺伊贝尔《德国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缘由》材料三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