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鄂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显性性状就是显现出来的性状D.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就是等位基因2.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各激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3.研究发现,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蝗虫的神经系统会产生一种叫血清素的物质,该物质可使蝗虫由独居变为群居。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清素由神经细胞产生,属于信号分子B.血清素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可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血清素与乙酰胆碱发挥作用时结合的受体不同D.血清素作用后会使突触后膜处Na+内流4.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B和CB.从图甲可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5.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每个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C.基因的遗传信息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D.基因表达的过程中有水的生成6.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所同化的能量中,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鼠的呼吸作用散失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7.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C.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D.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8.(10分)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后,人体内调节自身的产热和散热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二、非选择题9.(10分)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人员调查了一个牧场内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体重田鼠的数量统计表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被捕获过一次的田鼠被再次捕获的几率会降低,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_____。(2)由表1可知,该调查区域中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____,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3)为有效控制田鼠种群数量,常采取减少其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有学者认为,通过捕杀体重>90g的田鼠也可有效控制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数量,你觉得这个建议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该牧场内有一条“植物→田鼠→鼬”的食物链,研究人员对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单位J/(hm2·a))。表2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35×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①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②田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J(hm2·a)。③表2数据表明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10.(14分)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细胞名称,完成概念图:[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A.淋巴细胞B.B细胞C.浆细胞(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人人体后,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消灭该抗原。(3)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c和d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c]能产生________(抗体/淋巴因子),[d]________________能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释放出来并被消灭。(4)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来实现的,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5)溶菌酶作用属于第___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11.(14分)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2)写出该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12.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图中a、b、c、d代表四种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丙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示意图,A、B代表结构,C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节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2)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甲图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会增加,其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于机体细胞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以上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调节。(3)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发生变化,会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促使A合成、分泌物质[C]___________,经[B]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引起___________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适用范围: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离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A错误;B、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能显现出来的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也可以显示出来,C错误;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的基因,D错误。故选B。2、A【解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A错误;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正确;C、大量饮水后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C正确;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需要神经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因此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A。3、D【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由题意可知,血清素由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A正确;B、血清素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是胞吐,可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血清素与乙酰胆碱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结合的受体不同,C正确;D、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内流,D错误。故选D。4、A【解析】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甲中B是血浆,A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图乙中,①表示食物进入内环境,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③表示内环境排出其他代谢废物,④是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进入细胞,⑤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等进入组织液。【详解】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A组织液和C淋巴液,A错误;B、图中D表示细胞内液,从图中可看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B正确;C、①表示食物进入内环境,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③表示内环境排出其他代谢废物,这三个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C正确;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进入内环境,D正确。故选A。5、B【解析】(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A正确;B、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B错误;C、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是基因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碱基对排列顺序)传递至mRNA,再通过翻译过程将m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转变成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进而决定了蛋白质合的结构,C正确;D、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合成RNA的过程及翻译中的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均有水的生成,D正确。故选B。6、B【解析】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释放的能量+未被利用部分。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未被利用部分。【详解】ACD、鼠为第二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被狐摄入,被狐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剩下的被狐所同化,ACD错误;B、由于鼠的同化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减去其粪便中的能量,因此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B正确。故选B。7、D【解析】1、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2、根据题干可推知,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根,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3、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详解】A、题干信息中没有空白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A错误;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B错误;C、由分析可知: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且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故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D、在预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蒸馏水处理插条,D正确。故选D。8、B【解析】本题需在掌握体温调节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答题,另外人属于恒温动物,为使体温恒定,需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相等。【详解】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感觉(如冷觉、热觉等)则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项正确;人属于恒温动物,因此体温恒定时,人的散热量与产热量基本相等,即a1=b1、a2=b2。当外界温度下降时,机体产热增多,即a1>a2,同时为维持体温恒定,则需b1>b2,B项错误;人在寒冷环境中需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使产热增加,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水,产热越多生成的水也越多,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C项正确;寒冷刺激时体温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正确。【点睛】易错点:1.为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机体在寒冷条件下产热多散热也多。

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二、非选择题9、(1)①.标记(志)重捕法②.大(高)(2)①.稳定型②.出生率和死亡率(3)①.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②.不合理③.捕杀体重>90g的田鼠会导致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种群数量易恢复(4)①.0.3%②.2×107③.逐级递减【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小问1详解】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志)重捕法。一般来说,被捕获过一次的田鼠被再次捕获的几率会降低,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因此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量×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量÷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可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大。【小问2详解】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该区域田鼠种群中幼龄鼠、中龄鼠和老龄鼠的数量分别为324、320、323,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小问3详解】为有效控制田鼠种群数量,常采取减少其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目的是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若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会导致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使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多。【小问4详解】①田鼠同化量为7.35×108J/(hm2·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2.45×1011J/(hm2·a),因此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7.35×108÷2.45×1011×100%=0.3%。②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田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35×108-7.15×108=2×107J(hm2·a)。③根据表2可知,随着营养级升高,同化的能量逐渐减少,表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0、①.A②.B③.C④.记忆⑤.吞噬⑥.抗体⑦.效应T细胞⑧.免疫器官⑨.免疫细胞⑩.免疫活性物质⑪.二⑫.体液免疫⑬.细胞免疫【解析】(1)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a]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B细胞;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c]浆细胞;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d]效应T细胞。(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人人体后,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消灭该抗原。(3)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吞噬细胞。[c]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释放出来并被消灭。(4)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5)溶菌酶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11、(1).CO2(2).D→F→E→B(3).F(4).4%(a–b)(5).标志重捕法【解析】(1)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群落,群落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2)BCDEF都有箭号指向A,表明A为无机环境,BCDEF为生物。BDEF都有箭号指向C,表明C为分解者,D与A有双向交流,表明D为生产者,根据箭号方向,食物链为D→F→E→B。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食物链第二营养级,即F;(3)F同化的能量为(a–b),按能量的传递效率20%算,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a–b)×20%×20%;(4)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12、(1)下丘脑(2)①.a、b、c、d②.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③.负反馈##反馈(3)①.抗利尿激素②.垂体③.大脑皮层【解析】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为,饮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当机体受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